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房子:
說得好有道理。
而且,確實就是這么一回事。
自家知道自家事,這四個新知青也明白自己不是下地的料,更不想下地,農活他們也干不來。
因此,現在知道生產隊給他們指了一條明路,他們能不心動嗎?!
并且,老蘇家的這個小姑娘也很明確的說了,要是生產隊這個小廠子做得大了,就有位置安排知青了。
反正,他們聽得出來,小姑娘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這樣。
要是別人說這些話,他們肯定是不會相信的,但是來生產隊已經三個多月了,基本上已經弄清楚了生產隊的情況。
眼前的這個小姑娘就是給生產隊大隊長他們出主意的,帶領著生產隊干了不少事。
所以,他們也很相信她。
“蘇四妹妹,那我們什么時候可以開始?!”
“幼晴妹妹,聽說咱們生產隊的雞鴨還沒長大,那這個拉訂單的工作,就算是過年能回家去探親我們也沒法拿出東西給人看呀?!”
“對啊,現在缺的就是要推銷出去的東西。”
“沒東西人家不知道是什么樣兒的呀。”
四個知青想到能光明正大的回家探親,還能順利給生產隊干活掙工分和工資,一舉兩得,特別的愿意,特別的心急。
蘇幼晴很理解他們的心情,畢竟在地里干得累死累活,也就只夠溫飽,還不算能吃得多好。
要不,她能把她爹弄到縣里去當工人?!要不,她能找到機會讓她娘當老師當校長?!要不,她能一直拼命的讓兄弟姐妹們天天學習?!
“知青哥哥知青姐姐們,這樣吧,現在秋收過了,地里頭的活也沒那么辛苦了,雞鴨可以先養養,過年肯定有貨給你們帶回去了。”
“至于魚的話,現在就有,你們要不可以先試吃,覺得不錯可以先寄一些回去給家里人,他們吃了覺得好的話,可以讓他們發動廠里的同事朋友親人一起以廠里的名義下訂單,數量要是夠大的話,到時你們也能跟著回去,當然路費和工分,工資也給你們算。”
蘇幼晴見他們這么心急,想了想,就給他們出了這個主意,貨品多樣化,更合適讓人選擇。
“我們現在雖然只出這三種,不過后續會出魚罐頭,肉沫香菇罐頭等等。要是你們認識罐頭廠或者玻璃廠的話,給我們生產隊牽線搭橋,大家的選擇就更多了。”
蘇幼晴早就想過了往罐頭方面去發展,這樣更方便,生產隊這個小廠子活多了,就能讓更多的人來干活。
沒想到一個小姑娘竟然有這么遠大的計劃和想法,知青們面面相覷,這哪里是一個農村小姑娘?!說她是京城來的都不奇怪呢。
“蘇四妹妹,行,我們就按你的辦法這么干。”
“對,算我一個。”
“我也想干。”
“四妹妹,到時候能不能請你給我們培訓一下?!指導我們的工作?!”
“哎呀,我也是這樣想的。”
除了四個新來的知青,其他的老知青們也早聽了不少去了,這時全都一起把蘇幼晴給圍住了,紛紛熱情的和她表態。
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