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148章 你要把擔子挑起來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8章 你要把擔子挑起來啊

第148章 你要把擔子挑起來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余樺看了眼四合院的門牌號,確定沒有找錯地方,然后抬手敲了敲門。

不一會兒,門開了,張一謀、鞏莉還有一個年輕人站在里面。

張一謀笑道,“來得還挺快,快進來吧。”

余樺笑著點點頭,“我是一路馬不停蹄趕過來的。”

進了院子之后,張一謀為余樺介紹,“這位是咱們的配樂指導,周彥周指導。”

看著周彥,余樺頗為意外,張一謀打電話給他的時候,告訴他要來配樂指導家吃飯,他想著,配樂指導,至少也有個三四十歲,沒想到這么年輕。

“周指導,你好。”余樺笑著跟周彥打了聲招呼,隨后又將手里的紅色塑料袋提到周彥面前,“第一次來,也不知道該帶點什么,就隨便買了一點水果。”

周彥笑著接過塑料袋,“我家馬上都能開水果店了,咱們進屋吧,外面挺冷的。”

四人進了客廳,周彥一邊給余樺倒茶,一邊笑著說道,“我跟張導還有莉姐也好久沒見了,張導好不容易來一次燕京,我自然是不能放過他的。而且我本人也是余老師你的忠實讀者,所以一聽張導說晚上要請你吃飯,我就主動把這事給攬過來了。這臨時改地方,也給你添了麻煩。”

三言兩語,周彥把今晚這個局的變動解釋清楚之后,順便也捧了一句余樺。

捧人是周彥的被動技能,不過捧余樺也是他發自內心的,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對余樺的作品接觸的實在太多了。

余樺接過茶杯,笑道,“我沒有別的優點,就是吃飯積極,只要有的吃,改到通州我都沒意見。”

等他接過茶杯,周彥又掏出煙給他讓了一根,余樺接過煙,下意識要點著,隨后又停住了動作,“這有女同志在,還是不抽了。”

鞏莉笑道,“沒關系,不用管我。”

余樺也就客氣一句,他根本控制不住,聽到鞏莉這么說,他就笑瞇瞇地把煙給點著了。

因為周彥跟余樺是第一次見面,張一謀就主動挑起話題。

“其實說起來,你們兩個應該有共同語言,周彥除了做音樂、做電影之外,也有發表。”

聽到周彥還發表過,余樺吐了口煙,意外道,“哦?是在哪兒發表的?”

“我發表的不多,主要是在《燕京文學》上。”

聽到《燕京文學》,余樺也是來了興趣,雖然他現在跟《收獲》那邊聯系比較緊密,但《燕京文學》在他的文學之路剛起步的時候充當著重要角色。

“哪一期有你的作品?《燕京文學》基本上我期期不落的。”

“他有一部叫《樹洞》,你有印象么?”張一謀說道。

“樹洞?”余樺的臉上滿是驚訝,他看著周彥,“你是周產?”

周彥點頭,“嗯,周產是我的筆名。”

聽到周彥就是周產,余樺的表情變得奇怪起來,周產這個作家,在之前《鎮長之死》出來的時候,他就有關注了,后來又看到《清水里的刀子》以及《樹洞》,印象就更深了。

上次他跟劉振云聊天的時候,還聊到周產這個作家,他們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作家都挺好奇的。

中國的文學圈子,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現在比較活躍的一些作家,大多都彼此認識,他們這一批很多作家之前都去魯迅文學院學習過。

如果是在燕京常駐的話,那見面機會就更多的了,各種研討會之類的活動,都能碰到。

余樺之前壓根沒想到周彥會這么年輕,他自己當年剛開始寫的時候,應該跟周彥差不多大,二十歲出頭。

但當時的他,更多是在學習跟摸索,一開始寄出去的很多作品都沒有人要,別說是《燕京文學》這類大雜志社,就是一些當地的雜志社也不愿意收他的作品。

后來他在《燕京文學》上發表的《星星》,現在回頭看,其實還是比較稚嫩的,他的風格,也就是《十八歲出門遠行》之后才慢慢開始走向成熟。

沉吟片刻,余樺吐出一句,“原來你就是周產。”

張一謀笑道,“驚訝吧。”

余樺點點頭,“驚訝,我說這周產挺神秘的,原來不是職業作家。”

看到余樺的反應,張一謀非常滿意,要驚訝,也不能他一個人驚訝,之前他知道周彥還在《燕京文學》發表過的時候,比余樺還要驚訝。

余樺畢竟跟周彥不熟,之所以驚訝,主要也是因為周彥比較年輕。

但張一謀他們不同,張一謀剛認識周彥的時候,周彥只是他們劇組里面的配樂助理,還是個沒有畢業的學生,中間的反差太大了。

雖然知道周彥是周產,但余樺并沒有問太多,也沒有如張一謀想的那樣,跟周彥聊文學,他們更多的還是在聊電影。

余樺對拍電影這事非常感興趣,不過他跟周彥不同,周彥感興趣是想要自己做,但余樺純粹是好奇。

其實周彥比較理解余樺的這種狀態,有些作家是這樣的,相較于輸出,更喜歡吸收。

作家的靈感從哪里來?還是所見所聞,而一個人的所見畢竟有限,特別是現在這樣一個信息不發達的時代,很多人了解一樣東西都是聽別人說。

因此,作家很多靈感,也是從別人那里聽說的。

在聊天的時候,這些作家,就喜歡聊一些自己不了解,而聊天對象了解的東西,主打的就是一個傾聽,這就叫吸收式聊天。

而陳愷歌就是一個典型的反例,那家伙偏向于輸出式聊天,他更喜歡聊一些自己懂的,別人不懂的,以聊的爽為主。

四人聊一會兒,飯店把飯菜送來,他們開始吃飯。

張一謀以前喝酒抽煙都還行,現在煙戒了,酒也喝得少,余樺平時能喝點,但是因為妻子現在在孕期,所以就少喝了點,不然回去還要給妻子添麻煩。

倒是鞏莉,酒量不錯,而且喝酒豪爽,跟周彥炸了兩杯。

喝到最后,鞏莉還是低估了周彥的酒量,后來酒勁上來,有些上頭。

張一謀一看鞏莉已經上頭,就及時出來止戰,“明天還有事情,咱們還是少喝點。”

鞏莉雖然不情愿,不過也沒說什么,沒有再繼續喝了,他們明天確實還有事情。

吃過飯后,周彥先把張一謀他們送走,然后又陪著余樺去取他的自行車。

今晚月色正好,不過風有些冷,吃飯時喝了點酒,身子暖洋洋的,現在被冷風一吹,余樺忍不住縮了縮脖子,“燕京的風,還是比海鹽的風要冷。”

周彥看了眼余樺,不知道他這話是否是另有所指。

“說不定這風就曾是海鹽吹過來的。”周彥笑道。

聽到這話,余樺煞有介事地點點頭,“那它還是我老鄉,我們都是從海鹽來的。”

這不算笑話的笑話,兩人卻都會心的笑了起來。

說笑間,余樺找到了自己自行車,開了鎖之后一步跨上去,他原本想跟周彥道別,不過想了想,還是問了一句,“周指導,你平時聽什么音樂?”

聽到余樺問自己聽什么音樂,周彥還挺意外的。

“我聽的比較雜,古典的,流行的,民族的,西方的,不過由于我的工作特性,還是西方古典更多。”

余樺點點頭,“我最近對古典音樂產生一點興趣,你平時用什么聽?我前些天買了個隨身聽,平時都是聽磁帶。”

周彥笑道,“其實聽音樂只要適合自己就行,媒介都是次要的,不過如果你對音質有更高追求的話,可以考慮購置一套音響設備。”

余樺搖搖頭,“現在沒這個條件。”

其實余樺并不了解一套好的音響設備要多少錢,只不過他現在住的地方比較小,不僅沒有地方擺放音響設備,擾民方面也有顧慮。

“你如果想聽音樂的話,可以到我家來……或者去我們學校,我帶你聽一聽現場的演奏。”

“沒問題,有機會我一定要去看看。好了,今晚多謝款待,我先回去了。”

“嗯,騎車小心點,畢竟喝了酒。”

“今晚沒喝多少,以后有時間我請你喝酒。”

“好,我記下了。”

余樺點點頭,也沒再啰嗦,騎上車就走了。

等到余樺的背影消失在巷子盡頭,周彥抬頭看了看天上的月亮,正當他感慨今晚月亮真大的時候,又一陣冷風襲來,他也縮了縮脖子,連忙往屋里面跑。

后面的幾天,周彥都在學校忙工作,雖然今年周彥還是跟上學期一樣,每周都是只有周四上午有兩節課,但是剛開學的時候比較忙。

另外樂團的樂手招募也在進行,他雖然放權給了方秀他們,但他自己肯定也不能不管不問。

給《活著》配樂的事情,張有安已經跟張一謀談妥,最終確定給周彥六千五的片酬。

《樹洞》找趙季平配樂,給了一萬的片酬,這樣一比,六千五肯定不多,但周彥之前給趙季平一萬,完全是行業天價,之前內地根本沒人給到這個價錢。

別說是一萬了,就是六千五,之前業內都沒有。

《活著》這次確實非常大方,不僅僅給余樺兩萬五的影視改編授權費,而且還給了葛悠七十萬的片酬,這已經完全打破了行業的記錄。

如果不是因為《樹洞》給了趙季平一萬的配樂指導費,這次《活著》的六千五又要打破一項記錄。

對于配樂指導的片酬,周彥也不太在意,反正只要配樂的版權能抓在手里就行了,就怕簽合同的時候,版權歸屬沒有做好,后期會出現扯皮的情況。

有些音樂人給影視劇配樂,就拿幾百塊錢的片酬,版權沒抓住,后來配樂的商用版權費一毛都撈不到。

周四上午,周彥上完兩節課之后,先去食堂吃了個飯,然后就去了大辦公室,今天下午系里面有個會,樂團也要排練,所以他就沒有回家了。

至于宿舍那邊,周彥也沒去,他開年過來,都還沒有把宿舍的床鋪給鋪上。

辦公室的其他老師這會兒都回了宿舍,就周彥一個人在辦公室里面,大概十二點四十的時候,辦公室里的電話響了,周彥起身去接。

“你好。”

“請問是央音作曲系辦公室么?”

周彥瞇了瞇眼睛,他聽著聲音有點耳熟。

“嗯,你找哪位?”

“我找周彥。”

“我就是周彥……”

對面笑了,“周彥,我是陳志谷。”

周彥意外道,“陳廠長,你找我有什么事情?”

“我來請你吃飯的。”

“請我吃飯?”

“哈哈,不止你一個,周六我們廠有個導演聚會,你有沒有時間參加?”

周彥有些猶豫,“你們廠內部聚會么?我去合不合適?”

陳志谷笑道,“沒那么多講究,你不也算半個我們廠的嘛。”

聽陳志谷這么說,周彥也就沒矯情了,“那行,在哪兒聚?”

“周六下午你來廠里,到時候我讓人帶你一起過去。”

“行,到時候我過去找你們。”

電話掛了之后,周彥也沒多想,就記著周六晚上要去吃飯,然后就忙起自己的事情了。

下午系里面的會是一點半開的,周彥第一個到了現場,后來來了幾個系里面的同事,都問周彥,今天會議內容是什么。

之所以問周彥,自然是因為他們認為周彥是系主任施萬春的嫡系,應該知道一些內幕消息,周彥只能攤手表示自己跟他們一樣,對今天的會議內容一無所知。

今天這個會屬于臨時會議,昨天下午才通知今天要開會,而且這個時間點也有意思,央音的課表中午是一點鐘就開始上課,而作曲系在周四基本上到第八節課才有課。

但即便是第八節課,兩點四十五也要上了,這就意味著,今天這個會議不會很長。

施萬春來了之后,也沒有啰嗦什么,直接說道,“今天的會議內容只有一個,蒯永剛老師下周就調到教導處了,以后我們系部的一些工作他肯定兼顧不過來,所以需要一個新的老師來負責接手蒯老師的工作。”

聽到施萬春的話,眾人議論紛紛。

“也沒聽說啊。”

“就是,蒯老師保密工作做的這么好。”

“蒯老師,恭喜啊。”

蒯永剛是系主任施萬春的助理,現在調到了教導處,雖然不知道具體職務,但應該是升遷了,所以他們才說恭喜。

系主任助理這個職位本來就是過渡用的,一般也不會有老師在這個職位上待太久。

有人忍不住看向周彥,雖然施萬春什么都沒說,但他們猜測這個職位可能是周彥的。

系主任助理這個職位重不重要,要分開來看。

如果是個新老師,能擔任系主任助理,那自然是美差一件,但你要是在學院已經混了好些年了,肯定是看不上的。

年輕的老師中,就賈國屏跟周彥最有希望,不僅僅他們跟施萬春關系密切,而且他們在學校名氣最大,肯定是要往上升的。

任由其他人議論了一會兒,施萬春再次開口,“你們誰要是愿意承擔更多責任,五天之內到我這里報名,如果人多的話,后面會安排一次競選。或者,你們覺得誰合適,也可以向我推薦。”

施萬春話剛落地,蒯永剛就笑著說道,“我個人推薦周彥老師,他組織的鋼琴少年樂團在香江跟臺島大獲成功,組織能力有目共睹,而且他學生基礎比較強,在涉及到學生方面的事務處理上,更有優勢。”

系部副主任黃軒量則笑瞇瞇地說道,“周彥當然很好,不過周彥旁務較多,未必能安下心來做系主任助理的工作,我認為賈國屏老師更適合,賈老師的學生基礎也不差,而且管理班級的經驗也更加豐富。”

周彥跟賈國屏對視了一眼,兩人都有些懵,今天這是什么情況?

他們兩個正主,完全不知道,蒯永剛跟黃軒量這是什么意思。

施萬春臉上看不出多余的表情,等到黃軒量說完之后,他看向其他老師,“還有別的人選推薦么?”

眾人默不作聲,這時候情況不明,自然是少說少錯。

過了一會兒,依舊沒人說話,施萬春點點頭,“那行,今天的會議到這里就結束了,如果有人對這個職務感興趣的,五天之內可以到我這里來報名,周彥,賈國屏,你們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說完,施萬春就走了。

其他老師也都沒說什么,起身散去,施萬春開會的效率很高,他們都已經習慣了。

周彥跟賈國屏一起往系主任辦公室走,路上,賈國屏問周彥,“今天什么情況?”

“你天天在學校都不知道,我就更不知道了。”

“蒯永剛推薦你我可以理解,黃軒量為什么要推薦我?”

“覺得你好唄。”周彥笑了笑,又說道,“這個系主任助理你干脆就接下來吧。”

賈國屏搖搖頭,“我不行啊。”

“你怎么不行?”周彥奇怪道。

“我可能在學校待不長了。”

聽到這話,周彥站住了,“你要出國了?”

賈國屏點點頭,“下學期不走,明年也要走,所以你說,我當這個系主任助理有什么意義?”

周彥微微頷首,賈國屏說的沒錯,他既然要走,就沒有必要去當這個系主任助理,不然過不了多久,又要重新招人,到時候還耽誤事情。

“你要出國的事情,沒跟老師說么?”

“還沒來得及說呢,畢竟事情沒有完全定下來,我提前說了,到時候出什么岔子,又不好解釋。要不,這個系主任助理……”

周彥知道他什么意思,連忙擺手,“你知道我啊,哪有時間管這些。”

“也不至于,系主任助理的工作并沒有你想的那么復雜……比你之前幫李冰洋管理88作曲要容易多了,那時候你不是做的游刃有余?”

“你就在哄我,到時候肯定一堆事情。”

“我哄你干什么,你看看蒯永剛,天天悠閑自在,除了干系主任助理的活,還有余力跟教導處那邊混在一起。”

“他本來也沒什么事情。”

兩人說著話,就走到了施萬春辦公室。

施萬春剛剛點上一支煙,見他們倆到了,指了指沙發,“坐吧。”

兩人乖乖坐下。

“說吧,對于這個系主任助理,你們都有什么想法。”

賈國屏搶先說道,“老師,我是真不行,你知道的,我正在申請德國高等學術交流基金會的獎學金,這事已經有眉目了。”

施萬春揚了揚眉頭,“這是好事情啊,既然如此,那你就好好準備這件事情吧,daad對語言水平有要求,德語的學習不能落下,指導老師有沒有聯系,要不要我幫你?”

賈國屏笑道,“我聯系了亨佩爾教授,他個人已經同意作為我的指導老師。”

“那就好,回頭讓劉校長給你寫一封推薦信,更穩妥一點。”

劉林之前在巴黎音樂學院進修過,他寫推薦信還是有些份量的。

“多謝老師。”

“你能走出去,是好事情。”施萬春又看向周彥,“你呢?”

周彥為難道,“老師,我也不行啊,這樂團還有好多事情要我忙活呢,到時候我要是顧不過來,不耽誤您事情么。”

“你是樂團忙不過來,還是其他忙不過來?系主任助理能有多忙?”

“我……”

“這樣,你要不跟國屏一樣,出國去深造,我現在就給你聯系指導老師,推薦信也給你寫好,去德國還是法國,或者是俄國,隨便你挑。”

“這……”

“你要是不想出國,也行,我跟吳校長說一聲,你到他的教研室去,搞個在職讀研,一兩年就能畢業,還不耽誤你教書。”

還沒等到周彥說話,施萬春又說道,“你說你,出國深造不愿意,在校進修也不愿意,天天就想著當個講師,守著一個禮拜兩節課混日子?你這樣什么時候能升副教授?什么時候又能升教授?你現在條件很好,已經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你自己想著點,努努力,未必不能比俞鋒發展更快。”

周彥已經被施萬春說的都點懵了,原來老師給自己規劃的竟然是這樣的路線。

旁邊的賈國屏低著頭不說話,但是周彥從側面看到,這家伙在偷笑!

周彥想給自己辯解幾句,但是感覺自己辯解的話可能在老師聽來更像是擺爛。

“呃……要不我爭取一下?”

聽到周彥這么說,施萬春笑了起來,“這就對了,是時候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來,我們系的人少,事情也少,系主任助理一職,不會耽誤你太多時間。而且最多讓你當兩年,還有我剛才說的在職讀研的事情,你也考慮一下。”

周彥連連點頭,“好好好,我一定考慮。”

“行了,你們出去吧,系主任助理的事情,下個禮拜開會再說。”

“好的,好的,我們退下了。”

兩人出了施萬春辦公室,走了大概十幾步,賈國屏終于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周彥同志,感受到壓力了吧,我看老師這意思,說不定還希望你以后扛起作曲系的大旗。”

周彥撇嘴道,“作曲系的大旗,還是等你留學回來,你來扛吧。”

“哎,說正經的,我覺得老師說的沒錯,你的天賦不能浪費了,去吳校長的教研室進修一段時間,也不耽誤你事情,再不濟,混個學歷。后面你要當系主任,當校長……”

周彥連忙制止他,“賈國屏同志,你越說越遠了。”

“哈哈,你別現在裝腔作勢的,等我從國外回來,發現你接過老師的旗子了。”

“扯淡……”

“是不是扯淡,到時候就知道了。”

自從被施萬春痛斥過之后,周彥總想著他那天的話,甚至還鬼使神差地去了吳祖強的教研室一趟。

見到周彥,吳祖強還挺高興,拉著他聊了挺長時間,對他的喜歡,溢于言表。

禮拜六下午,周彥讓姜霞開車把他送到了燕京制片廠。

進了廠里,周彥徑直先去了陳志谷的辦公室。

見到周彥,陳志谷滿臉的笑意,燕京廠現在有兩個寶,大寶是陳愷歌這個編內人員,二寶就是周彥了。

因為陳愷歌跟周彥,湯臣跟燕京制片廠合作非常緊密,這兩年廠里面的日子過得非常好,其他廠天天愁著生計,但是燕京廠卻非常滋潤。

靠著湯臣的電影,燕京廠上下的工作人員補貼都很多,因為活多,馬上周彥要拍《第六感》,又要從燕京廠調一堆人,劇組給這些人發的片酬都很多,而這些片酬大部分又到了廠里面。

主要是現在新政策出來之后,大家都品出味道來,原有的制度可能要打破了。

去年十二月下旬,有關部門召開了全國電影工作會議,公布了三號文件,名稱是《關于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這個文件的核心就是給企業放權。

今年一月份,文件正式下發,體制改革也隨即展開,不過現在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但是陳志谷知道,制片廠想要發展,可能還是要向市場要錢才行。

市場是虛無縹緲的,但是陳志谷知道錢在哪里。

上次徐風跟陳志谷聊了一次,徐風也隱晦地表示,只要周彥愿意,湯臣一兩年就會給周彥拍一部電影,而且制作都不會低。

在這種情況下,燕京廠的導演聚餐,陳志谷肯定要叫上周彥。

“等到劇本過審之后,準備什么時候舉行圍讀會?”

圍讀會就是對劇本,不同劇組都不一樣,沒有個定論,《大紅燈籠高高掛》拍攝前幾個月就對了幾次劇本。

《霸王別姬》提前半年就開劇本研討會了,到了拍攝之前,還進行了好幾次小范圍的圍讀。

周彥笑道,“我打算五月底抽個周末開圍讀會。”

電影是六月底開拍,周彥是準備提前一個月開一次圍讀會,等到開機前一個禮拜,再開最后一次。

“行,到時候你提前說,我讓人給你騰會議室。”

“多謝。”

陳志谷擺擺手,“不客氣,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而且我們以后合作的時間還長著呢,你跟愷歌他們關系又非常好,咱們合作起來也方便,要不是你在央音,我都想讓你來我們廠。”

周彥自然知道,陳志谷這是客套話,他也就沒當真,不過他又想到了路學長,就笑著說道,“可惜學長最近身體還沒恢復,不然的話,這次拍《第六感》我肯定是要拉著他的。咱們燕京廠真是人才濟濟,上次合作之后,學長的能力實在讓我驚訝。”

陳志谷是老江湖了,自然知道周彥是在為路學長說話,便笑道,“是啊,學長確實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年輕人,不過周彥你也知道,現在各個廠的條件都一般,很難給年輕導演太多資源。”

周彥笑了笑,“情況總會好起來的,就像我,也是運氣不錯,有了湯臣公司的幫助。”

“千里馬遇到伯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陳志谷感慨道。

周彥在陳志谷辦公室坐了一會兒,就起身告辭,然后去了導演辦公室,這會兒導演辦公室里只有田壯壯一個。

田壯壯看起來心情不太好,不過看到周彥,還是擠出一絲笑容。

他之所以擠出笑容,是不想自己在外人面前顯得太狼狽。

《藍風箏》剛拍完,他就已經知道這部電影在國內沒辦法上映,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周彥大概知道田壯壯的事情,但這種事情他不好置喙,簡單地打了個招呼,周彥就跑去了剪輯車間。

在剪輯車間待了一會兒,夏剛過來找他,說是要去飯店吃飯了。

飯店離燕京廠不遠,他們坐車過去也就不到十分鐘的路程,路上夏剛告訴周彥,陳愷歌他們今天沒上班,已經先一步去酒店了。

到了飯店包廂,一堆熟人跟周彥打招呼,周彥剛回應兩句,就發現陳紅竟然也在,不僅僅是陳紅,還有坐在上手邊的滕文季。

滕文季也看了周彥一眼,不過就一眼,隨后就轉頭跟旁邊的陳志谷繼續聊天了。

倒是陳紅,還主動站起來跟周彥打了聲招呼,“周指導,我們又見面啦。”

聽到陳紅打招呼,滕文季又抬頭看了眼陳紅,而他看陳紅那一眼,也被周彥看見了。

周彥對著陳紅點點頭,“又見面了。”

隨后周彥發現,說是導演聚會,其實現場不僅僅有導演,除了陳紅之外,還有廠里的女演員張曉敏以及宋徍,都是美女。

看到這“陣容”,周彥也不禁撇嘴,現在好多飯局都是這樣,總要找幾個美女到現場陪著,倒也不是說有什么齷齪的事情,只不過這在周彥看來也是一種不良風氣。

或許帶上這幾個美女不是陳志谷授意,而是下面人安排的,但這些領導們肯定都是默許的。(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