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272章 楊總,不如賣給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2章 楊總,不如賣給我

第272章 楊總,不如賣給我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30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作者:→

熱門小說

“你的新電影怎么樣了,我前兩天還在報紙上看到新聞了。”史鐵笙說道。

“報紙上怎么說?”周彥問。

“報紙上說,這是你的第三部電影,它將決定你的風格。”

周彥笑了笑,這些媒體人總喜歡說一些吸睛的話,一個導演一生中大概率會有很多電影,哪有一部電影定風格的道理。

雖然安李也說第三部電影很重要,但是也沒有第三部電影定風格的道理。

就說安李自己,第三部電影,也說就定了他的風格。

“要這么說的話,老余的第三部長篇要發表了,是不是也會決定他的風格?”

聽到楊國輝的聲音,周彥頗為意外,“楊總,你這個時候給我打電話,是有什么事情么?”

思慮片刻,周彥開口說道,“楊總,我可以把周宏周總的電話給你。”

《大話西游》的票房表現并不好,雖然上下兩部加起來五千多萬香江幣的票房,但是奈何制作成本太高,這點票房根本沒辦法收回成本。

他聽再多貝多芬、莫扎特,寫出來的曲子,也不一定就像他們。

正如余樺自己說的那樣,苦難和重復是孿生兄弟,苦難不僅僅是生活困苦的表現,重復也不僅是表達形式的體現。

余樺笑呵呵地說道,“媒體早就把我的風格給定下來了,他們不都說我是先鋒作家么?”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我還是幫你介紹風姐吧。不過我要提前告訴你,就算你把彩星公司的那些桌椅板凳都打包在一起,風姐也絕對不可能給你們八百萬。三百萬,這就是我能給出的價格。”

他力求在音樂中,用悲憫的幽默沖淡殘酷的現實,試圖輕松地處理痛苦的環境下普通人所遭受的苦難。

周彥正要說話,又聽余樺說,“你實在過意不去的話,那就帶點酒吧。”

“我這個人,喜歡一步到位。楊總,我也就只說了,你們公司現在情況不太好,我要是打包拿下電影的版權,我自己沒了后顧之憂,你們也能夠解決燃眉之急。”

“王大姐禮拜三,蘇瞳禮拜四。”

周彥剛寫完前面一小段,桌上的電話響起。

主要是這部電影在內地的票房太差,遠遠低于楊國輝他們的預期。

當時《月光寶盒》在燕京只賣出去四個拷貝,票房不到二十萬元,僅僅放映三天就被撤片。

楊國輝詫異道,“賣給你?”

其實《許三觀賣血記》的這種敘述節奏,在作曲界也能找到類似的,那就是巴赫。

也因為第一部成績太差,直接取消了第二部的放映。

“內地的版權也都在?”

“他們禮拜幾來?”

楊國輝跟周星弛現在面臨的問題沒別的,就是缺錢,如果周彥能夠打包拿下《大話西游》的版權,肯定能夠把他們當下的問題給解決掉。

這個解釋,卻沒有讓楊國輝信服。

聽到楊國輝說他們公司有新項目,周彥頗為意外,“你們想請我給你們的新電影配樂?”

先鋒主義,在余樺的創作生涯中,也就是初出茅廬時的一段狂歡而已。

周彥思慮片刻,大概猜出了楊國輝的想法。

“楊總,《大話西游》的版權都在你們手里么?”

聽到內地的版權也在,周彥笑著說道:“要不,你把《大話西游》的版權賣給我吧。”

周彥沉吟片刻,說道,“楊總,我冒昧問一句,你是想把《大話西游》賣給風姐么?”

他投資《第六感》重拍版,是通過周氏娛樂做的,一般人可不知道。

“嗯,你們去吧,我就不陪你們了。”

電話那頭,楊國輝笑呵呵的地說道,“我們公司最近又有一個新項目,不知道周老師有沒有興趣?”

“記得別帶東西啊,家里水果都吃不完了。”

“周老師你好,我是楊國輝。”電話那頭響起一道不太標準的普通話。

周彥瞇了瞇眼睛,這楊國輝的消息還挺靈通,連這事都知道。

楊國輝沒有辯解,只是重復道,“三百萬還是太少了。”

“還用你說,我已經跟他們說過了,禮拜四晚上在我家吃飯,到時候你也去。”

周彥點頭道,“有啊,樂團在大錄音棚,汪鋒他們在一號練功房。”

律性高度集中的同時,也充滿了沖突性,整體顯得比較詼諧、荒誕。

電話那頭沉默了好一會兒,楊國輝才再次開口道,“周老師,你能不能幫忙引薦一下,我想跟徐總聊聊。”

“楊總,我是非常有誠意地在跟你談這個事情。”周彥說道。

“你忙你自己的吧。”余樺起身,推著史鐵笙往外走,快到門口的時候,他又說,“對了,王安意跟蘇瞳下個禮拜來燕京。”

“周老師說笑了,我就是找你的,我聽說,你剛剛投了《第六感》的重拍版?”

他越想,越覺得這個想法可行。

周彥也聽懂了楊國輝的意思,他笑呵呵地說道,“楊總,不如我們先談一談,看能不能接受彼此的價格。”

聽到一千萬這個價格,周彥忍不住扯了扯嘴角,這楊國輝還真敢獅子大開口。

“楊總,你是不是打錯電話了,你要是想找投資,應該去找徐總才對。”

可能也是因為他們之間的關系確實很簡單,沒有多少利益的糾纏,聊天的時候也不用想太多,隨心所欲即可。

周彥扯了扯嘴角,看來彩星公司發展確實不行,不然不可能來找他投資。

他右手執筆,左手拿起電話,“你好。”

“是的,都在。”

非要把先鋒說成是先瘋,倒也有道理,先鋒主義本來就強調自我意識,打破公認的規范和傳統,從某種層面上說,不瘋不魔,也創作不了先鋒作品。

“你如果只想要原聲帶的全部版權,也沒有必要買其他版權啊。”

等到余樺他們出去之后,周彥笑著搖搖頭,不知道為什么,每次跟余樺還有史鐵笙他們在一起,不管聊什么,都感覺很輕松。

自從去年周彥給《大話西游》做完配樂之后,他跟楊國輝還有周星弛就沒有聯系過。

“不可能,三百萬實在是太少了,這可是一部票房超過五千萬的電影。”

不過對于這部電影的票房,周彥之前就沒有什么期待,所以也沒怎么關注。

如果《大話西游》沒有分成兩部,只有一部并獲得了五千多萬的票房,那情況將會完全不同。

周彥又想到了剛才看的《許三觀賣血記》,又不免感慨,這本書他之前看過好幾遍,但是重新再讀,還是會有頗多感悟。

“說實話,第一次聽到先鋒作家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先瘋作家,也就是先瘋了的作家,當時還覺得這詞來形容你,倒挺貼切。”

周彥看了,有感而發,寫出來的東西,有巴赫的影子,卻又不太像巴赫。

既然彩星公司是為了《大話西游》而成立的,那他們現在唯一的資產,也就是《大話西游》,能夠變現的也就是這部電影了。

當下,他也就沒有猶豫,直接動筆寫了起來。

余樺的這個比喻很好,一個作家,即便再喜歡另一個作家,也不可能成為那個作家,因為一個人的組成,是非常復雜的,國籍、家庭、學歷,都會對人生以及作家的創作產生影響。

言外之意,就是他們的價格,周彥未必能夠接受。

楊國輝不知道周彥為什么這么問,不過還是回答道,“嗯,都在。”

楊國輝跟周星弛成立了彩星公司,把全部身家都壓在了《大話西游》這部電影上面,現在電影的市場表現遠遠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公司恐怕也支撐不下去了。

周彥也沒有給楊國輝設障,直接幫他聯系了徐風,并跟徐風說明了情況。

這種情況下,楊國輝跟周星弛肯定想要找個人來接手這個爛攤子,就算不把這個爛攤子甩出去,至少要也要變現一些來回本。

就像周彥,即便讀再多卡夫卡、契訶夫,最終寫出來的東西,也跟契訶夫、卡夫卡不同。

“那我就直說了,想要拿下《大話西游》的全部版權,至少也要一千萬香江幣。”楊國輝說道。

只不過現在的余樺,跟先鋒主義其實也沒什么關系了。

現在看來,楊國輝是瞄上了湯臣電影公司。

聽到周彥這么說,楊國輝只能答應,“好,那就麻煩你周老師你幫忙聯系。”

“這些人還是不明白一個道理,即便一個作家,受到很多先輩作家的影響,最終也不會成為這些先輩,就像是一棵樹苗,每日受到陽光的滋潤,它最終只會成長成一個樹,而不是一個太陽。”

很多地方,周彥把原本復雜的東西拆開,變成非常簡單的東西,但是隨后又把這些簡單的東西又重新編織成復雜的東西。

好的作品就是如此,在人生的每個階段,讀起來都會新的感悟。

腦海中掠過里面的文字,周彥陷入了沉思,他在思考,是否可以寫一首曲子,像《許三觀賣血記》一樣。

其實周彥的心理價位不止三百萬,但是他沒有急著提價,而是跟楊國輝說,“楊總,這樣吧,你還是跟鳳姐先談談,如果結果不理想,咱們再繼續談。”

周亞不禁撇撇嘴,彩星公司能有什么不動產,最多也就幾張辦公桌,幾臺打印機,別的什么都沒有,拍《大話西游》的時候,設備基本上都是長安制片廠出的。

之后楊國輝就跟徐風聯系上了。

“嗯,原聲帶的版權不是有一部分在你們手里么,這樣的話,以后原聲帶的版權都在我手上了。”周彥解釋道。

“沒問題。”

“周老師,雖然《大話西游》的票房沒有達到預期,但也不是隨便一點錢就能拿下全部版權的。”

楊國輝微微嘆了口氣,“我想讓徐總接手彩星公司。”

周彥點點頭,“那你約個時間,我們一起吃個飯。”

“但是你們彩星現在也就只有《大話西游》這部電影還值點錢。”周彥說的非常直接。

“周老師你誤會了,我其實想問問,你有沒有興趣投資我們的新項目。”

五千多萬的票房,不說票房冠軍,至少也能拿個前二。

“那我們去錄音棚吧。”余樺把煙摁滅,“很長時間沒有好好聽音樂了。”

不過他沒有直接去找湯臣公司,而是先聯系了自己,還特意繞了個彎子。

有人說,苦難是余樺作品中的永恒主題,這一點周彥不太同意,他認為,荒誕、滑稽才是。

“今天工作室有排練么?”史鐵笙問道。

這段時間太忙了,基本上每天都在工作,跟余樺他們聊會兒,精神一下子松了很多。

“評論界,喜歡定義一些東西,他們說我像川端康成,像加西亞·馬爾克斯,還有說我像海明威,好像不找到一個已經存在的人物,就沒有辦法定義我了。”

“五千萬……楊總,上下兩部加起來五千萬,跟一部電影五千萬,是不同的。”

但是多讀幾次,就會感受到這種重復的魅力。

但是五千多萬的票房,分給上下兩部,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聽到史鐵笙這話,周彥覺得挺有意思的。

巴赫的作品,敘述節奏就是不斷地往返和重復,這種重復展現了一種令人著迷的律性。

其實《許三觀賣血記》是一部非常幽默的作品,這也是余樺中后期的一貫風格,不管是什么樣的悲劇,在他筆下,都有讓人會心一笑的地方。

不論是《活著》還是《兄弟》、《許三觀賣血記》,都十分的荒誕,特別是開頭的部份,因為這種荒誕,所以這些作品的開頭都讓人印象深刻。

周彥記得自己第一次在讀《許三觀賣血記》的時候,會覺得這本書的重復內容太多了,同一段描述,同一段話,可能會重復出現好幾遍。

“八百萬,不能再少了。”

“其實也不是,除了《大話西游》之外,彩星還有一些不動產。”

周彥點點頭,深有同感,他的每部電影出來,都有人說像這個像那個,大概他們覺得,一個二十多歲的導演,就應該像某個大師才行。

不過很快,楊國輝又給周彥打了個電話。

“周老師,我覺得我們還可以再談談。”

周彥笑了笑,“沒問題。”(本章完)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