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朱高煦第六百五十三章 城東小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吾父朱高煦 >>吾父朱高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五十三章 城東小學

第六百五十三章 城東小學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8日  作者:北冥老魚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冥老魚 | 吾父朱高煦 
653.第653章

653.第653章

第653章

西京城東,距離城門不遠的位置,這里本來有一座軍營,但當初朱高煦殺進城時,把這里打爛了,再加上西京城的變動,這里也不需要駐軍,于是軍營也就廢棄了。

不過這座軍營雖然生過激戰,不少建筑也毀了,但還是保留了一些完整的營房,現在這些營房被改造了一下,毀掉的建筑也被拆除,四周的圍墻也建造起來了,這里將成為大漢公學的試點學校之一。

朱瞻壑走在前面,鄭禮帶著幾個國子監的官員陪同,國子監可不僅僅是國家的最高學府,同時也是國家教育的管理機構,因此日后的公學教育,也都由國子監負責。

“不錯,這座再加上城西的小學,兩所小學應該可以容納城中大半孩子進來學習了!”

朱瞻壑一邊參觀一邊滿意的點頭道。

之前他說服了楊士奇等人,決定對大漢的教育系統進行改革,這座就是試點之一,另外還有城西也建造了一所學校,兩個學校都是公學,很快就可以開始招生了。

“太子,學校的老師我們已經招募齊了,現在只缺學校的教材了,所以……”

鄭禮說到最后也看向朱瞻壑,因為建造學校時,朱瞻壑就說過,教材的事由他來解決,他們只需要把學校建好,再準備好先生就行了。

“教材的事你們不必擔心,我已經在讓人編寫了,小學階段也不需要學太高深的東西,我打算設立兩門主科,分別是語文和算學。”

朱瞻壑笑呵呵的說道,學校才剛剛建立,沒必要讓學生學太多東西,語文負責讓學生識字習文,算學讓學生們懂得基本的算數,這就已經足夠了。

“何為語文?”

鄭禮卻是一頭霧水的問道,對算學他倒是沒什么異議,畢竟他們也需要學一些算經,君子六藝之中,本就有“數”這一技藝。

“所謂語文,其實和你們在私塾里學的差不多,主要以識字習文為主,比如背誦一些三字經,或是有名的詩詞等,讓孩子具備一定的基礎,至少能讀能寫。”

朱瞻壑耐心的解釋道。

“太子,這要求是不是太低了,如果一個孩子只會這些,恐怕日后很難有太大的成就啊?”

這時鄭禮身后的一個老者搶先問道,他名叫陳琳,原來是國子監的博士,現在被委派為的校長,負責這座學校的管理和教學。

“陳校長不必著急,小學只是最初級的教育,相當于蒙學,孩子在這里學習五年,五年之后若是考試合格,還可以進行更高層次的教育,甚至最后一路選拔進入國子監,當然并不是人人都能成材,絕大部分人可能都是要被淘汰的。”

朱瞻壑再次微笑著說道。

雖然很殘酷,但教育就是這樣,它本來就是一個淘汰弱者的機制,只有符合要求,達到教育條件的人,才會慢慢提升,最終篩選出國家需要的人才。

“我明白了,小學就是給孩子開蒙的地方,從小學中走出去的學生,不要求他們有太高深的學問,只要能寫會算就可以了,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會被淘汰出去,最終只有少數人,才能進入更高一層的教育,這點和科舉差不多。”

鄭禮這時也微微點頭道。

聽朱瞻壑這么一說,他就感覺身上的擔子輕多了。

“沒錯,就是和科舉差不多,小學是初級教育,后面還會有中級教育,以及高級教育,這一層層的篩選下來,不同級別的人才也會有不同的地位,當然現在不必想那么多,只要專心把小學辦好就行了!”

朱瞻壑滿意的對鄭禮一笑道,對方的理解能力的確很強,難怪連楊士奇都夸他有才能。

說話之時,只見前面有一群人走了過來,當看到朱瞻壑和鄭禮時,也都紛紛上前行禮。

“太子,這些就是招募的先生,現在就等著您的教材一來,他們就可以熟悉一下教材,然后準備招收學生了。”

鄭禮指著這些學校的先生向朱瞻壑介紹道。

朱瞻壑掃視了一下這些先生,只見他們有老有少,見到他這個太子時,大部分人都顯得有些局促。

于是朱瞻壑上前一步對他們大聲道:“各位來小學任教,身上的擔子也是極重,因為你介擔負著大漢的未來,在你們的學生中,可能有大漢未來的宰相、將軍,所以你們萬不可懈怠,朝廷也會給你們最大的支持!”

“謝太子!”

有人領頭行禮,其它人也紛紛彎腰道。

看著這些既然步入教書育人領域的先生,朱瞻壑又勉勵了幾句,隨后這才和鄭禮他們一起離開,又去城西的小學轉了一圈。

相比城東的小學,城西的小學要小一點,因為城西的漢人數量要少一些,所以學校也沒必要建造的太大。

參觀完兩所學校后,朱瞻壑又和鄭禮回到國子監,商量了一下對這兩所學校的課程安排。

除了朱瞻壑之前說的語文和算學兩門主科外,學校還要設置幾門副科,比如習武和樂器,不要求學生學習的太深,但至少打一點基礎,特別是習武,漢人的數量太少,尚武的風氣絕對不能丟。

最后朱瞻壑這才回到詹事府,簡單處理了一下手頭的政務后,他這才拿出一份教材,這是他親自編寫的算學教材,從最基礎的阿拉伯數字開始,到加減乘除的運算等等。

基本上來說,朱瞻壑把自己能想到的數學基礎,全都寫在了這本教材之中。

至于語文教材倒不用他操心,他已經吩咐詹事府的官員去編寫了,無非就是一些簡單的詩詞和文章,外加一些小故事增加趣味性,他只要把握一下大綱就行了。

兩天之后,朱瞻壑將編寫好的語文和數學教材,親自交給了鄭禮,鄭禮他們對語文教材倒是沒有什么異議,但數學教材卻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因為這本教材引入了太多后世的東西,與這個時代的算學有很大的不同。

(本章完)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吾父朱高煦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