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房子:
此時此刻,蘇大牛陷入了沉思當中。
他的目光透著這張紙似乎在神游,然后久久都說不出話來。
這是一份計劃書,或者說是經營方案辦法。
他四妹妹蘇幼晴剛剛寫好了,字跡非常的完美,一筆一劃就好像量過一樣,每個字大小間距排列都是比例完美的,比印刷還好。
蘇幼晴給生產隊列了兩個大小方案,小方案就是養殖副食品廠一年出欄兩次雞鴨,總共各八百只。雞蛋幾千只,養豬二十頭。
小方案的雞鴨雞蛋可以供給縣機械廠和市里文化局,或者一兩個單位,就消化完了。
大方案就大了去,自己養殖雞鴨和豬外,發動社員在家里替生產隊養雞養豬。
一戶可幫忙養十幾只雞,一頭豬,到時可以算工分或者算錢支付,畢竟這是屬于集體的產業。而且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除了照顧困難戶,照顧老人外,實現共同富裕。
這么多的雞和豬,雞蛋,可以制作包裝成成品,銷到市里去,供應給七八個工廠,不就有銷路了。
另外,建議發動家在省內的知青們,讓他們家人幫忙聯系各自親屬的廠子,這銷量就有了就來了。
到那時候,就不是愁銷不出去的問題了,是愁不夠銷的問題了。
蘇大牛愣愣看完了好一會兒后,才回過神來,將手里的這份方案遞給一旁不明所以的沈定邦。
這紙上面寫什么?!
沈定邦已經好奇得不行了,這時得到允許,他馬上就二話不說的接了過來。
一看……
這計劃這思路這方向和目標,從頭到尾都寫得清清楚楚,無比的明晰,連買家都找到了,這就是一個成熟的生產計劃啊。
第二個方案要是敢干的話,可以解決知青問題,也可以讓社員們的口袋多些收入,一舉數得。
沈定邦很喜歡第二個方案,他的意向是讓大家都得到好處,人人都有好處了,不就實現了共同富裕?!大家伙的矛盾也會少很多。
“沈知青,你覺得哪個方案更好?”
“四妹妹,你覺得哪個好?”
蘇大牛沉默了好一會兒后,想了想,先問了沈定邦,不過又覺得蘇幼晴是想出這些方案的人,又趕緊轉頭問她。
也許,四妹妹她想的法子,她可能更有自己的想法。
他信四妹妹。
不知不覺中,其實蘇大牛自己都沒有發現,很多事情他都是來和蘇幼晴商量的,而且次次都采用了她的意見,完全形成了一種習慣了。
“大隊長,我也想聽聽四妹妹的想法。”
沈定邦直覺的覺得蘇幼晴一定會選擇第二種方案,要不她就不會提出來了。
他的心也急促的跳動了起來,和蘇大牛一起目光灼灼的看著蘇幼晴。
“第二種。”
果然沒有讓沈定邦失望,蘇幼晴果真如他所想的,毫無意外的選擇了第二個方案。
顯而易見,第二種人人都有好處,還能早日爭取到共同富裕呢。
這不好嗎?!
“大牛伯,多養豬,豬肉做罐頭,做香菇醬,豬肉香菇罐頭,魚罐頭,可以做的多著呢。”
蘇幼晴直接提醒他,鄉下遍地都是材料,為什么不加工賣掉?!
(ps:寶寶們,不好意思,我人不舒服,睡了一個下午,爬起來吃了藥,勉強碼了一下字,努力晚上能更好更快的更新,抱歉了。感謝大家的禮物,為房子點催更視頻,謝謝大家,開學了,祝大家學業進步。)
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