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242章 一首歌,賣空了一種樂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2章 一首歌,賣空了一種樂器

第242章 一首歌,賣空了一種樂器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1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作者:→

熱門小說

看到加藤澤發楞,其中一個女孩子做著手勢,比劃起來:“老板,就是烏克麗麗,跟吉他長得差不多,小一點的那種,彈起來特別歡快。”

加藤澤抿了抿嘴唇,不禁覺得好笑,這女孩竟然覺得自己不認識烏克麗麗。

“呃,烏克麗麗我當然知道是什么,不過你們來晚了,我們店里面之前就兩把烏克麗麗,都被人給買走了。”

聽到店里面的烏克麗麗已經賣完了,幾個女孩都表現得非常失望。

其實這不是他們來的第一家店,上一家店,壓根就沒有烏克麗麗賣。

加藤澤好奇道,“你們為什么要買烏克麗麗?”

上一波客人來的時候,他壓根沒想到問人家這個問題。

“因為我們要學《小手拉大手》。”

加藤澤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為最近工藤靜香那首很火的歌。

他畢竟是賣樂器的,對當下流行的歌曲肯定關注的多,工藤靜香的新專輯這幾天很火,他是知道的,里面的那首《小手拉大手》編曲確實用到了烏克麗麗。

不過……

“你們能聽出那里面是烏克麗麗?”

其實烏克麗麗的聲音挺好認的,但是一般的歌迷根本不會注意這些東西——很多歌迷連烏克麗麗是什么都不知道。

“昨晚musicstation上面,靜香現場彈了的。而且靜香還說,這個樂器特別簡單。”其中一個女孩子說道。

“是要比吉他簡單一些,而且《小手拉大手》里面的烏克麗麗學起來確實也很容易,沒有什么特別的技巧。如果只是為了這首歌的話,應該很快就能學會。”

加藤澤這么一說,幾個女生興趣更濃了。

好聽的樂器那么多,她們之所以想學烏克麗麗,主要就是因為簡單。

而且相較于吉他,烏克麗麗小巧可愛,比較適合女生。

“要不這樣吧,你們如果真的想買,可以先下訂單,我幫你們訂貨,過兩三天就能拿到了。”

聽加藤澤這么說,幾個女孩連連點頭,“好啊,好啊。”

烏克麗麗一下子在霓虹年輕人中火了起來,特別是女生,看到工藤靜香在舞臺上彈唱《小手拉大手》之后,許多女生都幻想著自己也能像工藤靜香一樣。

工藤靜香說自己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這個樂器,但很快就學會了,主要她說這話很有說服力,因為大家之前都沒有見她彈過。

烏克麗麗在霓虹的訂單量,一下子就上升了。

朝日電視臺也沒想到節目播出之后,直接把國內的烏克麗麗訂單給干上去了。

電視臺自然也不放過這個吹牛的好機會,還特別做了一期節目,報道了這個現象。

一首歌,讓霓虹的烏克麗麗全部賣空。

這個新聞標題很夸張,然而卻是事實,畢竟霓虹本來就沒有多少烏克麗麗存量,很容易被耗干勁。

現在大城市里面,已經很難買到烏克麗麗了。

一些商人,已經開始到處去找貨,還有些商人,已經開始漲價。

畢竟想要快速找到貨并不容易,想要多賺錢,最好的方法就是漲價了。

還有些人,則是盯上了烏克麗麗教學這一塊。

烏克麗麗雖然簡單,但也是要學的,這么多人買了烏克麗麗必然是要找人學習,很多之前教吉他、鋼琴、小提琴之類的機構,都開始開設烏克麗麗教學班了。

這些教學機構針對性很強,打出來口號都是“七天掌握《小手大拉手》”、“三天速通《小手拉大手》”,這對那些跟風買烏克麗麗的人來說,可太有吸引力了。

周彥已經回金陵準備過年了,他也沒想到一首歌竟然就把一件樂器的銷量給抬了上來,當時他讓靜香學烏克麗麗,也是因為他覺得《小手拉大手》這首歌現場彈唱效果更好,也能豐富靜香的舞臺風格。

工藤靜香以前的舞臺風格局限性太強了,想要更進一步,歌曲的質量是一方面,舞臺風格也非常重要。

烏克麗麗彈唱的性價比高,而且非常適合工藤靜香。

回金陵這幾天,周彥每天的生活都非常規律。

早上七點半起床,自己弄點早飯吃一吃,八點半開始工作,一直到十一點半。

吃過午飯,看會兒電視或者看會書,下午出去走走,年前的天氣都不錯,雖然冷,但每天都有太陽。

到了傍晚,他再開車去爺爺奶奶家吃飯,吃完飯回來,工作一會兒,就睡覺了。

回家這段時間,他的睡眠是挺足的。

臘月二十八下午,周彥在新世紀百貨附近閑逛,正好路過省歌舞劇院,就駐足看了看。

他母親之前在省歌舞劇院工作,所以對這里,他有很多回憶。

因為只有一個人帶孩子,所以母親經常帶周彥來省歌舞劇院,在這個時代是很正常的時候,那時候劇院里面有不少跟周彥差不多的孩子,都是其他同事家的。

周彥在門口看了一會兒,卻沒有進去,正當他轉頭準備離開的時候,忽然身后響起了一道聲音。

“是周彥吧。”

聽到有人喊自己名字,周彥轉過頭來。

喊他名字的是個四十歲左右的女人,看穿著打扮,就像是搞文藝的。

“你……”

周彥看著女人的臉,回憶了一番,隨后有些不確定地說,“你是歡歡姐?”

聽到周彥認出自己,女人露出燦爛的笑容,“哎,對了,沒想到你小子還能認出來我。”

“歡姐姐跟以前一樣,一點都沒變。”

“瞎說,這么多年過去,我都老了。”雖然知道周彥說的是奉承話,不過俞歡還是非常高興。

哪個女人不喜歡別人夸自己年輕呢?

俞歡是周彥母親的同事,周彥小的時候,她也就二十來歲,剛到歌舞劇院沒多久。

“沒想到,歡歡姐你還能認出來我。”

“瞧你這話說的,你現在是大明星,電視上經常看到你,而且你跟二姐長得這么像。”

二姐說的是周彥母親,這個稱呼其實是從他父親那兒來的。

周彥父親周耀文在家排老二,周邊很多人叫他二哥,那叫周彥母親就應該是二嫂,不過為了顯得親切,就都叫二姐了。

就這樣叫習慣了,后來周彥父母離婚,別人也沒有改稱呼。

其實很多后來認識的人,都是跟著別人叫,根本不知道為什么要叫二姐。

周彥確實跟母親長得像,但如果不是在電視上看到過周彥,俞歡肯定也認不出來他。

看了眼劇院大樓,周彥問道,“歡歡姐,你這么多年一直在劇院么?”

俞歡點點頭,“是啊,一直都在,你今天是來劇院有事情?”

“沒有,我就是路過看看。”

“你現在有事么,沒事進去坐坐?”俞歡提出邀請。

周彥搖搖頭,“還是不打擾了,影響你們工作。”

“什么打擾,來這里,不跟回了家一樣嘛。”俞歡比較熱情,直接就上手了,拉住周彥的袖子,“咱們團這么多年也沒什么變化,還有不少你媽媽的老熟人,大家看到你,肯定非常高興。”

盛情難卻,周彥也不好甩袖子走人,便點點頭,跟著俞歡進了劇院大樓。

歌舞劇院樓看起來比較簡陋,他們前身就是歌舞團,規制不大,有一棟樓就算是不錯了。

到了俞歡辦公室,周彥才知道,俞歡現在已經混到了歌劇團團長的位置。

給周彥倒了杯茶,俞歡笑道,“你也知道,我們團到年關反而要忙一點,我今天剛去了趟大劇院,初一有一場演出,我們團也有表演任務。”

節假日活動多,歌劇院演出任務重,所以會比較忙一點。

“你們確實也辛苦。”

俞歡上下看了看周彥,再次感慨道,“真是歲月不饒人啊,當年你天天在團里面待著的時候,我還跟你現在差不多大,現在你長成大小伙子了,我們也老了。之前在電視上看到你,要不是名字對得上,我還不敢認。剛才也是,我在旁邊看了你好一會兒,才敢上去喊你。”

周彥笑道,“也挺巧的,其實已經很多年我沒有來過這邊了,今天第一次過來,就碰到歡歡姐你了。”

“這就叫緣分。”俞歡合掌笑了笑,隨后起身去拿起電話,“我給你姐夫叫來。”

“姐夫?他不是在文工團么?”

俞歡結婚的時候,周彥還跟著母親在團里面混,所以認識她丈夫。

只知道她丈夫姓崔,在文工團工作,其他的就不了解了。

“前幾年調到團里面來的,現在在交響樂團那邊。”俞歡一邊說,一邊撥通了電話。

電話撥通之后,她對著電話說,“老崔,有空么,有空來我辦公室一趟。”

聽到俞歡這口氣,周彥忍不住撇撇嘴,乖乖,歡歡姐這領導范一下子就出來了,看來這姐夫在家日子也不好過。

過了幾分鐘,一個四十來歲,發際線挺高的中年男人走了進來。

看到男人,周彥還愣了一下。

剛才看到俞歡的時候,周彥真沒感覺歲月多么不饒人,畢竟俞歡看著還是比較年輕的。

但這姐夫的歲月痕跡可就太明顯了,周彥見他的次數不多,不過印象中,他還是個頭發茂密的年輕小伙子,跟現在比,簡直判若兩人。

崔玖接到老婆電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頭霧水地就過來了,進了辦公室,看到周彥,他有點發愣。

這不是周彥么?

崔玖本來就是搞音樂的,對周彥挺熟悉,他們團之前還排練過周彥的《永夜》,不過沒有演出過。

“老崔,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是周彥,二姐的兒子。小彥,這是你姐夫崔玖,現在在交響樂團當團長。”

周彥熱情地跟崔玖打招呼,“姐夫你好。”

在周彥小的時候,崔玖跟周彥見過面,不過他并不記得周彥,畢竟他那時候來的次數不多,不可能記住團里面一個小孩子。

不過俞歡說的二姐他知道,是俞歡以前的領導,對俞歡挺照顧的。

“你好,你好,周彥,久仰大名啊。”

“姐夫說笑了,一些虛名而已。”

“你太謙虛,我們團也有你們學校來的學生,關于你的事跡,我也聽說過不少。”崔玖笑了笑,又說,“其實之前我們團還排過你的《永夜》,不過《永夜》這首曲子,要么就是鋼琴獨奏,要么就做得大一點,不然不出效果。”

周彥點點頭,“確實如此,《永夜》我們自己也很少表演。”

《永夜》并不是鋼琴少男樂團演出時的常見曲目,平均下來,三四場才能出現一次,因為這首曲子時間比較長,觀眾也未必會喜歡。

鋼琴少年樂團的門票賣得好,自然是因為《鋼琴少年》以及《神秘·國度》這兩張專輯里面的曲子,很多觀眾之前都不聽音樂會,就是因為這兩張專輯的曲子才去的。

他們想聽的,自然是那些流傳度廣的曲子。

既然如此,還是盡量不演奏《永夜》這種欣賞門檻高的曲目。

三人又聊了一會兒,周彥對崔玖也多了些了解。

周彥從前只知道崔玖是文工團的,但崔玖具體干什么的他卻不知道,現在通過交談才知道,崔玖以前在文藝學校學習大提琴,然后就去了省文工團擔任樂隊演奏員,司大提琴。

在文工團期間,他還跟過幾個老師,學習音樂創作,寫出過幾首不錯的作品。

再后來,因為成績不錯,就去了上滬音樂學院作曲系進修,直到90年才回了蘇省,到歌舞劇團來工作。

從經歷上來看,崔玖跟賈國屏有些類似,不過賈國屏后面在音樂創作上的發展要比崔玖好點,崔玖現在更多的經歷還是放在管理上面。

聊了半個多小時,俞歡笑著說道,“小彥,你是金陵人,可要多照顧照顧家鄉,有機會,跟劇院合作,搞個節目。”

周彥看了一眼崔玖,笑呵呵地說道,“劇院有姐夫這樣的大師在,哪還用得上我啊。”

崔玖立馬說道,“只有不停地碰撞,才能爆發出火花來嘛,本團的作曲雖然未必不好,但總歸是有局限性的,多跟像你這樣年輕有為的作曲家合作,才能不斷進步。”

其實俞歡跟崔玖還是看中了周彥的名氣,之前周彥幫助前線歌舞團編排的音樂劇《共飲長江水》現如今非常受歡迎,好幾次大型活動,這個節目都上了。

而且這個節目還在劇院演出過,很受普通觀眾的喜愛。

《共飲長江水》的曲子,是根據《風居住的街道》來的,而《風居住的街道》這首曲子已經火到街頭巷尾經常能聽到。

如果他們歌舞劇團跟周彥合作一個節目,說不定能跟《共飲長江水》一樣受歡迎。

看到崔玖他們不像是假客氣,周彥也開始認真考慮這事來。

歌舞劇院是他母親生前工作的單位,從個人感情出發,周彥當然也希望能夠給他們歌舞劇院幫幫忙。

而且歌舞劇院又不是什么不知名的小單位,他們的交響樂團以及歌舞團的水平都不低,跟他們合作也還是靠譜的。

沉吟片刻,周彥開口說道,“我手里倒是有一部二胡協奏曲的譜子,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

俞歡跟崔玖相視一眼,他們挺驚訝的,沒想到周彥這么干脆。

看來周彥對劇院還是有感情的,俞歡暗想。

“當然好啊,求之不得。”崔玖高興地說道。

“我手邊暫時沒有現成的譜子,你們要是不急的話,等我去了燕京之后,復印一份送過來。”

他也可以再默一份,這對他來說沒什么難度,譜子的每一個音符他都記得清清楚楚,不過工作量不小,他不想浪費時間在這上面。

崔玖點頭,“沒問題,不急,不急,我也跟你說實話,最近一段時間我們都在忙省里面的活動,也擠不出時間來編排其他的節目。”

俞歡也跟著說道,“小彥你放心,這事我會跟院長報備的,該有的待遇都會有。”

周彥笑著擺手,“這些都好說,我媽以前在團里面工作,這里對我來說,確實也算是半個家了。”

“是啊,我可是看著你……”

俞歡本來想說是看著周彥長大的,但說到一半又覺得這話不嚴謹,因為周彥母親去世之后,他們就沒見過了。

“你現在還住在老家屬大院那邊么?”俞歡問。

周彥點頭,“嗯,還是我媽那個房子。”

“唉,我們前幾年就搬了,不然也不至于這么久都沒有碰到面。”

周彥現在住的老家屬大院,現在也沒有多少歌劇院的職工在里面住了,早幾年前,歌舞團改為歌劇院的時候,很多人就搬走了。

前兩年,副院長張紅軍一家還住在周彥他們那棟樓,不過前年也搬走了。

即便不搬走,他們能見到周彥的機會也比較少。

也就是今年,周彥沒事還在附近晃蕩晃蕩,前幾年回來的時候,要么是窩在家里面,要么就是去爺爺奶奶家。

又在俞歡的辦公室待了一會兒,周彥就起身告辭了。

他們夫妻倆說要留周彥吃飯,不過被周彥謝絕了,他今天說好了要去三叔家吃飯的。

每年他回來也待不了幾天,還是陪家人重要,俞歡他們知道這個情況,也就沒有強留。

他們還想帶周彥去見見院長跟副院長的,不過今天張紅軍他們都不在團里。

夫妻倆一路把周彥送到樓下,周彥朝他們揮揮手,“歡歡姐,姐夫,進去吧,外面冷。”

“你路上慢點,沒事就來姐這里坐坐。”

“好嘞。”

離開歌劇院,周彥就沿著洪武路往家走,剛到北門橋,口袋里的bp機就響了起來。

他掏出一看,是張有安打來的,什么也沒說,就留了名字跟電話號碼。(本章完)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