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196章 《第六感》首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6章 《第六感》首映

第196章 《第六感》首映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0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讀小說吧)孫玲去廚房做飯的時候,周彥隨口問道,“師兄剛才在寫什么?”

“在寫《炮打雙燈》的配樂。”

“是馮驥才的吧。”

趙季平笑著點頭,“看來你對文學方面的東西是真了解,原著確實是馮驥才的,電影是何平拍的。”

“哦,何導。”

何平也是長安廠的導演,跟劉清他們都住同一層,跟周彥算是點頭之交。

“基本上快寫完了,這段時間我能輕松一點,現在我手頭上就一部《風月》,都還沒有開始拍。”

周彥點點頭,又說道,“昨天有件事情忘了跟你說,《活著》的原聲帶要出了,趙嶙有一首曲子在里面,回頭原聲帶的分成會有他一部分。”

聽到趙嶙的作品也要跟原聲帶一起發行,趙季平當然是高興的,不過他還是擺擺手,“你也太客氣了,之前你已經給過他工資,這原聲帶的分成就算了,他還年輕,能有這個機會就很難得了。”

趙季平還真不是假客氣,他確實是這樣想的。

在他看來,周彥能夠把趙嶙的曲子放進電影,并且還給趙嶙署名,這已經是大大的優待了。

而且分成他也不太看重。

周彥笑呵呵地說道,“師兄,這事我還真不能聽你的,該是趙嶙的,肯定不能少。現在是市場經濟了,不能走老路子,趙嶙他們這樣的年輕音樂人想要得到良好的發展,得要給他們一些實質的支持。而且趙嶙也是成年人了,這個事情我回頭會讓公司跟他對接。”

“嗐,怎么聽你這么一說,我忽然感覺自己老了呢。也對,孩子大了,咱們也不能干涉太多,這事你看著安排吧。”

趙季平第一次感覺到兒子長大了,其實是去年趙嶙拿著幾百塊工資給他跟愛人買了東西的時候。

趙嶙拿到周彥給他的工資,自己只留了幾十塊錢零花,剩下的錢給趙季平買了塊手表,又給孫玲買了套好衣服。

“今年這個活好點,趙嶙會先回長安待幾天,中途如果劇組有從銀川回長安的車,他也能跟車回來。”

“我其實都無所謂,主要是他媽媽,隔段時間不見就念道。”

周彥笑了笑,趙季平是典型的中國傳統父親,從來不會把愛跟思念掛在嘴邊,但平時他們通話的時候,趙季平都會裝作不經意地問一問趙麟的情況。

第二天,周彥就回了燕京。

現在是學期末,學校里面還有不少工作等著他做。

他掛著系主任助理的職位,雖然不是很忙,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只當個吉祥物。

一直忙到六月十七號,《第六感》在燕京首映。

原本周彥是準備搞個影廳,然后邀請劇組的工作人員以及一些朋友,一起去看一場得了。

但是徐風堅決不同意,說什么都要辦一場熱鬧的首映典禮。

正好這幾天《風月》劇組都在燕京,徐風就把《風月》的主創團隊都給請上了。

而《第六感》這邊,除了小男主胡珂因為上學來不了,全部主創人員都來了,王祖賢跟梁嘉輝自然也在。

除了兩個劇組的主創人員之外,燕京廠的廠長陳志谷以及副廠長韓三坪也都到了現場,可謂是大咖云集。

《風月》的編輯王安意最近也在燕京,所以就跟著過來湊熱鬧了。

王安意跟鞏莉走在一起,遠遠看到眾人簇擁著的周彥,她好奇道,“他就是導演?”

鞏莉點頭,“是啊,周彥嘛。”

“感覺有點面熟。”

鞏莉笑了,“你當然面熟,周彥在《大紅燈籠高高掛》里面演了陳飛浦啊。”

王安意看過這部電影,鞏莉是知道的,之前她們聊天的時候,王安意還夸鞏莉在電影里面表現很好。

但是王安意卻搖搖頭,“不對,我應該在其他地方見過他,但就是想不起來了。”

“那應該是他的音樂會吧,之前央視放的《燕京·無聲》音樂會,就是他辦的。”

王安意還是搖搖頭,“我應該沒看過這場音樂會。”

“那就不知道了。”

鞏莉也感慨,作家圈子跟影視圈子差的真是多啊,現在周彥在影視圈的名氣挺大的,他的這張臉在影視圈也算是比較讓人熟悉了。

而且周彥的音樂專輯賣了好幾百萬份,這事在國內還挺轟動的,但是王安意他們卻一點都不知道。

當然,這似乎也正常,國內那些非常出名的作家,他們也不知道。

要不是拍了《大紅燈籠高高掛》,鞏莉也不會知道還有蘇桐這樣一個作家,不拍《活著》,也不會認識余樺。

還有這次,如果不拍《風月》,她連葉兆言是誰都不知道。

倒是王安意,鞏莉之前聽過名字。

“哦,對了。”鞏莉忽然想起了什么,又說道,“周彥還是作家,他的《樹洞》改編的電影,前段時間還獲獎了呢。”

說到《樹洞》,王安意倒知道,之前在《燕京文學》上發表的,一篇非常優秀的,至于《樹洞》改編電影這事她倒是沒聽說過。

“《樹洞》竟然出自他手啊。”

王安意想了想,只想起來《樹洞》,卻想不起來《樹洞》的作者叫什么名字。

這么一會兒,出現了三個身份信息,作家、導演、音樂人,而且聽起來都挺厲害的。

“王姐,我去打個招呼,你要一起么?”

王安意擺擺手,“我就算了。”

見王安意不去,鞏莉也沒勸,就自己一個人去了。

這邊王安意一個人百無聊賴地在會場逛了起來,剛沒走幾步,忽然見到一個輪椅,輪椅上的人背對著她,這背影怎么看怎么感覺熟悉。

這是……史鐵笙么?

她帶著好奇,湊過去看了看,還真是史鐵笙。

“鐵笙?”王安意一臉的驚訝。

史鐵笙抬頭看了看王安意,倒是一點都不意外,“安意,你來啦。”

“你怎么在這兒?”

史鐵笙笑著回道,“我跟周彥是好朋友。”

“你跟周彥……”

王安意剛開口,余樺從一旁走來,驚奇道,“呦,王大姐來了。”

“余樺你也在。”

“今天周彥的新電影上映,我們來捧場,王大姐你怎么來了?”

王安意還沒說話,史鐵笙幫她解釋道,“安意是《風月》的編劇之一。”

這事之前史鐵笙就聽周彥說過,所以剛才看到王安意他并沒有感覺奇怪。

余樺不知道這個消息,還挺意外,“倒挺巧的,聽說《風月》跟《霸王別姬》是同一班人馬,我還挺期待的。”

“你們跟周彥怎么認識的?”王安意好奇道。

“我跟周彥是因為《活著》電影認識的,他是電影的配樂指導,鐵笙跟周彥認識就比較早了。”

史鐵笙點點頭,“之前在地壇遇到過周彥兩次,后來就漸漸熟悉了。”

王安意開玩笑道,“我怎么感覺你們燕京的圈子這么小,誰跟誰都認識。”

“也談不上是什么圈子,我們主要還是因為周彥來的。正好今天碰到了,咱們可以約個飯,遲子建最近好像也在燕京。”

“可以啊,我在燕京還要待幾天。”

碰到余樺跟史鐵笙,王安意自然很高興,現場其他人,包括鞏莉,她都不太熟,跟余樺他們聊天,她也輕松很多。

首映禮的流程很簡單,周彥招呼了來客之后,就帶著王祖賢他們一些主創去前面接受記者訪問。

最近影視圈跟周彥有關的新聞挺多的,記者們也是逮著機會,狂問周彥問題,連王祖賢跟梁嘉輝在旁邊都受到了冷落。

記者:“首先,恭喜周導前段時間拿到了香江金像獎的最佳新人演員。我想大家肯定也非常好奇,在《第六感》中,您自己有沒有參演?”

周彥:“有,不過是個戲份非常少的角色,具體不方便透露,后面你們看電影的時候就會知道了。”

記者:“能說說您對電影的票房有什么展望么?我們都知道,您的第一部長片《想飛的鋼琴少年》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這次的目標是否比上一部更高呢?”

周彥:“票房自然是越多越好,不過我暫時倒是沒有設定一個具體目標,只要不虧錢就行了吧。”

記者:“您實在是太謙虛了,近日我們也得到消息,法國導演奧利維埃翻拍的《飛翔的鋼琴少年》全球票房超過了四千萬美金,這部電影會在內地上映么?”

周彥:“這個你問錯人了,你得去問奧利維埃。”

記者:“這部電影上映之后,您接下來還有其他計劃么?我們什么時候能看到您的第三部長片?”

周彥:“隨緣吧,暫時還沒有計劃。”

記者:“您的電影在票房上有很不錯的成績,但是在獎項上卻沒有什么斬獲,后期您是否會去沖擊各大獎項呢?”

周彥:“要說不想拿獎肯定是自欺欺人,但是我拍電影從來不以拿獎為目標。只要有廣大觀眾們的認可,在我心中就等于是拿獎了。”

記者們“圍攻”了周彥好一會兒,才開始問王祖賢跟梁嘉輝問題。

等到采訪結束之后,周彥就帶著王祖賢他們進了影廳。

到了影廳,趁著電影還沒有開始放,周彥先到前面說了幾句,大概意思就是感謝各位過來捧場。

等到周彥走下去,臺下張國榮側身問陳愷歌,“愷歌,這部電影你提前看過么?”

陳愷歌搖搖頭,“沒看過,不過我聽剪輯車間的人說,電影很特別。”

“很特別,是什么意思?”

“我也沒多問,一會兒看看就知道了。”

張國榮點點頭,沒再說話,靜靜等著電影開始。

過了一會兒,影廳的燈光暗下去,銀幕也隨之亮了起來。

片頭先出現了湯臣電影公司的開場動畫,又出現了燕京電影制片廠幾個大字,隨后就是電影的基本信息。

隨著燕京制片廠幾個大字消失,充滿懸疑感的音樂也隨之響了起來。

音樂并不激烈,但是充滿了壓迫感,聽這個音樂就知道這不會是什么合家歡的溫情電影,甚至有種恐怖懸疑片的感覺。

這部電影周彥自導自配,音樂當然不會讓人失望,電影的第一個鏡頭還沒有出現就用配樂先聲奪人。

等到片頭結束,大銀幕忽然暗了下來,整個影廳也陷入一片黑暗。

慢慢的,觀眾們才看到銀幕上發出一點點昏黃的光,這些光點一開始并不明顯,就像是冬夜中飄零的火星,過了一會兒,光點慢慢變量,開始連成片。

觀眾們這才發現,原來是一盞白熾燈。

看到開場第一個鏡頭,陳愷歌還挺驚訝的,周彥的拍攝手法比上一部電影進步很多。

這部電影的第一個鏡頭,燈光逐漸變亮,是一個以小見大式的開場,光影對比明顯,跟開頭的配樂完美契合,為這部電影奠定了黑暗的基調。

第一個鏡頭還沒有結束,背景先響起了一道開門聲,隨之轉變到第二個鏡頭。

用聲音引出鏡頭,這個手法周彥在上一步電影倒是經常用。

周彥在聲音方面有著獨特的才華,所以總是能夠聽覺方面抓到一些細節。

第二個鏡頭是固定的,而且是個偷窺的視角,正對著一個樓梯的側面。

在這個偷窺鏡頭中,先出現了腳步聲,隨后出現了女人正在下樓梯的腿。

等到女人走下來,觀眾才發現,原來是女主角王祖賢。

王祖賢穿著一身紫色的長裙,穿過明暗交接的光影,慢慢朝著鏡頭走來。

鏡頭很暗,女主很美。

陳愷歌想起來英國導演希區柯克說過,電影是一門偷窺的藝術,電影的本質是偷窺。

在這個鏡頭之中,觀眾的主觀點鏡頭在偷窺女主角。

這是一種非常規的攝影手段,鏡頭處于比較低的視角狀態,讓觀眾們平視低處,這樣的視點視覺新奇,增加了畫面真實感,也增加了觀眾的代入感。

僅僅是兩個鏡頭,就讓陳愷歌呆住了。

周彥難道真是天才么,成長竟然這么快。

之前周彥拍的東西,陳愷歌都看過,包括那部獲得了克萊蒙費朗的短片《蟻蛉》,可以說,周彥的拍攝手段每一次都在提升,而且提升的非常明顯。

時間很短,陳愷歌也不能把所有細節都注意到,只能先看到鏡頭的運用,但他確定,這些畫面里面肯定還有他沒有注意到的細節。

后面幾個鏡頭,更是突出了周彥對鏡頭運用的掌握,而且還展現他對燈光的研究。

每一個畫面,都在描繪地窖內整體的布光燈位。

這種邏輯感強,細節填充完整的布光燈位描繪,可以在短時間內讓觀眾熟悉場景中的燈光,這樣一來,觀眾的視角就會變廣。

陳愷歌能看到這些東西,因為他是一個專業的導演,但旁邊的張國榮就發現不了這些了。

不過,雖然不明白周彥使用了那些拍攝手段,張國榮卻能看得出,這部電影的拍攝確實很有水平,短短幾個鏡頭,就把觀眾的胃口吊了起來。

這個女人是誰?她在地窖干什么?為什么她的肢體語言表現出她會遇到危險?到底是什么在威脅著她?

同時,張國榮還發現了一個特別的點,那就是在周彥的鏡頭下,王祖賢跟她在其他電影里面很不一樣。

王祖賢在別的電影里面,也很美,但是大多導演在拍她的時候,給的鏡頭太直接。

而在周彥的鏡頭里面,王祖賢美的反而不是她的那張臉,而是動作、光影、環境構成的。

離張國榮不遠處的王安意也關注到了這一點,雖然鏡頭里面沒有重點拍攝王祖賢的臉或者身材,可就讓人感覺這個女主角很美。

王安意的理解比張國榮要更深一點,想到周彥還是個作家,她就想到中國文學對人物描寫的特點。

三等外表粗略帶過,二等外表細致描寫,而一等外表則不描寫。

有人可能會好奇,不描寫怎么知道美不美?

這就是中國文學作品在描寫人物的特別之處,喜歡用環境來寫人物,小橋,流水,煙雨,畫傘,一個女人站在這幅畫面里面,不需要有任何描寫,所有人都知道她美。

不僅古代文學如此,現代文學亦是如此。

《邊城》里就有一句形容翠翠,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

這一句對翠翠的外貌并沒有細致描寫,但這一句卻把一個清明透徹的少女印在了讀者的腦海之中。

周彥拍王祖賢也是這樣,雖然沒有懟著王祖賢的臉拍,但是周圍的一切都讓觀眾覺得王祖賢很美。

只用了半面光,就讓王祖賢易碎的、柔弱的形象凸顯了出來。

現場的每個人都對電影有自己的解讀跟認知,角度不同,但是他們都發現,這些鏡頭所蘊含的信息很多。

似乎沒有一個鏡頭是多余的,每個鏡頭都恰好出,并且試圖告訴觀眾一些信息。

有些信息比較簡單,一眼就能看得出來,而有的信息可能就需要花心思想一想。

但是留給觀眾思考的時間有不多,因為電影的節奏很快,沒一會兒,第一個沖突就出現了,一個裸著的男人闖入了男女主的家里。

通過對話,觀眾得知,這個男人曾是男主的患者,顯然男主的治療出了問題,這個男人過來是為了報復男主。

最后,男人一槍打中了男主腹部,接著舉槍自殺。

看到這里,很多觀眾都懵了,男主這就掛了?

電影才過了十分鐘不到吧,后面怎么演?

應該沒死吧。

很快,鏡頭一晃,到了次年秋天。

男主再次出現,手里拿了一份病歷。

觀眾們也松了口氣,看來電影還是正常的,男主大難不死。

那個舉槍自殺的男人應該是死了,男主大概是因為那件事情感到自責,所以找了一個跟那個男人病情一樣的患者。

準備通過治療好這個病人,來緩解心中的自責。

但事情并沒有那么容易,病患小男孩對男主對男主非常抗拒,根本不愿意接受治療。

而之后,故事就按照觀眾們所預想的方向發展,男主為了讓男孩接受自己,一直跟著男孩,試圖做男孩的工作。

后來男孩告訴男主,自己其實能看到亡靈。

對此,男主是不信的,大部分觀眾也是不信的,但是再后來,男主卻在回聽之前的錄音中發現了一些奇特的聲音。

好多觀眾看到這里,都是一愣,乖乖,真有鬼啊?

之后隨著劇情推進,觀眾們也確信了,男孩確實能夠看到亡靈,而且還因為有這樣一個技能,所以被一些亡靈糾纏。

不過電影倒是不太恐怖,反而因為男主的幫助,小男孩慢慢打開了心扉,接受了自己有陰陽眼的現實,并且開始嘗試這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亡靈。

到這里,觀眾們都覺得這是個非常不錯的,甚至有點溫情的救贖電影。

男主因為對上一個病患的愧疚,而用自己的愛跟耐心去引導小男孩,隨著小男孩變得開朗,男主也得到了救贖。

但就當觀眾們覺得,這部電影就是這樣的時候。

在電影的最后,男主回到家里,看著正側臥在沙發上睡覺的女主,忽然聽到女主在夢中呢喃。

“你為什么離開我?”

男主這時候還沒有意識到任何問題,只是說道,“我沒有離開你。”

這時候女主縮了縮身體,手里的戒指忽然掉在了地上。

戒指落到地上,滾到了男主的面前。

這時鏡頭拍到了女主自己的戒指,然后又拍到了男主空蕩蕩的手指,地上這枚截止赫然就是他的那枚婚戒。

看著這枚戒指,男主陷入了巨大的震驚之中,他想起了男孩的話,還有第一次見到男孩時的畫面。

而這時,有些觀眾還沒看懂,但有些觀眾卻已經看明白了。

男主已經死了,他跟小男孩一起的時候,一直都是亡靈的狀態。

怪不得,女主一直都不理他。

怪不得,每次男主靠近女主,女主都會發冷。

原來,他一直都是亡靈,卻不自知。

男孩其實說過,人死了卻不知道自己是亡靈,當時很多人都沒有多想,這會兒想來,原來說的就是男主。

這突然的反轉,直接讓很多觀眾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特別是這會電影里面的背景音樂也變得非常激烈,把整部電影的情緒推向了最高潮。

張國榮也是脊背發涼,怪不得說這是一部非常特別的電影,原來是這樣。

關鍵是這個結局雖然突然,卻一點都不突兀,導演早就在前面的鏡頭里面給了線索,只不過觀眾自己沒有往這方面想,所以沒有當回事情。

現在看到了結局,再回想那些細節,就會明白,其實導演也在一步一步地引導觀眾們去發現真相。

不過電影到這里并沒有結束,臨了,周彥忽然出現,他站在教室里面,捧著書,對著幾個孩子,說:“今天的故事說完了。”

看到這個鏡頭,很多觀眾都一臉的驚訝,這是啥意思,剛才的故事都是假的?

不對,故事當然是假的,沒人會覺得這部電影里面的故事是真的。

但是有必要這樣說一句么?

陳愷歌笑了笑,他倒是知道為什么要加這么一段,就是為了過審。

雖然內地電影并沒有明文規定,不能出現鬼,但是送審的時候確實會被卡,最后這個鏡頭,等于是打個補丁。

其他大部分觀眾不明白,但這并不影響他們為電影送上掌聲,周彥執導的第二部長片,確實沒有讓人失望。

這部電影雖然看著并不激烈,也沒有什么愛情、動作戲,但是節奏非常緊湊,能吸引著觀眾一直往下看,然后在最后迎來驚人大反轉。

在眾人的掌聲中,周彥站起身,朝著觀眾們彎了彎腰,表示自己的感激。

首映典禮,到這時也結束了。

散場的時候,很多人特意跑到周彥面前,當面向他表示恭賀。

張國榮朝著周彥豎起了大拇指,“這部電影在香江的票房肯定很不錯。”

相較于《想飛的鋼琴少年》,這部《第六感》明顯更加適合香江觀眾的口味。

周彥哈哈一笑,“借你吉言了,要是電影在香江的票房超過一千五百萬,到時候我請你吃飯。”

“那這頓飯你是跑不了了,多的不敢說,一千五百萬應該沒問題。”

張國榮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不僅僅因為這部電影的題材更適合香江觀眾,它的演員陣容也很好,梁家輝跟王祖賢在香江還是挺有票房號召力的。

當然,這也不是一定就穩當的,香江的電影市場太過激烈,之前《青蛇》有王祖賢跟張蔓玉,導演還是徐克,不還是照樣撲街么?

陳愷歌在旁邊說道,“見者有份,到時候請吃飯可不能少了我。”

周彥大手一揮,“沒有問題,如果《第六感》在香江票房超過一千五百萬,我請你們所有人吃飯。”

“那內地呢?內地多少票房你請吃飯?”陳愷歌又問。

“內地票房不好算啊。”

“不是有估算嘛。”

“那就兩千萬,超過兩千萬,我就請你們吃飯。”

“還有臺島呢,霓虹呢……”

鞏莉開玩笑道,“那干脆讓周彥把咱們一年的伙食費給包了。”

王祖賢笑瞇瞇地說,“要是《第六感》在臺島的票房能突破一千五百萬,我請大家吃飯。”

“嘿,那敢情好。”

鞏莉挽著王祖賢胳膊,跟周彥說,“你瞧瞧,咱們小賢妹妹請的值不值。”

周彥連連點頭,“值,當然值,以后還請。”

“以后再請,恐怕王小姐的片酬要漲啊。”陳愷歌說道。

以前陳愷歌是不太愿意用王祖賢這類演員的,在他看來,王祖賢雖然漂亮,但是沒有特點,入不了他的戲,但是今天看了《第六感》,還別說,在周彥的鏡頭下,王祖賢跟以前的角色還真不一樣。

雖然這部戲女主角的戲份不多,但是王祖賢接得非常幸運。

王祖賢則非常大方地說,“沒事,以后周導找我拍電影,一律打折。”

“那我們找你呢?”陳愷歌問。

周彥接茬道,“那你找的話,肯定得問你多要點片酬,不然也沒辦法給我打折。”

“嘿,那不是拆我這個東墻,補你的西墻了么?”

“這叫片酬守恒定律。”

內地電影票房非常溫和,消息傳播也相對較慢,即便電影比較好,也沒有辦法迅速爆火,都是一步一步往上走的。

所以,雖然《第六感》首映的時候獲得一致好評,卻沒有在短時間在社會上引起什么轟動。

而且內地票房統計困難,電影上映一個禮拜也沒有詳細的數據,票房不說了,連觀影人次都沒有。

一個禮拜后,電影在香江上映。

上一次,周彥在香江名不見經傳,電影開局的宣傳并不太好,電影院給的排片也很一般。

但是這次情況好了很多,周彥如今在香江的名氣早跟當年不同,而且這部電影還有梁嘉輝跟王祖賢,電影院自然愿意給排片。(本章完)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