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321章 兩桿大煙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1章 兩桿大煙槍

第321章 兩桿大煙槍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1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作者:→

熱門小說

詹妮弗把《我們正年輕》這首曲子夸得天花亂墜,把張有安弄得心里癢癢,他也想聽聽這首曲子到底是什么樣的。

有很多剛開始聽《音樂天地》的觀眾也跟張有安一樣,他們非常想知道這首曲子到底是什么樣的,以至于第五個連線的聽眾,直接問周彥能不能再演奏一遍。

不過對于這樣的要求,周彥沒辦法答應,本來節目也沒多長時間了,到第五個連線的聽眾,已經接近尾聲。

第五個連線結束之后,周彥跟詹妮弗又聊了一會兒音樂,節目就結束了。

這邊導播開始播放《如你一樣的人》,詹妮弗摘下耳機笑著說道,“Y,感謝你的配合,今天的節目效果很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好。”

“你們辛苦了,今天的節目效果離不開你們的努力。”

客套了一句,周彥站起身來,舒展了一下身體,今天這個節目還是比較輕松的,詹妮弗的節奏很好,全程他沒什么壓力。

惟一的小插曲,就是大衛的那通電話,不過這個小插曲反而讓節目效果更好了。沒有那個小插曲,也就沒有《我們正年輕》這首曲子。

詹妮弗代表電臺邀請周彥共進午餐,不過周彥婉拒了。

等周彥走出電臺,就接到了張有安的電話。

在電話里面,張有安告訴周彥,杰克·威廉姆斯看中了《我們正年輕》這首曲子,想要買去做曲。

“上午事情太多了,不然我也聽節目了,現在我還不知道這首曲子到底是個什么情況。”

“就是一首輕快的曲子,也確實能做成歌曲。”

“那威廉姆斯那邊……”

“跟他談吧,至于條件你看著辦。”

雖然《我們正年輕》并不是專門為新百倫寫的,但周彥也覺得,這首歌確實挺適合他們品牌的。

張有安笑道,“那我得先聽一聽這首曲子,心里才有個底。”

“找時間我錄一版出來給你聽聽。”

“別找時間了,就現在吧,辦事處這邊鍵盤、合成器什么的都有,應該夠你用了。”

聽到張有安這么說,周彥便答應了,現在確實也還有些時間。

湯臣在洛杉磯這邊的辦事處比周彥想象的要大,畢竟這個辦事處總共就沒有多少人,不需要多大的辦公區域。

但是周彥到了之后,發現辦事處竟然有六七間房。

張有安告訴他,辦事處總共有五百多平方,獨立辦公室、會議室、錄播室,功能非常全面。

“現在看著還挺空的,不過我們準備繼續招人,等你下次過來,就會發現人變多了。”

“我們的業務,需要這么多人么?”周彥笑著問道。

湯臣現在在美國的業務并不是很多,而且主要都集中在周彥身上。絕大部分時間,辦事處都在處理跟周彥相關的業務。

在周彥看來,就現在這個人員建制就已經完全足夠了。

張有安也笑了起來,“不提前把人給招好,后面業務拓展起來就會受阻。”

“接下來我們公司有什么業務拓展?”

“有件事情忘了跟你說,我已經把金色大廳給租好了,九月份的。”

“給中央民樂團租的?”周彥挑眉道。

這事他之前跟張有安聊到過,他說想給中央民樂團安排出國演出,規格最好要高一點的,也有提到金色大廳。

沒想到張有安不僅僅記在心上,而且還把事情給干成了。

“嗯,我已經跟俞團長在聊這個事情了,基本上沒問題,過些日子就能公布他們樂團出國演出的事情。到時候不僅僅是民樂團一個團,還有鋼琴少年樂團民樂隊,也會跟著一起。”

周彥點點頭,也非常欣慰,民樂團能夠走出去,是他非常愿意看到的。

中央民樂團出國演出,而且還是去金色大廳,這件事情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意義,畢竟中央民樂團是可以代表官方的。

“這事,做得好,不過既然是出國了,自然不能只搞一場。”

“當然,歐洲,北美都有安排,我們的目標是做個巡回演出。如果民樂的風能夠刮起來,回頭再把清音坊拉過來轉轉。”

周彥笑道,“老張你辦事,我放心。”

張有安繼續說道,“音樂方面,還是以你為主,配樂、專輯、歌曲三手抓,你可小看你的音樂版圖,要是發展得好,辦事處再多一倍人,伺候你一個人都伺候不過來。現在找你配樂,邀歌的公司很多,光是這一塊的業務,就需要一到兩個人專門來做。”

聽張有安這么說,周彥也才意識到,他平時能當個甩手掌柜,只是寫曲子、拍戲、演出,是因為背后有很多人在服務,而且所需要的人,比他想象的要多。

還沒等周彥說話,張有安又繼續說道,“除了音樂方面,電影方面的業務也在拓展,之前在英國見到的斯汀你還記得么?”

“嗯,當然記得。”

“我們現在跟他們夫婦之間有合作,正準備投拍一部電影呢,雖然投的不多,但也是一個契機。”

“什么電影,誰演的,導演是誰?”周彥好奇道。

“導演你肯定不認識,是英國的一個新人導演,之前甚至沒有拍攝長片的經歷,電影的名字是一句英國俗語,意思是豁出去拼了。”

“豁出去拼了?”周彥一頭霧水,完全沒聽過這個電影。

“lock,stockandsmokingbarrels。”張有安把原名說了出來。

聽到這個名字,周彥表情有些詫異,這不是《兩桿大煙槍》么。

他萬萬沒想到,這部電影竟然會被張有安給撿到。

蓋·里奇無疑是一個天才導演,而他的楚女作長片《兩桿大煙槍》也是他的代表作,甚至可以說是他的巔峰之作。

這部電影未必是蓋·里奇拍的最好的電影,但絕對是最能體現他風格的一部電影,后來國內拍的《瘋狂的石頭》也對這部電影多有借鑒。

看到周彥表情變化,張有安問道,“怎么了?”

“沒什么。”周彥搖搖頭,“我只是沒想到,你們竟然會投資一個新人的電影。”

張有安哈哈一笑,“這有什么奇怪的,當時徐總投資你拍《想飛的鋼琴少年》時,你不也是個新人導演嘛。但是現在呢,你已經是個享譽世界的知名導演了。雖然這個蓋·里奇沒有拍攝長片的經驗,但是他的短片我看了,拍的非常特別,這一點,跟你當年也很像。”

正如周彥所說,當年徐風之所以能夠投資周彥拍《想飛的鋼琴少年》,最開始就是因為他的配樂能力以及之前的那部短片《蟻蛉》。

雖然《蟻蛉》很短,但是讓徐風看到了周彥拍電影的潛力,不然的話,即便《想飛的鋼琴少年》劇本再好,她也不可能讓周彥當導演的。

可能會把劇本留下來,然后邀請其他有經驗的導演來拍。

“這次公司投了多少?”周彥問道。

“不多,二十萬英鎊。斯汀夫婦希望我們能再多投一點,但是我想還是保守一點比較好,首先,蓋·里奇畢竟是個新人,他的電影沒有經過市場印證,其次,他的這部電影比較特別,未必能夠符合大眾的口味。”

周彥知道張有安的顧慮是對的,《兩桿大煙槍》這種電影,在現在來看,是非常特別的,沒有人能夠知道,它是否能夠獲得觀眾的喜愛。

雖然他們都喜歡這個劇本,但誰也不想做虧本的買賣。

斯汀夫婦肯定心里也是犯嘀咕,不然的話,也不會拉著湯臣來投資,他們自己就能搞定了,畢竟這部電影的成本原本就不高,這點錢對他們夫婦來說根本不算什么。

找湯臣來幫他們分擔風險,他們能輕松很多。

周彥想了想,說,“回頭有時間把劇本拿給我看看吧。”

“我辦公室就有,現在就可以拿給你看。”

“嗯,先把《我們正年輕》的小樣錄好再說吧。”

張有安拍了拍額頭,“對,先把正事干了,走,我帶你過去,現在我們辦事處的配套還是可以的……”

辦事處的配套確實還可以,但也只能錄個小樣,想要再干點更高級的就不行了,首先一個,錄制設備跟錄制環境就很一般。

好在小樣也沒什么要求,辦事處的設備基本夠周彥用了。

他的效率也很高,一首四分多鐘的小樣,他花了不到一個小時就給錄制出來了。

周彥在錄制的時候,張有安一直在旁邊聽著,越聽他就越高興。

張有安知道,有了這首曲子,完全可以把新百倫那邊給拿捏住了,就算新百倫不要,也還是會有大把的唱片公司會要的。

周彥果然從來不讓人失望,不管是音樂還是電影。

音樂錄制結束之后,周彥問張有安,“要不要把錄音帶送給威廉姆斯?”

張有安卻笑著擺手,“不急,等他再來找我,現在時間也不早了,咱們先吃飯。”

中午兩人沒折騰了,入鄉隨俗吃了點三明治跟沙拉就完事。

吃過飯之后,張有安就把《兩桿大煙槍》的劇本拿給周彥看。

在周彥翻開劇本之前,張有安還提醒道,“這個劇本寫得可能有點亂。”

周彥笑了笑,啥也沒說,就直接翻開了劇本。

正如張有安所說,《兩桿大煙槍》的劇本寫得確實有點“亂”,不僅僅是敘事結構“亂”,人物關系也非常亂,一般人拿到這樣的劇本,第一遍甚至都看不懂。

但是對于周彥來說,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首先,周彥記憶力非常好,這些看似復雜的人物關系,他只看一遍就能記住,其次,電影他是看過的,故事情節跟人物關系早就了然于心中。

張有安給他的這個劇本,跟《兩桿大煙槍》電影的情節基本上是一樣的,沒什么變化。

這也可以理解,這類多線敘事,環環相扣的劇本,在后期拍攝的時候很難做出大的修改,牽一發而動全身,改一個地方,其他很多地方就要跟著改動。

就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中間少一塊,后面就沒有辦法連起來。

周彥很快就把劇本看完了,當他把劇本合上,張有安迫不及待地說道,“這個故事的人物關系非常復雜,看第一遍的時候,很容易暈……”

他還沒說完,周彥就笑瞇瞇地說,“我能看得明白,確實是個好劇本。”

周彥的話,讓張有安愣了一下,隨即他有些挫敗地說道,“好吧,果然你這樣的天才跟我們普通人是不一樣的。”

這個劇本被很多人看過,但幾乎每個人第一遍看完都有些暈頭轉向,泰勒也坦言自己必須要做筆記才能看得明白這個故事里面的人物關系。

張有安也是擔心周彥捋不清楚人物關系,感受不到這個劇本的魅力,誰知道周彥壓根沒有這方面的煩惱。

果然,他的擔心是多余的,周彥自己就是個電影天才。

能寫出《第六感》跟《禁閉島》這樣的劇本,理解《兩桿大煙槍》似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張有安的挫敗感只存在了不到一秒鐘,很快他就平復了心情,又問周彥,“你覺得這部電影會受到觀眾的喜愛么?”

周彥搖搖頭,“我又不是觀眾們肚子里面的蛔蟲,怎么知道他們會不會喜歡?我只能說,我作為一個觀眾,肯定愿意花錢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

“嗯,既然你這么說了,那我們投二十萬英鎊,就不虧。”

反正二十萬英鎊也不多,對他們來說,風險不大,這類小成本電影,本來就是以小博大,虧也虧不了多少錢。

周彥想了想,說,“其實我認為,可以多加點投資。”

“多加點投資?”張有安意外地看著周彥。

周彥能說出這話,就證明他其實是看好這部電影的市場的。

“反正電影的成本也不高,就算全包了也花不了多少錢。”

“全包肯定不可能,斯汀他們也要投,但是提高投資,超過百分之五十,還是有希望的。”張有安還是有些不確定,“你真的認為應該多投一點么?”

周彥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如果公司不投的話,我倒是想投點錢。”

雖然周彥也不想搶湯臣的撿漏機會,但如果湯臣不愿意多投,那么他可不想浪費。

張有安挑了挑眉毛,雖然周彥沒有給他肯定的答復,但是這個回答已經非常明確了。

沉吟片刻,張有安堅定地說道,“好,我今天晚上就跟徐總匯報一下這個情況,看能不能多投點錢。”

其實這通電話還沒打,張有安就已經知道結果了。

徐總對周彥太相信了,只要她知道周彥看好這部電影,肯定會無條件地去投資,別說是幾十萬英鎊,就算是幾百上千萬英鎊,徐總都能掏。

張有安有時候覺得徐風太過相信自己的直覺,一旦喜歡某個導演,就會無條件,之前陳愷歌是這樣,后面周彥也是這樣。

徐風這樣,有好有壞,好的是,如果她相信的人不辜負她的信任,那么收益就會非常高。

壞的是,被她相信的人一旦掉鏈子,風險就會很大。

陳愷歌就是一個明證,《風月》這部電影已經掉鏈子了,雖然《風月》的失敗沒有讓湯臣傷筋動骨,但是繼續這樣下去,就不好說了。

好消息是,因為《風月》的失敗,陳愷歌似乎也已經不太想跟徐風合作了。

陳愷歌或許認為,《風月》的失敗,有部分原因是湯臣沒有給予足夠的。

但是徐風真的已經很夠義氣,該給的都已經給了,電影拍成什么樣,徐風也左右不了。

至于周彥,到現在還一直沒有掉過鏈子,而且發展越來越好。

正因為有周彥的存在,湯臣電影這幾年的發展才能如此只好,徐風無條件相信周彥,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本章完)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