傭兵1929第1777章 防御體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傭兵1929 >>傭兵1929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77章 防御體系

第1777章 防御體系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27日  作者:山有意  分類: 歷史 | 軍事 | 歷史軍事 | 山有意 | 傭兵1929 


鬼吹燈小說:、、、、、、、、、、、、

就在周文緊鑼密鼓加固紫金山防御的時候,日軍的進攻步伐卻是不得不放慢。

就因為吳福國防線守軍的頑強抵抗,日軍上海派遣軍在昆山攻擊了兩個星期也不得寸進,21集團軍第7軍三萬將士依托城墻和城外國防線工事,與攻擊而來的日軍16師團和13師團鏖戰了整整兩個星期。

期間,第7軍將士充分發揮了桂軍的作戰特點,不斷對進攻的日軍發起反突擊,很多陣地多次易手,給日軍造成了大量傷亡。

1937年11月16日,在日軍第6重炮旅團開上來后,昆山防線守軍在日軍重炮轟擊下傷亡慘重,不得不退出昆山,后撤到常熟、福山一線進行防御。

這里就要說,國軍構筑的吳福國防線雖然算得上堅固和完備,但卻是缺乏縱深深度,而且還是沿用落后的線型死守防御戰術,沒有配備用于反擊的預備隊。

盡管擔任防御的21集團軍和中央軍3個師的官兵已經足夠英勇,硬是在陣地上又不惜犧牲堅守了2個多星期,依然死戰不退。但此時日軍第10軍在杭州灣登陸后一路攻擊前進,已經迂回到吳福線守軍的側翼。

12月6日,21集團軍不得不撤出陣地,向錫澄線轉移。

自此,自昆山反擊戰開始,到撤出吳福線,21集團軍和友軍3個師在吳福線堅守了整整33天。

此次防御戰國軍付出了三萬多人傷亡的代價,但也給日軍造成了一萬多人的傷亡,其中昆山白刃戰就一次性擊斃日軍2千多人,達到了打量消耗日軍有生力量的目的。

你想想,兩個多月的淞滬會戰,日軍傷亡就已經超過6萬,再加上吳福線防御戰,日軍在南方的兵力損耗已經達到了7萬多人。

如果再加上日軍在北方的損失,自七七事變以來,日軍在華夏的兵力傷亡已經達到十余萬人。

關鍵是,這些損失的兵力幾乎都是日軍中服役多年的老兵精銳。

隨著抗戰的延續,日軍中的老兵數量就會越來越少,戰斗力也就會隨之下降,這才是華夏抗戰要取得最后勝利的基礎。

吳福線的防御戰雖說沒有達到校長要求的堅守2個月的任務目標,但此一時彼一時,日軍第10軍從側翼攻擊而來,不撤退就要被日軍包了餃子,校長也不能眼睜睜看著21集團軍這支能征善戰的部隊被鬼子給滅了不是?

12月7日,占領吳福線的日軍馬不停蹄,以上海派遣軍的5個師團壓向錫澄線,另以第10軍的3個師團向溧陽、溧水公路向南京南部方向攻擊前進。

而此時,南京保衛戰的準備工作還未完成,很多工廠學校的搬遷工作還在進行,第二道國防線錫澄線的堅守就尤為重要。

錫澄線又有兩個重要的支撐點,一個是無錫城,另一個就是江陰縣,而在江陰縣長江邊,就有一個自清朝開始就建立的炮臺要塞,也就是江陰要塞。

此時的江陰要塞共有江陰要塞編制有黃山炮臺(228毫米榴彈炮2門、203毫米榴彈炮1門、150毫米榴彈炮2門)、東山炮臺(英造317毫米榴彈炮1門、205毫米榴炮2門)、西山炮臺(377毫米榴彈炮1門、305毫米榴彈炮2門)、鵝山炮臺(228毫米榴彈炮1門、303毫米榴彈炮1門)、蕭山炮臺(德造120毫米榴彈炮2門)等五個炮臺。

五個炮臺共擁有150毫米以上重型榴彈炮19門,火力可說只比日軍重炮旅團稍遜一籌,而且這些火炮既可以封鎖長江,又可以攻擊陸地目標,對日軍的威脅相當大,是日軍首要攻擊的目標。

由于軍委會早有準備,此時的錫澄線防御并不如歷史上那般混亂。

陳上將在一個月前就將川軍27集團軍調入無錫,與原駐守部隊一起負責無錫城及外圍的防御。而從吳福線撤退下來的21集團軍并中央軍3個師則是負責江陰一線的防御并協助要塞守軍守住江陰要塞。

雖然吳福線的近10萬守軍在一個多月的防御戰中損失慘重,但仍然保持了近半的兵力,而且由于撤退有序,軍心士氣還可堪一用,依然具備一定的戰斗力。

這樣算下來,國軍目前在錫澄線的防御力量還有2個集團軍并中央軍6個師共近20萬兵力可用,特別是還有江陰要塞的重炮群支援,要堅守一段時間問題不大。

進入1937年的年末,之前風光秀麗的紫金山卻是徹底改換了面貌。

整個紫金山東麓和北麓的所有樹木都被砍干伐盡,不但是樹木,就是灌木雜草也被周文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現在的紫金山,已經變成了一座光禿禿、灰燼遍地的黑色山巒。

但是,褪去了華麗外衣的紫金山,現在卻是展現出了一種堅強和執拗,真正展露出南京門戶的巍峨氣勢。

經過一個多月的日夜施工,紫金山防御體系雛形已成。

最前沿的老虎洞陣地橫七豎八,縱橫著寬1公里,縱深達2公里的數道深達2米的塹壕,前方與原來中央軍校教導總隊構筑的碉堡和塹壕相連,后方則是坑道和反斜面工事互通。

這種布局,進可攻,退可守,守衛部隊有了來回縱橫的一定空間,戰術就可以根據戰場情況靈活變化。

老虎洞如此,在其后方的小茅山和頭陀嶺也是相似布局。

特別是頭陀嶺,傭兵團的大部分炮兵都部署在這里,更要講究如何防炮防空。

其實還是當年長城抗戰堅守冷口關的老辦法。

傭兵團建炮兵陣地建立在頭陀嶺的南部山腰,并在山體內挖掘了十幾個高度、深度不一的藏炮洞。

敵人自東和北而來,南部山腰就是妥妥的反斜面,不論你是重炮還是炸彈,都很難炸中。

等到需要戰斗時,就將火炮從炮洞中推出,利用榴彈炮的曲射角度,炮彈可以翻過山頂直接打向東面和北面的日軍,特別是日軍的炮兵陣地,只要炮擊角度夠得著,都將在榴彈炮的炮擊范圍內。

/yong逼ng1929/46358335.html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傭兵192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