傭兵1929第1823章 補上短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傭兵1929 >>傭兵1929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23章 補上短板

第1823章 補上短板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7日  作者:山有意  分類: 歷史 | 軍事 | 歷史軍事 | 山有意 | 傭兵1929 


整編后的17師撤銷了旅一級編制,這在民國軍隊中還是首例。

一個原因是因為原來的兩個旅長和一部分軍官,都帶著一筆不菲的補償費另謀高就,高級軍官一時難尋。

但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周文要精簡部隊的指揮系統,減少指揮層次。

在擁有SCR步話機系統這種現代化通信手段的情況下,師指揮所能直接將命令傳遞到團、營一級,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直接指揮連排級單位作戰,同時也能迅速獲取戰場信息,中間就沒必要再設置旅一級單位。

周文是參照后世的軍隊模式,將主要力量都加強到團一級單位。使得傭兵團的團級單位擁有獨立作戰的能力。

所以整編后的17師將轄三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團。

步兵團的編制跟傭兵團有些區別,轄兩個步兵營和一個火力支援營,暫時沒有炮兵營的編制。

這是因為炮兵屬于專業兵種,以17師原有官兵的素質,暫時還找不到那么多合格的炮兵和軍官,需要時間訓練和培養。雖然傭兵團新兵中倒是有些專門訓練過的炮兵,但人數也不是很多,只能勉強滿足師炮兵團所需。

至于17師各級軍官的任免,由于傭兵團主力都在南京作戰,自然不可能在這個關鍵時刻抽調軍官去加強17師,只能在原來的軍官中挑選能力更強的來擔任。

這自然要考慮師長趙長壽的意見。

但決心融入傭兵團體系的趙長壽也不是任人唯親之輩,由他提議的各團各營的軍事主官都是在娘子關戰役中表現出色的軍官。

17師1團代團長趙東城,原來就擔任17師原101團團長之職,雖然是趙長壽的堂弟,但此人作戰風格頗為勇悍。

在反攻雪花山的戰斗中,他的一個團一夜之間連續發起了數次攻擊,在鬼子機槍火炮的打擊下幾乎打殘了大半個團,但他絲毫不懼,最后還帶領自己警衛連親自上陣沖鋒。

雖然由于敵我實力懸殊,最終沒有能奪回雪花山,但此人戰場執行力和勇敢程度可見一斑。

2團代團長陳尚明,原來是98團副團長,是17師中難得比較年輕的將領。

此人今年也才三十歲出頭,當年居然是跟蒙雨庭他們同一批被馮大帥選中的年輕軍官種子。后由于父親病故守孝,就沒有能夠去蘇聯學習,但由此也可見其人必有不凡之處,也獲得了蒙雨廷他們的首肯。

3團代團長曲大富,原17師補充3團團長,此人在指揮上倒也沒有多少出奇之處,但由于是從大頭兵一路升上來的,對手下官兵相當愛護,更是17師中少有的不克扣兵餉的軍官。就這一條就入了周文的法眼。

而且現在的這些團長和營長前面都有一個“代”字,意思就是能不能勝任這個職位,還需要看后來的表現。

至于17師炮兵團團長的職位,這就很重要了,需要專業人才。目前周文的計劃是把朱錦輝調過去任團長,但現在還在大戰中,只能等17師開赴南京后再進行人員調整。

至于步兵營、連一級,幾乎都跟傭兵團現有編制保持一致。

只是,17師目前還未完全熟悉傭兵團的戰術和武器裝備,所以一些如索米沖鋒槍,Mg34機槍還暫時沒有配發部隊,主要以他們以前習慣的捷克輕機槍和馬克沁重機槍為主。

但即使如此,17師的整體裝備卻是比以前上了不止一個臺階,說是鳥槍換炮也不為過。

你想想,一個師就設立了一個炮兵團,哪怕裝備的大部分都是日式山炮和步兵炮,但就火力強度而言,就是比中央軍的德械師還要強上幾分。

更不要說捷克式輕機槍裝備到班,步槍都換了晉造65式半自動步槍,晉每個班排的晉造湯姆遜沖鋒槍也有不少。然后就是重量輕巧、操作相對簡單的60毫米迫擊炮也裝備到排。

如此裝備再加上17師那些百戰余生的老兵,只要訓練一段時間,熟悉了傭兵團的各種戰術后,就是硬鋼鬼子一個旅團也不見得會落了下風。

只是,現在南京保衛戰大戰在即,周文也沒時間讓17師待在后方慢慢訓練了。

在傭兵團幾乎全部主力都部署到紫金山的情況下,周文需要一支完全能夠掌握的強勁力量來幫他守住傭兵團的補給基地和退路,也就是已經被二團打造成一個堡壘群的浦口鎮。

要知道,周文雖然下決心在南京跟小鬼子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但絕不是死戰。

在大量消耗了鬼子的有生力量,為武漢乃至后方湖南等地的抗戰準備贏得時間后,南京終歸是要放棄的。

到哪時,浦口就是傭兵團和南京守軍最后的退路。

而且周文記得,歷史上日軍就派出了一支什么國崎支隊迂回渡過長江,最后占領了浦口,堵住了南京守軍最后的退路。

所以浦口絕不容有失。

之前浦口是暫時交由顧長官派部隊駐守。但大戰一起,部隊調動頻繁,周文可不放心將自己的退路和基地寄托于別人,還得是自己的部隊才放心。

所以,周文在征得軍委會的同意后,就請第二戰區的閻大帥幫忙,利用鐵路公路將訓練了1個多月的17師運送至黃河邊,從風陵渡過河,然后在軍委會的協調下,17師在潼關乘上了專用軍列,沿隴海線進入江蘇。

由于日軍不斷派飛機深入我河南、江蘇腹地的交通線進行轟炸破壞,所以很多時候戰士們不得不徒步行軍。

如此輾轉反側,最后歷時一個月的時間,總算是在大戰之前開拔到了南京。

這還得是運輸機將火炮和彈藥等各種重裝備和物資空運而來,讓官兵們只是帶著隨身武器和給養輕裝行軍,這才能夠如期趕到。

但這次歷時一個多月的行軍,卻是讓這支部隊經受住了考驗,全程沒有落下一人,更沒有人開小差當逃兵,全師7千余人全員抵達浦口,算是補上了傭兵團最后一個短板。


上一章  |  傭兵192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