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房子:
老蘇家。
“老嬸子,老嬸子。”
“老叔老嬸,聽說你們要搬去京市了?!”
“陸老師說,她不在小學當老師了,要去京市,你們知不知道啊?”
“老嬸子,你們真的要去京市嗎?!”
“哎呀,嬸子去了京市,就是城里人了,不得了呀。”
“就是,我們聽素梅說的,打算全家搬去京市。”
“真的要搬去京市呀?!”
“有得搬就搬,不搬才傻。那可是京市呢?!可不是咱們生產隊,好地方。”
“是啊,要是我能搬去京市,我也愿意搬。”
“那老叔和老嬸也一塊去?!”
“老蘇家大房和二房,四房可怎么辦喲?”
“你們替人家著什么急?!大房和二房都在縣里有工作有房,四房在市里有工作,人家條件好著呢。”
“哇,要是三房去了京市,那大房和二房是不是要去縣里?四房怕是要去市里吧?!”
不少人從學校那頭跑到老蘇家,激動的問正坐在屋子墻角邊烤火的阮大英和蘇為民。
這個消息太爆炸了,本來能去縣里就夠不可思議了,結果現在老蘇家一家人竟然跑去京市?!
京市啊!!!
那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地方,反正,大家伙都覺得遙不可及就是了。
所以,聽說老蘇家三房要搬去京市時,老蘇家就涌來了幾十號人,大家伙七嘴八舌的無比的羨慕妒忌。
人比人,氣死人。
阮大英和蘇為民在蘇幼晴他們高考前就知道蘇幼晴的打算了,報考京市的大學,就是去京市的原因和目的,而且他們老倆口也會跟著去。
不僅如此,蘇幼晴還悄咪咪的和倆老偷偷說了,到了京市后,只要政策方面允許,他們以后讓四房也過去。
倆老都知道蘇幼晴主意大,心里的想法多,這些年來對其他叔伯也挺好的,對兄弟姐妹們更是沒話說。
所以,阮大英和蘇為民又不是那種偏心或者思想固執的老頭老太太,孫子孫女們讀書也可以,冷眼看著肯定不是將來在地里刨食的人,四妹妹和寶誠寶時又不是不管兄弟姐妹的人。
于是倆老就丟開了,蘇幼晴讓他們怎么樣他們就怎么樣。
“幾個孩子年紀又小,又在京市上學,我們都不放心,所以打算跟著去,陪讀。對,就是陪讀。”
“我三兒媳婦也算是上過大學的,她娘家又在京市,正好過去看看有沒有什么合適她的工作,畢竟她學歷擺在這。”
“三兒在廠里干過,去了京市找個臨時工,或者隨便找點活來干。我和老頭子就在家里做飯種青菜和養雞,反正現在養雞也不怎么限制了,我就養個十幾只,也能給家里改善一下生活。”
阮大英在被勸一起去京市時,蘇幼晴就給她爺奶的日子規劃好了,給倆老說的時候,老倆口子才把不安的提著的心放回到肚子里頭去。
城里過日子,哪哪都要錢,他們可不想拖累了孩子們,但蘇幼晴跟他們說自有打算,而且自從她成了省高考狀元后,三個孩子的各種獎勵都差不多有三千了。
這三千塊錢一家人在京市節省著用,怎么也能用上四五年。
到時候,孩子們都讀出來了,畢業分配工作了,家里就不會緊張了。
老倆口都知道兒子兒媳和孩子們很孝順,還是聽話的好。
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