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朱高煦第五百二十章 向外擴張(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吾父朱高煦 >>吾父朱高煦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章 向外擴張(上)

第五百二十章 向外擴張(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北冥老魚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冥老魚 | 吾父朱高煦 


賣報了!賣報了!永樂日報正式發行,陛下親筆賜名,快來看一看,瞧一瞧清晨的大街上,一個身材瘦小的報童挎著一大包報紙,一邊跑一邊吆喝著隨著報紙的出現,報童這個職業也正式登場,賣報紙的收入微薄,成年人一般都懶得做,剛巧適合那些窮苦人家的孩子掙點錢貼補一下家里。

朱瞻壑剛從宮里出來,順手就讓人買了一份永樂日報,今天是永樂日報第一天發行,所以朱瞻壑對報紙上的內容還是很感興趣了。

朱棣是個風風火火的性子,在決定要辦報紙后,很快就組建了一套班子,其中通政司出了幾個官員,另外還讓朱瞻和夏元吉,分別從新聞報和儒報調了幾個熟手過去,再加上一些從國子監招去的學生于是永樂日報就這么運行起來,至于印刷更不成問題,皇宮本來就有專門負責印刷的印書局,當初永樂大典時,印書局就已經掌握活字印刷了朱瞻壑打開報紙,一眼就看到報頭的“永樂日報四個大字,筆跡很熟悉,的確是朱棣親筆寫的而在報頭下面,則是一篇關于草原形勢的分析,并且在文章最后,解釋了北征的必要性,這也是朱棣接下來的計劃,同時也是招至許多大臣反對的原因。

以前朱棣一個人,面對群臣根本沒有還嘴之力,但現在有了報紙,朱棣就可以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無論是否有人支持,反正朱棣只要自己高興就行。

除了這篇關于北征的文章外,剩下的文章也大都是與朝廷的政策有關,反面還有,專門介紹了大明周圍國家的一些情況,看起來和后世的新聞聯播似的看完永樂日報,朱瞻壑也贊嘆的點了點頭,能在短時間內將這份官方報紙發行出來,也的確不容易了。

至于報紙上的內容,雖然還有些枯燥,但做為官方報紙,本就不能太過活潑,而且相比新聞報和儒報,永樂日報上的消息準確率極高,十分適合喜歡了解國家政治的人閱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朱棣最初雖然征求了朱瞻壑和夏元吉的一些意見,甚至還從兩個報社調人加入永樂日后,但卻沒有讓兩人插手永樂日報。

如果說錦衣衛是朱棣的耳目,那么永樂日報就是他的喉舌,因此朱棣從一開始就要把永樂日報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比如現在永樂日報的主編,就是禮部尚書呂震的侄子呂嚴,呂震一直都是朱棣的鐵桿心腹,雖然許多人說他有才無德,但依然穩坐尚書之位,而且也一直位于內閣之中。

朱瞻壑看著報紙,最后馬車來到新聞報社,馬安和梁信也早就在等著他了“世子,聽說朝廷的永樂日報要一天一發,這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

梁信第一個開口問道。

永樂日報發行,給新聞報和儒報也帶來很大的壓力,雖然三者的定位不同,但現在報紙的市場就那么大,所以他們也在擔心永樂日報的出現,會擠占自身的市場“是真的,我來報社,也是想問一下你們,現在能否做到一天一發行?”

朱瞻壑點頭道。

早在當初創建報社時,他就想一天一發行但因為人手等原因,導致無法做到于是只好隔天發行,但現在隨著實力雄厚的永樂日報加入,他們肯定也要跟上步伐否則遲早都會被淘汰。

“世子放心剛才我和梁信商量了一下,感覺問題不大之前我們已經多招了一些人手,做到一天一發行完全不成問題!”

馬安當即拍著胸脯保證道利益于新聞報之前的銷量巨大,報社也開始盈利,而只要有錢了,一切事情都好辦。

“能辦到就好,另外還有在天津發行的事情,你考慮的怎么樣了朱瞻壑先是點頭,隨后再次向馬安問道現在無論是新聞報還是儒報,甚至包括朱棣的永樂日報,發行都只限于北京城中,外地根本買不到當然也有一些精明的商人,在北京大批買下報紙,然后帶到外地銷售,從中賺一些差價。

而朱瞻壑早就想好了,新聞報不能局限于某一地,而是要在全國發行,雖然以現在的技術手段可能還十分困難,但向京城周圍的城市擴張還是可以做到的,而天津就是他選定的第一站。

這件事小人也正想向世子您稟報!”

馬安再次說道,除了報紙的排版,報社的其它事全都由他負責,包括向擴張隨后馬安將天津那邊的情況詳細的向朱瞻壑稟報了一遍。

早在一個月前,朱瞻壑就讓馬安考慮一下,如何將新聞報發行到天津去對于這件事,馬安也真的用了腦子,比如他就想出兩個方案。

第一個方案,就是報社在排好版后,一式兩份,其中一份在京城印刷,另一份騎快馬送往天津半天就能到,然后在天津印刷。

但這么做卻需要在天津建造一個專門的印刷作坊,或者與天津的印刷作坊合作成本比較高,好處是可以同步發行。

第二個方案,則是報紙統一在京城這邊印刷,然后第一時間用馬車運往天不過這有一個問題,北京到天津將近三百里,如果放在后世,開車甚至不到兩個小時就能到,據說后世有些人,干脆就睡在天津,然后早上去北京上班,可以說十分便捷。

但在這個時代,馬車的速度卻無法與快馬相比,哪怕在路上換馬,恐怕也要花上一天的時間才能到,所以如果用這種辦法,天津的報紙會比北京的報紙晚一天這樣做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天津那邊只需要有人接收報紙,然后再賣出去就行了,不用再另建印刷作坊,可以節約不少的成本。

世子,這兩種辦法各有好處,也各有缺點,我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您覺得該用哪種辦法好?”

馬安最后向朱瞻壑問道。

提供各種TXT小說下載,TXT電子書免費下載,等熱門全集小說下載!如果覺得好請把本站推薦給您的朋友。


上一章  |  吾父朱高煦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