傭兵1929第1895章 目標江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傭兵1929 >>傭兵1929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95章 目標江陰

第1895章 目標江陰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07日  作者:山有意  分類: 歷史 | 軍事 | 歷史軍事 | 山有意 | 傭兵1929 

作者:山有意

字數:1173

好在傭兵團現在有了大功率步話機,空地聯絡非常便捷,飛行員可以根據地面的指示實施空投,這就方便多了。

所以11日夜間的空投非常順利,四架運輸機都在預定區域投下了物資。雖然有少部分傘包隨風飄到了深溝中,增加了一些接收難度,但總算是給傭兵團暫解了燃眉之急。

接受了物資補給后,周文馬上就命令修整了一整天的戰士們連夜向東出發,借著大山和夜色的掩護,迅速向預定目標轉進。

其實在空投之前,看到蒙雨庭他們這些軍官們的身體狀況有所恢復,傭兵團高層就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就是討論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而周文心中早就醞釀了一個計劃,就在會上提出來讓大家討論。

周文的計劃就是,暫時不考慮在茅山以南和以北的地區采取軍事行動,也不考慮什么轉道安徽等撤退路線。

周文肯定是想在平安轉移之前要給鬼子來個大的,但是目標的選擇就很有講究了。

一個是要出其不意,那就不能去攻擊目前茅山四周幾個日軍的物資儲備地和交通樞紐。

要知道,周文估計鬼子第6師團應該已經進入到了茅山山區,只是之前派出去的幾個偵察小組都沒有發現日軍的行蹤,但預計敵人距離傭兵團應該不算遠。

此時茅山周邊的幾個鬼子縣城已經是如臨大敵、戒備森嚴。

如果是攻打這幾個縣城,很難起到偷襲的效果。一旦打成攻堅戰,兵員和彈藥損失先不說,在自己的位置和目標卻是暴露給了敵人。

萬一攻擊不順,就有可能被第6師團的鬼子從后面咬住,那時要再想擺脫敵人的追擊就有些難了。

要知道鬼子第6師團可是有著整整2萬多兵力,而且又是戰斗經驗豐富,戰斗風格強悍的鬼子王牌部隊。一旦雙方開戰,傭兵團后勤補給又有限,要想將其擊敗幾乎不可能。

所以周文壓根就不想跟第6師團硬碰硬,而現有的補給條件又不允許傭兵團長時間作戰,你就是想用誘敵深入、沿途襲擾、最后將日軍拖垮的戰術也不可能。

那就只有避其鋒芒,跟這些鬼子來個互不照面,甚至相距越遠越好。

要符合這些條件,那就不能在茅山四周找目標,而是要到更遠的地方去。

周文就提出了連夜沿著茅山一路向東急行軍,迂回到洞庭湖邊的蜀山鎮附近修整,然后白天在山區休息,于13日夜里下山,沿著洞庭湖向北開進,于14日凌晨天亮前向滬寧鐵路的重鎮武進發起突然襲擊。

這等于是傭兵團一路向東,然后再向北繞個圈子,攻擊目標選擇在武進。

武進是滬寧鐵路的一個重要站點,從上海運來的物資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武進儲備。

要知道現在南京戰事正酣,滬寧鐵路不論是那一段對日軍來說都是及其重要的節點。任何一處被攻克,也就相當于是斷了南京二十萬日軍的補給線,對日軍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而武進這個重要物資補充地不僅僅是要支援南京戰場,現在圍攻江陰要塞的鬼子第13師團也要依賴武進的物資補給。

傭兵團一旦突襲武進成功,不但是支援了南京戰場,同時對圍攻江陰要塞的日軍也是一個沉重打擊。

而且,周文攻擊武進只是前奏,最終目的卻是江陰要塞。

在傭兵團突圍之前,周文通過戰報得知,江陰要塞目前還在國軍手中,日軍主要以海軍第3艦隊和華中方面軍第13師團在圍攻江陰。

歷史上,由于淞滬會戰的大潰敗,有著“中國的馬奇諾防線”之吳福線被日軍突破,蘇南戰事急劇惡化。大量中國軍隊開始向錫澄線撤退。

兵敗如山倒,整個江陰城和炮臺要塞的防御準備還沒做好,日軍就已經攻擊到了江陰城下。

但即使如此,國軍的海軍、空軍、以及江陰的駐守部隊,依然與日軍展開了華夏近代史規模最大也是最慘烈的一場陸、海、空大戰。

長江上雙方艦隊大戰的結果是,國軍耗時近十年,花費無數軍費打造的海軍幾乎全軍覆沒(一部分被鬼子軍艦擊沉,一部分為了堵住長江航道,自沉于長江最狹窄的河段。)。

但國軍海空軍的浴血奮戰,也造成了日軍軍艦多艘被擊沉或擊傷,飛機更是損失了三十多架。

而江陰縣城和炮臺的保衛戰更是可歌可泣。

當時國軍守衛江陰的有海軍第1和第2艦隊;陸軍112、103師、以及編制一個旅的要塞守備部隊。

當然,國軍中央空軍也派出了將近一半的飛機參與了此次戰役。

但江陰守衛部隊就是憑著不到3萬人的部隊,跟日軍的飛機、軍艦、大炮硬剛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直到要塞被日軍完全孤立包圍,最后才遵照軍委會的命令,不得不撤出要塞。

而現在,江陰要塞的防御準備可就比歷史上要充裕的多了。

首先是由于錫澄國防線堅守了一個月,給了江陰更多的準備的時間。還有一個就是駐守錫澄線的21集團軍在與鬼子鏖戰了一個月后,根據軍委會的命令退回了江陰,極大增強了江陰要塞的防御力量。

之前就說過,國民軍21集團軍是桂系軍隊,算是桂系大佬李大帥和白上將的嫡系部隊。

21集團軍下轄第7和第48軍。

其中第7軍又有“鋼軍”之稱,放在當前民國所有軍隊中也是一等一的精銳。

由于校長部分聽取了周文的意見,所以在淞滬會戰中沒有用添油戰術將21集團軍調上去拼消耗,使得這支部隊能夠保存下來,在后續的國防線防御戰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以這樣說,錫澄國防線能夠堅守將近一個月的時間,21集團軍功不可沒。

最出彩的就是第7軍在昆山城外設伏,以刺刀對刺刀,生生拼沒了鬼子第13師團的一個聯隊,擊斃鬼子三千余人,從此一戰成名。


上一章  |  傭兵192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