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544章 周導要能拍科幻就好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44章 周導要能拍科幻就好了

第544章 周導要能拍科幻就好了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08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作者:→

熱門小說

音樂會門票的事情說完了之后,梅艷芳又笑道,“阿彥,最近有沒有什么新歌適合我的?”

周彥想了想,說,“最近還真沒有,《時空戀旅人》里面確實有些歌,但都不太適合你。”

“哦,那太可惜了。”梅艷芳的語氣有點失望。

她是第一個唱周彥歌的歌手,當年一首《永遠同在》以及一首《假若愛有天意》紅極一時,即便是到現在,這兩首歌的傳唱度已經很高。

梅艷芳當時也沒想到,這兩首歌會成為一直傳唱的經典,現在有些商演邀請她,還希望她能唱《假若愛有天意》跟《永遠同在》。

現在就算她什么都不干,光靠這兩首歌就能過生活了。

這兩首歌對梅艷芳來說,重要性基本上跟《夕陽之歌》差不多了。

更主要的是,《夕陽之歌》還跟陳慧嫻的《千千闕歌》之間存在一些爭議,很多人都不認為這首歌是梅艷芳的。

《永遠同在》跟《假若愛有天意》不同,這兩首歌是梅艷芳的原唱,而且后來還被霓虹歌手工藤靜香翻唱,等于是反向輸出了。

喜歡周彥的樂迷,自然把這種“反向輸出”的功勞歸于周彥的頭上。

不過梅艷芳的歌迷,肯定要把功勞歸于梅艷芳的。

甚至有梅艷芳的歌迷對外宣稱,梅艷芳是華語樂壇對霓虹輸出歌曲第一人。

這個說法當然沒有錯,甚至一些霓虹歌迷也是認的。

即便周彥在霓虹擁有超乎尋常的人氣跟知名度,但依舊有一部歌迷只知道梅艷芳不知道周彥,只聽過《假若愛有天意》跟《永遠同在》,但是并不知道這兩首歌的曲作者是周彥。

他們很多人只知道,梅艷芳唱了這兩首歌,然后工藤靜香翻唱了。

不管怎么說,周彥給梅艷芳的那兩首歌,對她后期的音樂事業影響非常大,因此,梅艷芳當然想周彥還能給她再寫幾首歌。

“沒事,相信后面會有機會的。”周彥笑著說道。

“希望這個機會早點來到吧,我都不知道自己還能唱多少年。”梅艷芳嘆息道。

聽到梅艷芳這話,周彥眉頭一皺,“阿梅姐你這話什么意思?難道身體出什么問題了?”

周彥這個反應倒是讓梅艷芳有些莫名其妙,“阿彥你這個反應是不是有些夸張了,我就是感覺自己現在年紀越來越大,精力也越來越差,再往后不一定唱得動了,我身體能出什么問題?”

梅艷芳確實很疑惑,因為周彥情商很高,很會說話,一般不會說出這種話來。

周彥也意識到自己反應有點過度了,他笑著說道,“不好意思,阿梅姐,我沒有要咒你的意思,只是這段時間看到身邊不少案例,平時沒有注意,等到得了病才后悔莫及。”

他剛才是想到梅艷芳前世得了癌癥去世,以為梅艷芳這時候查出來病了,所以反應才這么大。

現在他謊稱身邊有得病的例子,也是想提醒梅艷芳注意身體。

梅艷芳笑道,“我知道你是好意,放心好了,我經常體檢的,身體狀態好的不得了。”

聽梅艷芳說自己經常體檢,而且結果都沒問題,周彥也沒好再說什么,不過他也疑惑,梅艷芳現在到底有沒有得病。

他對醫學方面的東西不是很了解,不知道這類癌癥前期有什么征兆。

隨后兩人又聊了一句,約好五月份見面,便掛了電話。

掛了電話之后,周彥去了食堂。

他到食堂的時候,已經六點半。

正常情況,這個時間點,食堂已經沒什么人了,大隊部的用餐時間已經過去。

但是今天周彥到食堂的時候,卻發現食堂里面有二三十個人,挺熱鬧的。

這二三十人中,有一半是中戲的學生,另外一半是《雍正王朝》劇組的人,導演胡玫也在其中。

看到這些人,周彥有些疑惑,他們怎么聚在一起的?而且這個時候一起跑來吃飯?

他們也看到了周彥,紛紛跟周彥打招呼。

“周導好。”

“周導來吃飯啊。”

“周老師。”

周彥點頭回應,先打了飯菜,然后端著盤子去胡玫旁邊坐下,他好奇問道,“胡導,你們這是?”

胡玫笑著解釋道,“我想給演員們試鏡,為了效果更好,就拜托中戲的同學們幫忙,陪著演員們一起演戲。”

“今天試鏡怎么樣?”周彥問道。

“效果挺好的,不過試過一次之后,我突然有了一些其他想法。”

“什么想法?”

“我是想趁著籌備的這段時間,帶著學生們走走戲,提前把要拍的戲試一試,一方面是看劇本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提前解決一些拍攝上面的問題。”

周彥有些意外地看了眼胡玫,他沒想到胡玫竟然會想到有這種辦法提前走戲。

所謂提前走戲,無非就是帶著學生們提前把劇本的內容排練一遍,在排練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而且經過排練之后,還能熟悉劇本,等到后面正式拍攝的時候熟練一些。

這個方法肯定是有好處的,但是會消耗很多時間,同時也消耗人力成本。

畢竟電視劇都還沒有開始拍攝,一般導演也沒辦法從哪兒找來一堆演員供他驅使。

但是在周彥工作室,這就不是個問題了。

參加校企合作的中戲學生們,就是實打實的“黑奴”,他們雖然不是專業演員,但是或多或少接受過專業的訓練,比一般的群演要好很多。

關鍵是,他們這些學生,基本上不要錢。

不僅僅不要錢,胡玫帶著學生們走戲,這些學生還非常高興,認為自己得到了訓練。

事實上,這也是校企合作項目的意義,企業獲得了性價比很高的勞動力,而學生也得到了在學校沒有辦法獲得的實際教育。

周彥覺得這樣挺好,他點點頭,“這個想法確實挺好,不過就是要胡導你們多費心了。”

胡玫笑道,“沒事,我們每天就只花一到兩個小時,不會耽誤劇組其他的籌備工作。過段時間有一批服裝要過來,我也準備讓同學們先試試,我來看看效果。”

“嗯,沒問題,不過有一點,那就是學生給你們干活,要記住跟林娟接洽,把他們的工時給記下來。”

參加校企合作項目的學生,每月都有最低的工時,只有達到這個工時,才能繼續留下來,并且享受福利。

如果超過工時,也會有額外的補貼。

“要不要我跟劉總說一聲,以后用你們的學生,補貼我們來負責?”

周彥擺擺手,“不必。”

學生們的補貼并不多,周彥沒有必要因為這三瓜兩棗的去跟劉文武算賬。

本來學生們來工作室,周彥就要想辦法讓他們得到鍛煉,現在胡玫算是幫他們解決一個問題。

聽周彥說不必,胡玫也沒有糾結,笑著說道,“那就謝謝周導了。”

“不用客氣。”周彥笑了笑,又對中戲的學生們說道,“胡導是一位非常有才華并且有經驗的導演,這段時間你們一定要在她身邊認真學習。雖然平常都是排練,但是你們可以把這些排練當做實戰來對待。等過段時間,我會來檢查一下你們的學校成果。”

“周老師請放心,我們會用心的。”段奕宏眼神堅定地說道。

其他學生也都紛紛點頭,看得出來,他們對這些排練很上心,眼神里面充滿了激情跟期待。

周彥點點頭,又繼續說道,“你們好好努力,過段時間工作室有個新項目,會從你們中抽一些人來完成。”

這話說完,學生們的眼神變得更加明亮,也更有激情了。

胡玫在旁邊抿嘴笑了笑,原來周導也挺會畫餅的。

不過畫餅這種事情嘛,好壞與否在于畫餅的人最終能不能夠兌現諾言。只要是能夠兌現,那么畫餅就是好的。

胡玫相信,周彥畫出來的餅,后面肯定會兌現的。

周彥的工作室,最不缺的就是項目了。

別的導演想拍一部戲,可能是千難萬難,但是周彥只要隨便揮揮手,就肯定有大把的人拿著鈔票來找他們工作室拍戲。

其實學生們都基本上知道周彥說的那個項目是什么了,工作室征集短片劇本的事情,學校都公布了。

工作室把劇本征集回來,大概率會從他們這些學生中找人來拍。

章子怡坐在遠端,她聽完周彥的話后,有些入神。

這段時間她的心情十分復雜,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本來她已經下定決心,要去參演《荊軻刺秦王》,但是在工作室這邊待了一段時間之后,她又動搖起來。

現在她去參加《荊軻刺秦王》,意味著她將失去在中戲繼續上學的機會還將失去在周彥工作室學習的機會。

如果她現在能夠在工作室這邊好好待著,不僅平時能夠跟著胡玫導演身邊學習,還有希望參演工作室偷拍的短片。

這樣一想,去參演《荊軻刺秦王》的代價就有點大了。

章子怡正發愣的時候,坐在她身邊的辛伯青開口問道,“周老師,《別讓我走》這部,你后面會拍成電影么?”

聽到辛柏青的話,章子怡好奇地抬起頭看向周彥,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的眼神,他們都想知道周彥怎么說。

《別讓我走》這本書最近非常火,而他們這些學生因為參加了校企合作項目,周彥算是他們的老板,所以出于一種復雜的情緒,他們大部分都看過這部。

至于如何嘛,每個人評價都不一樣。

有人喜歡,有人覺得一般,也有人覺得寫得不過如此,甚至是有些無聊。

辛柏青是比較喜歡《別讓我走》的,之前這部在《十月》上連載的時候他就看了,后來出單行本他也是第一時間去書店購買了。

書買回來之后,他讀了兩遍。

很少有書能讓辛柏青短時間內看兩遍,可見他對《別讓我走》確實很喜歡。

周彥倒是沒想到有人會問出這個問題,笑著說道,“暫時還沒有這個打算,不過不排除后面會有這樣的計劃。”

“真的很希望這部能拍成電影,我們國產的電影,在科幻這一塊表現不盡人意,如果周導你來拍,肯定會不一樣。”辛柏青說。

“是啊,《時空戀旅人》就拍的很好。”朱媛媛跟著說道。

周彥笑了笑,夸《時空戀旅人》是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顯然是在拍馬屁。

《時空戀旅人》不過是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愛情電影而已,如果非要說這部電影跟一般的愛情電影有什么不同,那也是除了愛情之外,它探討了更多關于人生價值的東西。

愛情電影其實并不能算是一個題材,因為大部分電影,多少都沾著點愛情的元素。

而愛情電影,基本上也都套著各種各樣的外皮。

科幻片、災難片、校園片……每一種題材都能拍成愛情片。

而且《別讓我走》本來也不算是什么典型的科幻電影,它也是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人類的自我認知與自我定位。

假如《別讓我走》里面設定的不是克隆,而是機器人,雖然形式不同,但是探討的東西幾乎沒有變。

所以,如果周彥想要改變中國科幻電影的現狀,拍《別讓我走》是沒有用的。

但是想要拍一些場面比較大的科幻片,以現在國內的電影工業水平是很難實現的。

周彥暫時也沒有拍科幻片的打算,他沒有必要輕易挑戰自己陌生的領域。

“我暫時沒有自己拍科幻片的打算,不過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后面我們工作室可以組織一個科幻短片大賽。”

“這敢情好啊,先從短片開始,一步一步來。”辛柏青十分感興趣。

其他同學也都紛紛點頭,認為這個科幻短片大賽挺有搞頭。

周彥當然也不是隨口說說,他確實準備在這次短片劇本征集活動之后,接連再舉辦各個主題的短片劇本征集活動,這樣能夠保證題材的豐富性,也能扶持一些冷門的項目。

科幻、懸疑、教育、音樂……這些主題,都可以嘗試一下。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