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190章 李廠長的心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0章 李廠長的心思

第190章 李廠長的心思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4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讀小說吧)當吉他跟鼓聲響起的時候,周彥就感覺這首歌有些耳熟,隨后他就聽出來了,這不是《小鳥》前奏的變調么?

很快,到了人聲部份。

“理想總是飛來飛去

虛無縹緲

現實還是實實在在

無法躲藏

周彥臉上露出了笑容,還真是《小鳥》。

雖然周彥平時很少聽國內的搖滾樂,但《小鳥》是他很喜歡的一首歌。

汪鋒后來有很多梗,不少網名喜歡調侃他,說什么“汪半壁”、“汪頭條”之類的,但汪鋒早期的才華卻沒得說。

上次路學長跟周彥聊天的時候提到,汪鋒的歌對于《長大成人》這部電影,過于高級,其實這話并沒有說錯。

在《長大成人》這部電影里面,雖然主角周青是個搖滾青年,但是電影里面搖滾元素并不是特別多,期間出現的一些跟搖滾有關的片段,主要表現的也是搖滾的頹廢。

而《小鳥》這首歌,卻太過于積極了。

說《小鳥》積極,可能有些人會反對。

瞧瞧這歌詞。

“現實還是實實在在無法躲藏”

“身體沒有力量,不想感到悲傷,只好裝得放蕩”

“我感覺不到倦意,卻又無處可去,空虛把我扔在街上,像個病人逃避死亡”

這些歌詞,聽起來就很壓抑,像是一個對未來毫無頭緒的少年人,茫無目的地走在大街上,心中充滿了迷茫。

但是這首歌后面的歌詞卻一改迷茫,充滿了激情。

“我再也不想麻木”

“再也不想任人擺布”

“再也不想在謊言中讓生命虛度”

這首歌好就好在這里,歌詞跟旋律很契合,呈現的故事也是完整的,很好地講述一個少年人從迷茫漸漸走出來的心路歷程。

當下很多搖滾樂隊,每天弄的那些玩意,主打的就是個頹廢,越是離經叛道的,他們越要玩。越是主流痛斥的,他們越覺得有吸引力。

這就有點像說唱,要真實,要對抗,要反傳統、反高雅。

每次想到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搖滾,周彥就會聯想到達達主義,那種無序的、短暫的、反叛一切的,都十分相似。

但如果把這段時間的中國搖滾定義為達達主義的一部分,那達達主義的擁護者們可能又會反對,大概在達達主義擁躉的眼中,這些搖滾不過是小孩子們玩的東西。

雖然很多搖滾樂手不愿意承認,但是他們之所以會否定汪鋒的搖滾,其實也是因為汪鋒的歌里面充斥了太多積極因素。

《小鳥》這首歌可能還不夠明顯,而像《我愛你中國》這首歌就很容易看出區別了。

很多人搖滾歌手認為,《我愛你中國》這種歌就媚上、不real、不遵從內心,是徹頭徹底的偽搖滾。

《小鳥》、《我愛你中國》這類搖滾歌曲,跟當下流行的其他搖滾歌曲孰優孰劣,周彥不做評價,但是他認為,搖滾音樂人不應該容不下這類歌曲。

當一首歌演奏結束,周彥的思緒也飛了回來,他由衷地為樂隊的表演鼓起了掌。

“師兄,怎么樣?”

汪鋒迫切想要得到周彥的肯定。

龍隆跟趙沐陽也一樣看著周彥,期待著他的點評。

周彥點點頭,說道,“四個小節的主歌,兩個小節的預副歌,四個小節的副歌,主歌用低音旋律鋪墊,預副歌忽然提高音域,不停重復1和6兩個音,副歌第一句旋律1116,也延續了預副歌,聽起來副歌跟預副歌像是一個整體……整首歌是G大調,副歌以G調的……”

沒有給出任何定義,周彥只是從旋律走向和配器簡單地剖析了這一首《小鳥》,最后總結道,“很不錯的一首歌,歌詞中前段的迷惘更彰顯了后段中對自由的咱們與向往,好的作品能夠讓聽眾從中獲得面對現實的勇氣跟信心,這一點,你們做到了。”

汪鋒沒想到周彥會給出如此高的評價,在汪鋒眼中,周彥像一座高山,只要周彥能夠稍微給出一點正面的評價,就足以讓他高興。

龍隆他們也非常激動,周彥的認可,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正如《小鳥》前半段歌詞中所寫的那樣,現如今的他們還比較迷惘,雖然簽了周氏之后,他們不需要為了生計四處奔波,但是他們對樂隊的未來還是沒有頭緒。

一開始組建樂隊的熱情,雖然還在,但早已不如之前那樣熱烈,是剩下的,就需要用別的一些東西來支撐。

沒有生計問題,他們也要面臨其他很多問題,觀眾到底會不會喜歡他們的作品?以后把專輯做出來,能不能給公司掙錢?

雖然公司一直沒有給過他們太大的壓力,但是他們卻不能不想這些事情。

自從他們組建了樂隊之后,就經常聽到其他樂隊解散的消息,知名的大樂隊就不說了,還有很多不知名的小樂隊。

單單是燕京這一座城市,可能這個月組建了十個新的樂隊,下個月就要解散十五個。

當然了,搖滾圈也不是一點好消息都沒有,聽說魔巖三杰今年春天要出新專輯,而且魔巖唱片也在大力推廣他們,這也給很多搖滾音樂人一些信心。

但魔巖三杰的發展,對鮑家街43號是有影響的,因為他們樂隊的風格跟魔巖三杰完全不同。

當所有人都在朝著另一條路走的時候,鮑家街43號的這幾個成員就要考慮,他們走的這條路是否是對的了。

因此,周彥的肯定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你準備把這首曲子放在《長大成人》里面的哪一塊?”周彥問道。

“我準備放在蘭州女孩去舞廳找周青的那一段,就讓周青他們樂隊演奏這首歌。”

周彥沉吟道,“這首曲子很好,跟周青這個人物也很契合,但是放在這一段并不合適,因為這首曲子太過積極,不符合他們那個樂隊的風格。這個樂隊,包括周青所在的整個音樂圈子,就是一個字‘頹’,給他們寫一點地下流行的大路貨就行了。至于這首《小鳥》,可以放在片尾,作為點題的存在。”

汪鋒的音樂才華是有的,但要說配樂,經驗就少得可憐。

“可是那類曲子,我不太能寫出來……”

周彥看了一眼汪鋒,“你不是寫不出來,而是過不了心里的那一關,你是覺得寫出那種曲子讓你丟人。”

汪鋒低下頭沒說話,算是默認了。

“如果你還想做配樂的話,那你的思路就要變過來。配樂指導是為了電影劇情服務的,如果今天路學長拍的不是《長大成人》,而是《鮑家街43號傳記》,那你可以盡情發揮,但是《長大成人》里面所展現出來的搖滾音樂圈就是那樣。如果你非要把《小鳥》拿給他們樂隊演奏,那就直接把路學長的這個故事給打亂了,周青他們樂隊里面的那些人,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你覺得他們能寫出《小鳥》這種歌曲么?”

“就像是一個街頭大排檔里面,出現一道黃燜魚翅,你自己不覺得別扭么?”

汪鋒依舊低著頭,依舊不說話。

周彥也不知道他有沒有聽進去,就又問道,“你到底要不要接這個活,不行的話,我可以提前跟路學長溝通,把人換掉。”

“不要,師兄。”汪鋒一聽要換人,也急了,連忙保證道,“我一定會改變思路的。”

聽到汪鋒的保證,周彥點點頭,“做配樂,需要有高屋建瓴的意識,但也不能總是居高臨下,要學會沉下來,走進故事當中,多站在角色的角度去思考。這樣一來,把配樂做好了,也能讓你的音樂創作更加順暢,當你真正走進這個故事當中,就會發現,它能夠給你帶來很多生活中無法獲得的體驗。”

“師兄,我知道了。”

周彥也沒有再多說什么,他看了看手表,“行了,你們練著吧,我去其他地方轉轉。”

汪鋒他們也不是小孩子了,有些事情說再多也沒用,還是要靠他們自己去體會。

“師兄慢走。”

離開了練功房之后,周彥又在工作室里面轉了轉,最后到了他自己的辦公室。

周彥自己的辦公室不大,總共也就二十多平方。

布置也非常簡單,一套沙發,一個茶幾,一張辦公桌,一個椅子,就連書架都沒有放。

之前姜霞說,要在后面弄個書架,上面擺上書好看點,不過這個提案被周彥否決了。

他平時在這個辦公室待的時間不會太長,大部分時間可能都是在練功房或者錄音棚里面,就算來辦公室,也不會花太多時間看書。

如果要看書,他為什么不在家看呢?

只是為了面子的話,那不如不弄,他也不需要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周彥在辦公室坐了一會兒,把剛才轉了一圈看到的問題都給記了下來,準備回頭拿給姜霞他們看看。

還有一些其他需要補充的東西,周彥也都一并寫下,讓姜霞他們去弄。

現在姜霞也不是一個人了,工作室開張在即,姜霞已經招了一個助手。

但一個助手顯然是不夠的,這段時間他們也在物色人選的,準備在工作室這邊搭建一套班子下來。

別的不說,肯定先要把工作室的總經理給招到,這樣工作室開工之后,就不用周彥跟姜霞自己盯著了。

招到總經理之后,后續工作室需要補充人員,就可以讓總經理自己去招募。

周彥還沒寫完,電子廠的廠長李修海就來敲響了辦公室的門。

聽到敲門聲,周彥抬頭,看到是李修海,他放下筆起身道,“李廠長,您怎么來了?”

李修海笑著走進來,“我剛才看到你的車停在外面,想著你來廠里了,就順道過來看看。”

“請坐。”將李修海請坐下,周彥又告歉道,“辦公室剛弄好,連個水壺都沒有。”

李修海擺擺手,“別客氣了周老師,我辦公室離你這邊也沒幾步,剛喝了一肚子水過來的。”

說著,他又在辦公室里打量了起來,“還是你們這效率高啊,才幾個月功夫,這個倉庫就大變了樣。周老師這是剛到燕京?”

“嗯,剛到就來這邊看看,眼見著工作室快要開了,我看有沒有什么地方遺漏的。”

“沒錯,還是仔細一點好,這棟樓感覺怎么樣,還算寬敞么?”

周彥點點頭,“挺好的,基本上滿足日常需求了,這些錄音棚什么的,主要也是我自己用。”

“周老師你的招牌在這里,以后肯定會有很多人慕名過來,我看你在樓下規劃了那么多車位,就知道你們對未來的規劃肯定非常長遠。”

前面李修海的話周彥沒當回事,這會兒卻聽出一些別的東西來了。

李修海老是想把話題往工作室的未來規劃上引,看來他也不是像他說的那樣,只是順道過來隨便走走。

知道李修海可能是有什么想法,周彥便順著他的話往下說,“既然做了,肯定是希望能夠往大了做,只不過眼下只把現有的做好就行了。”

李修海立馬說道,“周老師你放心,倉庫你們只管用,不要有任何后顧之憂。而且你們以后想要擴張的話,我們也會竭盡全力支持,前面這個三號樓,離你們比較近,你們如果想要的話,我們廠可以把生產線擠一擠,給你們騰出來地方。”

這下周彥聽明白李修海的意思了,原來是想要把三號樓租給他們。

李修海嘴上說得挺好,什么生產線擠一擠,給他們工作室騰地方。

事實上,電子廠現在的情況周彥門清。

三號樓本來就是電子廠在擴張的時候弄的。

但是三號樓的生產線剛弄到一半,廠子效益就不行了,現在三號樓的生長線基本上處于停工狀態,工人都被拉回到一號樓跟二號樓里面。

李修海大概是想著,三號樓空著也空著,不如把它租給周彥,這樣一來就能補貼廠里面。

現在廠子效益不太好,企業改革又沒有開始,工人都扎在廠子里面,每天人吃馬嚼的都要錢。

廠子效益不好,賺不到錢,養著這些工人舉步維艱,就只能伸手向上面要錢,但上頭的錢哪有那么好要的。

而且錢要多了,也顯得他這個廠長的經營能力不行。

如果周彥能夠把三號樓給租下來,別的不說,廠子的基本盤還算能夠穩住。

人家可不管你廠子的錢是不是靠自身業務賺的,只要能把盤子穩住,領導就能滿意。

但是周彥并不想搭這個茬,他之所以會租電子廠的倉庫,是因為倉庫的空間大,樓層高,有改造成錄音棚的條件。

而三號樓的樓層挑高不到四米,不具備改造成大型錄音棚的條件,最多也就能做成普通的練功房,或者拿來辦公用。

關鍵現在的工作室,也用不上這么多地方,租過來純屬浪費。

要是再過幾年,廠子能買賣了,周彥倒也不介意花點錢買下來。

“李廠長,實在太感謝了,以后如果工作室有發展了,我肯定要去麻煩你。只不過眼下,恐怕還不需要這么多地方。”

聽周彥這么說,李修海微微有些失望,不過這個結果他也有預料。

他之所以要說這個事情,也是想讓周彥心里面能有這事。后面假如碰到要用地方的情況,也能第一時間想到他們這個三號樓。

“嗐,周老師客氣了,這都是應該做的。”隨后李修海又非常大方地說道,“雖然當時只租給你們倉庫以及邊上這一小圈,但是三號樓后面這塊空地隨便你們用。”

雖然李修海不知道周彥到底是什么背景,但是周彥能夠從沈思源手里搶到這個倉庫,可見其身份不一般。

反正三號樓后面這片地方他們廠里面基本上用不到,干脆就做個順水人情,送給周彥他們使用,也算是結了個善緣。

周彥點頭感激道,“實在太感謝了。”

李修海也很識趣,事情說完,就起身告辭,“那周老師,我就不耽誤你工作,先回去了。”

“嗯,李廠長您去忙,我這還有點事情,回頭有時間我去您辦公室拜訪。”

“那我恭候大駕。”

等到李修海離開,周彥走到窗戶邊上,看了看對面的三號樓。

雖然他沒有搭李修海的茬,但是對于三號樓,他還真有一丟丟想法。

三號樓的挑高做不成大型的錄音棚,但周彥還想著有機會做個電影工作室,到時候就可以把三號樓給租下來。

只不過電影工作室是后面的事情,現在去把三號樓租下來有點浪費了,反正三號樓一時半會也沒人會去租,后面再說這個事情也不遲。

主要還是他現在手頭上并不寬裕,弄現在這個工作室,已經花了他不少錢了。

三號樓如果要租下來,這么大一棟樓,光是裝修就要花費一大筆錢。

趁著開學前,周彥去了一趟人民文學出版,去的時候他帶了一份稿子。

林海闊接過稿子之后,疑惑道,“這是?”

“我還是覺得單行本的篇幅太少了,想要加一篇。”

林海闊眉頭一挑,點頭道,“我看看。”

他先看到了的名字——獅子橋。

獅子橋看起來像是一個地方的名字,不過李海闊在腦海中搜索了半天,也沒搜到這個獅子橋在哪兒。

許是某個不太知名的地方。

而這篇的開頭,就提到了獅子橋。

“我路過獅子橋的時候,李里來找我,‘趙芳要結婚了。’”

“他看著我,觀察我的反應……”

看完第一段,林海闊抬頭看了看周彥,心說周彥這篇新跟之前的風格好像也不太一樣,但是敘事風格還是一如既往的成熟。

《樹洞》的新魔幻現實主義讓人眼前一亮,而這篇新似乎并沒有延續之前的風格,開頭讀起來更像是現實主義,而且這還是第一人稱,跟周彥之前的幾篇都不太一樣。

講述了“我”跟一個叫趙芳的女孩子的故事,“我”跟趙芳是初中同學,“我”個子很小,學習一般,在班里面并不起眼。

趙芳學習不好,卻是學校的名人,但卻不是什么好名聲。

她身材高挑,非常漂亮,平時又喜歡穿裙子,所以學校經常會有一些關于她的風言風語,還有傳聞說,她墮過兩次胎。

機緣巧合之下,趙芳跟“我”走得很近,晚上經常一起去獅子橋旁邊聊天。

后來“我”跟趙芳在獅子橋鬼混的事情被揭發,結果就是趙芳退學,而“我”反而因為這件事情在學校出了名,受到很多男孩子的羨慕。

多年以后,“我”再聽到趙芳的名字時,她已經快要結婚。

“我”并不想打擾他,但是不知怎么的,“我”跟趙芳當年的事情被趙芳的新婚丈夫知道了。

她的丈夫堵在“我”家門口,逼問我當年的事情,但是任憑“我”如何解釋,她的丈夫都不愿意相信。

最終的結果是,趙芳被迫跟丈夫結婚,而“我”則去了另外一個城市。

“我”最后一次聽到趙芳的消息,還是在獅子橋邊上,但聽到的卻是死訊。

這篇不算短,有一萬五千多字,但是林海闊閱文無數,看稿子的速度很快,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鐘就把稿子看完了。

看完之后,林海闊唏噓道,“這個女孩子的命運實在坎坷,人言可畏,有時候一句話就能化成一把刀子,殺人于無形。而且這篇也展現了農村某些地方教育水平的落后,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對青春期的學生缺乏正確的引導。不過我看這篇,是不是還有后續,里面出現了一些人物,看起來好像后面還有擴展。”

“趙芳的故事到此就結束了,不過獅子橋的故事還有。”

《獅子橋》是周彥自己寫的一部短篇集,里面總共包括了六個故事,都是圍繞著獅子橋來的,趙芳只是其中一個。

“其他的寫出來了么?”

“還沒有。”周彥搖搖頭。

其實都在他腦海中,不過暫時沒有寫出來而已。

林海闊拿著稿子,“這篇稿子您是準備直接放進單行本里面,還是先找個雜志發表?我個人建議還是先找個雜志發表,如此一來您這邊也能多一部分收入。”

這次人民文學出版社之所以想要給周彥出單行本,主要是因為《樹洞》這篇,其他的都是添頭,加一篇新,對后期的銷售影響其實并不大。

不然的話,林海闊也不會建議周彥先去找一個雜志社發表。

“沒問題,回頭我去找《燕京文學》問問,看他們要不要這個稿子。”

林海闊笑道,“不可能不要的。”

這篇的水平完全沒有問題,而且對于周彥這樣的“老作者”來說,雜志社本來就會放寬要求。

文學嘛,還是感性的,作者的名字能為文章加分不少。

其實就算不看故事內容,單單憑周彥的寫作手法,大部分雜志都會收。

林海闊對周彥的寫作手法非常感興趣,其實現在很多作家都在摸索改怎么寫,比如余樺、馬原他們一批人,之前就一直在研究這些東西。

但是周彥顯然比他們走得更前,在寫作手法這一塊,他可以說是得心應手,頗有點取百家之長,再加點自己創新的意味。

“正好我一會兒就去找華揚。”

林海闊點點頭,“周老師您放心,不管有沒有雜志社發表,我們都會把這篇稿子放進單行本里面的。”

聽到林海闊這么說,周彥還挺意外,原本他以為林海闊就是現代文學組的一個普通編輯,現在看來林海闊應該還挺有權利,不然也不能直接把這事給應承下來。

如果林海闊是個普通編輯,那他至少要去找他們的組長審批。

跟林海闊告辭之后,周彥就帶著稿子去找了華揚。

華揚對稿子贊不絕口,不過能否發表也不是他能決定的,他讓周彥先回家等消息,他要將稿子往上遞。

第二天下午,華揚就來了消息,說稿子通過了,預計在下下期《燕京文學》上發表。

這事定下來之后,周彥也就沒有再管,最近學校開學了,他還有不少事情要忙。

而且除了忙開學,他還要幫著賈國屏忙結婚的事情,賈國屏跟張新寧的婚禮定在正月二十八,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

當然也不是周彥一個人忙,他動員了很多學生,幫他一起忙。

結婚當天新郎新娘穿的衣服,周彥之前就拜托了董文苗,當天新娘的妝造,周彥又去燕京制片廠找了兩個化妝師來幫忙。

接親的車子,他讓姜霞幫他找的。

剩下的就是婚禮當天,對食堂的布置,這一塊他交給了學生們,讓他們去設計方案,等到結婚頭一天再一起布置。

另外,周彥還請了兩個攝影師,會在他們結婚當天全程錄像。

為此,周彥還特意寫了一份策劃書。

把所有事情捋完之后,周彥發現,電影從業者,還挺適合搞婚慶的。

其實婚禮就是一場盛大的演出,沒有ng,全部一條過,婚禮所要用到的一切,拍電影的都有。

至于這部電影的“配樂”,周彥就不越俎代庖了,全部是賈國屏自己親自操刀。

為了這場婚禮,賈國屏總共寫了十七段曲子,畢竟是自己的終身大事,這家伙也真是賣力。

臘月二十二,周四,上午周彥上完課,在食堂吃過午飯就準備回家了,下午他要去參加《樹洞》的慶功會。

剛從食堂出來,就碰到了賈國屏。

“見到你正好。”賈國屏從挎包里面掏出一份請柬,“這個給你。”

周彥笑著接過請柬,“還特意給我發個請柬啊。”

“關系再近,這個流程也必須有嘛。對了,請柬雖然只有一份,但可是邀請你們全家人的。”

“我家人過來恐怕比較困難了。”

“不管能不能來,反正我禮節要到嘛。回頭多弄點喜糖,幫我帶回去給弟弟妹妹們分一分。”

賈國屏之所以提到家人,主要也是因為周彥的弟弟妹妹。

之前周倩他們幾個來的時候,跟賈國屏還有張新寧混得很熟。

如果是暑期的話,周彥還真想把幾個弟弟妹妹接過來湊湊熱鬧。

“放心吧,到時候我肯定要拿不少糖,你可要把糖備足一點。”

“這個你不要擔心,什么不多,糖管夠。”賈國屏拍了拍周彥肩膀,“行了,我去吃飯了,忙了半天,餓得要死。”

“嗯,你去吃飯吧。”

周彥點點頭,拿著請柬回家了。(本章完)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