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房子:
什么?!
他沒聽錯吧?!
辦小學?!
一個生產隊自己辦小學?!
于主任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呀,瞪大眼睛瞪著蘇大牛。
這貨他剛剛說了啥?!自己怎么沒有聽懂?!
“于主任,你也知道,鄉下的人都重男輕女,根本不讓女娃上學。這不,后來,她們說了只要學費便宜,就讓女娃也念書。”
“我就問了,那你們出多少學費才愿意送女娃念書?!她們就只肯出五毛一個學期。”
“五毛一個,那肯定不能去生產隊小學念書呀,可隊里這么多女娃娃沒書念,難道這輩子都做一個睜眼瞎?!”
“這不,她們就想讓陸同志來教,因為陸同志家里的孩子全部都在念書,而且陸同志也天天晚上給孩子們輔導,他們家孩子的學習成績是數一數二的,厲害著呢。”
“所以,很多生產隊的人家都打上了陸同志的主意了。于主任,如果在我們生產隊搞個小學,學費五毛到一塊的話,至少能有一百個孩子來讀書。”
“于主任,教室我們自己找,桌椅我們自己弄,校長兼老師就是陸素梅同志,只要給她工分和五塊錢的工資就行。”
“我們也想好了,白天孩子們上學,晚上大人們掃盲,兩不耽誤,然后我們還能開開初中和高中的補習班,這不就一塊兒搞了,一舉數得。”
蘇大牛直接把實際的情況一說,還真不是他亂講,而這是現在很多地方很普遍的現象,當然城里除外。
除非是那些不喜歡讀書的,成績特別差的,要不然大多數都能堅持讀到初中。
而鄉下就不一樣了,讀書肯定是只送男娃,能送女娃去上學的,要么是真心疼孩子的,要么就是家里條件還行的。
但,這樣的人家也實在不多啊。
十家最多三家。
于主任當然知道蘇大牛說的情況都是真的,鄉下人一是因為學費,二是因為不想家里少幾個干活的人。
甭管年紀小下不了地,但是可以幫干家務,割豬草,帶弟妹,洗衣服,掃院子,種菜做飯撿柴什么的,能干的事情多了去呢。
“蘇大牛同志,我懂,但是你們附近隔壁就有個生產隊小學,你這樣搞別的生產隊也有樣學樣,這怎么行?!”
“再說了,你們上百個學習,那個陸同志吧,她一個人也教不了那么多呀,還得多請幾個老師,難道別人也不要工分不要工資?!”
其實,在心里面,于主任已經被說服了一大半了,但是還有好幾個問題沒解決,他很猶豫不決。
來了來了,終于來了。
蘇大牛給于主任說辦小學的事兒時還是很鎮定的,但是要提到牛棚的那些人時,他就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了。
不過,他都被架到火上烤了,怎么可能再半途而廢?!
于是……
“于主任,為了不讓您為難,我們這個小學打算還是隸屬隔壁生產隊小學,期末考試我們可以去隔壁生產隊小學進行,然后每個學期都給生產隊小學十塊錢考試費,一年給兩次,你看行不行?”
蘇大牛說到這里,停了下來,看著于主任。
于主任覺得這樣還真行,那操作起來就簡單多了,又能讓更多的孩子上得起學,可以可以,他忍不住點了點頭。
有戲。
“至于老師不夠的話,我們生產隊也出不起什么錢,學費也只有這么多,所以我想了又想,又征求了大家伙的意見,覺得有教學能力,又不要工資只用管管口糧的,就是那些人了。”
“知青們也可以挑選那些兩個出來當老師,但沒有工資只有口糧,就看他們的想法和意愿了。”
“于主任,以上是我們生產隊的工作計劃,請您指示和批準。”
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