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房子:
現在京市最熱門的話題不是知青回城,而是新型車廠的招工和房子。
不少人親自跑去看了,人家地盤大著呢,新廠在上邊的支持和扶持下,發展方向是很大的,所以上面批的地皮也很大。
因此,位置比較偏僻,要是踩自行車的話,那得要一個小時,要是騎蘇幼晴那個小電動車的話,只要半個小時。
不過,將來,廠子建好之后,上邊肯定要拉一條公交車線過來的。
畢竟是上面的重點大廠子,各項配套設置肯定會完善。
新車廠的位置再偏,那也是京市里頭啊,各項福利這么好,擠破了頭也是想要進去的。
與此同時,在各個地方下鄉的京市知青們都接到了家里打來的緊急電話,全都是讓他們馬上趕回來參加新車廠招工的。
自從上邊允許知青們回城后,這個事情已經是定了性,阻止不了的了,所以家里人不錯的都在給回城的孩子找路子了。
這不,接到了電話后的知青,馬上就去找各自的大隊長和書記開回城證明,趕緊收拾東西,趕緊去買車票,第一時間就往京市趕。
那些不是京市的知青,看著這些一臉喜悅激動的京市知青收拾東西回城參加招工考試都忍不住羨慕,還是人家京市好啊。
沒兩天,大江南北的火車上,就已經有不少京市知青在里面了。
蘇衛軍在新車廠的工地里干得熱火朝天,他本來就吃苦耐勞干活還不惜力,很快就在一眾臨時工里顯露出來。
這幾天,天天都有人進來當臨時工,五個大廠房,五棟宿舍,宿舍樓蓋五層,一層有二十多間,當然這還只是第一批房子而已。
方廠長和其他人過來視察的時候,正好一眼就看見了蘇衛軍正在熟練的砌墻,又快又好,一點都沒有偷懶的意思,而是方廠長對他印象更深刻的是,蘇衛軍轉身去搬磚的時候,是一扭一拐的,明顯這人腿腳不便。
“同志,你這活干得好啊。”
在蘇衛軍把磚搬回來,繼續砌墻的時候,方廠長就湊過來搭話了。
“嘿,以前在鄉下干過,比較熟。”
蘇衛軍抬頭看見和自己說話的是一個一臉嚴肅的年紀要比自己大得多的人,他一點也不悚,自然而然的邊干活邊回答人家。
“同志,聽你口音,好像不是京市人吧?!應該也沒進過隊伍。”
方廠長十分確認這不是一個從隊伍里退下來的同志,也不是京市人,可看起來也不像返城的知青。
“對,我不是京市的,也沒進過隊伍。同志你眼睛可真厲害,我是來陪女兒兒子上大學的,他們都在京市里上大學。是我女兒讓我們全家跟著來京市,她能上學讀書掙錢養我們一家呢。”
蘇衛軍只要是說到自己的小女兒時,那眼睛那神色簡直就是神采飛揚,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對小女兒簡直就是贊不絕口。
一個姑娘上學就能掙錢養家?!
不得不說,方廠長這時已經完全的被蘇衛軍的話給勾起了不少的好奇心。
“你女兒在哪所大學上學呀?你兒子在哪個大學?!”
“我女兒在清大上物理系,我兩個兒子也是北大清大的。”
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