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586章 《紫荊花進行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86章 《紫荊花進行曲》

第586章 《紫荊花進行曲》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28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女孩話說一半,太廟里面跟外面同時響起歡呼聲,顯然周彥說了什么讓大家興奮的話。

“他說什么?”琳達急忙問道。

這種情況下,她迫切想要知道周彥到底說了什么。

“他說,接下來,將要給我們帶來一首新的曲子。”女孩說道。

“新曲子?”琳達瞪大了眼睛,“是之前沒有公布的新曲子?還是說最近剛剛發布的新曲子?”

為了避免誤會,琳達確認了一下。

“是之前從沒有公布過的曲子,他說……”女孩又側著耳朵聽了聽,隨后繼續說道,“他說這首曲子叫作《紫荊花進行曲》。”

“紫荊花進行曲?”琳達皺著眉頭,“這個名字有什么特別的含義么?”

女孩沒說話,旁邊一個戴著眼鏡的男生突然開口道,“今年七月一日香江就要回歸祖國懷抱了,香江的市花是紫荊花,而且回歸之后,特區的區徽、區旗以及硬幣都要采用紫荊花,因此,紫荊花完全可以代表香江。這個時候,周老師創作《紫荊花進行曲》肯定是為了香江回歸。”

“沒錯,肯定是為了這個,因為香江回歸,有各種各樣的征集活動,我們學校最近也在征集專題畫作。”

女孩是中央美術學院的,他們學校也有一個香江回歸的專題畫展。像是此類活動,各個學校都有。

有的學校開畫展,有的學校征集詩歌,也有的學校拍電影。

琳達點點頭,“原來如此。”

香江回歸是國際大事,雖然琳達不是新聞口的,但是也有關注到,不過紫荊花是香江的市花這事她倒是不清楚。

這么重要的事情,Y為其創作一首曲子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對樂迷來說,這可是大好事,琳達自然也很高興,這就說明她有新的素材,不怕回去之后沒有內容寫了。

不過回頭她倒是要花時間了解一下香江的歷史,以及這次回歸的情況,這樣一來,也能更好的解析新曲子。

好在她人就在中國,想要了解這些東西非常方便。

央視3套的演播室里面,孫東聽到周彥的話十分興奮。

“周主任竟然專門為了慶祝香江回歸創作了一首曲子,我都不知道。”

劉璐提前看到了節目單,知道有這么一首曲子,所以并不意外,她笑呵呵地說道,“想來周老師平時創作的時候,都非常低調。”

“哈哈,他不是低調,而是效率很高,反正他在學校的時候,我基本上沒見過他創作。”

到管弦系任教之后,周彥在學校待的時間就很少了,而在學校的時候,他基本上都是有正事,自然不可能創作。

“其實為了慶祝香江回歸,文藝界已經有很多佳作出現,最近幾個月各種各樣相關活動也很多。”

孫東點頭,“嗯,我們學校也有相關的活動,作曲系那邊出了好幾部曲子,都挺不錯的,管弦這邊也組織了匯演。從前鋼琴少年還在學校排練的時候,要是周主任有新作,我們還能有機會在學校音樂廳聽到。現在他們在周主任的工作室排練,我們就沒有這個機會了。”

“沒關系,因為未知,才有驚喜嘛。”劉璐笑了笑:“馬上我們就能聽到這首新曲子了。”

“是啊,相信周主任能夠給我們帶來驚喜。”

這時劉璐眉毛一挑,“哦,導播把鏡頭給到了香江歌手張國榮……還有張雪友。”

鏡頭連續切了好幾下,分別給了那些香江明星們特寫。

剛才周彥說完自己的新作叫《紫荊花進行曲》之后,現場歡呼聲很響亮,這些香江的明星們也都紛紛揮手表示支持。

現場的攝像早就盯著這些香江明星了,時機一到立馬把鏡頭轉了過去。

香江回歸日子臨近,越來越多的香江明星表態,而對張國榮他們來說,出席紫禁城音樂會,是再好不過的表態方式了。

舞臺上,周彥聽著現場觀眾們的歡呼聲,也是會心一笑。

之后他也沒有跟觀眾們多寒暄,直接起身將手里的竹笛放下,然后又從工作人員手里拿過一個三角鐵。

一開始,現場觀眾并沒有看到周彥手里拿了個什么東西,畢竟三角鐵這玩意實在是不顯眼。

不過周彥拿到三角鐵之后,特意舉起來跟大家展示了一下。

“接下來,我將演奏這件樂器。”

今天能到現場來看音樂會的,基本上對音樂都有些了解,絕大多數都知道三角鐵為何物。

因此,在看到周彥手里拿著三角鐵的時候,現場響起了一陣笑聲。

他們還從來沒在一場音樂會上,看到主角演奏三角鐵的。

周彥甚至沒有準備藏到樂隊里面,就這樣堂而皇之地拿著三角鐵站在二層舞臺的中央位置。

這樣的場面,看起來多少有點幽默。

三角鐵當然是個正兒八經的樂器,只是大家看到它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調侃,它也被賦與了一些滑稽的色彩。

而此時,外面的觀眾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了,他們壓根不知道里面的觀眾為什么笑。

“大家為什么會笑?”琳達問。

女孩搖頭,“不知道,周老師就說了句他將演奏這件樂器,應該是他拿了一件有意思的樂器吧。”

“什么樣的樂器,能讓大家這么笑?”琳達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

不過周彥像是知道外面的觀眾們有疑惑,特意敲了敲三角鐵。

清脆的聲音傳到外面來,一些耳朵尖的人立馬聽出來了。

“是三角鐵。”

聽到是三角鐵,外面的觀眾們也紛紛笑了起來。

周彥手里拿著三角鐵,笑著說道,“看來,它并沒有得到你們的尊重啊,不過我一定要告訴你們,三角鐵是我除了竹笛之外最為擅長的樂器,接下來請大家拭目以待吧。”

說完之后,周彥連續敲了三下三角鐵,聲音清脆響亮。

樂隊指揮岳林像是接收到了某種信號,抬起雙手,直接開始起拍。

最先出來的,是小提琴的聲音,節奏急促,隨后周彥抬手敲了一下三角鐵,中提琴跟大提琴進來,急促的音符漸漸變得悠揚起來,像是一副巨大的畫卷在觀眾們面前緩緩展開。

有意思的是,雖然周彥敲了一下三角鐵,但其實很多人都沒有聽到三角鐵的聲音,因為他敲的非常輕,即便是在音樂廳里面,恐怕也不怎么能夠聽得到,更別說是在室外了。

太廟里面的觀眾大多都聽不到,太廟外面的觀眾就更聽不到了。

而里面跟外面的區別就是,里面的觀眾雖然聽不到,但是他們能看到周彥敲擊三角鐵的動作,外面的觀眾就看不到了。

他敲的那一下,不像是參與演奏,倒更像是幫忙指揮,動作大于實際意義。

不過這個時候,大家也都不關注這些了,因為他們的注意力都在音樂本身。

這首曲子的節奏很快,也沒有什么預熱的部分,情緒一下子就出來了。

中提琴跟大提琴進入之后,就是各種笛子、單簧管,整首曲子的層次立馬豐富起來,氣勢也是越來越磅礴。

加入了笛子等樂器之后,一些觀眾竟然從曲子里面聽出來一種海風的味道。

大概是因為,笛子這種樂器,總是跟海邊相關聯,所以聽到這些樂器的聲音,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海港,也可能是因為這首曲子叫《紫荊花進行曲》,所以大家聽了,就會想到香江,隨之就會想到海港。

之后,小號、長號出來,讓曲子增添了恢宏、莊嚴的色彩,特別是圓號出來之后,其他樂器停了好些拍,之后定音鼓、小軍鼓等打擊樂器進入,緊張感直接拉滿。

聽到這樣的曲子,感覺即將就要進行一場大戰。

而周彥,則時不時地敲一下三角鐵。

事實上,大家都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敲,只能看到他有敲擊的動作,也聽不到三角鐵的聲音。

只有周彥自己知道,他每一下都敲了,只不過有時候力度比較弱,尋常人的耳朵聽不到,并不是每個人的耳朵都像他一樣好使。

這首《紫荊花進行曲》,其實是電影《加勒比海盜》的主題曲《He'saPirate》改編過來的。

周彥在原曲的基礎上,做了一下簡單的改動,并且在管弦編排的時候,特別突出了圓號跟打擊樂器,使得這首曲子緊張感更強。

當然,也不是整首曲子都很緊張,中后段的時候,依舊有十分舒緩的部分,能夠讓人產生共鳴。

音樂真是一個有意思的東西,雖然音樂本身是有色彩的,但是更多時候,你賦予它的東西更加重要,因為色彩可能只是引導大家思考的方向而已。

比如這首曲子,它原本是《加勒比海盜》的主題曲,只要看過電影的人,聽到這首曲子,肯定會想到這部電影,想到大海,想到妖嬈的杰克船長以及黑珍珠號。

他們會想到那些海盜的故事以及激情,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奇幻故事。

但是沒聽過這首曲子的人,第一次聽到這首曲子,大概率不會想到海盜,他們只會因為強有力的節奏跟恢宏的敘述段感到心潮澎湃。

這個時候,周彥告訴大家,這首曲子叫《紫荊花進行曲》,那么聽眾們自然往香江上面想。

事實上,現場大部分人都認為,《紫荊花進行曲》是一首十分應景的曲子。

激昂、澎湃,大家仿佛從中聽到了一種反抗的力量以及無畏的勇氣,聽到了追求自由的頑強精神。

想到了從前的屈辱,以及一個嶄新未來的降臨。

本來這首曲子就十分恢宏,配上太廟這個環境,給現場觀眾的沖擊力特別強,很多觀眾聽得面紅耳赤,神情激動。

韓三坪坐在前排,心情也有些激動。

他不禁感慨,到他這樣的年紀,依然會因為這首曲子激動,可想而知那些年輕人的反應會如何。

這要是打仗之前,給軍士們聽一聽這樣的曲子,軍隊戰斗力估計都要提升一個檔次。

怪不得叫進行曲,這曲子聽完就想要打一仗。

這段時間,韓三坪其實也聽過幾首為了香江回歸所作的曲子,大部分都是十分抒情的,類似于《七之之歌》那種。

像這種氣勢磅礴、波瀾壯闊,讓人熱血澎湃的專題曲,韓三坪還是第一次聽到。

相較于那些曲子,韓三坪還是更喜歡這首《紫荊花進行曲》,讓人聽了心里得勁。

這種大好日子,就要激情澎湃,哭哭啼啼的實在是沒有意思。

香江能回歸,也不是靠誰的憐憫,而是靠中國自己的實力。

雖然中國現在跟歐美那些國家有差距,但是我們至少是個獨立自主的國家,話語權這種東西,就算不多,也一直努力地爭取,從沒有放棄過。

這就是我們國家的韌性,也是我們國家的希望。

張國榮聽到這首曲子,也是連連點頭,相較于那些把重點放在游子回歸上面的作品,他更喜歡這種有張力、有底氣的曲子。

太廟外,《紫荊花進行曲》演奏到一半的時候,琳達明顯能夠感覺到周邊的人都很亢奮,特別是剛才插話的戴眼鏡男生,他的眼睛紅彤彤的,而且還有淚光閃爍。

作為一個外國人,其實是很難共情中國人對香江回歸這份情感的,但是這首《紫荊花進行曲》確實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作為一個音樂相關的新聞工作者,琳達一直都知道音樂能夠影響人。

但是這是第一次,琳達近距離地感受到一首音樂如此大面積地影響著聽眾,而且這種影響是十分深層次的。

前幾天,琳達學會了一個成語叫作“四面楚歌”,這個成語的背景故事中,音樂就有著一種夸張的力量,漢軍只用歌謠就瓦解了楚軍的士氣。

而現在看到眼前的場景,琳達不再懷疑音樂能有如此力量。

此時的她,甚至已經開始打腹稿了,她一定要將這會兒發生的一切寫進自己的專欄當中,讓大家知道,Y到底是一個怎樣神奇的作曲家。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