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房子:
什么?!
小姑子要下兩萬斤的訂單?!
陸素梅接到電話后都驚呆了,然后才聽說這是她女兒的主意后,又認真的聽完了小姑子的解釋后,越想越覺得這樣的方式不錯。
姑嫂倆在電話里商量定了之后,陸素梅那邊就起草協議,然后蓋了公章后,就寄去津市。
當然,這樣的協議這是給自己人開后門用的,陸素梅也和關副總商量過了,關副總也很贊同這樣的方式。
畢竟,陸素梅說了,這樣的合作方式也只給自家人,外邊的還得按原來的合作辦法。
下訂單時就付訂金,然后馬上安排生產和發貨。不過,關副總覺得食品廠應該不會到那種供不應求的地步吧?!
他們廠里現在七百來個工人,一天生產五千斤面粉,兩三天就能完成鐵道部的訂單,除了海市和蘇衛軍和葉大妮那邊能上幾萬斤外,其他的訂單也并不大。
基本上,就是幾千斤,很少超過一萬斤的,所以關副總覺得沒可能會被爆單的。
不過,蘇家人自己愿意下這么多的訂單,他也沒有什么理由反對。
只要不把食品廠弄死就行,這都是人家自己家里的事情。
關副總完全沒有意見,主要也是陸素梅和他說了,只要訂一批貨會全部結算清楚,那他就更沒有問題了。
蘇大牛現在天天給女兒幫忙看著炸雞薯條店,糕點店倒是不用怎么打理,只要天天過來盤點收賬就可以了。
這些他早就干得非常的熟練了,而且他又是住在女兒的學校家屬樓,還是很安全的。
自從來了津市之后,蘇大牛沒怎么回老家了,不止是他沒回去,就是他老伴和兒子們,孫子女們也沒有回去過。
蘇大牛倒是一點也不擔心的,畢竟兒子媳婦和老伴,孩子們在的地方還有蘇衛軍和蘇衛國那兩口子呢,還有方家人和阮二舅他們這些親戚。
工廠里也有不少的老家的老鄉,大家熟悉了,住久了后,其實也和老家沒什么區別。
阮大英和蘇大牛熱切的在一旁聊天,逢年過節都會互相打電話問個好,聊聊近況的,可自己人這樣見面聊天真的也是一年都不一定有一次的。
“大牛啊,你再給寶花干幾年就好好的享享受受,四妹妹說只要京市有房子賣,讓你們一定要去買,到時候咱們離得近了,天天一塊兒去散步,天天來咱們吃飯。”
“對了,寶國和寶強的孩子們也都大了,明年或者后年,可以讓寶花娘到這邊過。”
“嬸子,我也是這樣想的,就盼著孩子們快快長大,我也好退休啥也不干。”
“四妹妹讓我們去京市買房子,那我們就去。”
“我現在手里也存了七八千塊,除了給我發的工資外,寶花也逢年過節又塞錢給我,到時候拼拼湊湊,咱也拿個小房子自己住。”
“你這樣想就對了,現在只要寶花娘能放下那邊過來,你們不再兩地分居了,這后邊都是好日子呢。”
“是啊,老嬸子,你不知道啊,寶華那房子也還清了。要不是衛軍讓他幫忙做賬,幫忙賣糕點,他們兩口子也開了竅請人賣,這房子的錢還沒那么快還得清呢。”
“我這心里啊,對寶華那邊總算是放下心來了。”
“現在就差那兩個大的了,不過還好,聽說衛軍和衛國,大妮也讓他們休息時幫忙賣糕點,多掙幾個錢,也提前給廠里還了些房款,只要肯再努力個幾年,這房款一定能還清。”
蘇大牛現在不知道有多感激四妹妹和蘇衛軍,老叔和老嬸兒,自從在津市住下來后,他才深刻的認識到,在城里邊有一套房子有多不容易。
更不用說,在海市和羊城,深市這樣的地方了。兩房和三房那都很不容易拿得到呢。
要不是蘇衛軍一直在努力的勸說他們買房,他們哪有這樣的魄力?!哪敢想?!哪能想得到?!
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