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天的主題都是音樂,但是之后主持人還是介紹了周彥的其他身份,并且每介紹到一個身份的時候,都會介紹他的作品。
因為最近《別讓我走》真的很火,所以主持人也特別介紹了周彥的作家身份,并把新書的事情也一并說了。
看到這里,褚長松笑道,“周老師的新書又上央視,這下銷量會更好了吧。”
“本來書就脫銷了,這下好了,更買不到了。”
“是啊,不過我們無所謂,反正都已經買到了。”
他們后援會是直接跟書商們合作的,《別讓我走》發單行本的時候,后援會直接進了幾百本,現在他們后援會大部份人都有這本書,自然不擔心買不到。
“聽說這本書銷量都已經幾百萬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可能是真的,我表弟在上滬,說好多地方都買不到這本書了。”
“是啊,我老家是廬州的,前兩天打電話給我爸,他說他們班學生人手一本《別讓我走》,說是生物老師推薦的。”
“生物老師……倒是挺合理的。”
“上次賣得這么好的書,我記得還是《廢都》。”
“《廢都》好像都沒有這么火,好多人買都是偷偷摸摸的。”
《廢都》當時的討論度確實不如《別讓我走》,當年《廢都》被標記為黃色讀物,所以許多人都是偷偷摸摸地去買書,甚至只去書攤買盜版,連正兒八經的書店都不去。
另外,一些中學生更不敢買,因為被家長逮到就是一頓打。
林娟在旁邊聽他們討論,只是笑而不語。
關于《別讓我走》的銷量,她知道一些,雖然不是很詳細,但能夠確定銷量肯定沒有幾百萬冊,這也太夸張了。
而之所以大家會有這種感覺,一方面是因為書剛出來就脫銷,確實表現不錯,另一方面也有盜版的功勞。
《別讓我走》的正版單行本還沒有出來的時候,盜版就已經出來了,一些不規矩的盜版商直接用《十月》之前連載的第一部分充數。
很多讀者也沒有細看,見到前面內容沒錯就買下了,等他們回家之后看了后面發現貨不對板,再想回去找書販子對峙,卻發現已經找不到人了。
之前中森明菜買的那一本,就是這種情況。
而正版的單行本出來之后,盜版就更加猖獗了,而且此時的盜版很正規,甚至有部分盜版書的質量跟正版書已經相差無幾。
因為書賣得太好,甚至前幾天,一些盜版商都來不及印。
不過這幾天情況好多了,因為進入的盜版商多了起來,大作坊小作坊一起印,至少現在盜版已經沒有供不應求的情況。
眾人在討論新書的時候,電視里面主持人的介紹已經結束,專題節目正式開始。
“1973年,三歲半的周彥,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支竹笛,是他母親送給他的禮物……”
關于周彥的事跡,在座的人已經看過很多了,他們也都知道周彥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跟母親學習竹笛,這事之前周彥就在采訪里面提到過。
但是這次節目很不同,竟然把時間精確到了三歲半。
而隨著旁白敘述,電視里面出現了一張彩色照片。
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孩子,頭上點了一個小紅點,正拿著一支笛子裝模作樣地吹著。
這是一支曲笛,很長,很大,握在一個三歲多的小朋友手上,更顯得巨大,仿佛他手里拿的不是樂器,而是一根金箍棒。
看到照片,眾人發出驚呼。
“這是周老師?”
“哇,周老師小時候真可愛啊。”
“真是從小帥到大的。”
“羨慕啊,周老師三歲多就學竹笛,我三歲多還在玩泥巴。”
“哎呀,我小時候根本沒有照片。”
小時候沒照片,是很正常的,特別是這種生活照片。
周彥這張照片拍于74年,那個時候彩色照片在城里面也是挺稀罕的玩意。
尋常人想要拍,要去一些大照相館,而且還得提前預約。
而周彥這張照片,顯然是自己家拍的,那時候家里能有個彩色照相機,肯定不是普通人家。
不過大家現在的心思并沒有放在彩色照片上面,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周彥小時候的照片,所以非常興奮。
而讓他們驚喜的孩子后面,央視這次顯然準備充分,不僅僅有周彥收到第一支竹笛的照片,還有周彥第一次登臺表演的視頻。
沒錯,就是視頻。
小學一年級第二學期,學校舉辦六一兒童節聯歡會的時候,周彥已經可以登臺表演了,他非常沉穩地吹奏了一首《麥收時節》,呈現得非常完整。
學過竹笛的許永科一臉驚訝,“周老師竹笛這么厲害么?”
其他人都笑,“什么啊,你難道是第一天知道周老師如此厲害?”
是啊,喜歡周彥的人都知道,竹笛是他的主樂器,是可以solo高難度曲目的。
其他樂器,比如鋼琴、小提琴,周彥從來沒有在音樂會上演奏過難度高的曲子。
但是竹笛不同,周彥在音樂會演奏過《暗香浮動》、《西游幻想曲》這種難度很高的曲子,而且現場表現很好。
因此,大家聽到許永科這么說,反倒是覺得奇怪。
許永科則解釋道,“我知道周老師竹笛厲害,沒想到天賦這么高,這個時候的周老師才六七歲,很多學習竹笛的人甚至都還沒有或者剛接觸這個樂器,比如我,我就是六歲開始學習竹笛的,當時我那個老師的學生,啟蒙年紀基本上都跟我差不多,早一點的也就五歲這樣子。按理說,年紀大點開始學,前期進步要快點,年紀大理解能力強,氣也足。但是我們那一批學生,即便是最優秀的,也沒有一個能夠在四年內達到周老師這個水平。”
“你的意思是,周老師這個天賦,要是一直保持學習竹笛,能夠成為竹笛大師”有個女孩子問道。
“大師不敢說,但是一流竹笛演奏家肯定沒跑。”
一門樂器,想要成為大師,需要很多東西,不僅僅技術好就行。
但是要成為一個技法高超的演奏家,難度就要低一些,有天賦,有時間就能完成。
周彥六七歲就能有如此的水平,只要保持練習,長大不可能差的。
雖然許永科沒有明說,但是意思大家都聽懂了。
周彥現在的竹笛水平,其實沒有把這份驚人的天賦給兌現。
而在許永科說話這會兒,電視里面關于周彥學習生涯的介紹已經到了高中。
這個時候,許永科發現,周彥在高中時的竹笛水平進步非常小。
周彥在高一有一個表演視頻,在高三也有一個表演視頻,兩個視頻差了足足兩年時間,但是周彥的竹笛水平卻沒有明顯的進步。
按理說,這個時期的周彥,兩年時間足以上個臺階了,但是他卻沒有。
許永科大概也明白了,周彥從初三開始就不僅僅學習竹笛了,也開始學習鋼琴,這一點在視頻里面都有提到。
雖然他沒有把鋼琴作為主科,但是必然要勻出很多時間在鋼琴上面,畢竟鋼琴這件樂器也是很需要堆時間的。
到了高中之后,除了竹笛跟鋼琴之外,周彥又開始學習小提琴。
這下好了,一下子學三件樂器,天賦再高,也不可能精通了。
鋼琴就不說了,畢竟隨便學一學,也能糊弄一下外人,但是小提琴那玩意要是不認真學真跟鋸木頭一樣,除了擾民之外也沒什么用了。
關鍵鋼琴、竹笛跟小提琴,算是三類樂器,學起來比較麻煩。
同樣是三個樂器,鋼琴、竹笛以及小提琴組合肯定要比二胡、小提琴以及大提琴組合或者竹笛、洞簫、薩克斯組合難度更高。
后面兩者都是同類樂器,很多東西都是一樣,學了一樣,另外兩樣學起來要輕松不少。
但是周彥恰恰是因為學了三類樂器,所以后來學習作曲的時候才能夠輕松拿捏那么多樂器,因為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樂器,都有著竹笛、鋼琴跟小提琴的影子在。
也就是說,周彥從這個時候學習的目的就已經不是成為竹笛演奏家,而是成為一名作曲家。
而在高三畢業典禮上,周彥演奏了一首原創曲目《夏荷悠悠》,更加證明了,周彥早已經開創了自己的作曲之路。
“這首曲子聽起來似曾相識啊。”褚長松說。
其實不用他提醒,大部分人都聽出了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是一時都想不起來在哪兒聽過。
不過很快,《夏荷悠悠》演奏到中段的時候,一個女孩子忽然叫了起來,“是《暗香浮動》,這一段跟《暗香浮動》里面的一段旋律非常像。”
其他人也聽出來了,《夏荷悠悠》跟《暗香浮動》有些相似的感覺,看來作曲家的創作也不是憑空出現的,都有跡可循啊。
他們也都感慨,周彥才中學就能作出《夏荷悠悠》這么聽的曲子,果然是天才無疑。
甚至有些人覺得,這首《夏荷悠悠》比《暗香浮動》還要好聽。
主要是《暗香浮動》技法用了很多,聽起來確實非常酷炫,卻不如《夏荷悠悠》那般,有著自然流淌出來的愜意跟自在。
聽著《夏日悠悠》,就感覺自己置身在池塘邊柳樹下,看著風吹荷葉,泛起蓮香。
一些人想起了自己高考結束的那段時間,也是這樣無憂無慮,自在愜意,并且對未來充滿希望。
“也不知道這個《夏日悠悠》能不能出個單曲,真的太好聽了。”
“不出單曲也行啊,反正我們已經在錄制了。”
褚長松家的這個錄像機有電視接收功能,可以把電視節目給錄制下來。
“我總不能想聽這首曲子就要來褚長松家吧,而且電視里面也沒有播放完整版,要是能出個磁帶就好了。”
“哈哈,想要磁帶的話,恐怕就要去買盜版了,這個電視出來之后,用不了多久,就會有盜版的磁帶出現。”一個男生笑道。
這幾乎是必然的事情,盜版商販知道周彥的流量大,要是發現有一首曲子還沒有發,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商機。
“嗯,盜版磁帶肯定會有,而且說不定還會把周老師在臺上演出的照片做成封面。”
“哈哈,確實有可能。”
眾人在聊天的時候,節目已經講到周彥大學時期。
只是讓大家意外的是,周彥從小學到高中,幾乎每年都有視頻,但是到了大學之后,不僅僅沒有視頻,連照片都極少。
而且即便是有照片,很多也都是集體照,很少有周彥的個人照片。
因此,關于周彥大學時期的介紹就要沒意思多了,基本上都是旁白,并且還夾雜一些其他照片。
不過到了91年之后,周彥的影像資料又多了起來,因為那個時候周彥雖然還在上學,但已經開始工作了。
再往后面,影像資料多了起來,介紹也豐富多了。
不過同學們卻還是覺得前面更有意思,因為周彥工作之后的這些東西,他們這些忠實粉絲多多少少都看過,沒有什么驚喜的感覺。
《音樂橋》的時間并不長,總共也就二十來分鐘,感覺沒一會兒就結束了。
等到影片結束,電視畫面回到演播室,主持人笑著說道,“觀眾朋友們您好,感謝收看本期的《音樂橋》節目。在節目的最后,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周彥紫禁城音樂會將于五月二號、三號、四號舉行,本次音樂會門票將于四月十日開售。”
這條消息出來之后,現場直接炸鍋了。
“什么,新的音樂會要來了?”
“你沒聽到么,是紫禁城音樂會。”
“哇塞,央視對周老師這么好,不僅幫他賣書,還幫他賣票啊。”
“那當然,周老師可是央視的大寶貝。”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周老師盼回燕京了啊。”
“盼回來有什么用?也不知道這次有多少票,能不能搶得到。”
說到搶票,大家又有點喪氣,是啊,票那么難搶,他們能搶得到么?
怎么音樂會就不能在體育館開呢,那樣的話,連開三場,他們肯定就能搶到票了。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