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行軍。
國軍官兵的士氣很高。
戰場就是這樣,打勝仗,士氣就提升。
只要連續打勝仗,你什么都不需要做,戰士們的勁頭就上來了。
沒有人問要去哪里。
也沒有人問要去打什么日寇。
反正,跟著專員大人走就行。
跟著專員大人就能打勝仗。這已經是常識。
「專員!」
黃維綱急匆匆趕來。
遞給張庸一份情報。
「日寇40師團,正在向棗陽行軍?」
「是的。」
「這———
張庸感覺不可思議。
日寇的戰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難道是要反復搶奪棗陽?
嘿,熱烈歡迎。
正好,在棗陽,有六門155毫米榴彈炮無法帶走。
如果日寇來攻的話,有這些榴彈炮坐鎮,哪怕是一個滿編的日寇師團,他張庸都能打出翔來。
但是,日寇真的會那么傻嗎?頭鐵向棗陽進攻?
也罷,那就回去。
在棗陽等著日寇主動送上門。
之前已經和日寇39師團、第六師團交手,現在輪到40師團。
查看隨身空間里面的記錄面板。發現曾經和自己交手的日寇師團,已經是琳瑯滿目,
蔚為壯觀。
粗略一看,感覺所有的日寇師團,似乎都和自己交過手了。
包括日寇的近衛師團。
窩草。
這年頭能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嗎?
如果能申請的話,必須申請一個。
自己絕對是整個二戰當中,和最多日寇師團交過手的靚仔。
「專員—」
「命令部隊,返回棗陽。」
「是。」
黃維綱去傳令。
部隊于是返回。
張庸估算著,應該沒什么大事。
即使被日寇偷襲成功,宜昌失陷,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現在返回棗陽,正好給日寇一點時間。
進入包圍圈也要時間的。
「滴滴—
「滴滴—
忽然,隨身空間里面的電臺有反應。
很快,電報就自動翻譯出來。
「莎士比亞呼叫。」
得,又是鮑勃。這個家伙又按捺不住了。
略微沉吟,時間線好像應該到敦刻爾克了。丘吉爾肯定上臺了。
之前好像已經被延遲了幾天的時間。
找個偏僻處。
啟動5C通訊中心。接入公共租界工部局。
很快,鮑勃就來聽電話了。
「張,張!」
「什么事?」
「我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告訴你。你要———
「好消息。」
「丘吉爾正式擔任首相了。’
「壞消息。」
「我們的軍隊被包圍在敦刻爾克,情況糟糕透了。」
「我給你一個建議。」
「什么建議?」
「暗中防備法國人。」
「什么?」
「他們很有可能會投降。」
「什么?」
鮑勃震驚了。
一時間無語。
法國人投降?
真的嗎?
但是聽張庸的語氣,顯然不是開玩笑。
「那我應該怎么做?」
「到時候,可能會有兩個法國。一個是投降的法國,一個是沒有投降的法國,租界里面的軍隊會傾向哪個?」
「我,我,我不知道啊!」
「那你和美國人暗中商量商量。必要的時候,對法國人予以繳械。」
「這————.」
「鮑勃,如果法國人投降,丘吉爾先生會毫不猶豫的下令,擊沉法國人的戰艦。否則,那些戰艦就會被德國人利用。在租界里面也是如此。你要未雨綢繆,做好對法國人動武的準備。」
「這.」
「屆時,肯定也會有法國人不愿意投降,會成立新的政府。到時候,租界軍隊,或許會接受新政府的指揮。」
「可是,如果.——.」
「那就要看你們和美麗國軍隊的威壓力度了。」
「我—」
「鮑勃,現在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你想要成為下議院的重要議員,就必須有所表現。」
「我—..」」
「富貴險中求。立刻去請求美國人的幫忙。他們的海軍陸戰隊不需要經過國會就能調動。可以在短時間內到來。」
「好吧,我試試。」
「大膽的去做吧!」
張庸給對方畫餅。其實,也不算畫餅。
如果鮑勃做好了,確實可以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嶄露頭角。
眼下,是英國人最混亂的時候連續慘敗。損兵折將。到處都是噩耗。人心浮動。
尤其是在敦刻爾克以后,英國人陷入獨立抵抗德國人的艱難處境。
每天從早到晚被德國人的飛機轟炸。
雖然有雷達。但是要保密。所以,也不敢開使用。
當時的雷達技術,也不夠完善。
總之,就是很慘。
為了保護本土,在遠東的英國海軍戰艦,幾乎都被全部調回去。
所以,在未來的幾個月,英法在遠東的力量,都是最弱小的。這也是日寇敢進入法屬印度支那的原因。
就是欺負英法沒有能力應對。可以造成既定事實。
非常混亂的一段時間。
只有穿越者才能知道歷史的發展進程。
否則,即使是再聰明的腦袋,也推演不到三個月以后會發生什么。
但是,如果你提前知道歷史的走向,那么,在這種混亂的狀態中,就能利益最大化避開致命陷阱,摘取勝利果實。
「放手去做吧!現在,是你的高光時刻。」
「好吧。」
聽得出,鮑勃還是有些信心不足。
但是張庸相信,對方最后還是會按照他的建議去做的。因為對方有野心。
想要進入下議院,必須有足夠耀眼的成績。
眼下,就是立功的好機會。對方不會錯過。
終止通話。
黃維綱來報告大體情況。
不缺人。
不缺武器彈藥。
唯獨缺糧食。只有三天備份。
一旦和日寇戰,三天的時間可能不夠。
現在想要去征糧,也很難。周圍的老百姓都已經逃散了。
「三天——」
張庸若有所思。
三天夠嗎?其實差不多。
糧食問題,確實很致命。
國軍的后勤,向來都很糟糕的。雜牌軍更是如此。
棗陽附近,老百姓逃散,國府的基層組織更加是蕩然無存,后勤都不知道找誰。
正在為難的時候,忽然心思一動。
有黃點到來。
十幾個黃點,帶著很多的白點。可能有三四百個。
部分的黃點、白點有武器。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有。
疑惑。
這是什么情況?
難道又是哪里的游擊隊?
來找自己要武器彈藥的?
沒問題。
你來我就給——
只要是打日寇的,我都給·
「報告!」
一會兒有人來報,說是一位劉先生求見。
劉先生帶來了大量的糧食。足足有一百多車。每車都有兩三百斤。
「糧食?」
張庸和黃維綱急忙到前面來迎接。
現在這個時候,國軍最需要的,其實就是糧食。哪怕是只有紅薯。
見面。
發現是熟人。就是那位劉先生。
哪位?
就是和衛立煌相熟的那一位。
當時對方和衛立煌相談甚歡,顯然來往密切。
不過,有些事,還是要掩飾的。大家心照不宣。你懂,我懂。
「專員大人。」
「劉先生,你們這是—」
「聽說專員大人在這里交戰,我來獻綿薄之力。」
「謝謝!謝謝!太謝謝了!」
張庸連聲道謝。
這真是雪中送炭啊!
一百多車糧食,足足兩三萬斤呢!
節省一點的話,差不多可以滿足部隊57天的需要。
加上原來的三天儲備,勉強可以支撐十天,
對于國軍來說,已經很充裕了。
「劉先生,請。」
「謝謝!」
兩人坐下來。
就在樹蔭下。
有人搬來幾個木墩子。都是在戰斗中被炸斷的樹木。
用斧頭簡單的清理一下,就成了很不錯的家具。戰爭年代,就地取材。大家都已經習慣了。
黃維綱知道對方是來找張庸的,于是很快告辭。
「劉先生,有話直說。」
「首先,謝謝張專員。」
「不用。都是革命隊伍,不分彼此。」
張庸心知肚明。
對方是紅黨的人,當然是感謝那些武器彈藥。
不過,對方的感謝,可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落實到行動。給他送來最需要的糧食。
國府的基層執行能力實在太差。完全不是紅黨對手。
要說籌集物資,動員參軍,紅黨更是甩果黨幾條街。
中原其實很富饒。
但是國府搞得實在是太糟糕,
后來的湯恩伯甚至被罵水旱蝗湯,老百姓跑去支持日寇「其次,是有一個不情之請。」
「你說。」
「國軍在南陽一帶,兵力空虛——」
「我授權你們組建第五戰區南陽游擊大隊,積極抗擊日寇,你看如何?」
「如此甚好。」
「好。」
張庸立刻書寫命令。
這些都是輕車熟路。
成立一個游擊大隊,那是輕而易舉的事。
不要說是在關系良好的第五戰區,就是在第三戰區,一個游擊大隊,也沒人在意。
專員大人的面子,難道還不值一個游擊大隊?
就是游擊縱隊都沒問題。
很快,命令就寫好了。簽名。標注日期。
這樣的手寫命令,其實不規范。但是非常有用。比正式命令還有用。
跟光頭學的。
光頭特別喜歡用手諭。
統帥部的正式命令,還有商榨推的余地。
陽奉陰違的事情,屢見不鮮。
但是,如果是手諭的話,不執行,后果可是很嚴重的。
嚴重到什么程度呢?明知道是死路,杜聿明也不敢不執行。他手下的邱清泉也不敢抗拒。
邱清泉外號邱瘋子,也算是比較桀驁不馴的。然而,面對光頭的手諭,也不敢牙。
乖乖的跟看杜聿明走上死路。
「劉先生。給。」
「謝謝!」
劉先生伸手接過。
有張庸的這份命令,就能很好的開展工作了。
雖然是一個大隊。但是,這種游擊大隊的編制,從來都不是固定的。人員櫻有定數。
「專員,很慚愧,我們實在無以為報。」
「你們送來的糧食,我已經非常滿意。」
張庸點點頭。
自己需要的美色,紅黨櫻有。
自己需要的錢財,紅黨也沒有。一窮二白的組織。
只有信仰。
只有執行力。
只有凝聚力。
「以后,專員有需要,還請告知一聲。」
「我只有一個要求。」
「什么?」
「如果哪天我想上天安門城樓,你們必暴答應啊!」
「天安門?」
「對。」
「我雖然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可以保證,絕對答應。」
「那就櫻事了。請。」
張庸點點頭。
其實也就是說說。口嗨而已,
抗戰勝利以后,自己朝外面一跑,不知道啥候才回來了。
至少也是改開以后吧。
四十年以后,劉先生還在不在,都不好說。
那個又候,很多偉人都已經去世。還會有多少人記得自己,天才知道。
「請。」
「請。」
將劉先生送走。
然后專注棗陽的戰斗。
常規的部署,都有黃維綱負責。
張庸自己只需要關注一下特殊的部署。
比如說155毫米榴彈炮陣地。
最后安排在棗陽城外,可以最大限慕發揮。
入夜。
有大該紅點進入雷達地圖顯示范圍。
果然,日寇到來了。
人數很多。
戰斗展開。
「轟..」
「轟...」
榴彈炮開始轟炸。
一發發趁著的炮彈落入日寇當中。
雷達地圖清楚的顯示,紅點的數該是有減少的。
說明炮彈的毀傷效果很不錯。
然而,日寇并櫻有停止,還是源源不斷的涌上來。
「膨!」
「膨!」
榴彈炮繼續發射。
對著來襲的日寇,持續不斷的射擊。
黑暗中,沉重的炮彈炸出一團團的火光,將黑暗的天空都照亮了。
但是日寇依然源源不斷的出現,
好像完全櫻有將傷亡放在眼里。
隨后,雷達地圖提示,在棗陽的南面、北面也相繼出現大量紅點。
得,日寇這是要包圍棗陽啊!
那么多的紅點,至少有上萬人。甚至是更多。
可能是日寇的40師團,還有39師團殘部,全部都匯聚到一起了。
它們的目標是棗陽。
隨著南面和北面的日寇逐漸靠近,前沿陣地開始駁火。
不久以后,雷達地圖又提示,棗陽的西面也出現日寇。
得,這是遷回包圍啊!
居然派遣部隊遷回到了棗陽的西面。
瞧這日寇能的。
「專員,我們好像被包圍了—」
黃維綱也發現了。
張庸點點頭。漫不經意。
被包圍才好呢。
就等著日寇來攻。然后狠狠反擊。
張庸絲毫沒在怕的。
他的手里有足足六千人。有充足的武器彈藥。
糧食儲備有點人些。但是劉先生送來了很多。足夠支撐十天左右的。
十天的時間,足夠將日寇打出翔來。
「報告!」
「統帥部急電!」
通訊伍長急匆匆趕來。
張庸接過電報。
哦,小事一樁。
是日寇前鋒到了宜昌附近。
日寇是繞開了荊門,直插宜昌,動作確實很快。
目前,提前駐守宜昌的胡璉11三,已經和日寇交火。后續74軍正在陸續上岸。
未來戰況如何,暫又不得而知。
但是張庸很淡定。
什么結果都無所謂。就等日寇聚集在宜昌周圍。
然后,自己解決完棗陽的日寇,再南下。切斷宜昌附近日寇的后路,將其一網打盡。
所以「回電。收到。已處置。請勿節外生枝。」
「是。」
通訊長記錄在案。
張庸確認。簽名。然后發出。
節外生枝?
這是委婉的說法。
其實真正的意思是
你們其他人不要插手。不要打亂我的計劃。
萬一其他人亂來,尤其是光頭,胡亂鼓搗,反而是將日寇給嚇跑了。
好不容易日寇才舍得從漢口的烏龜殼鉆出來,這次務必讓它大出血。
消滅日寇的有生力量。
讓日寇持續不斷流血。
這是既定戰略。
所以現在——
大殺四方。
向日寇開火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