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房子:
東西不多,一份心意。
不過,大家都沒有嫌棄,都知道蘇為民和阮大英,蘇衛軍一家去京市生活,沒有收入,連糧食都得花錢買。
這就是坐吃山空的節奏啊,沒有會說收到的東西少。
一家人才在縣里住了一天,就迫不及待的要趕回生產隊的老家。
在京市的這一年里,阮大英和蘇為民可想老家了,畢竟那里是他們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要不是為了孫兒,估計兩個老人從來都沒有想過會離開。
在回生產隊之前,阮大英和宋大媽,蘇小草說好了,年初十一一起走。讓她們把東西收拾好,該寄的就寄,寄不了的到時候一起帶走。
其實這幾天,宋大媽和蘇小草已經在收拾了,不要的衣服都要拿去送人了,像爐子這種帶不走的,就只能放在家里。
鍋碗瓢盆這些還是能帶走的,宋大媽和蘇小草婆媳倆都決定帶上,至于能用得上的棉被和衣服到時候陸續要寄走。
阮大英和蘇幼晴他們要回去,蘇小草和兩個兒子都一臉的依依不舍。要不是年初二能回娘家住兩天,然后還能一起去京市,他們娘仨個都得要眼淚汪汪了。
大冬天的路上不好走,一大家子人搖了一個小時的班車,才在中午抵達了公社,剛到平時下車的地點,就見到了好幾道熟悉的身影。
蘇大牛,周村醫和會計,以及幾個生產隊的青壯年早已經等在那了。
原來昨天接到人之后,蘇衛國就給蘇大牛去了電話通知他,這是倆人早就說好了的。
于是,天亮之后,蘇大牛就帶著幾個人到公社來親自接人了。
“老叔老嬸,四妹妹,蘇老三,可把你們給盼回來了。”
“寶花,回來了。”
車還沒停好呢,蘇大牛就一臉激動的小跑著湊近了車門邊,張望著車子里頭的人。
這不,阮大英和蘇為民,蘇幼晴他們剛要下車呢,蘇大牛就伸手過來攙扶了。
“大牛,你精神勁頭還不錯呀?!”
“哎喲,大牛你怎么來了?!”
“大牛堂伯好。”
“爹,我回來了。”
蘇為民和阮大英都樂呵呵的仔細的看著蘇大牛,然后點點頭,沒啥大變化,這就不錯了。
見到熟悉的生產隊大隊長,蘇幼晴也笑著和蘇大牛問好,兩家不僅是很親近的親戚關系,這些年來走動又親密。
蘇寶花見到她爹更激動,她都一年沒回家了,特別的想家,要是爹娘也能去京市看看就好了。不過,家里的情況,她也不敢張嘴。
“好好好。”
蘇大牛笑著連連點頭,說不出話來了。
周村醫和會計,幾個青壯年也趕緊和蘇家人打招呼,然后幫忙提東西。
到了公社,又是中午,蘇衛軍直接請大家伙去公社里的國營飯店吃面去。
就算是要趕路回家也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大冬天的天冷得很,不吃頓暖和的人不好受,也不好趕路。
再說了,別人來走了幾個小時的路親自來接他們,怎么能讓人餓著呢?!
一人一碗鹵羊肉片陽春面,熱氣騰騰的吃好了,才一起出發趕路回生產隊去。
公社還是原來的公社,路也是原來的路,大家伙都走得習慣了。
三個多小時之后,一行人才回到了生產隊的村口,遠遠的就有好幾個人正沖著他們這邊方向張望著呢。結果他們的人剛出現呢,那幾個人就激動得直接往反方向跑了。
蘇幼晴:“……”她都看見了。
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