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182章 《夜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2章 《夜明》

第182章 《夜明》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周彥也沒有仔細介紹這首曲子,光說了個名字,就去跟二胡樂手一起去旁邊做演奏前的準備了。

臺下的觀眾都有些懵,但是懵過之后,一個個都笑了起來。

周彥第五次返場已經是意外之喜,沒想到竟然還能聽到新曲子,簡直是喜上加喜。

而此時,音樂廳外面的觀眾們則心情復雜。

雖然音樂廳有隔音,但是在外面還是能夠聽到里面動靜的,縱然不清楚,但是大概知道里面在干什么。

就比如剛才的返場,即便不知道演奏的是什么曲子,光是聽里面的掌聲,就知道是返場。

原本第四次返場結束之后,外面的觀眾都在期待周彥跟樂團出來。

今天的音樂會,主辦方之一的代風娛樂,在音樂廳外面圈了一個地方,還安排了一些坐位。

這些座位不是隨便坐的,也需要票。

不過代風倒沒有用這些票去賣錢,他們在現場做活動,觀眾們只要能夠填寫一份表格,就可以免費獲得一次抽取戶外座位的機會。

他們總共設置了三百個座位,現場一千多人,還有一些人并不會參加抽獎,所以中獎概率還是挺高的。

即便沒有抽到票,其實也沒什么關系,反正站著聽影響也不大。

雖然官方沒有說音樂會結束之后,樂隊會出來,但既然主辦方都安排座位了,那肯定是要出來的,而且看這個陣仗,應該也不會只有一兩首曲子,不然不是浪費這番安排嘛。

因此,外面的觀眾對音樂會結束之后的戶外演出非常期待。

只不過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第四次返場結束之后,周彥竟然又來了第五次返場。

一方面,他們是高興的,畢竟周彥來到東京,能夠為東京的樂迷們打破慣例,這代表周彥確實很重視他們。

而另一方面,在里面聽音樂會的畢竟不是他們,這更增添了他們沒買票的遺憾。

“不知道第五次返場,會演奏哪首曲子。”佐藤里菜好奇道。

“說不定是新的曲子。”田仲間二說。

伊吹鈴音笑道,“你每天都在想新曲子的事情。”

“事實上,他每天都在想《風居住的街道》。”佐藤里菜說。

“可惜周彥說了,今天的音樂會不會有《風居住的街道》。”伊吹鈴音嘆道。

“是啊,真可惜,不知道后面的幾場,會不會有《風居住的街道》。”

“即便有我們也看不到。”

“你們聽說了么,這次的音樂會錄像后面會在朝日電視臺播出。”

“誰說的?”

“我剛才聽到有人說的。”

“應該是假消息吧,如果是真的,朝日電視臺肯定早就公告了。”

“是啊……”

伊吹鈴音剛開口,現場忽然靜了下來,旁邊還能聽到有人發出“噓”的聲音。

他們知道,應該是第五次返場的曲子開始演奏了,大家都不說話,是為了能夠聽得更加清楚。

事實證明,他們集體的靜默是有用的,田仲間二聽到了音樂廳里面傳來一陣悠揚的竹笛聲。

是獨奏!

田仲間二有些驚喜,他非常喜歡周彥的獨奏,之前《借黃瓜》的那個錄像帶他買了一個,已經翻來覆去看了很多遍。

錄像帶里面,周彥對著遠處青山撫笛的場面,太讓他著迷了。

田仲間二聽音樂,根本不在乎什么器材、音質,他更加看重氣氛,當時在朝日電視臺看到那段錄像的時候,他的腦海中就浮現出古代的音樂大家撫笛弄琴的畫面。

他最近聽過一個中國古代的故事,叫做伯牙子期,當時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他腦海中浮現的也是周彥對著青山撫笛的背影。

其他人談到周彥曲子里面出現的景點時,說的最多的就是故宮、長城,但田仲間二卻一直想要去將軍坨看看,他想站在周彥站的那個位置,看著那座將軍坨,感受當時周彥吹笛子時的心境。

那座看起來并不算宏偉的山,因為周彥撫笛的背影,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音樂廳里面傳出來的笛聲,像是穿過密林的清風,吹到他們面前的時候,已經輕柔得不像話,眾人只能屏氣凝神,側耳傾聽,不愿意浪費一絲一毫分貝。

笛聲響過一陣,忽然又進來一段二胡。

這首曲子前面的部分,調性有點像《借黃瓜》,每個音符都透露著雀躍跟歡快,竹笛跟二胡你追我趕,像是兩只在花叢中飛舞的蝴蝶。

平松和廣以前對二胡的印象,都是那種非常深沉悲傷的,而這首曲子里面的二胡給人的感覺卻大不相同,粗獷的音色中,卻帶著一絲細膩。

如果這兩種樂器的聲音真是兩只蝴蝶的話,那二胡顯然是一只雄性,竹笛更像是雌性,二胡的聲音一直在追趕著笛聲,而笛聲呢,雖然在不斷地逃跑,卻有種欲拒還迎的感覺。

伊吹鈴音跟佐藤里菜兩人此刻的表情,像是看了一場愛情電影一樣,這種描述純真愛情的曲子,特別容易打動她們這些女孩子。

但是好景不長。

到了第二段,旋律慢慢變了,開始變得憂郁,沉悶。

第一段里面,笛聲跟二胡聲你來我往,中間基本上沒有空白,但是到了第二段,二胡的聲音結束之后,要留白一小會,笛聲才會作出回應。

倒是笛聲響過之后,二胡回應的很快。

很明顯,女方那邊受到了阻礙。

而這第二段,才只是過渡而已。

到了第三段,忽然狂風驟雨一起來襲,曲調忽然變得激昂起來。

漫天陰雨,兩只蝴蝶,努力地振動著翅膀,朝著遠處陽光普照的地方飛去。

雖然聲量不是很高,但如此激情澎湃的旋律,也聽得外面的觀眾一陣激動,他們未必都從這首曲子里面聽到愛情,但是喜悅、激動、悲傷、亢奮,音樂在表達這些情緒的時候,根本就不需要聽眾仔細理解,它們會直接走進聽眾的心里,在聽眾心里最深處的地方撥動琴弦。

我開心,未必要知道為什么開心。

我悲慟,也未必需要知道為什么悲慟。

這就是音樂較之其他藝術形式的優勢所在,它虛無縹緲,卻又直截了當。

有的人聽不到愛情,卻能聽到人生中的種種,不需要有固定答案,只需要沉入它,享受它。

蝴蝶振翅飛翔光明,固然讓人心潮澎湃,但現實卻不能如意。

它們的抗爭,最終失敗了。

到了第四段,一段悲傷的旋律響起。

這時,田仲間二他們三個人相互看了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驚訝。

這是——

風居住的街道!

沒錯,此時從音樂廳里面傳出來的曲子,就是之前朝日電視臺里面播放的那段十五秒的《風居住的街道》。

對于這段旋律,田仲間二他們早已經爛熟于心,根本不可能聽錯。

竟然是這首曲子。

難道這就是《風居住的街道》的全貌么?

可是,周彥之前在采訪里面,不是說,今天的音樂會上不會有《風居住的街道》么?

為什么在第五次返場的時候卻出現了?

是周彥被霓虹樂迷的熱情打動,決定放一波福利?

還是說,周彥原本就是要演奏這首曲子的,只不過提前放了煙霧彈,就是為了給觀眾們一個驚喜?

哇,他好壞。

但是,好喜歡。

外面的觀眾都在想,為什么會出現《風居住的街道》時,音樂廳里面的觀眾卻是一臉懵逼。

他們也知道這段曲子是《風居住的街道》,但關鍵是,周彥剛才明明說,這首曲子是《共飲長江水》,難道《共飲長江水》是《風居住的街道》另一個名字?

他們已經完全弄不明白,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但是這會兒也不是他們想這些的時候,第五次返場的曲目,驚喜值實在太高了。

雖然只有兩個樂器,而且沒有用擴音,在兩千多人的音樂廳里面,音量比較小,聽感不如演奏交響樂的時候好,但恰恰因為這樣,這首曲子給他們的感覺非常特別。

平介在臺下忍不住搓搓手,此時他感覺自己太幸福了,雖然票花了不少錢,但完完全全物超所值,他們應該是第一批聽到這首曲子的聽眾了。

同時他也在惋惜,這首曲子沒有收錄在專輯中,他們只能在音樂會上聽,回家就沒辦法聽了,只能繼續聽那個十五秒的版本。

如果這首曲子能夠錄制成單曲就好了,最好再把《借黃瓜》跟《遙遠的記憶》也給收錄進去,哦,對了,應該把改編過的《假若愛有天意》以及《永遠同在》也收錄進去。

想到這里,平介感覺自己有點貪心了。

如果這幾首曲子放在別人那里,再弄一點品質一般的曲子,就能做成一張專輯了。

就在平介胡思亂想的時候,曲子進入了第五段,這時,漫天悲傷化作相思雨。這一段非常短,大概也就二十多秒,曲子就漸漸弱了,最終消失不見。

等到《共飲長江水》吹奏結束之后,現場掌聲雷動,第五次返場的這首曲子長度接近八分鐘,如此持久,讓聽眾們非常滿足。

直到周彥拿著話筒說了一句“謝謝”,掌聲才慢慢弱下來,因為他們知道,周彥要說話了。

今天這場音樂會,周彥一點都沒有劃水,因為今天演奏的所有曲子,都有竹笛,大部分時間,他都是坐在最前面。

不像之前《鋼琴少年》跟《燕京·無聲》音樂會的時候,遇到部分曲子,他自己是不上的,或者化身“東郭先生”,就在樂團里面渾水摸魚。

所以音樂會到現在,他也有些疲憊了。

長長地舒了口氣,周彥笑著說道,“非常感謝大家的捧場,但是今天的音樂會真的要結束了。在結束之前,我簡單說一說剛才這首《共飲長江水》。在座的一些跟我一樣從中國來的朋友,或者是對中國文化比較了解的霓虹朋友,應該知道‘共飲長江水’是取自中國的一首詩。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你們或許也聽到了,這首曲子的第四段非常熟悉。沒錯,第四段就是《風居住的街道》。”

聽到周彥這么說,底下也響起了一陣小聲的議論。

原來是這么回事,周彥把《風居住的街道》改編成了一個更長,情緒變化更加豐富的曲子。

共飲長江水,這個名字也更加直觀了。

說完了這個,周彥也沒有再說什么,起身彎腰跟觀眾們致意,然后就下去了。

他已經明確說了,剛才是今天的最后一次返場,但是他下去之后,臺下的觀眾依舊掌聲不斷,也不愿意走。

即便音樂廳的燈都全部亮了,他們還是不愿意離開座位。

過了三四分鐘,面對如此的熱情,周彥只能帶著指揮岳林再次上臺,不過這次他沒有加曲子,只是單純地上臺謝場。

正常情況下,周彥不會只謝場不加演,但今天他實在有些累,而且加了五首曲子已經不能再加了,要是再加,后面其他城市的場次那就真收不了場了。

還有,一會兒要去外面演出,他也要留點精力。

這次周彥下去之后,觀眾們還在鼓掌。

又過了四分多鐘,周彥又帶著馬東方、方秀他們幾個上臺謝場。

就這樣上上下下,加上之前加演的五首曲子,周彥最終返場了九次。

九次之后,周彥再也不愿意上去了。

隨后又磨了七八分鐘,觀眾們才意猶未盡地開始散場。

對于觀眾來說,這種不停地安可,不僅僅表達了對這場音樂會的贊賞,也是一種提升參與感的儀式,而且還能緩解一下腿麻,畢竟看了兩個多小時的音樂會,尿泡子扛得住,臀腿也未必能扛得住。

別看周彥上上下下返場挺累,其實觀眾們更累。

最后幾次返場,持續了小半個小時,這期間好多人都是站著鼓掌。

鼓掌可是個累人的活,不像周彥他們,在后臺喝喝水、嗑嗑瓜子,時間差不多了,再上臺謝場。

場內的觀眾們不停安可,樂在其中,但是場外的觀眾們卻十分煎熬。

要是加演曲目,他們倒感覺還行,畢竟能有更多曲子聽。

但光聽里面在鼓掌,就不見周彥他們出來,那可真是太熬人了。關鍵是,音樂廳里面暖和和的,外面卻寒風吹徹,霓虹人看似抗凍,其實也不是不知道冷的鐵人。

周彥也知道外面的觀眾等了挺久,所以也沒有在后臺耽誤太長時間,就帶著一些樂團的成員,到了音樂廳外面。

音樂廳外面不僅僅安排了很多給觀眾的座位,還搭了一個臨時的舞臺,完全可以辦一場小型的戶外音樂會了。

因為是戶外,效果會差點,音量損失也大,所以要用到擴音設備,而這些東西都已經提前安排了。

看到這個臨時舞臺,周彥也不禁挑了挑眉毛,這方面,國內需要跟霓虹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之前《燕京·無聲》音樂會舉辦的時候,央視在這方面做的就不太好。

這也是沒辦法的,如今兩國經濟差距很大,國內音樂的發展問題很多,央視也很少有這方面的經驗。

為何沒有什么知名的音樂家到中國開音樂會,因為很難賺到錢,而賺不到錢也不僅僅是因為票賣不上錢,也因為國內的設施落后,且沒有經驗豐富的團隊。

國外音樂家到中國開音樂會,可能得自己帶團隊。

室內有室內的好,室內的聲樂效果好,觀眾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音樂上面。

但室外也有室外的好,在室外,觀眾們更加肆意一些,不管是鼓掌還是歡呼,多要比里面更加響亮一點。

特別是他們等了好幾個小時,終于把周彥給等出來,這可太不容易了。

既然舞臺搭的很好,周彥也沒有浪費。

他帶著樂團連續演奏了四首曲子,足足半個小時。

有意思的是,在戶外的加演,周彥也來了一次返場。

第四首曲子結束之后,周彥就帶樂團的成員們走了,但是現場觀眾太過熱情,他只能獨自一人重返舞臺。

這一次,他手里握著一根竹笛。

有心人會發現,周彥這次拿的竹笛,跟他之前表演用的竹笛都不一樣。

此時他手里的這根竹笛,比之前的竹笛都要更粗、更長。

懂行的知道,這是一支低音笛。

周彥坐在話筒前面,開口說道,“今天時間很晚了,最后一首曲子結束之后,大家都回家睡覺吧。”

翻譯剛把他的話翻譯出去,現場一些年輕觀眾就喊了起來。

“不晚,不晚。”

“不睡,不睡。”

“時間還早啊。”

“我們可以堅持。”

周彥雖然不會霓虹語,但是大概也能猜到他們在說什么,他笑著搖頭,“我知道,你們睡得都很晚,就算不睡覺,我也要給你們留點時間去居酒屋喝一杯,說不定一會兒結束之后,我也會去居酒屋喝一杯。”

聽到周彥這話,觀眾們又激動起來。

“讓我們請你喝酒。”

這是熱情好客的。

“喝酒去權八,那里有很多好吃的夜宵。”

這是喜歡安利好物的。

“喝酒可以去我家,我家的居酒屋是XXXX。”

這是趁機打廣告的。

周彥又說道,“來東京的第一天,我就去了東京塔旁邊的一家居酒屋。”

他指了指東京塔的方向。

站在音樂廳的門口,能夠一眼看到東京塔,而且感覺非常近。東京塔是模仿埃菲爾鐵塔造的,可以說是埃菲爾鐵塔的崽,不過它比艾菲爾鐵搭還要高點。

音樂廳距離東京塔直線距離也就一公里左右,這么近的距離,看一座高達三百多米的鐵塔,給人一種感覺,如果這個塔朝他們倒過來,都能砸到他們。

“就在公園的另一面,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東京的煙火。在居酒屋里面,我聽到了一首應該是霓虹本地的流行歌曲,很好聽,但是我不記得歌曲叫什么名字了。”

“聽完那首歌之后,我有了一些靈感,或許我可以吹出來給大家聽聽。”

服部次郎跟妻子服部愛并沒有走,他們就站在舞臺的側邊。

他們所站的這個位置,屬于“貴賓區”,再往前走兩步,就要到臺上了,而他們之所以能到這里,是因為王祖賢。

王祖賢就站在他們夫妻倆旁邊。

聽到周彥這話,服部次郎意外道,“周彥先生又要創作新曲子了么?”

“好像還是跟霓虹有關。”服部愛說道。

王祖賢笑了笑,那天晚上居酒屋他們是一起去的。

而此時,周彥也轉頭看了一眼王祖賢的方向,隨后慢慢地抬起竹笛。

大家對竹笛的印象,自然是悠揚婉轉,所以當周彥舉起竹笛的那一刻,他們腦海中甚至就已經浮現出了曲調的類型。

但是讓他們想到的是,周彥一出口,竹笛竟然發出一陣類似于尺八的聲音,把現場的觀眾們都嚇了一跳。

不過也就是第一聲特別像,后面的聲音雖然像,但也還是竹笛的聲音。

而觀眾們聽到接下來的曲子,更加意外了。

因為周彥說他有靈感了,大家還以為又有新曲子能聽,但周彥吹出來的明顯是《穿越時空的思念》。

但很快,人們又發現,這根本不是《穿越時空的思念》,也就第一句是《穿越時空的思念》的調子,后面就變得不一樣了,特別是到后段,這首開始變得特別蒼涼。

周彥在這首曲子里面,好幾處都使用技巧模擬了尺八的聲音。

尺八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自唐代傳到了霓虹。

有人說尺八的聲音,給人一種禪意的感覺。

這種說法并非毫無根據,當年尺八傳到霓虹,主要是以佛教法器的方式,所以尺八的音樂也跟佛教密不可分。

周彥的技巧很高,幾處模擬尺八的聲音,在外行聽來,完全能夠以假亂真。

而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當然也不僅僅是因為他技巧高,還因為他手里的這支笛子,為了達到效果,他特意找了一支低音的大笛子。

而且為了讓聲音更加接近尺八,周彥還把膜孔用膠布裹了起來,再用氣沖吹口配合指法,就能在短時間出現尺八的音效。

而他現在所吹奏的這首曲子,也并非他原創,他原創的部分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十。另外的百分之七十,其中百分之十是《穿越時空的思念》,還有百分之六十,來自一首知名的尺八曲子《夜明》。

《夜明》是電影《陰陽師》的主題曲,這首曲子的風格跟《穿越時空的思念》有些相似,周彥在改造的時候,順手就把《穿越時空的思念》開頭給加了進來。

相較于《夜明》原曲,周彥這首曲子要更加平靜一點,只有到后段,才顯得有些蒼涼。

曲子演奏完畢,觀眾們一邊鼓掌一邊回味,周彥對著話筒說道,“這首曲子暫時還沒有名字,大家可以幫忙想一想。再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晚上這場音樂會,將由朝日電視臺負責錄制,等他們制作完成,也會在電視上播放。所以,各位沒有進到音樂廳的朋友們,不用失落,你們后面可以在電視上看到節目。”

“如果大家對這首曲子的名字有什么想法的話,都可以給朝日電視臺打電話,他們會收集你們的意見,如果有比較好的名字,我一定會采納的。”

說完,周彥微微彎腰致意,就轉身下了舞臺。

這一次,觀眾們甚至沒有第一時間安可,因為翻譯還沒有把周彥的話翻譯完。

等到翻譯結束之后,現場響起了歡呼聲。

佐藤里菜原地蹦了起來。

“耶!”

剛才就聽說朝日電視臺要播放音樂會節目的消息,他們還以為是假消息,沒想到現在周彥竟然親自證實了。

這代表,他們后面可以天天聽到那些新曲子了,不用等到專輯出來。

雖然必須要看錄像,但總比沒得聽要好。

歡呼之后,觀眾們又想起來開始安可,站在原地不停地呼喚著周彥。

田仲間二呼喊了一會兒,忽然對伊吹鈴音她們說道,“我們走吧。”

“走?”伊吹鈴音轉身看他,一臉詫異,“說不定還有返場呢。”

田仲間二搖搖頭,“不會有了,你沒發現么,王祖賢都已經走了。”

“呃……”

伊吹鈴音看著王祖賢的背影,發現田仲間二說的真沒錯。

“但是,她走了也不代表就不會返場了吧。”

田仲間二笑了笑,沒說話。

不過最后證明,他說的沒錯,周彥并沒有再出現,今天的音樂會真的結束了。

現場的觀眾們也陸續開始散場,時間不早了,田仲間二他們要趕回家睡覺,不過他們聽到好多大人在討論居酒屋的事情。

“你們說,剛才周彥提到的那個居酒屋是哪個?”

“公園對面的,就三家居酒屋。”

“不對,是四家。”

“好像是四家,最靠近東京塔的兩家分別是九字以及三軒茶酒館。”

“我們兩家都去看看,反正時間還早。”

“對。”

“你們說,周彥聽到的那首流行歌曲是什么?”

“會不會是任時光流逝?”

“聽著不像啊。”

“先去居酒屋,說不定正好能聽到。”

“哈哈,是的。”

幾人說說笑笑,朝著東京塔的方向走去。(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