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師第三百九十二章 比肩始皇帝的隋文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帝師 >>大秦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二章 比肩始皇帝的隋文帝

第三百九十二章 比肩始皇帝的隋文帝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盛世天下  分類: 歷史 | 熱血 | 穿越 | 搞笑 | 生活 | 盛世天下 | 大秦帝師 
鬼吹燈小說:、、、、、、、、、、、、

嬴政等人的額頭突然出現了一些黑線,這說著說著,怎么又聊到吃的上面去了。

“先生能給我們享受美食,我們還是很高興的。”馮去疾說道,“按照先生的意思,目前巴蜀之地非常富庶了?”

“那是當然,世界有名啊。”秦安說道。

馮去疾笑著說道:“先生誤會了,我的意思是,巴蜀之地在秦朝的時候很富庶了。”

“那是當然。”秦安說道,“當時之所以大家認為巴蜀之地非常的貧窮,原因就是當時的交通不便,通往屬地的只有一條棧道。

后來韓信到達巴蜀之地投靠劉邦后,又找到了一條小路,陳倉小路。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八個字被后人用來指在表面上用某一行動迷惑對方,但在暗中卻采取另一種行動達到目的。

這也是一條計策,不管是在商業上還是軍事上都經常被用到。”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蒙武喃喃自語道,“好計策,真是好計策。

韓信用此計策能騙過任何人,不單單是項羽,就算是我也會被騙到。”

“蒙將軍。”秦安說道,“你會被騙,那么只能說明你只看到了表面,或者說你跟項羽一樣,是一個極其自負的人,認定的事情,誰也改變不了你。

如果是項羽做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來。韓信絕對會有所懷疑。

修棧道那么容易嗎?不容易,而且修得那么急切,不顧士兵們死活,這就更加讓人懷疑了。

你要知道劉邦一向以賢明著稱,怎么可能讓士兵們這么不要命地干活?”

蒙武頓時語塞,他根本不知道劉邦是誰,項羽是誰,韓信是誰,他只是剛剛聽到這幾個人的名字,能回答一兩句也是從秦安說的話中分析出來的。

蒙毅開口道:“先生說得非常有道理,這中間確實很讓人懷疑,如果項羽不是自負之人,恐怕早就已經殺了劉邦。”

“這倒也是。”秦安認同了蒙毅的話。

“先生,我們還是繼續說百越之地吧。”蒙毅說道。

秦安點了一下頭道:“百越之地到了漢朝以后被開發了很多地方,吳越之地成為了江南的魚米之鄉,是整個華夏的糧倉。

江南之地變得十分富有,一點也不比關中差,甚至很好。

但是百越之地中還有一片地后世被稱為嶺南,這嶺南雖然也有很多好的地方,經濟也非常發達,可是整體來說,嶺南被世人認為山民很多,而且烏煙瘴氣的。

不過后來被開發出來了,嶺南的資源十分豐富,直接帶動了整個嶺南的經濟。

岳父,我不是給過你一張華夏的地圖,每個省我都已經標注出來了。

你可以去翻閱古籍,找到百越的地圖,然后核對一下,就知道哪里是哪里了?

如果想要建造港口,我的建議是在廣州,上海,寧波,廈門大學等地建造港口。

而且有一件事非常麻煩,在大秦的京杭大運河沒有現在的完善。”

“京杭大運河?”眾人同時說道。

嬴政開口問道:“這是條什么河?為什么大秦的時候沒有?那是什么時候有的?

我記得大秦有一條河是吳王夫差所鑿,用來伐齊的。。”

眾人都好奇地看著秦安。

秦安說道:“就是這條。現在稱之為京杭大運河,這是一條從春秋時期開始開鑿的大運河,是歷史工程最長的大運河,大運河全長約1794公里。

它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江南之地為何會那么快富庶起來,原因也就是這條大運河。

雖然開鑿的原因是吳王夫差想要伐齊,之后很少有人對這條運河進行開鑿。

時間過了近千年,到達了隋朝,隋煬帝楊廣調動了五百萬勞力開鑿這條大運河,現在這條運河有現在這個規模,楊廣功不可沒。

隋朝的滅亡也跟這個大運河有莫大的關系。

當然,其中還有三征跟高句麗有關系,每征一次那是敗一次,整整百萬大軍就這么敗了,最后百姓們寧愿自己打斷雙腿也不愿意去當兵。”

“真是廢物。”蒙武說道。

秦安搖頭道:“哎。這個人不好說,沒當皇帝之前還是不錯的,當了皇帝之后,有好有壞,但是不管好還是壞都將事情做到了極致。

就說大運河吧,楊廣調動了五百萬勞力開鑿,雖然這是好事,對后世子孫來說是大好事,可是對當時來說卻是災難。

還有三征高句麗,本意應該是想要增加國土,沒有想到,卻失敗了,還連續輸了三次。

要知道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可是實打實明君,他的治理下,可是出現了開皇之治。

隋文帝逐步統一了歷經數百年分裂的華夏,結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鮮卑化政策,將被改成鮮卑姓的漢人大臣以及府兵將士,恢復漢姓。

這個功績不亞于始皇帝統一六國了。”

“他怎么可以跟始皇帝相提并論呢。”蒙武沉聲道,語氣中透露著不服。

嬴政也微微有些不服,道:“就算楊堅結束了華夏的,但是他能跟始皇帝相提并論嗎?”

“岳父,始皇帝的功績無人能比,他奠定了華夏的一統,可是后世子孫中出現一兩個與之比肩的人也不能說沒有吧。

不過后世的百姓永遠也不會忘記始皇帝,但是可能會忘了楊堅。

因為第一個人永遠會被人記在心里,第二個就有可能被遺忘。

雖然我們可能會遺忘楊堅,但是不會遺忘他的功績,不會遺忘隋朝。

而這個隋文帝不管是政治上,經濟上,民族上等等都有巨大的貢獻。

如果你們想要知道,我都可以告訴你,對了,科舉制度就是他發明的。

而且他取消了原有朝廷的朝廷制度,設置了三省六部,這其中六部分別為:兵部,工部,禮部,吏部,刑部和民部。

這六部可是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也就是直到封建皇朝徹底結束了才消失的。

至于科舉制度到目前還流行著,只是換了一個名稱而已。”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大秦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