萬歷佑明第七十三章 大封武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三章 大封武臣

第七十三章 大封武臣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會極門。

原左順門。

因曾是舉行午朝議政的地方,所以這里一直設有御座。

在朱翊鈞來到會極門內時,張鯨就忙指揮兩內宦重新在御座上鋪了明黃褥子。

鋪好褥子后,朱翊鈞就坐了上去。

張鯨則站在了他一旁。

張居正和譚綸、以及戚昌國、李如松、麻貴這些人則站在了左右兩側。

眾人此時皆看向外面。

而眾人身上的積雪也因為進了會極門而漸漸化去。

只是門外跪著的文官倒是漸漸的越來越多。

“雖傅應禎言語有失,劉臺有不按制搶報戰功之事,然皆乃小過,本不當重挫抑之,使言臣膽怯,可江陵卻獨憚科道言臣,非以死罪處之,還懲其三族,不可謂不酷辣,不可謂不損圣德!”

“臣等愿陛下察臣愚悃,抑損相權,毋俾僨事誤國,臣死且不朽。以守祖宗之法!”

而且,朱翊鈞也在這時聽見了這些文官高喊的內容。

可謂句句都是咄咄逼人之態!

朱翊鈞在聽到這些人高喊時,也特地看了一眼他們,只見這些人跪于雪中,一個個皆是滿臉傲然,眼神如電,雖舉著發白濕透的奏疏在風中顫抖,但卻似乎也因此更顯得自己在做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一樣,頗為凜然。

朱翊鈞沉著臉,問道:“勸了嗎?”

張鯨這時回道:“回皇爺,老奴等勸了,讓他們有本遞上來即可,但他們不依,非要見到陛下后,才肯離開!而且,老奴還問了他們,難道就不怕廷杖嗎,他們則說不怕廷杖!說寧死于杖下,也絕不容權臣亂政。”

朱翊鈞聽后冷笑起來:“看來是都等著借廷杖攢名望呢!好為將來仕途做打算!”

“傳道旨意,傅以禎和劉臺,以及現在會極門外的這些彈劾先生誹謗新政的逆臣,將來后世之君不得為其平反追封,否則,必為不念宗廟基業守成之艱難的昏君,天下臣民可共誅之!將此旨刻碑立于太廟,朕想看看,后世帝王誰還敢為他們平反,除非同情他們的人愿意為他們改朝換代!”

朱翊鈞這么說后,張居正和譚綸皆吃了一驚。

但張居正還是站出來回了一句道:“臣遵旨!”

而譚綸則在這時道:“啟奏陛下,臣有話要說。”

朱翊鈞站起身來,雙手疊于背后,面色肅然地目視前方:“卿不必再言。朕知道你要說什么,無非就是讓朕不要廷杖他們,因為廷杖實在是有辱大臣體面!畢竟廷杖是去褲光腚打板子,而且是在一群錦衣衛和內宦的矚目下挨板子。”

“朕沒有要侮辱他們的意思!”

朱翊鈞接著就說了一句,且又道:“但是他們在離間朕與先生,在誹謗新政,在逼著朕去屈從他們的意志!朕可以不與他們計較,但他們不能壞了新政,不能讓朕沒有先生的輔弼!”

“他們現在滿口的忠義道德,說什么不與權臣同流合污,說什么要保全朕的圣德,卻實際上是為只是因為自己的私利和權力受到了壓制。朕聽著只覺得惡心。”

朱翊鈞就道:“所以,朕要讓他們閉嘴,還要他們打的算盤落空。”

“戚昌國、李如松、麻貴、陳璘、劉綎!”

朱翊鈞這時喚了一聲。

戚昌國等五人立即站了過來,在朱慈烺面前拱手作揖,聲音如雷一樣道:“臣在!”

“你們剛才在乾清宮領軍功章時說會忠于朕,朕現在問問你們,你們真的愿死心塌地地忠于朕,做朕手里的刀嗎?!”

朱翊鈞沉聲問道。

在朱翊鈞這么問后。

張居正和譚綸不由得面色一驚,忙看向了朱翊鈞。

“臣等愿意!”

戚昌國等持繡春刀回道。

“很好!”

朱翊鈞點首,又沉聲道:“那朕現在就命你們出去,把在外面逼宮抗旨且欺朕年少而不將皇命放在眼里的亂臣賊子全部誅殺!也不必亂刀砍殺,一刀斃命就是,給他們一個痛快,也給他們一個全尸,算是朕對他們最后的恩德與寬仁!朕相信你們這些在戰場上隨爾等父兄為朝廷為朕殺過無數敵人的忠臣能做到這一點。”

朱翊鈞說著就看向了這些人:“而現在朕只問你們,你們愿意拿起朕賜予你們的繡春刀出去執行朕的旨意嗎?!”

“臣愿意!”

戚昌國、李如松、劉綎三人不假思索地回應起來。

陳璘也緊跟著回道:“臣愿意。”

唯獨麻貴這時猶疑了一下,但也還是緊隨著就道:“臣愿意!”

“好!朕說,先生你記一下!朕要繼續宣以下旨意!”

朱翊鈞這時言道。

張居正知道朱翊鈞這相當于是在問他的態度。

譚綸也明白朱翊鈞的意思,便看向了張居正。

張居正倒是沒有猶豫,拱手朝朱翊鈞回道:“請陛下宣諭。”

“戚昌國之父戚繼光,抗倭有功,且屢次擊退小王子與董狐貍,逼其獻關求賞,使京畿大安,封東平侯!”

朱翊鈞這么說后,戚昌國大驚亦大喜,立即跪下大拜:“臣替家父謝陛下隆恩!”

“李如松之父李成梁,鎮守遼東屢頗韃靼和征討王杲獲勝有功,封寧遠伯!”

接著,李如松也在朱翊鈞這么說當即跪下叩謝大恩。

要知道,大明如今因為文官當政,所以對武臣立功封爵特別苛刻和吝嗇,戚繼光終其一生立功無數,也只是得個少保。

而歷史上,陳璘在露梁海戰中表現那么卓越,也沒有封爵,反倒是本就是文官出身的人立軍功更容易封爵。

此時,朱翊鈞這樣做,自然會令這些將門子弟大感皇恩厚重。

當然,也因為張居正和譚綸這倆文臣,本就是不排擠不壓制武臣的文臣中的例外,沒有諫阻朱翊鈞現在這樣做,所以,朱翊鈞現在才這么暢快地大賞有功武臣,而宣示皇恩于將門。

“劉綎之父劉顯,抗倭與鎮守西南有功,封南昌伯!”

“陳璘本人剿水寇有功,贈其父太子太保官,其母一品誥命!本人加少保!”

接著,劉綎、陳璘也跪下叩謝大恩,陳璘因其出身普通,其父母也非立過大功者,也就沒有封爵而只是賞了名譽官銜。

“麻貴與其兄麻錦抗擊俺答有功,其兄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本人加少保!”

最后,朱翊鈞又念了麻貴的。

麻貴也一愣,心道:“剛才不該猶豫!兄長,弟對不您!讓您錯過封爵!”

隨即,麻貴也還是跪下拜謝了大恩。

朱翊鈞在宣完旨意后就看向這些人道:“不能只是口頭謝恩,要拿出行動來,讓朕看見!現在,朕正式諭令爾等,立即出去,替朕誅殺了外面那些凡是不肯走,要逼宮的亂臣賊子!”

“是!”

麻貴等回了一句。

“朱翊鈞!”

突然,一時叱喝從后面傳來。

“太后娘娘駕到!”

隨即,朱翊鈞就見李太后在李進等宦官陪同下走了來。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