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朱高煦第八百零七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吾父朱高煦 >>吾父朱高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零七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

第八百零七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8日  作者:北冥老魚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冥老魚 | 吾父朱高煦 
807.第807章

807.第807章

第807章

“呯呯呯”

中,數支火槍接連射擊,將前面穿著鎧甲的假人打的是碎屑亂飛。

等到射擊完畢,立刻有人上前檢驗射擊的效果,隨即一臉喜意的跑回來稟報道:“啟稟太子殿下,黃火藥的威力驚人,減少了一半的裝填藥,依然可以射穿兩層鎧甲!”

“好!太好了!”

朱瞻壑興奮的一拍巴掌道。

本來剛拿到這種黃火藥時,朱瞻壑還擔心在實用時會不會出問題?卻沒想到黃火藥送到兵工廠后,一切都十分順利,只要原來一半的裝藥量,就能達到原來兩倍的射擊效果。

“殿下,這種黃火藥好是好,可也給我們帶來一個問題啊!”

正在這時,只見火器局提舉陶林這時卻一臉凝重的走上前道。

“什么問題?”

正在興頭上的朱瞻壑聞言也是一愣,當即追問道。

“殿下您想啊,這黃火藥的威力這么大,爆炸時肯定會對槍膛造成更大的壓力,雖然我們減少了藥量,不至于發生炸膛,但卻大大減少槍支的使用壽命。”

陶林一臉無奈的回答道。

現在軍中使用的槍支,都是按照黑火藥的規格來設計制造的,如果換成威力更大的黃火藥,肯定會對槍支造成很大的影響。

“這的確是個問題,那就更改槍支的設計,使用更好的鋼材,或是加厚槍膛,不要怕錢,只要能把火槍的威力提升上去,一切都是值得的!”

朱瞻壑聞言,立刻大手一揮道。

軍中的火器經過幾次升級后,威力依然達不到朱瞻壑的要求,現在有了更好的火藥,剛好借機再統一升級一次。

“有殿下您這句話,那下官就沒問題了!”

陶林聞言也立刻眼睛一亮,當即拍著胸脯保證道,畢竟只要朝廷肯出錢,其它的都不成問題,而且火器越是升級,越是能突顯他們火器局的重要性,別的不說,現在大漢的火器局,就比大明那邊的火器局重要多了。

“對了,上次我交待給你們的兩件事,你們研究的怎么樣了?”

朱瞻壑忽然向陶林再次問道。

“啟稟殿下,您交待的第一件事倒是不難,我們已經做出來了,而且效果也的確很好,但第二件事就……”

陶林說到第二件事時,臉上也露出為難的表情,雖然有錢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但有時候哪怕朝廷給再多的錢,有些事情他們還是辦不到。

“先帶我去看看第一件事!”

朱瞻壑聽后倒是沒有生氣,而是立刻吩咐道。

“是,殿下請跟我來!”

陶林當即答應一聲,立刻親自帶著朱瞻壑出了演練場,然后來到第一兵工廠的前半部分。

大漢現在有兩座兵工廠,都歸火器局掌管,特別是這座第一兵工廠,更是主管研究新式火器之用,陶林也幾乎常駐在這邊。

朱瞻壑跟著陶林來到兵工廠的前面,這里到處都是一個又一個工坊,每個工坊都有一個大匠,帶著一些工匠共同研究著一個項目,比如有些人研究槍管的制造,有些人研究燧石的擊發等等。

最后朱瞻壑來到一個工坊中,只見里面一個頭發白的老工匠,正帶著七八個工匠研究著什么。

陶林進到工坊后,立刻向老工匠行禮道:“七叔,太子殿下來了!”

老工匠聞言立刻抬頭,當看到朱瞻壑時,也急忙上前行禮道:“下官陶清拜見太子殿下!”

“陶大匠不必多禮!”

朱瞻壑見到這位名叫陶清的老工匠也十分客氣的道。

這個陶清也是出身陶家,是陶穹和陶林和親叔叔,他不但擅長于制造火槍,而且還精通各種鑄造工藝,技藝之精湛,在陶家可以說是首屈一指,如果不是他一心只研究技術,不喜歡做官的話,火器局提舉一職,根本輪不到陶林。

“殿下,您之前提出的膛線想法,簡直太絕了,老朽已經帶人做出來了,而且裝在火槍上后,果然讓子彈射出的準度大增,這種火槍如果用于戰場上,絕對比弓箭更有準頭!”

陶清是個急性子,見到朱瞻壑立刻興奮的開口道。

膛線也就是朱瞻壑交待給陶林的第一件事,之前的火槍,無論是火繩槍還是燧發槍,都只能稱為滑膛槍,因為槍管里沒有膛線,導致射出的子彈根本沒什么準頭。

所以現在的火槍在戰場上應用時,都是讓火槍手排成一排,然后共同向前方射擊,用數量來彌補槍支準頭不足的問題。

但如果有了膛線,就可以大大提升子彈的準頭,甚至可以做到百步穿楊,而一個弓箭手想要做到這一步,必須經過多年的苦練,再加上一定的天賦才有可能達到。

因此膛線的出現,絕對可以稱之為槍支使上的一次重大改革,這也是朱瞻壑特意吩咐陶林,讓他把膛線搞出來的原因。

“太好了,有樣品嗎,拿來我看!”

朱瞻壑聞言也十分激動,當即向陶清問道。

“有!”

陶清猛一點頭,轉身就拿來一根槍管,然后雙手遞交給朱瞻壑。

朱瞻壑接過槍管看向槍口,只見槍口不再是光滑的圓形,而是出現了四條陰陽線,如果再往槍管里面看,可以看到四條線呈螺旋形向里面延伸。

朱瞻壑用手指撫摸著凹凸不平的膛線,神情十分激動的道:“果然成功了,陶大匠你們真是厲害,竟然這么快就把膛線搞出來了!”

聽到朱瞻壑的夸獎,陶清先是有些得意,但隨即又有些尷尬的一笑道:“多謝殿下夸獎,不過膛線我們雖然搞了出來,但您吩咐的另一個子彈,我們卻一直沒能成功。”

“子彈的事也是陶大匠伱負責?”

朱瞻壑聞言也有些驚訝的看了旁邊的陶林一眼。

只見陶林立刻上前解釋道:“殿下,您說的那種銅殼子彈看起來簡單,但其實真研究起來才發現,這玩意十分困難,整個火器局都找不出幾個敢接活的大匠,所以最后我還是交給了七叔,但沒想到七叔也沒能成功。”

定裝彈藥早就被朱瞻壑搞出來了,不過是紙殼彈,用的時候需要咬開紙殼,將彈藥倒進火藥池一部分,然后再把紙殼和子彈一同塞進火槍中,壓實之后再射擊。

這種紙殼彈有很多優點,比如定裝彈藥,使得射擊更加安全和準確,另外紙殼包著子彈,也能加強密封性,增加子彈的射程等。

但紙殼彈也同樣有一些缺點,比如怕水,遇到下雨天時,火槍就無法射擊,甚至一些大風天時,火槍的使用也同樣會受到影響。

另外還有火槍在海上時,因為潮氣太大,導致紙殼彈容易受潮,同樣會影響到火槍的使用。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朱瞻壑就想把銅殼子彈搞出來,也就是后世使用的那種子彈,子彈里有底火,用撞針擊發,根本不受天氣的影響,更不容易受潮。

甚至這種銅殼彈搞出來后,槍支也會迎來一次重大的改革,比如由前裝彈變成后裝彈,槍支的設計也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同時也為槍機的出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而機槍的出現,則代表著冷兵器的徹底沒落,因為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騎兵,在機槍面前完全不堪一擊。

當然現在提機槍還有點遠,但只要把銅殼彈搞出來,然后再設計出一種帶有膛線,并且后裝彈的簡易步槍,憑著這種步槍,就足以讓大漢打遍天下無敵手了。

“陶大匠,銅殼彈的制造都有哪些問題?”

朱瞻壑這時也神情嚴肅的向陶清問道。

“殿下請跟我來!”

陶清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帶著朱瞻壑來到隔壁的一個工坊。

只見這里擺放著各種各種工具,幾個工匠也正在干活,其中一張臺面上,擺放著許多銅彈殼,看起來與后世的子彈殼十分相似。

于是朱瞻壑走上前,拿起一枚彈殼仔細的打量了一下,發現這東西也只是與后世的相似,但如果仔細觀看,就會發現這彈殼做的有些粗糙,而且沒有底火,顯然這種彈殼只是個樣子貨,就算裝入火藥也沒辦法使用。

“殿下,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火藥裝入彈殼后,沒辦法引燃,我們也曾經想在子彈底部開個小孔,從而可以引燃里面的火藥,但這樣一來,子彈就不密封了,完全失去了這種子彈的意義。”

陶清拿起另一枚彈殼,皺著眉頭向朱瞻壑解釋道。

“能不能用一種比較靈敏的火藥放在底部,只要發生撞擊就能引爆,從而引燃里面的火藥?”

朱瞻壑提醒道,這也是底火的原理。

“這么做當然可以,但我們根本沒有這種火藥啊,無論是原來的黑火藥,還是現在剛送來的黃火藥,都達不到您說的要求。”

陶清雙手一攤無奈的回答道。

“這件事交給異人院去解決吧,至于這種銅殼彈的設計,就先暫停一下,等異人院那邊發明出滿足要求的火藥,到時你們再繼續研究這種銅殼彈!”

朱瞻壑想了想這才再次道。

沒有底火的引爆藥,的確是沒辦法制造子彈,看來他還是有些心急了。

(本章完)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吾父朱高煦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