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壑說支運法狗屁不通,其實也不無道理,歷史上這種支運法也只實行了沒幾年,然后就被朱瞻基給親自廢除了。
主要是這種支運法的弊端太大,每次運輸都要動用十幾萬軍民,不但勞民傷財,而且效率低下,再加上糧食多次轉手,有時候少了一批都不知道在哪少的。
朱棣也是太大意了,不但同意了用漕運代替海運,而且還實施了支運法。
直到朱瞻壑重啟海運,朱棣才深入了解了一下漕運,結果這才發現其中的弊端重重,但一項政策已經實施下去了,再想收回可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了,所以他才不想讓朱瞻壑和宋禮爭論。
“瞻壑,你說咱們大明立國以來,對貪官污吏極盡嚴苛,當初太祖皇帝在位時,吏治還算清明,可是為何到了現在,那幫官員卻一個個像是餓死鬼一樣,但凡有機會就要貪污受賄呢?”
朱棣這時也露出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表情。
通過對漕運的了解,朱棣已經發現不少人在往漕運伸手,特別是去年廢除海運后,漕運一家獨大,幾百萬石的糧食運輸,其中衍生出的腐敗已經是觸目驚心。
而且這些貪官污吏一環扣著一環,竟然讓朱棣都有種無從下手之感,畢竟他不是朱元璋,不敢真的興起大獄,否則整個朝堂可能都會為之一空,到時說不定又要讓那些犯罪的官員戴著枷鎖去衙門辦公了。
面對朱棣的詢問,朱瞻壑卻沉默不語,因為朱棣問到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
朱元璋在位時,絕對是對貪官污吏打擊最狠的時期,甚至連剝皮實草這種刑罰都用在了官員身上,剝掉的人皮還要掛在城隍廟里,讓每個上任的官員都要親自去觀看,以此來警示那些官員不要貪污。
但諷刺的是,明朝恰恰是歷史上貪污腐敗最為嚴重的朝代,估計也只有清朝能與之相比,因為清朝的制度就是承襲明朝,兩者幾乎一脈相承。
“咦,瞻壑你怎么不說話?”
朱棣看到一臉沉默的朱瞻壑,也不禁好奇的問道。
“這個……孫兒不敢說!”
朱瞻壑猶豫了一下,終于還是實話實說道。
“你還有不敢說的話?”
朱棣聞言一下子坐直身子,臉上也滿是好奇,要知道當初朱瞻壑可是連借太子的話都敢說出口,估計除了借皇位,就沒有他不敢說的了。
“孫兒真不敢說,因為這會涉及到太祖皇帝!”
朱瞻壑很老實的再次道。
“這關太祖皇帝什么事?”
朱棣還是不明白,但朱瞻壑這時卻閉口不言,似乎打定主意不再開口。
這下朱棣忍不住了,當即一揮手道:“你盡管大膽的說,就算和太祖皇帝有關,說錯了我也不會怪你!”
“那……我可說了!”
朱瞻壑似乎還是有些猶豫,其實他早就想說了,現在只是做個姿態而已。
“說!”
朱棣終于有些不耐煩的一揮手道。
“其實大明的整治敗壞,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字!”
朱瞻壑頗為神秘的說道。
“什么字?”
朱棣皺著眉頭追問道。
“窮!”
朱瞻壑吐出一個字道。
“誰窮?咱們大明窮?”
朱棣一愣,再次不解的問道。
“是咱們大明的官員太窮,或者說當初太祖皇帝給官員定的俸祿實在太低了!”
朱瞻壑無奈的解釋道。
在朱元璋手下做官,實在是一件十分有挑戰性的工作,不但要時刻擔心砍頭剝皮,還要擔心自己會不會餓死,因為大明官員的俸祿之低,絕對是歷代之最。
甚至朱元璋專門計算過,讓每個官員的俸祿只夠他們吃飽飯,連養家都緊巴巴的。
“就因為俸祿低,那些官員就要貪污受賄?”
朱棣聞言卻十分惱火,隨即再次道:“朕又不是太祖皇帝,后來不是給他們增加了一些俸祿嗎?”
“皇爺爺仁慈,你的確給官員增加了俸祿,但現在寶鈔貶值的厲害,物價又比太祖皇帝時高上許多,所以官員們的日子依然過的緊巴巴的……”
朱瞻壑耐心的解釋了一下。
朱棣登上皇位后,官員的俸祿倒是增加了一些,但不要忘了,朱棣濫發寶鈔,導致寶鈔貶值嚴重,而官員的俸祿中,有相當一部分發的是寶鈔,這就導致官員的俸祿大打折扣。
所以朱棣手下的官員,并不比朱元璋時期的官員強多少,如果光靠俸祿的話,恐怕許多人都得餓死。
如果官員出身比較好的話,背后的家族倒是能補貼一些錢,但一些出身貧寒的官員,卻只能苦守著那點俸祿過活。
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官員手中有權,權是可以換錢的,甚至有些官員直接掌握著巨額的財富。
每天看著家人跟著自己吃糠咽菜,但只要自己伸伸小手指,就能換來數不清的財富,這就導致許多官員鋌而走險,貪污腐敗自然是屢禁不絕。
聽完上面這些,朱棣也露出沉思之色,如果別人這么說,恐怕他只會火冒三丈,但連自己的親孫子都這么說,他就不得不認真考慮了。
“那按伱的意思,給官員們更高的俸祿,就能避免貪污受賄之風?”
朱棣沉思良久,卻一臉懷疑的向朱瞻壑問道,這個結論他根本不認可。
“高薪并不能養廉,但至少要保證官員們衣食無憂,畢竟官員也是人,也要養活一家老小,而且他們手握實權,若連溫飽都無法保證,那只能自己伸手撈錢,而且現在已經有這種苗頭了,甚至成為官場的常態!”
朱瞻壑再次回答道。
明清兩朝的官場潛規則之多,也是歷史之最,特別是一些撈錢的手段,幾乎是明面化了,比如什么冰碳銀、三節兩壽的孝敬,以及地方官員截留朝廷的撥款等等。
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的撈錢手段,這些也造就了明清兩朝觸目驚心的官場腐敗,甚至直接影響到后世。
“可是官員的俸祿是太祖皇帝定下來的,不能隨意更改,朕之前借著靖難功成,賞賜群臣之時,已經給官員們增加了一些俸祿,若是再增加,恐怕也不好向太祖皇帝交待啊?”
朱棣終于被朱瞻壑說動,但這時還是有些為難的道。
提供各種TXT小說下載,TXT電子書免費下載,等熱門全集小說下載!如果覺得好請把本站推薦給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