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瑭帶著小六子直接去了趟宮里,打劫了一趟他家皇阿瑪該有額娘,另外去幾家已經開府的哥哥府山走了一趟。
出來后,小六子身上掛滿了各種好東西,無奈只得讓侍衛提前先送了回去。
“萬寶閣!”胤瑭突然停下腳步,“悠悠定然也喜歡各種漂亮的首飾!”
自言自語完,胤瑭腳步一動,就進了萬寶閣。
“九弟!”
“八嫂!”
“沒想到九弟有朝一日還能進來買首飾,看來是真的動了煩心,要不要八嫂幫忙挑幾樣?”郭絡羅明玉笑著說道。
“那就勞煩八嫂了!”胤瑭想著他對女兒家的東西也不太了解,也就答應了。
“難得難得,你這樣倒是讓八嫂好奇是何等漂亮的美人了!”明玉也好奇了。
“有機會一定帶來給八嫂看看!”胤瑭說話的同時,眼睛也沒閑著,四處看著有沒有適合悠悠的首飾。
“八弟,看看這套頭面,這可是用西域紅寶石打造而成的,整個京城獨此一份,要不是看在九弟你難得動心的份上,八嫂可舍不得忍痛割愛!”明玉說著一臉的不舍。
而胤瑭看著這套頭面,腦海里已經想著悠悠戴上這套頭面的模樣了,是極為適合她的。
“那弟弟就不客氣了!”胤瑭高興的付了銀子,將這套頭面包了起來,隨即又四處看著。
“掌柜的,那根簪子拿下來我看看!”
“這!”掌柜的有些為難。
“怎么了,爺看不得!”
“不是,是這簪子有些邪性!”掌柜的有些無奈,這位爺眼神怎么就這么好,偏偏看到了那支簪子呢!
“有什么邪性的,講給爺聽聽!”
“哎,這簪子做工精美,老朽敢說這世上絕對沒有比這簪子更好的了!”掌柜的說著,將簪子從上面取了下來。
“是這支簪子啊!”
“八嫂認得?”
“何止認得,這簪子做工好,說實話,我是真沒見過這么漂亮的簪子,可惜,這簪子很有脾氣,每個買它回去的人,最后,這簪子都會自己跑回來!”明玉看著簪子,臉上滿是可惜。
胤瑭打量著這個紅色的簪子,簪子通體血紅,細看里面似乎流淌著血液一樣,上面雕刻者繁復的花紋,是一種不知名的花,但卻意外的好看。
胤瑭覺得,只有這支簪子配得上悠悠,她戴上一定極為好看。
“這簪子,爺要了!”掌柜的還在喋喋不休,可胤瑭已經不想聽了,掌柜無奈,“這位爺喜歡,就拿走吧,這簪子只能有緣人佩戴!”
“這怎么行,小六子,付銀子!”胤瑭說完,將簪子小心包好,“八嫂,弟弟先走了!”
說完,胤瑭直接騎馬飛奔離開。
“爺,你等等奴才啊!你們快跟上啊!”
“小姐,這雨食再扔下去,咱們今天又能吃魚了!”冬月無奈的看著池塘里被自家小姐喂的胖的都快游不動錦鯉,一臉無奈。
“我這不是無聊嘛!”悠悠沒好氣的將魚食遞給桃枝,支著下巴坐在無聊的發呆。
“這樣,冬月,你去城里打聽一下,城里最好的繡娘,請來給我當師傅!”悠悠想著她還有什么東西不會,想了一圈發現也就刺繡不會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學學東西也好。
“小姐是想學繡藝!”
“對,閑著打發打發時間吧!”
“是,奴婢這就去打聽!”冬月說完,吩咐桃枝好好保護悠悠,就出去了。
“爺,許小姐說想要找一個技藝好的繡娘學習繡藝!”小六子聽著從暗衛處得到的消息,樂呵呵的給胤瑭說道。
“我記得額娘身邊的芳繡姑姑精通各種繡藝,我去問額娘要人,這樣這簪子就能光明正大的送出去了!”胤瑭這樣想,也是這么做的。
遠在紫禁城的宜妃,突然打了一聲噴嚏。
“娘娘,找個太醫來看一下吧!”
“不用,八成是那臭小子又在念叨本宮呢!”
果然,沒過半天,翊坤宮又迎來了九爺。
“臭小子,又來干嘛?”
“額娘,您這說的什么話,兒臣就是想來看看你!”
“別,你前幾天才把本宮的私庫搬空,這次又想搬啥?”
“額娘這么說了,兒子就不客氣了!”胤瑭顯然臉皮賊厚,“兒子知道芳繡姑姑繡藝極好,不知額娘可否將她借給兒臣一段時日!”
“你借芳繡干嘛,難不成也是送給你心上人的!”
“我聽到悠悠想要學習繡藝,我就想到了芳繡姑姑!”
“合著人家姑娘沒跟你說,你自己屁顛屁顛上趕著!”宜妃也是無奈,自家這傻兒子哪都好,不過這對待感情也太小心翼翼了。
“哪有,悠悠極好!”胤瑭不知想到了什么,臉有些紅。
看著情竇初開的自家兒子,一妃無奈,只得耐心給兒子傳授追姑娘的技巧。
乾清宮。
“老九進宮了?”
“是,陛下,九阿哥進宮去了宜妃娘娘那里!”
“那姑娘底細查清楚了沒有?”
“查清楚了,跟九阿哥說的沒有區別,就是這姑娘本身有些問題!”
“哦,詳細說說!”
“那姑娘明明是個孤女,但是身邊跟著的個個武藝不凡,而且暗衛們潛伏的時候,這姑娘第一時間就發現了,看似柔弱,但是看不透!”
“讓他進來詳細說說!”康熙突然就來了興趣。
“陛下,那位姑娘極為深不可測,她身邊的婢女武功極高,連奴才也不是對手,而他們的主子看似柔弱,但是那雙眼睛卻像是能看透所有,奴才到的第一次,她就發現了奴才,而那一刻她身邊的婢女都沒能發現!”
“看來老九喜歡上了一個不一般的姑娘啊!”康熙笑了笑,也不在意,畢竟,只要對江山社稷沒有危害,他都不管。
“梁九功,安排一下,在宮里待這么久了,朕也該出去走走了!”
“陛下打算去哪,帶哪幾位娘娘還有皇子們去!”
“就去郊外簡單走走,讓貴妃看著安排,老大到老十四都帶上,左右也就一兩天的功夫!”康熙老爺子心情極好,“對了,老九那里就不用說了!”
“是,奴才遵旨!”此話一出,梁九功就知道陛下打算干啥了,心中為九爺點了根蠟,然后馬不停蹄的去安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