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505章 首印一百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5章 首印一百萬

第505章 首印一百萬


更新時間:2024年12月26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這邊周彥招呼完了中戲的老師們之后,徐風又問周彥,“我聽張有安說,《禁閉島》的事情已經跟矮腳雞那邊談好了?”

周彥點點頭,“嗯,已經談好了,版稅是按照階梯付的,基礎版稅是百分之七,銷量每超過一百萬,結算的版稅就增加一個點,上限是百分之十六。”

“這個條件算好么?”

徐風對出版方面的業務了解不多,不清楚這個階梯版稅好不好。

周彥笑道,“不是特別好,矮腳雞那邊基本上沒什么風險。我們想要拿到百分之十六的版稅,銷量需要超過九百萬,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很難達成。”

聽周彥這么說,徐風頗為詫異,“既然條件對你來說這么不利,為什么還要答應?”

徐風對張有安很了解,按理說,張有安肯定不會做虧本買賣。

難道說,張有安因為不了解出版行業的行情,所以簽了個對他們不利的合同?

但徐風覺得可能性也不大,雖然張有安對圖書行業不了解,但是以張有安的性子,肯定會去咨詢專業人士,不會犯這種錯誤。

其實圖書板塊的業務,跟湯臣是沒有關系的,現在張有安等于是在幫周彥忙。

當然了,張有安出力,周彥肯定不會虧待他。

聽到徐風的疑惑,周彥笑道,“因為矮腳雞答應了一個條件,首印一百萬冊。”

“首印一百萬冊,很多么?”

周彥點頭,“這個首印數,已經非常多了,一般的,不可能有這個首印數。”

北美的圖書市場是十分現實的,一般的作者,首印能給個幾萬冊就很不錯了,但是一些超級暢銷的作者,新書首印說不定能達到好幾百萬冊。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中國跟美國圖書市場的差距,中國不可能有一本的首印能達到幾百萬冊,大部分書連一萬冊都沒有。

“這么說來,他們還是比較看好這部的銷量的。”徐風說道。

矮腳雞能答應這個條件,肯定是十分看好《禁閉島》銷量的,畢竟首印一百萬冊的成本可不少,要是銷量不好,他們損失可就大了。

其實矮腳雞的想法很簡單,他們知道《禁閉島》要拍電影了,雖然電影要在發售之后再上映,但是他們完全不用急。

即便發售之后短時間內銷量表現不好,等到《禁閉島》電影上映之后,肯定會把書的銷量給帶起來,無非就是要等一段時間而已。

而這點時間,矮腳雞是能夠等的。

站在周彥的角度,自然是希望矮腳雞能夠把首印數量給提上去。

書想要賣得好,首印數很重要。

首印一百萬冊,說明貨基本上可以覆蓋北美大部分城市。

只要書的覆蓋范圍大,銷量就不會太差,因為鋪貨本身就是一個宣傳手段。

很多讀者,平時不太關注圖書信息,他們基本上都是從書店得知新書上架的消息。

如果哪天走到書店,看到新書貨架上有一本新書,他們大概率會帶著好奇把書給拿起來看看。

周彥他們之所以把首印定在一百萬也是有想法的,之前他們就跟華納約定過,如果《禁閉島》銷量能夠超過一百萬冊,華納就會給周彥一百二十萬美金的獎勵。

現在《禁閉島》首印一百萬冊,這個目標基本上達成一半了。

當然了,最開始張有安是希望矮腳雞能夠把首印數定在兩百萬的,但是丹特·塞爾福一口就拒絕了。

開玩笑,首印兩百萬冊是什么概念?美國建國到現在,新書首印數超過兩百萬冊的作者,總共也沒多少人,就算他們看好《禁閉島》的銷量,也不能這么賭。

“《禁閉島》的銷量超過一百萬應該問題不大,就看這個目標是在電影上映前達成還是在電影上映后達成。”

徐風自然知道當初他們跟華納的約定,這一百萬的目標達成在電影上映前還是上映后區別非常大。

“什么時候發售?要是趕得上,你可以去美國辦幾場簽售會,提振一下銷量,再不行,你就音樂專輯跟一起簽,肯定能夠吸引很多人來。”

“應該是要到三月份了。”

現在已經是一月底了,想要上架,至少也要一個多月時間。

“那也挺快的,那國內這邊呢,什么時候上架?”

“要在北美上架之后。”

“哦,你的另外一本書呢,是不是也快連載了?”徐風又問起了周彥的新書。

周彥點頭,“嗯,要等到三月份那一期。”

“《十月》是吧?”

“沒錯。”

“回頭我要關注一下,等雜志出來我買一本。”

“風姐你想看的話,過段時間樣刊就到了,我送一本給你。”

他離《十月》出版社比較近,郵遞便捷,樣刊的寄送不存在延誤,所以很快周彥就能拿到樣刊了。

徐風卻笑著擺手,“不用,不用,我自己去買吧,也算是支持你了。”

“你要想買的話,二月份就要關注了,雖然是三月份的刊,但是很多地方二月份就能買到了。”

大部分雜志社都會選擇提前把雜志放出去,全國這么多省市,想要把雜志在各地鋪開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再者說了,各家都想要比其他家更靠前一點把雜志發出去,這樣就能搶占市場了。

大部分讀者手頭上都不富裕,可能買了《收獲》就買不了《十月》,買了《當代》就買不了《鐘山》,早其他雜志一步把貨鋪下去,就能把這些讀者口袋里面的錢賺到手里。

這幾年還算好的,有一段時間大家都比較瘋狂,時常出現三月份的雜志,二月初就能買到,更有極端的,三月份的雜志,一月份就能買到。

后來大家發現了,這樣卷來卷去根本沒個頭,就逐漸放松下來,只不過大家還是心照不宣地把放刊時間提前一段時間。

當然,也有些雜志會經常跳票,這類雜志基本上都是要出問題了。

徐風笑道,“回去我就讓辦公室訂閱幾份《十月》,這樣的話,雜志一到,就會給我們送。反正你的一期也連載不完吧,后面我們還要買。”

周彥笑了起來,“一期肯定連載不完,但是這部未必會在《十月》連載完。”

“這話什么意思?”

“如果反響好,可能會中斷連載,直接出單行本。”

這是老套路了,很多都是這樣,可能只連載個一兩期,發現讀者很喜歡,就選擇直接出單行本,趁著熱度,靠單行本摟點錢。

“沒關系,他們連載,我就在雜志上看,他們不連載我就買單行本,你到時候可要給我簽名啊。”

“那自然是沒問題……”正跟徐風說著話,周彥看到了張守仁朝這邊走來,他笑著說道,“說曹操曹操到。”

今天周彥工作室年會,有不少朋友過來。

央音的同事們自不用說,作曲跟管弦兩個系加起來來了二三十號老師,劉林本來也想要來的,但是奈何身體不好,這大冷天的不便出門,就讓副院長王次召帶隊過來。

因為劉林已經抱病在家很久,這段時間學校一直都是王次召這個副院長在支持大小事務,他基本上等同于代理校長了。

燕京制片廠也來了不少人,韓三坪親自帶隊,帶的都是跟周彥比較熟悉的人,比如王君正、楊戰家、路學長,總共來了十幾個人。

其實周彥在燕京廠的熟人肯定不止這些,只不過今天這個活動,也不可能把所有熟人都請到場。

如果熟人都請,那這些坐位還不夠。

陳凱歌也來了。

之前周彥給陳凱歌打電話的時候,陳凱歌支支吾吾的沒有給準話,今天突然到了,周彥還挺意外的。

陳凱歌一來就看到徐風跟周彥站在一塊,他眼光閃爍了一下,然后臉上浮現笑容,朝二人走了過來。

“徐總,周彥。”

徐風何許人也,雖然今年跟陳凱歌鬧得有點不開心,但是當面還是笑呵呵地說道,“剛才韓廠長他們來的時候,我就在想,凱歌你今天來不來呢。”

陳凱歌臉上的笑容不變,“周彥工作室年會,我肯定要來湊熱鬧的,說起來,我們也是好久沒有一起聚聚了,今天是個難得的機會。”

對于徐風,陳凱歌的心情是復雜的。

《霸王別姬》的成功,離不開徐風的支持,陳凱歌心里也記著她的好。

但是要說功勞都是她的,陳凱歌肯定也不愿意。

后來拍《風月》的時候,兩人分歧越來越大,陳凱歌覺得自己被徐風束縛住了,便決心換人合作。

今天來到這里,陳凱歌心里有些弱勢,因為周彥最近的兩部電影表現都非常好,特別是最近這部新電影《時空戀旅人》票房都七千多萬了。

而周彥的成功,似乎說明了徐風的眼光沒錯。

那既然徐風眼光沒錯,錯的不就是他了?

所以,陳凱歌本來今天是不想來的。

但是想到跟周彥的交情,他還是決定來了,畢竟他跟徐風只是有些分歧,也不是有什么仇怨,無非見面的時候有點尷尬而已。

陳凱歌剛來沒一會兒,徐風忽然眼睛一亮,朝著周彥后面揮手,“苗苗,這里!”

周彥轉頭看去,是董文苗來了。

陳凱歌也開口跟董文苗打招呼,“董指導來了。”

董文苗笑著點頭回應,“陳導。”

跟陳凱歌打過招呼,她就走到了徐風的身邊,三個人中,她唯獨沒跟周彥打招呼。

徐風看到她十分高興,拉著她的手不放,“苗苗,你這段時間忙什么呢,平時給你打電話你都接不到。”

見到徐風,董文苗也挺高興的,不過她的情緒向來不怎么外露,只是眼帶笑意地說道,“最近奇志接了不少業務,工作室忙得很,一般的小活交給其他人可以,但是大活我必須親自盯著。”

聽她這么說,徐風轉頭看了眼周彥,“都怪你,給苗苗謀了這么一份苦差事,把她累的都憔悴了。”

周彥忍不住扯了扯嘴角,董文苗可一點憔悴的樣子都沒有。

不得不說,歲月在董文苗臉上真的沒有留下什么痕跡,這么多年過去,她好像還跟當年喬家大院一樣。

說起來,董文苗今年應該接近三十歲了,但是她卻一點三十歲的狀態都沒有。

徐風保養的算是好的了,看起來也就四十歲不到,但是跟董文苗站一起還是感覺她倆差著輩。

周彥一直也不知道,為什么徐風跟董文苗關系會這么好。

當年拍《霸王別姬》的時候,她倆應該就認識很長時間了。

按理說不應該,徐風跟董文苗之間差了十好幾歲,一個是燕京人,另一個是臺島人,之前能有什么交集?

不過,雖然心里疑惑,但是周彥一直都沒有去問。

董文苗在廠房里看了一圈,問周彥,“今天你上臺么?”

周彥點頭,“嗯,上臺。”

“嗯,好。”董文苗點點頭,沒有再說什么。

徐風本來一直都跟周彥站在一起,這會兒董文苗來了,她便拉著董文苗往旁邊走,“苗苗,我們自己聊聊,不管他們。”

董文苗點點頭,跟著徐風走了。

等到她倆走了之后,陳凱歌很順手地從口袋里面摸出了香煙,準備點一根,但是看到廠房里面沒人抽煙,他就只是把煙叼在嘴上沒有點。

“恭喜你啊,老周,《時空戀旅人》票房又大爆了,回頭可要請我吃飯。”

“這不是小事一樁嘛,你的新電影什么時候開拍?”

“明年……說起來是今年了,大概六七月份開拍。”

“在燕京開機么?”

陳凱歌搖頭,“不在燕京,在橫店,之所以要到六七月份開拍,就是在等秦王宮建成。”

為了拍攝《荊軻刺秦》,橫店要建造一座秦王宮。

現在的橫店,還談不上是“東方好萊塢”。

謝晉要拍攝獻禮電影《鴉片戰爭》,想找個重現當年廣州街景的取景地,但是輾轉廣州、上滬都沒有找到好地方。

后來經人介紹,謝晉跟橫店集團的徐文榮接觸。

謝晉其實并不看好橫店那塊地方,因為實在是太偏僻了,不過徐文榮十分看好影視產業,所以堅持把這事給攬了下來。

后來徐文榮帶著一百多支工程隊,幾千人在橫店開荒炸山,建造了一個三百多畝的“十九世紀南粵廣州街”。

《荊軻刺秦》所用的秦王宮,就是橫店的第二個取景區。

周彥對橫店有些了解,笑呵呵地說,“六七月份,那邊蚊子可多。”

陳凱歌無所謂地擺擺手,“我又不是沒去過南方,橫店雖然條件差點,但我們也不至于住在荒郊野外。”

周彥點點頭,“你又心理準備就好,不過你們去橫店開機,我就不能去給你捧場了。”

“你要真想給我捧場,不如來給我做配樂指導吧。”陳凱歌有些幽怨地看著周彥。

這次他很早就找周彥了,不過周彥依舊沒有接他的話,而是把話介紹給了趙季平。

陳凱歌也不是對趙季平不滿意,畢竟之前合作也很愉快,但是他就希望能夠跟周彥正兒八經地合作一次。

周彥聳了聳肩,“我實在是愛莫能助啊,而且我師哥不好么?”

“趙老師當然好。”陳凱歌撇撇嘴,沒有再說什么。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