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142章 音樂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2章 音樂會

第142章 音樂會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燕京的第一場雪來的稍微有點遲,而且時間比較短,只下了一夜就停下了,不過好在量夠大,所以還是有不少積雪,足夠燕京市民們打雪仗了。

跟趙季平確定好把《樹洞》的配樂工作交給他之后,周彥又帶趙季平去跟吳子牛接觸了一下,三人聊了些配樂的事情。

由趙季平來擔任配樂師,吳子牛當然很滿意,現在國內最知名的配樂師,還得是趙季平,周彥雖然作品賣得不錯,但是配樂的電影太少了,“業績”跟趙季平不能比。

趙季平在燕京待到了周日,中間抽時間跟兒子趙嶙匆匆見了一面,然后就回了長安。

禮拜一早上,距離初雪已經過去了四天時間,但依舊能看到一些人在陰影處打雪仗,因為這幾天都有太陽,也就陰影處能夠摳點雪出來了。

周彥一大早起來,收拾收拾東西,就去了機場,跟樂團大部隊匯合,這個禮拜四,也就是一月七號,他們的第一場演出在臺島進行。

眾人先到了香江,然后又從香江轉道去了臺島。

從燕京出發的時候,周彥就得到了好消息,他們第一場演出的兩千張票已經全部賣完。

他們這次在臺島總共有兩場演出,第一場是周四,第二場是周六,毫無意外的,周六這場的票更好賣一點,上個禮拜就已經賣完了。

周四的票先開始賣的,但是賣的更慢一點,才剛剛賣完,不過不管怎么樣,票能賣完就是好事情,這也算是開門紅了。

下了飛機之后,大家都挺高興,因為他們之前都沒有來過寶島,這片土地對他們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

“汪鋒,你一會兒給我們多拍點照片,來一趟不能白來啊。”

方秀對著懷抱相機的汪鋒囑咐了一句,汪鋒只能點頭,“好的,秀姐,我一定給你們多拍,膠卷帶的夠夠的。”

“也不能光堆量啊,還要拍好看點啊。”

聽到方秀又提出要求,汪鋒苦著臉說道,“秀姐,我也不是專業的,這好不好看真不好把握。要不你去找周彥師兄吧,他拍照肯定利害。”

方秀笑道,“我不干,要不你去?”

“那算了。”汪鋒搖搖頭。

“既然不敢,那就好好拍。”

方秀撇撇嘴,誰不知道周彥師兄拍照好看呢?但讓周彥給他們拍照,總有點殺雞用了宰牛刀的感覺。

周彥走在前面聽到他們的談話,笑了笑,沒有搭茬,他畢竟是導演,又跟很多攝影師在一起學習探討過,對構圖和光影的研究雖然比不上專業的攝影師,但比汪鋒他們這些只會摁快門的小趴菜要強多了。

之前周彥給他們拍過一次照片,個個都豎大拇指。

“后天才演出,明天排練,我們今天是不是能在北市逛一逛啊?”李碧茹笑呵呵地說道。

“碧茹你精神頭真好,這一路折騰的,我都快累挺了。”長笛手肖防彬撇嘴道。

“誰叫你在飛機上不睡覺的呢?”

“那也要能睡著才行。”

肖防彬有些暈機,在飛機上難受得很,起飛跟降落的時候,差點吐了。暈機的不止他一個,這會兒不少人都無精打采的。

“北市這邊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李碧茹問道。

方秀聳聳肩膀,“你問我哪知道,咱們這些人,只有周彥師兄來過。”

周彥笑著說道,“其實也沒什么特別的,你們要是有精力,去西門町逛逛,嘗一嘗本地的小吃,不過說好了,你們不能單獨行動,至少三個人同行,而且還要跟我或者方秀打報告,最好是能跟本地的工作人員一起。”

他們一次來這么多人,張有安自然要安排一些本地的工作人員來接他們。

“西門町有什么好吃的?”

“你們自己去逛逛就知道了。”

“我看報紙,好像說這邊的奶茶特別好喝,一定要嘗嘗。”

“我也看到了,那個叫什么店來著……想不起來了。”

“蚵仔煎怎么樣,我一直聽說,沒吃過。”

“海蠣煎嘛,燕京就有的,不過我感覺有點腥。”

“那是沒做好吧。”

“應該是不正宗,臺島這邊肯定是正宗的。”

雖然旅途勞頓,但團員們都挺興奮,不停地聊著臺島的特色,當然,主要就是幾個女孩子在聊,男孩子們相對沉默點。

聊著聊著,李碧茹指著前面說道,“我看到來接我們的人了。”

眾人朝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見隔離帶外面站著一群人,當頭的一個男人手里舉了一個牌子,上面用簡體字寫著:鋼琴少年樂團。

周彥大概看了一眼,有些意外,張有安跟他說,有三四個人來接他們,但是這一堆加起來得有十幾個了,需要這么多人么?

等他們再走近一點,其中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女子舉著一張音樂專輯,不停地揮手。

“周彥,周彥。”

她舉手之后,旁邊兩個跟她差不多大的女子也舉起手來。

“周彥,周彥。”

看到此景此景,周彥有些懵圈,這幾個女的,也不像是張有安派來接機的啊。

身后方秀他們也議論起來。

“這是來接我們的工作人員么?”

“怎么看著像影迷呢?”

“樂迷,是樂迷。”

“周彥師兄在臺島這邊人氣這么高啊。”

“不過周彥師兄的樂迷,都挺成熟的啊。”

“嗯嗯,我還以為喜歡周彥師兄的,都是像我們這樣的小姑娘。”

周彥帶著疑惑走了過去,舉著牌子的那個人男子正要說話,旁邊最先喊周彥的那個女子就激動地把音樂專輯伸到周彥面前。

“周彥,周彥,我們是你的樂迷,給我們簽個名吧。”

其他幾個女子也同樣把專輯伸了過來。

周彥掏了掏口袋,只有一支鋼筆,也不太適合在專輯上簽名。

看到周彥的動作,她們就貼心地遞了一支記號筆過來。

周彥笑了笑,接過記號筆,挨個在專輯上簽名。

帶著專輯來簽名的有七八個人,只有兩個男的,另外都是女的,而且每個人都帶了不止一張專輯。

“周彥,我老公跟女兒也都很喜歡你,能多簽兩張么?”

反正也沒多少人,周彥倒也來者不拒,又給那個女的簽了兩張。

等到周彥給他們簽完名之后,那個舉牌子的男人才有機會開口,“周老師,我們是張總派過來接你的。”

周彥點點頭,“嗯,我們先出去說。”

隨后周彥又對那幾個樂迷揮揮手,“各位,再見。”

“再見,再見,我們都買了你音樂會的票哦,后天見啦。”

周彥雙手合十,“感謝各位的支持,我們先走了。”

“加油哦。”

等周彥朝前走了,他們又對方秀他們握拳,“小朋友們,你們也要加油哦。”

看到幾個阿姨這么熱情,方秀他們也笑著回應。

“謝謝阿姨。”

“叫什么阿姨,叫姐姐哦。”

“謝謝姐姐們。”

“還有哥哥。”

“謝謝哥哥姐姐們。”

走了一截,剛才舉牌子的那個男人自我介紹道,“周老師,我是齊云翔,這次你們在臺島的行程,都是我陪同。”

“你好。”周彥點點頭,又問道,“剛才這幾個,是不是你們安排的?”

齊云翔連連擺手,“不是,絕對不是,我們也很意外。本來他們跟我們不在一起的,因為看到我們舉的牌子,才過來的。”

“那他們怎么知道我行程的?”周彥疑惑道。

齊云翔笑道,“我問了,有一個女的丈夫就在機場工作,很容易就查到你們的行程。”

方秀不禁感慨道,“臺島這邊的音樂氛圍真好啊,這么多阿姨都聽純音樂專輯。”

在內地,這種純音樂專輯不太吃香,而且追星的也基本上都是年輕人,很少見到這么多四十歲左右的姐姐。

齊云翔笑了笑,沒有解釋。

周彥在臺島的名氣,有一大半,都是《邊走邊談》那檔節目給他帶來的,比如剛才那幾個,都是看了周彥那一期節目,然后再去看電影《想飛的鋼琴少年》,最后才去了解里面的音樂。

不然的話,如果只是聽到了《鋼琴少年》這張專輯,也不會知道周彥長什么樣子,更不會來接機了。

所以說,長相真的很重要,如果周彥不是長得好看,這些大姐哪里會這么喜歡他。

眾人到了酒店之后,稍作休整,有些團員就興致勃勃地要出去玩。

周彥把要出去玩的人統計了一下,總共十五個人,就讓齊云翔派兩個人帶著他們出去。

至于周彥自己,可沒時間跟他們去玩,一會兒音樂會總監杜自持還要過來,他們要對接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大概過了一個小時,張有安跟杜自持一起過來了。

杜自持中等身材,染了一頭黃毛,穿著也很隨意。臺島本來就不算冷,這幾天又是大晴天,所以杜自持就里面穿了一件格子襯衫,外面穿了一件皮夾克。

他跟周彥還是第一次見面,一上來兩人握了握手,隨后他笑道,“周老師,我們終于是見上面了。”

周彥也笑道,“杜先生,這段時間咱們這些人可都要仰仗你的幫助。”

“你太客氣了,其實你們這類音樂會我能幫到的不多,舞臺也不需要太多設計。”

杜自持說的也沒錯,給周彥他們做音樂會,確實要輕松很多,而不像給劉得華他們做演唱會,舞美、燈光、服裝、音響……各種各樣的舞臺設計,都要他操心。

但是他說自己沒幫上忙,那絕對是謙虛。

雖然舞臺上需要他操心的不多,但是前期的籌備他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場地的安排,宣傳跟票務的接入,還有一些樂器,是沒有辦法從內地帶過來的,需要從本地租或者借,這些都是他在負責。

杜自持在臺島音樂界還有些人脈,做這些事情,比張有安要得心應手。

寒暄了幾句之后,杜自持說道,“后天的現場,李綜盛跟林憶蓮已經確定會到現場,我的想法是,要不要安排一個互動環節,讓林憶蓮上臺說幾句,或者唱首歌也行。”

林憶蓮要到現場聽音樂會這事,周彥之前就聽張有安說過,不過那時候還不十分確定,也沒說安排互動節目的事情。

周彥想了想,問道,“方便么?”

“方便,而且不要出場費。”

林憶蓮新專輯發行在即,這時候也是宣傳的關鍵時刻,到周彥的音樂會互動一下,也有助于新專輯的宣傳。

周彥點點頭,說道,“唱歌就算了,我在臺上感謝一下他們吧。”

他還是覺得這種音樂會,加上流行歌曲演唱有點不搭。

“那行,就簡單臺上臺下互動一下。”

“好。”

“還有件事情,明天排練的時候,要錄一版出來,所以到時候大家的著裝要注意一點,跟正式演出的時候一樣。”杜自持又說道。

“這是為什么?”周彥疑惑道。

一般情況下,如果要錄制演出視頻,那都是正式演出才會做的,哪有專門錄彩排的,正式演出的時候,現場有觀眾,拍出來的效果肯定要更好一點。

杜自持笑著解釋道,“音樂廳外面有一塊大屏幕,后天正式演出的時候,這個大屏邊上會放一些座位,提供給那些沒有買到票的人坐,讓他們也能看到演出。”

周彥挑了挑眉毛,他沒想到這邊的音樂廳還有這樣的操作。

“外面的座位免費么?”

“當然是免費的。”杜自持笑了笑,“主要也是為了宣傳,這塊大屏還是有不少路人能夠看到的,也可以吸引到一些之前沒有關注到音樂會的人。”

“嗯,我明白,回頭我會跟團員們說的。”

周彥對那塊大屏還挺感興趣的,這種模式非常容易吸引到路人,原因無它,就是免費。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個晚上沒事出來散步的路人,忽然看到音樂廳前面有個大屏幕,上面播放著音樂廳里面正在演出的節目,不管這音樂能不能吸引到你,大概也會駐足停一會兒,反正是不要錢的,聽著消消食也行。

如果只是給那些想買票而沒有買到票的人看,周彥覺得應該也不值當費此周章,因為周四那場票才剛剛賣完而已,沒有那么緊俏。

鄭又青一放學就奔了命地往家跑,同桌要請她去吃蚵仔煎她都沒去。

剛到家,鄭又青就跑到廚房問媽媽,“媽,戰果如何?”

許琳茹嘆了口氣,“唉,你賀叔叔的消息不準啦,我們沒有碰到周彥。”

賀叔叔是他們的鄰居,在機場工作,今天他們能夠去接機,就是從賀叔叔那里得到的消息。

鄭又青一下子愣住了,“沒有么?”

“嗯,沒有哦,不知道是什么情況,或許是改簽了,一會兒等你賀叔叔下班回來,我去問問他。”

“哦。”鄭又青點點頭,拎著書包回房間。

到了房間之后,鄭又青把書包往床上一扔,然后就往后一躺。

因為知道媽媽跟幾個阿姨去機場接機,她今天期待了一整天,放學的路上,她都是一路小跑著回來的。

失望肯定是失望的,她還想著拿到簽名專輯之后跟同桌炫耀呢。

盯了一會兒天花板,鄭又青又爬了起來。

簽名專輯沒有就沒有吧,好在后天他們還要去現場聽音樂會,能見到周彥本人。

起身之后,鄭又青把書包打開,準備復習今天的功課,等她找到書,走到書桌邊上,卻見到桌子上有一張《鋼琴少年》專輯。

鄭又青再定睛一看,專輯上面竟然有簽名,是周彥簽的,她一下子明白了,媽媽剛才說沒見到周彥那是騙她的。

拿著專輯,鄭又青跑到廚房,抱著許琳茹親了一口,“媽,我愛你。”

許琳茹擦了擦臉上,“幸好我拿到了周彥的簽名專輯,不然可就保不住女兒的愛嘍。”

“沒有簽名專輯,我也依舊愛你的。”

“那可就不好說了。”

第二天一早,周彥他們就去了音樂廳,進去之前周彥還特意看了看音樂廳外面的那個屏幕。

杜自持說是大屏,其實不算太大,周彥目測屏幕的長度只有兩米多,高度也就兩米左右。

這是一面led屏幕,燈珠間距也比較大,肯定是16開外,這種屏幕離近了根本就看不清楚,必須離遠一點。

不過現在是93年,戶外全彩led屏才剛剛起步,音樂廳門口能立這樣一個屏幕,已經非常厲害了。

像這樣屏幕,內地現在可能連一塊都找不到。

在周彥看來,這塊屏幕不算大,不過在方秀他們這些學生眼中,這就算是個巨無霸了,他們之前從來沒見過這么大的屏幕。

進了音樂廳之后,他們開始找位置,音樂廳的負責人先過來給他們指導了一番。

不同音樂廳的聲學設計都是不同的,所以說樂團在演奏的時候也要根據音樂廳的聲學構造進行位置排列,以求現場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果。

音樂廳的負責人對音樂廳的聲學構造當然非常了解,知道各聲部怎么排列會更出效果,之后周彥他們根據負責人的指導,然后自己又做了一些調整。

光是一個定位,就花了兩三個小時。

位置定好了之后,才開始正式的彩排。

把所有曲目現場彩排了一遍之后,杜自持他們又安排人過來錄制視頻,用作明天在大屏播放。

這一通下來,一天時間基本上就過去了。

晚上周彥也沒讓他們加班排練,六點多鐘就把他們給放了,不過因為明天有演出,所以周彥不準他們出去逛街、吃東西,全部都待在酒店里面,哪也不準去。

年輕人心性不穩,愛玩,周彥都理解,所以昨天來了臺島之后,周彥放他們出去玩了,但今天可不是玩的時候,明天就有演出,他們需要對整個樂團負責。

周彥自己也是以身作則,待在房間里面哪兒也沒去,并且在九點鐘的時候準時上床睡覺。

他之前認床比較厲害,經過這兩年的鍛煉,要好了很多,在床上躺了不到一個小時就沉沉睡去。

養足了精神,第二天吃過午飯,周彥帶著他們再次去到音樂廳。

一直到六點半,音樂廳開始檢票入場,整場音樂會總共一個半小時,從七點到八點半。

鄭又青跟母親許琳茹早早地就等在音樂廳外面候場,到了六點半開始檢票的時候,兩人沒有去排隊,因為爸爸鄭曉安還沒到。

“爸爸不會遲到吧。”鄭又青看著不斷往門口去的人群,有些焦急。

跟他們一起來的其他朋友們,也已經去檢票了。

許琳茹笑道,“不會的,還有半個小時呢,再等十分鐘,如果爸爸還不來,我們就進去。”

母女倆又等了七八分鐘,鄭曉安終于氣喘吁吁地來了。

“路上太堵了。”

許琳茹笑了笑,“沒事,時間還有很多,咱們去檢票吧。”

一家三口進了音樂廳,就朝最前面走去,他們買了第二排的位置,離舞臺非常近。

為了選到比較好的位置,他們還特別咨詢了懂音樂的人,最終選了第二排靠左的位置,別人告訴他們,這個位置不僅僅離舞臺近,能看到樂手,而且靠近小提琴區,聽樂曲的主旋律非常有優勢。

而且這場音樂會的價格不貴,第二排的價格跟后面也沒差多少,所以他們就果斷出手了。

這會兒演奏者們都已經就位,不過現場的燈光沒有給到臺上,鄭又青原本想要在臺上找到周彥,卻發現舞臺的光線太暗了,根本就找不到。

音樂廳里面大家都比較安靜,所以鄭又青也不好意思說話。

六點五十的時候,全部觀眾都已經入場了,但現場比較安靜,所有人都不說話,這讓鄭又青感覺像是進入了某種靜默儀式。

一開始她還感覺挺焦躁的,但是過了幾分鐘,她忽然開始適應這種氣氛,心也跟著漸漸靜了下來。

到了七點鐘,音樂廳的燈光忽然給到了舞臺上,臺下有人忍不住鼓起掌,鄭又青也跟著鼓掌,她又在臺上尋找周彥的蹤跡,但是看了一圈都沒有發現。

就在她疑惑的時候,舞臺的左邊走上來兩個人。

見到這兩個人,原本還比較微弱的掌聲一下子響亮起來,鄭又青也挑了挑眉毛,因為她看到了周彥。

兩人到了舞臺中央,一起朝臺下彎腰致意,之后周彥走到中后排,另一個人則站到了指揮臺。

還沒等鄭又青反應過來,樂隊指揮抬手做了兩下動作,一道洪亮的鐘聲響了起來。

這是一首觀眾們之前沒有聽過的曲子,但是他們并不意外,因為音樂會的節目單上面寫了這首曲子的名字——故宮的記憶,他們之前就看到。

因為觀眾們之前基本上只聽過《鋼琴少年》里面的曲子,對周彥的風格認識不夠,所以在節目單上看到《故宮的記憶》的名字時,還以為這首曲子的風格應該跟《鋼琴少年》這張專輯差不多。

但是此時聽到《故宮的記憶》之后,他們才發現之前的猜測大錯特錯,這首曲子跟《鋼琴少年》的風格完全不同。

恢弘大氣,一下子就讓人想到輝煌的宮殿。

特別是剛才那一道鐘聲,仿佛一下子就把他們拉到了古代。

鄭又青腦子都嗡嗡的,完全沉迷在了其中,周邊的其他人也都差不多,這開場的曲子給他們的沖擊太強了。

之前周彥他們在編節目單的時候,也是考慮要先聲奪人,讓那一道鐘聲像是打開一個開關一樣,把聽眾們拉到音樂會的氣氛當中來。

一首曲子六分多鐘,很多人還意猶未盡就已經結束了。

第一首曲子結束之后,樂隊倒也沒有急著演奏第二首曲子。

周彥拿著竹笛走到了前面,小提琴組的前面有一個凳子,他坐了下去,隨后他也沒有急著繼續演奏,而是對著面前的話筒說道,“大家好,我是周彥,感謝大家今天能夠來參加這場音樂會。”

聽到周彥開口,現場原本漸漸弱下去的掌聲又再次變得響亮。

周彥笑了笑,又繼續說道,“剛才這首曲子叫《故宮的記憶》,這是我為燕京電視臺的宣傳片《故宮:記憶》寫的一首配樂。它的名字叫故宮的記憶,其實也是我們民族共同的記憶,我想,在座的很多人在聽這首曲子的時候,靈魂深處的一些東西會被勾動起來。很多時候,音樂是一座橋梁,它不僅僅連通著不同的個體,也連通了我們個體自身身體里面的某些東西,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在臺上為你們演奏,也是為什么你們會來到音樂會。”

說完了《故宮的記憶》,周彥又開始說下一首曲子,“接下來這首,叫《夜鶯》,是一首竹笛協奏曲,所以我就坐到前面了。”

簡單說了一句,周彥讓人把話筒關了,然后跟指揮岳林示意了一下,后者會意,開始起拍。

隨后第二首曲子的演奏開始。

依舊是一首大家沒聽過的曲子,這首風格跟《故宮的記憶》以及《鋼琴少年》里面的曲子也不太一樣,沒有那么恢弘,但古風十足。

而且這首曲子是竹笛協奏曲,周彥就坐在舞臺的前面,當笛聲響起的時候,專門為了周彥而來的觀眾都興奮不已,鄭家一家三口就是如此。

特別是他們還坐在第二排左邊,正好能夠近距離看到周彥。

之前他們在看《邊走邊談》的時候,就覺得周彥吹笛子實在帥氣,現在近距離聽了周彥吹奏《夜鶯》,才發現,之前在節目里面的時候,周彥根本就沒有發揮出真正的水平。

如果不是因為在音樂廳,鄭又青都忍不住要大喊周彥的名字了。

杜自持站在舞臺的側邊,看著臺上的演出,也是忍不住贊嘆,周彥的臺風實在太正了。

他也看過不少人吹笛子,但沒有一個畫面有周彥看起來這么好看的,雖然周彥的長相占了便宜,但也不僅僅是長相的原因。

周彥私下談話的時候,非常親和,而且善于聊天,但是一旦拿起竹笛,感覺就完全變了,整個人仿佛一下子從地面跳到了云層。

另外,也不得不夸一夸央音的這些學生,水平真的很好。

杜自持聽說,這些學生里面不少都是二年級三年級的,這太讓他驚訝了,不論是臺島還是香江,想要從音樂學院里面找到水平很高的二三年級學生,其實是不容易的。

而此時坐在第一排的林憶蓮跟李綜盛,也是同樣感慨,他們原本以為《鋼琴少年》里面的曲子已經足夠厲害,沒想到還有更厲害的。

開場的這兩首曲子,一首《故宮的記憶》,一首《夜鶯》,讓李綜盛驚為天人。

一想到這些曲子都是周彥寫的,李綜盛甚至生出一點自慚形穢的感覺,但是隨后又給自己打了打氣,畢竟他們走的路不一樣。

而離李綜盛他們不遠處,還有一個人戴著帽子,圍著圍巾的女觀眾,也是一臉笑意地看著周彥。

如果林憶蓮稍微往她的方向多看幾眼,說不定就能認出來這是這兩年正火的女演員王祖賢。

王祖賢此時的目光都停留在周彥身上,她前些日子就回臺島了,也早就拿到了音樂會的門票,如果不是因為周彥要準備演出,而且跟其他人住在一個酒店,她早就去找周彥了。

《夜鶯》之后下一首曲子《重逢》,現場觀眾們可就不陌生了,很多人即便沒有買過《鋼琴少年》專輯,也在《想飛的鋼琴少年》里面聽過。

而且現在很多飯店都喜歡用《重逢》作為背景音樂,即便不關注周彥,也會覺得這首曲子耳熟。

再之后就是《風箏》、《永遠同在》、《克羅地亞狂想曲》等大家熟悉的曲子。

一個半小時說起來挺長,但臺下的觀眾卻覺得今晚這一半個小時過得很快,他們聽了很多曲子,卻感覺沒有聽夠。

到了最后還有幾分鐘的時候,周彥將竹笛放下,然后跑到鋼琴前坐下,隨后他在一片掌聲當中,彈起了《夏天》。

等到這首曲子結束之后,按理說今天的音樂會也就跟著結束了,因為節目單上,《夏天》就是最后一個節目。

但是周彥卻沒有起身,依舊坐在了鋼琴凳上,又把話筒給掰到面前。

“到這里,今天的音樂會應該就結束了,不過今天現場來了幾位特別嘉賓,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周彥笑了笑,然后看向林憶蓮跟李綜盛的方向,“歡迎我的兩位朋友,林憶蓮,李綜盛。”

聽到周彥介紹自己,林憶蓮跟李綜盛也非常禮貌地站起身來,轉身跟觀眾們彎腰致意。

現場的觀眾沒想到今天來聽音樂會還能收獲這樣的驚喜,紛紛為林憶蓮跟李綜盛獻出自己的掌聲。

這時已經有人拿了話筒給他們倆,李綜盛接過話筒之后,笑著說道,“非常榮幸能夠來到今天的音樂會,我毫不夸張的說,今天是我今年以來聽過最好聽的音樂會。”

周彥在臺上笑道,“我要提醒各位一下,今天是一月七號,我想李綜盛先生今年應該還沒有聽過其他音樂會。”

原本觀眾們只是鼓掌,聽到周彥這話,都忍不住笑了起來,他們沒想到周彥還挺幽默。

林憶蓮笑著接過話茬,“所以李先生這話絕對真心。”

李綜盛也笑了起來,“希望周彥能夠多來臺島開音樂會,這樣我們就能經常聽到這樣高水平的演奏了。過兩天,也就是周六時候,在這里還有一場,希望大家能夠再來捧場,我一會也去買一張票。”

“已經沒票了啦,你想買也買不到了。”林憶蓮笑道。

李綜盛一愣,“啊,都已經賣光了么?看來周彥的音樂會還是開少了,要是多開幾場,就不會買不到票了,大家說,是不是?”

“沒錯。”

周彥在臺上看到他們倆一唱一和,也笑了起來,他沒想到李綜盛竟然還挺會搞氣氛。(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