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道大圣第六百七十章 文以載道(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帝道大圣 >>帝道大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章 文以載道(下)

第六百七十章 文以載道(下)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5日  作者:榕樹下的秋哥  分類: 仙俠 | 武俠 | 仙俠武俠 | 榕樹下的秋哥 | 帝道大圣 


這世間,就連凡人都懼怕身死,更何況修仙者。仙道縹緲,終究還是有希望。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六脈書院面臨的不是選擇,而是死亡還是艱難的生存。

接近八日的幻境之中,宋平存的設置是內心的恐懼,所以他們在幻境之中的一切都是心底最深的恐懼。

而環境之中的經歷宋平存知道還是不知道是個謎,沒人敢去賭。

宋平存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敢選擇六脈書院,讀書人若不是壞到極致,就會有內心的恐懼,而且比常人更甚。

這是書中的道理,也是學識的基礎。

青城之中,那棟神秘的府邸一直沒有掛上府名,這種毫無任何標識的府邸門口威嚴的體修守衛,就是一種象征,仙凡都不愿意招惹。

修仙要純凈,不沾染紅塵是非;凡人要自量,別招惹強大的勢力。

然而,今天府邸門口掛上了一塊牌匾,上面書寫著兩個大字“蘇府”。七郡主娘家是蘇國皇室宗親,盡管凡人國度的名頭只在凡人之中有影響,但能掛上帶姓氏的府邸,終歸不是普通的大戶人家。

“夫君,這會不會委屈你了?”七郡主盡管個性鮮明但是依然知道夫君的安排無論在那個境地都是不合適的。

“委屈什么,自此之后夫君也享受一把皇親國戚的感覺。總覺得年少修行,少了不少的樂趣,正好宗門事務現在不纏身了。”宋平存卻是自得其樂。

從六脈書院回來之后,宋平存傳訊讓蘇木通知了宗門長老明善前來青城,他有要事商議。

而這一邊,宋平存的等待六脈書院的時間并不長。第二天,李圣杰帶著六脈書院的三個長老前來,只看神情,他就知道結果了。

侍衛看見四個蒙面前來的人,正準備阻攔,耳邊就傳來宋平存的聲音,“大駕光臨,無聲榮幸。”

侍衛趕緊讓開阻攔的身體,把自己家主人的光輝形象突出。

李圣杰在府邸外并未多言,只是一拱手就踏步上前,身后三個長老對于這“蘇府”的出現,有些意外,堂堂無極門修仙宗門的宗主,居然如此貪戀凡人生活,看這府邸就知道年頭不小,來歷也不簡單。

盡管心內不喜,可也不敢妄言。

賓主坐下,下人上完茶離去之后,宋平存看著李圣杰,笑而不語。

“宋宗主,我等商議了一番,決定答應你的提議。”李圣杰深吸一口氣,看著宋平存說道。他知道,這一步走出去,六脈書院就將與無極門緊密相連,再也無法分開。

宋平存微微一笑,對于這個結果他并不意外。他布下的局,沒有人能夠逃脫。他之所以在和李圣杰交談之后選擇六脈書院,就是看重了六脈書院的文氣來源。沒有喪失基本的宗旨,只是路偏了一些,至于為了挽回宋平存給他制造的麻煩,死不可避免,這是凡人的悲哀,并非是弱者無能,而是強者制定的規則,弱者根本就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李宗主深明大義,宋某自當全力協助。”宋平存拱手說道,“只是不知六脈書院對于此事的細節有何看法和建議?”

李圣杰心中暗嘆,宋平存果然是個精明之人,一開口就直奔主題。他也沒有繞彎子,直接說道:“六脈書院愿意與無極門共同舉辦論道大會,但有幾個條件。”

“李宗主請講。”

“第一,合作共進退之事范圍嚴格保密;第二,如有利于六脈書院之事,無極門不得阻攔;第三,論道期間無論何時何地,無極門不可帶來危險。”李圣杰一口氣說出了三個條件,這些都是他和長老們商議好的。

宋平存聽后并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在心中權衡利弊。這三個條件對于他來說并不算過分,甚至可以說是合情合理。唯獨第二個條件他有些不太明白,但相比而言,這一條并非無禮的要求。

“好!我答應你們。”宋平存點頭說道,“只是我也有一個條件。”

“宋宗主請講。”

“六脈書院的宗旨中要加上一條‘文以載道’,不可以道之名錯誤引導。”宋平存看著李圣杰的眼睛說道。

李圣杰原本還以為宋平存要提出什么難以接受的條件,但聽完之后暗道慚愧,如果宋平存所言真能實現,這是當然之事。當下點頭答應,這是他這個宗主就可以一言決定的事,無須回去再行商議。

“好。”宋平存微微一笑說道,“這我就放心了。為了表示誠意,我昨日也想了一夜,清音湖之事,我必再協助六脈書院恢復,只是形式上稍微改動一下。到時候具體方案確定之后,我會遣人通知李宗主。”

“可以!這個東西我隨身攜帶良久,從不示人,只此一塊。”李圣杰從懷中拿出一個玉牌,讓宋平存看清之后,當著他的面一切為二。斷口并不整齊,乃是故意為之,將其中一半給了宋平存。

宋平存接過,入手溫潤,還有一些特殊的氣息,并非自然散發而出,乃是從內到外被浸潤的時間太長而外物融入的。

“三年之后,這氣息不存,你我的約定若無更改,我會再遣人送來新的信物。”李圣杰看著宋平存很快就察覺到了不同,點點頭解釋道。

如果宋平存不能察覺玉牌的特殊,那么他對于宋平存的感知能力就會有一個認識,也算是最后一次確定宋平存的實力到底如何。

宋平存收好半邊玉牌,對住李圣杰說道:“李宗主考慮得周祥,如此甚好。既是如此,我也不藏著,下一步我會在清音湖畔建一個學院,以后慢慢的會融合雙方的需求。但是開始之際,必是矛盾,而且很是激烈,六脈書院要做好準備迎接這次危機之中的機會。這并非是不破不立,而是破了后立,這場仙凡爭執之中,六脈書院還需要自行體會。”

李圣杰初聞心里一驚,但隨即就明白過來,說道:“宋宗主的意思,是制造矛盾來化解凡人對六脈書院的認知?”

“沒錯!”宋平存點點頭。

劉青山卻是開口反對道:“宗主,這不行。這是明擺著置我們六脈書院的名聲不顧了,想要挽回,談何容易!”

“當然不容易!”宋平存看著劉青山說道,“在固有的觀念中改過,那才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舍不得,放不下的,不只是六脈書院,還有因為六脈書院影響的許多人。”

李圣杰嘆息一聲,“宋宗主所言極是。只是請慢一點,給六脈書院留一點顏面,否則我怕書院的反對聲眾,到時候......”

“此言差矣,如果六脈書院全都是贊同的聲音,反而不對了。就是需要有人出來反對,甚至前來干涉,矛盾越大,最后的結果才會更加明顯。李宗主和各位長老剛開始,也最好不要阻攔。”

宋平存如此敞開的把話說了出來,李圣杰是真的找不到理由來反對。無極門無所強,無所限,但論起學識文章,無極門是不可能超越六脈書院的。在李圣杰看來,這就是宋平存表達的一種合作的態度,不用六脈書院出力,卻能達到最后的效果。這種送人所需的做法,實在是沒得可拒絕的理由。當即也不管劉青山還有些不理解,馬上代表六脈書院確認了此事。至于該怎么相互來配合,其實也不需要太多的商議,因為矛盾的制造是目的,怎么解決這個矛盾那是六脈書院自己要做的,如果這都還需要無極門來支持,那六脈書院就成了無極門的附庸。

兩人商定了未來的方向之后,李圣杰便帶著三位長老離開,各自準備了。畢竟這是一場有關六脈書院重建宗門宗旨的大事,不管宋平存如何,只是六脈書院是絕對不會等閑視之。

李圣杰回到六脈書院后立即召集了所有長老和弟子開會商議具體事宜,因為無極門要辦的書院還未開張,這件事是不能對外公布的,但是六脈書院凡人弟子遭受無極門攻擊這一件事,卻要通知各大仙宗,為什么仙宗真正的弟子沒有遭受精神環境的攻擊,這自然是因為偶然的原因。不可復制,所以要各宗門前來商議接下來該如何應對無極門的報復。與此相關的各項事宜,長老弟子各行其事,一隊隊的人馬從六脈書院外出,向著其他仙宗而去。

而宋平存就留在了青城,開始謀劃他的下一步,晨鳴大陸的文風風氣如果真的發生變化,影響不只是六脈書院,內外結合的矛盾激化到極致,才會有更多的覺醒。凡人?他想都沒有想過,因為那不過就是最多百載,再換新人。仙宗的思想改變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兵不血刃或者少動血光,這才是真正的手段和謀略。

所以,宋平存絕不會只是等待六脈書院的改變,他必須要把握主動。牽引著六脈書院發生變化,而類似的三清道宗門自然也可以依此類推。

宋平存的謀劃也是在得知了六脈書院的“文氣”之后才開始的,但自己前期已然破壞了六脈書院的信仰,所以他的時間并不寬裕。

好在明善得到蘇木傳訊之后,立即就動身前來。琴瑟和明善的弟子單西是這次他動用的最合適的人選。

明善乃是無極門藏經閣的長老,要說無極門當中誰最博覽群書,明善當屬第一。至于理解仙凡差異,并不需要有多么深的理解,只需引導即可,他是主持書院的不二人選。

在宋平存的有意安排之下,一座贊新的“仙學書院”很快就在清音湖畔落成。“蘇府”出錢出力,書院建筑風格古樸典雅,與周圍的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書院內部設施齊全,藏書豐富,對外敞開,卻不是免費。

仙學書院的創建引起了廣泛關注,不僅吸引了眾多人的興趣,還引來了不少好奇的目光。看似與六脈書院的宗旨相差不多,但“仙學書院”對要博覽群書者的要求很簡單,以實論文。

簡單的說就是空口無憑,無論任何觀點,以實為證。一旦被仙學書院認可,不但可以博覽群書,最關鍵的是有足夠的生存條件。吃住行免費是第一步,能帶學員,那就有所收益。

仙學學院沒有集體課,但會召集學院有能力帶學子的夫子論道。

論道不辯輸贏,只管論證實務。

最簡單的道理,學而知之,所知是何?

僅此一項,把好多前來的人給限制了。之前所學,為求道為求仙。道,何道?仙,何仙?眾說紛紜,然仙學學院卻要實證。

再則如,學而上進,進是何方?成仙?生存?

從最開始大家認為是六脈書院的翻版,到后來才意識到學,所謂何不是空口白說的。

仙學書院的創建不僅為晨鳴大陸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也為凡人世界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學之認知。

而仙學書院終于在半年后迎來了六脈書院中的一些堅持原本宗門宗旨的人前來,仙凡有別,最開始只是逼迫凡人弟子前來,意欲成為夫子,可就每一個成功的。六脈書院的弟子依然不死心,開始有三三兩兩的相約前來,要與仙學書院辯論仙途。

矛盾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之中開始蔓延,宋平存和李圣杰卻是從中看到了真正的學風。

六脈書院弟子前來,其本身所帶的氣場自然不是一般凡人可以比較,但就算頂著壓力,前期成為仙學書院的夫子都能據理力爭,更別說書院院長和副院長出馬。

這僅僅只是宋平存為挽回六脈書院在凡人界的認知所做的努力,同時六脈書院不斷的召集或者以安全為由,長老們帶著門人弟子不斷的造訪其他仙宗,就無極門的危機該如何處置進行論證。

不談你說怎么辦,也不說我怎么辦。大家在論證各種可行或者不可行,誰若不言,六脈書院的長老就帶著弟子在其宗門內四處游蕩,逼迫著各宗門必須要坐下來商議和論證如何應對無極門。別的不說,單只是傀儡術和無敵的算計,以及至寶時空幻境塔,就足以讓大家都頭痛。怎么可能一時半會就拿出主意。

六脈書院的長老弟子發覺,這樣的方式似乎比在凡人弟子中獲取文氣更快,數量更多,就更加用心,希望讓這樣的論證持續的時間越長越好。


上一章  |  帝道大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