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朱高煦第六百三十八章 朱高煦稱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吾父朱高煦 >>吾父朱高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三十八章 朱高煦稱帝

第六百三十八章 朱高煦稱帝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8日  作者:北冥老魚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冥老魚 | 吾父朱高煦 
638.第638章

638.第638章

第638章

“什么事情?”

朱瞻壑看到楊士奇的神情這么凝重,也不禁好奇的追問道。

“銀行!我們必須盡快建立自己的銀行,但對銀行我們沒有任何的經驗,幸好世子您來了!”

楊士奇神色鄭重的說道。

“銀行?為什么忽然要建立銀行了?”

朱瞻壑還是有些不明白的問道。

“世子你有所不知,現在天竺這邊的海貿興盛,各種交易十分頻繁,以前天竺這邊的貨幣很混亂,后來我們來了之后,開始鑄造一些銅錢,另外還印刷了寶鈔,但使用的范圍很小,最近的情況又發生了變化……”

隨著楊士奇的講述,朱瞻壑也終于明白了對方為什么這么著急建立銀行的原因了。

原來隨著大明的開海,海貿興盛起來之后,大明的商人也經常來天竺交易,而自從大明的銀行建立起來后,寶鈔的發行已經比以前規范多了,寶鈔的幣值也保持穩定,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貶值了。

最重要的是,銀行發行了小面值的紙幣,這些紙幣屬于銀行獨立發行,不會超額濫發,所以幣值十分穩定,很快就用于商業交易之中。

而隨著大明商人的到來,也帶來了銀行發生的紙幣,剛開始各國商人還不認可,但后來他們發現,紙幣真的可以從大明商人手中買到貨物后,于是也開始接受紙幣。

要知道紙幣相對于金屬貨幣,簡直是降維打擊,它不但方便攜帶,而且還易于保存,最重要的面值固定,更便于交易和流通。

所以短短幾年時間,大明的紙幣就開始在海外流行起來,天竺這邊的更是如此,畢竟這邊的漢人移民本就來自于大明,他們對紙幣的接受度更高,甚至在德里的集市上,拿著大明紙幣比漢王府發生的寶鈔更受人歡迎。

“世子,雖然我不像夏尚書那么擅長理財,但若是我國境內,通行的卻全都是大明的貨幣,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咱們也必須建立自己的銀行,發行屬于咱們的紙幣!”

楊士奇最后再次鄭重的道。

雖然王府發行了寶鈔,但接受度不高,至于銀行,他也只聞其名,卻不知道它是如何運作的,幸好朱瞻壑來了,當初銀行就是他和夏元吉一手建立的,所以楊士奇相信,朱瞻壑能在天竺重建一座銀行。

“原來如此,楊長史你還真說對了,讓別國的錢幣取代本國的錢幣,的確是一個大問題,若是日后他們濫發紙幣,豈不是直接拿白紙就能換回我們辛苦生產出來的糧食和貨物?”

朱瞻壑十分贊同的點頭道。

他可是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國貨幣如果被別人控制的后果,特別是紙幣出現后,造幣的成本很低,如果掌握貨幣的一方針對性的濫發紙幣,很可能會導致一國的經濟崩潰。

“世子說的極是,所以建立銀行在我看來,必須馬上提上日程,發行我們自己的紙幣后,再慢慢的把大明的紙幣給擠出去!”

楊士奇神情堅定的道。

“沒問題,這件事就交給我吧,剛巧我父王也準備登基稱帝,等到稱帝之后,咱們就可以正式發行紙幣,這幾天我仔細的謀劃一下,到時還需要楊長史你多加協助!”

朱瞻壑拍著胸脯保證道。

“世子您只管吩咐!”

楊士奇看到朱瞻壑答應,當即也十分欣喜的道。

第二天一早,朱高煦召集文武官員議事,然后著當著所有人的面,宣布自己準備登基稱帝的準定,這件事也立刻得到所有大臣的擁護,因為他們早就盼著這一天呢。

于是經過幾天的準備后,朱高煦在王宮里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登基典禮,同時冊封漢王妃為皇后,朱瞻壑為太子,常思寧為太子妃。

甚至連朱瞻壑的兒子朱祁銘,也被冊封為太孫,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朱高煦真是事事都向朱棣學習。

,按照規矩,以自己漢王的封號為國號,于是海外的大漢帝國建立,原本的王都德里,改名為西京,成為大漢的國都。

另外對于文武百官也有封賞,比如楊士奇做為文官之首,加封為太子少師,授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同時加封為越國公。

不過文官只有楊士奇一人加封為國公,倒是武將有四個,分別是張興、常威、張忠,以及剛剛來到天竺的朱勇。

朱勇雖然沒有為天竺立下功勞,但他為了迎朱高煦入北京,把爵位和家產都丟掉了,因此朱高煦特意恢復了朱勇成國公的爵位,另外還加封他兒子朱儀為泰安侯,同時賞賜了大批的田產財物,算是對他的補償。

其它的文武官員也各有封賞,一時間整個朝堂上都是喜笑開顏,甚至當消息傳出去后,西京的漢人百姓也也是一片歡騰,雖然他們不清楚的重大意義,但卻知道自己現在的生活都是朱高煦給的,現在,他們也為之高興。

除了西京外,德爾巴港也改名為北征港,這個名字有兩個意義,第一是紀念朱棣多次北征,第二則是紀念當初朱高煦從獅子港北征時,就是從這里登上天竺大陸的土地。

至于獅子港依然保持原名,其實除了西京和北征港,大漢國內的各個城市,大都保留了原來的名字,除非是一些城市的名字太長或太過拗口,才會改成簡略一點的名字。

大漢國建立了,疆域包括整個天竺地區,再加上整個獅子島。

至于滿剌加港那邊,暫時還保持原樣,主要是滿剌加名義上還屬于大明的領土,現在沒必要因為這塊土地與大明產生法理上的沖突,畢竟就算朱高煦和朱瞻基已經撕破臉了,但那只是私下里,表面上的文章該做還是要做的。

朱高煦在海外建國的消息,也很快通過那些海商之口,飛速的向大明那邊傳播。

等到幾個月后,朱瞻基終于接到朱高煦在天竺建國稱帝的消息時,雖然他早有心理準備,但這件事真的到來時,還是把他氣的掀了桌子。

(本章完)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吾父朱高煦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