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112章 踏雪尋梅(三合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2章 踏雪尋梅(三合一)

第112章 踏雪尋梅(三合一)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讀小說吧)周彥是想看看能不能再遇到賈靜雯,不過一直走到中視大樓門口,也沒有見到她。

離開中視之后,周彥跟張有安沒有回酒店,而是轉頭去了華視那邊,周六他們要去錄華視的一檔“室外采訪”節目。

他們的那一檔室外節目,名字叫《邊走邊談》,主要內容就是主持人帶著嘉賓在市區吃喝玩樂,邊走邊聊,有點類似早期的真人秀,不過總體比真人秀的內容簡單很多。

相對于《電影有約》,《邊走邊談》的模式更加新穎,而且也更加復雜,因為室外錄制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并不是制作組可以掌握的。

他們之前的節目,周彥也看了幾期,雖然節目形式比較新穎,不過成品的效果一般,這次周彥跟張有安他們也給節目組提了一些建議,今天過去正好對接一下。

周六的下午,西門町這邊熱鬧非凡。

走在西寧街上,賈婧雯有些心不在焉,前天她去中視那邊,本來是要去應聘一檔兒童節目的主持人,節目組的導演對她印象也挺好的,但因為錄制時間的問題,她現在非常糾結。

錄制時間跟她上課時間有沖突,而且不能調,她雖然成績一般,但平時課堂上還是很乖很安靜的,也想要好好把書讀下去。

而這個主持人的機會,她又不太想失去。

“妞妞,一會兒我們先去買點吃的,還是先去唱片店?”跟賈靜雯一起來的同學葉予安開口問她。

自從賈靜雯拍了那條愛之味妞妞甜八寶的廣告之后,大家都習慣叫她妞妞了。

賈靜雯笑著說道,“我都行啊,你剛才不是說要去吃蚵仔煎么?”

她了解葉予安,看起來葉予安好像是在問她意見一樣,其實就是自己想去買點吃的。

兩人沿著西寧街往前走,到了路口,葉予安忽然指著叮咚劇院的方向,說道,“那里圍了好多人唉,我們要不要去看看?”

賈靜雯朝著叮咚劇院的方向看去,劇院樓下確實圍了不少路人,人群里面傳來了一陣彈鋼琴的聲音。

叮咚劇院樓下放了一架鋼琴,偶爾有人去彈,也會引起路人的圍觀,畢竟是不用掏錢的免費節目,大家都喜歡看。

賈靜雯這會兒有心事,不太想往人多的地方鉆,但是葉予安已經拉著她的手往叮咚劇院樓下走了。

葉予安當然也知道賈靜雯今天有心事,平時賈婧雯出來逛街,比她還要有活力。她們兩個性格很像,都是那種活潑開朗,很愛聊天的類型,所以才會成為好朋友。

工作和學習上的事情,葉予安知道自己給不了賈婧雯任何建議,只能帶著她到處玩,到處吃,利用吃喝玩樂來調節一下心情。

到了叮咚劇院樓下,鋼琴聲也越來越清晰。

“彈的挺好聽的。”

葉予安笑了笑,又踮起腳尖往里面看,可惜她個子實在不高,看不到里面的情況。

“妞妞,你來看,你比我高點。”

賈婧雯翻了個白眼,“安安,我就比伱高一公分欸。”

“也對哦。”

葉予安笑了笑,又拉著賈婧雯的手往人群里面鉆。

“借過,借過。”

“麻煩啦。”

“小心腳哦。”

兩人終于鉆到里面,見到彈鋼琴的人之后,葉予安掩起嘴巴驚嘆道,“好好看的男生。”

賈婧雯也看向鋼琴后面的男生,隨即露出驚訝的表情。

彈鋼琴的這個男生她前天在中視見過,當時男生好像是跟洪曉峰導演在一起,她沒趕上電梯的時候,兩人還隔著電梯對視了一眼。

事情就發生在兩天前,而且當時很糗,所以賈婧雯印象特別深。當然,還有一點點原因,就是這個男生確實長得挺好看。

看著認真彈鋼琴的男生,賈靜雯露出疑惑的表情,難道他是個鋼琴家么?

之前看到他跟洪曉峰導演走在一起,賈靜雯還以為他是一個演員,因為洪曉峰最近在做一檔跟電影有關的節目,跟演員接觸很多。

“妞妞,這首曲子你聽過么,真好聽。”

“沒有。”賈靜雯搖頭。

安安說的沒錯,這首曲子很好聽,雖然西門町很熱鬧,但是這首曲子卻給人一種非常安逸、寧靜的感覺。

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賈靜雯覺得這首曲子就適合上課發呆的時候聽……

不過,還沒等到賈靜雯發起呆,琴聲忽然一變,旋律變得詼諧且幽默,并且帶著非常歡快的律動性。

音樂變了,現場的氣氛也變了。

剛才大家說話的時候都是細聲細語的,這會兒忽然變得活躍起來,賈婧雯注意到有不少人已經忍不住在打拍子了。

“妞妞,這首曲子你聽過么?”葉予安又問。

賈靜雯再次搖頭,“也沒有。”

她知道,安安只是喜歡問問題,并不一定是要得到答案,不然的話,也不會問她這個問題,安安肯定也知道,她回答不上來的。

那個男生一連彈了四首曲子,等到四首曲子彈完,男生雙手合十向周圍的觀眾們表示感謝,這也意味著演出結束了。

見沒有曲子聽了,周圍的人很快散去,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只不過是逛街時順便湊的一場熱鬧而已。

賈靜雯本來也想走,卻見葉予安竟然跑到了鋼琴旁邊。

“這位同學,你的鋼琴彈得很好哦,你是音樂學院的學生么?”

賈靜雯忍不住捂了捂臉,雖然很多人都說她比較大膽,但是她的大膽跟葉予安的大膽很不一樣,而安安的大膽經常讓她感覺不好意思。

周彥彈完四首曲子之后,簡單地收拾了一下,正準備讓隱藏在附近的攝像過來的時候,忽然聽到一道清脆的聲音。

抬頭一看,是個個子不高,微微有些胖的女生,看起來應該是個高中生。

周彥笑了笑,沒想到自己竟然會引來高中生的搭訕,就在他正要開口的時候,卻看見女孩身后不遠處站著的賈婧雯,當即愣了一下。

前天他在中視大樓看了好一會兒,都沒有找到賈婧雯的身影,沒想到今天竟然在路上碰到了她。

今天的賈婧雯上身穿了一件白色長袖襯衫,下身一件遮住腳踝的黑色長裙,跟那天的元氣滿滿不同,今天她給人的感覺是個乖乖女高中生。

見周彥不說話,葉予安又開口,“同學?”

周彥將目光從賈婧雯身上收回來,看向眼前的微胖女孩子,笑道,“哦,我確實是音樂學院的學生。”

見自己猜對了,葉予安露出得意的笑容,她能聽出周彥的口音跟她很不一樣,不過她并沒有感覺到奇怪,臺島現在很多人都是這種標準的普通話。

“你是哪個學院的?”葉予安問道。

周彥笑了笑,沒有回答,反而問她,“你們是高中生吧?”

“你看我們……”

葉予安正要往下說,旁邊走過來兩個男人,一個四十歲左右,另一個三十歲左右,后者還扛著一個攝像機。

到了跟前,四十歲的那人笑著說道,“周導,這邊結束了,我們去下一個拍攝點吧。”

周彥點點頭,站了起來,正要走的時候,他又朝不遠處的賈婧雯說道,“姑娘,我是不是見過你?”

賈婧雯原本在等著葉予安趕快回來,忽然聽到這話,愣了一下,隨后點點頭,“應該是前天,我們見過。”

“林導演,你稍等一下,我去跟她說兩句話。”

隨后周彥就在葉予安吃驚的表情中,朝賈婧雯走去。

到了賈婧雯面前,周彥從口袋里面掏出一張名片,遞給賈婧雯。

“我是周彥,一個導演,方便留一個你的聯系方式么?”

賈靜雯是個好苗子,關鍵是年紀小,好培養,所以周彥想趁著還在臺島把她聯系方式要到。

還沒等賈婧雯說話,周彥已經把筆跟便簽本遞到賈婧雯的面前。

周彥盡量讓自己臉上的笑容顯得讓人安心。

如果是其他情況,忽然一個只見過一面的陌生人問她要聯系方式,賈婧雯肯定是不會給的,但她前天才在中視大樓見到周彥跟洪曉峰導演走在一起,所以還是比較相信周彥的話。

至于收到導演名片這事,她也經常遇到,當年她之所以會拍愛之味的廣告,也是因為她的一個學長給她遞名片。

她接過筆和便簽本,在上面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和家里的電話號碼,然后遞還給周彥。

拿到賈靜雯的聯系方式之后,周彥笑了笑,“賈婧雯同學,今天我還有節目要錄,有時間再聯系,還有這位同學,再見了。”

說完之后,周彥就轉頭跟著節目組的導演走了。

等到周彥走后,葉予安拿過賈靜雯手里的名片,擠眉弄眼地問道,“妞妞,你跟他之前見過?”

賈靜雯點了點頭,“嗯,前天我去中視面試的時候,見過他一面。”

“只是見過一面么?”葉予安看著周彥的名片,“這名片上面除了名字和聯系方式之外,什么信息都沒有,而且還是簡化字,他有可能是大陸人哦。”

賈靜雯笑道,“他是不是大陸人,跟我沒關系啦。”

雖然嘴上這么說,但她還是把周彥的那張名片從葉予安手里拿了回去。

“怎么沒關系。”葉予安笑了起來,“他如果是大陸人,就代表你們不可能再往下發展哦,他肯定不會在臺島這邊待太久的。”

“安安,你想太多啦。”賈靜雯翻了個白眼,“我們還是高中生,要以學業為重。”

葉予安哈哈一笑,“你成績很好么?”

被葉予安揶揄,賈靜雯也沒生氣,老老實實地承認,“是沒有很好啦。”

從叮咚劇院離開之后,周彥又跟著攝制組去了另外一個拍攝點。

原本這期節目的編排,是讓周彥跟著主持人一邊走一邊吃一邊聊,跟其他期一樣,沒有任何花樣。

但是周彥覺得,這樣太簡單了,就提議他們設置幾個有意思的環節來增加節目的趣味性,就比如剛才在叮咚劇院樓下彈鋼琴的那段,就是周彥提議設計的。

下一個拍攝點,還有一個特別的橋段。

就是周彥他們原本是在好好的逛街吃東西,但是忽然聽到一陣熟悉的笛聲,吹的是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里面的那首《頌蓮》。

周彥他們聽到曲子,感覺很有緣分,就循著笛聲走了過去,最后還跟吹笛子的人合奏了一曲。

這種非常巧合的橋段,或許有人能猜到是設計好的,但其實大部分觀眾都會相信。

事實證明,這個橋段確實不錯,后期電視播出如何,暫時還不知道,但是現場的表演效果非常之好。

導演林佑威還在現場給圍觀群眾解釋,他們原本是在附近拍節目,沒想到正好碰到了吹笛子的這人,實在是巧合。

而現場的觀眾,還真就相信這個解釋,紛紛感慨實在太巧了。

當然了,后期播出的時候,觀眾們是否相信,還是要看拍攝的手法如何。為了保證效果,周彥還會時常給林佑威他們提建議,告訴他們該怎么拍攝,用什么鏡頭,什么角度更容易取信觀眾,更容易帶來戲曲沖突。

等到當天的所有拍攝都完成之后,導演林佑威十分敬佩地跟周彥說,“周導,你果然不愧是拿了國際大獎的導演,連電視節目的拍攝你都懂。”

“嗐,電視節目跟電影,雖然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是相通的嘛。”周彥笑道。

林佑威十分認可地點頭道,“確實,聽了你的建議之后,我感覺電視節目拍起來竟然也有種拍電影的感覺了。”

之前林佑威他們拍節目的時候,都是非常隨性的,主要看行程的安排,主持人帶著嘉賓邊走邊吃邊聊,話題也主要靠主持人引導。

拍攝的時候,爭取多拍一點素材,方便后面剪節目的時候有更多素材可以選擇,但是這樣一來,節奏往往都很一般。

而按照周彥的說法,拍電視節目,跟拍電影差不多,提前把所有腳本都寫好,一遍拍不過,就拍兩遍,鏡頭也不能像之前拍電視節目一樣硬懟,要有鏡頭語言。

一開始,林佑威是有點拒絕的,他覺得抓住采訪者跟受訪者之間真實的狀態,效果會更好,但是試了一遍之后,他改變了之前的觀點。

事實上,真實的狀態,大多數都是無聊的,反倒不如設計出來的腳本讓人感覺有趣。

而且設計出來的腳本,只要演得好,拍得好,給人的感覺甚至比真實的狀態給人的感覺還要真實。

比如吹奏笛子的那一段,為了讓鏡頭更有真實感,采用了類似紀錄片的拍攝方式,鏡頭不懟臉,而且還有些晃動,就連攝影師的喘息聲都錄了進去。

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場拍攝是臨時加進去的,很匆忙,攝影師被打得措手不及。

其實周彥給林佑威傳授的這些東西,并不是他學到的拍電影的知識,而是他前世看過不少綜藝節目后總結出來的。

外景拍完之后,周彥沒有回酒店,而是跟林佑威他們回了華視,還有一些演播室里面的片段需要拍。

回到華視之后,因為演播室正在被其他節目組使用,所以周彥便在休息室等了一會兒。

剛等沒多久,張有安走了進來。

見到張有安,周彥還以為是叫他去演播室,便起身笑道:“趕快拍完,趕快收工。”

今天拍攝搞了大半天,他也挺累的。

張有安笑道,“你這么急著收工啊。”

“嗯,累啊。”周彥伸了個懶腰,隨后又笑道:“我自己也是找罪受,本來一個小時就能錄完的節目,我提了幾個意見之后,時間翻了好幾倍。”

“效果也好了好幾倍。”張有安走到周彥面前坐下,“我不是來叫你去演播室錄節目的,我是來給你增加任務量的。”

“什么任務量?”周彥一臉疑惑,跟著坐了下去,“難道是節目還要增加什么環節?”

“跟節目沒關系。”張有安搖搖頭,隨即從挎包里面拿出一沓劇本。

一看到張有安從包里面取出劇本,周彥眉毛就挑了起來,他已經猜到了,張有安是又要給他找配樂的活。

周彥咽了口口水,他這個經紀人,真是一點都不給他喘息的時間啊,就算是生產隊的驢,也不能這么用啊。

《三國演義》的事情都還沒有定下來呢,這就又給他找了新活。

之前周彥之所以想要一個助理,是因為上半年他的工作太多,想要讓助理幫他分擔一些工作。

但是萬萬沒想到,自從有了張有安這個經紀人兼助理之后,他工作不但沒有減輕,反而變得更忙了。

助理的活張有安基本沒干,經紀人的作用他倒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微微嘆了口氣,周彥接過劇本,“這次又是什么項目?”

張有安笑道,“就是華視正在拍的一部電視劇,名字叫作《包青天》。”

聽到是《包青天》,周彥忍不住看了看張有安,心說這家伙怎么總能找到這種名作?

“這個項目什么情況?競爭力大么?”周彥問道。

張有安笑著搖頭,“這個項目暫時競爭不算大,我給孫導跟梁導看過你配的《故宮:記憶》,他們對你印象都很好。咱們在臺島還要待三天多,你抽時間看看劇本,回頭我帶你去跟孫導他們好好聊聊,這個項目還是很有希望的。”

“要做一首樣曲么?”周彥問。

張有安挑眉道,“如果能作出來一首那當然最好。”

剛才張有安沒有主動提,是因為他覺得三天時間太短了,而且周彥這段時間還在忙著寫《三國演義》的樣曲,現在又要研究《包青天》的劇本,應該是沒有時間寫的。

而他并不知道,《三國演義》的曲子,周彥其實已經寫出來好幾首了。

周彥點點頭,“那行,我先看看劇本再說。”

《包青天》總共有兩百多集,劇本也很多,張有安也不可能把所有劇本都拿給周彥,這次他帶給周彥的是《血云幡傳奇》等四個單元的劇本。

周彥拿著劇本,剛看沒十分鐘,林佑威就來叫他去演播室錄制節目了。

節目錄完之后,周彥就帶著劇本回了酒店,然后認真讀了起來。

華視這版的《包青天》知名度非常高,周彥當然也看過,不過因為劇集太多,周彥也不確定自己是否看完全部。

畢竟有兩百多集,就算一天看兩集,也要看一百多天。

雖然都是包青天題材,但是這一版的《包青天》跟后來出的《少年包青天》非常不同。

如果說《少年包青天》是懸疑驚悚推理劇,那這一版的《包青天》的武俠味道更濃。

像周彥拿到的這幾個單元,基本上已經看不出來是斷案劇,分明就是一部情節跌宕起伏的武俠劇。

這也不奇怪,因為這部劇就是根據《三俠五義》改編的。

周彥看完《血云幡傳奇》,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鐘了,他看著手表,無奈搖頭,今晚他本來想要早點睡的,看來又無法如愿了。

隨即他拿出本子開始寫譜子。

在看《血云幡傳奇》這段故事的時候,周彥腦海中就浮現出了一首曲子——《來自東方的少年》。

這首曲子,是久石讓專門為動畫電影《幽靈公主》所作,后來香江無線電視臺的那版《天龍八部》也用了這首曲子。

第二天下午,張有安看著周彥遞給他的譜子,愣了足有五六秒。

“這是你今天寫的?”

“準確的說,是昨晚加上今天上午。”

昨天晚上他寫到了兩點鐘,今天早上起床之后,又寫了兩個多小時。

他原本想著,就寫一小段,回頭給他們聽聽得了,但是寫著寫著,就沒辦法停筆了,整首曲子不寫完,他自己也感覺不自在。

張有安不禁感慨,周彥的快,真是超過他的想象,這家伙的大腦結構到底是怎么樣的,為什么能裝這么多才華?

周彥的高產,對張有安來說當然是好消息。

其實知名的作曲家,基本上都是非常高產的,雖然未必有周彥這樣快,但是像電影配樂這種,一年寫上十幾二十段,簡直是基本操作,有的人一年能寫好幾十段,而且段段不同。

高產,似乎是作曲大師的基礎操作,反而是寫曲子慢的大師比較少。

當然了,不高產的大師,其實也很難流傳下來。

孫樹琣正在跟分集導演陳軍良聊《魚美人》單元的拍攝,忽然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他跟陳軍良笑了笑,然后起身去接。

“哦,張先生……是么?可以啊,我現在就在華視這邊的辦公室……四十分鐘?沒問題,你們過來吧……”

電話掛了之后,陳軍良問道,“孫導一會兒有客人么?”

孫樹琣笑著擺擺手,“沒事,不耽誤我們之間的事情。有一個配樂師要過來,你也一起聊聊,如果真讓他來配樂,后續你們肯定也要有接觸。”

陳軍良笑瞇瞇地點頭,“好的。”

半個多小時之后,周彥跟張有安敲響了孫樹琣辦公室的門。

“張先生,你們來啦。”孫樹琣笑著站起來,跟他們打招呼。

看到周彥,孫樹琣揚了揚并不長的眉毛,他知道周彥很年輕,但是沒想到這么年輕。

旁邊陳軍良一開始沒搞清楚狀況,他還以為張有安才是孫樹琣口中的那個配樂師。

等到張有安介紹完周彥之后,陳軍良才露出驚訝的表情。

孫樹琣雖然有些驚訝,但是他本來對年紀就不太看重,看著周彥,他笑著說道,“我跟梁導都看過你配的那部《故宮:記憶》,絲毫不夸張地說,我跟梁導兩個人都被嚇住了。這個類型的配樂,我們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優秀且完整的。”

陳軍良詫異地看著孫樹琣,他不知道孫樹琣口中的《故宮:記憶》是什么片子,不過能從孫樹琣口中聽到“被嚇住了”這種話,可見那部《故宮:記憶》里面的曲子確實非常好。

他又不禁再次打量起周彥,年輕,帥氣,看不出來具體多大,但最多也就二十四五歲,這個年紀的年輕人,很多都剛剛從學校畢業吧。

周彥則謙虛地說道,“《故宮:記憶》這部片子好,主要還是因為題材好,加上導演拍的好,配樂只是起到輔助作用。”

孫樹琣笑道,“你太謙虛了,這部片子,即便不看畫面,只是閉著眼睛聽,也都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張先生說你對《包青天》的配樂感興趣,我也很高興,我們這部劇的主題曲已經定下來了,但是配樂還沒有定。”

張有安笑道,“孫導,我還是認為該趕緊定下來,畢竟有兩百多集,要給配樂指導足夠的時間。”

“我當然也想快,但是快不了啊。”孫樹琣笑呵呵地說道。

《包青天》這個項目很急,去年冬天才開始籌劃好開拍,這段時間他們一直忙著拍攝呢,哪有時間去操心配樂的事情,能把主題曲給定下來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不過張有安說的也沒錯,雖然剛剛開始拍沒幾個月,但是華視已經在催,讓他們快馬加鞭拍攝,電視臺要趕在明年三月份之前播出去。

一部兩百多集的電視劇,制作時間只有一年多點,任務之重可想而知。

所以每天孫樹琣跟梁凱成也是忙得喘不過來氣,不是在看各分集導演送過來的片子,就是在跟分集導演商量拍攝事宜。

聽孫樹琣說快不了,張有安又笑道,“我們這不是來幫忙了嘛。”

孫樹琣知道張有安的意思,他笑著看向周彥,“周指導,關于《包青天》的配樂,你有什么想法?”

周彥點點頭,先是拿出之前張有安給他的那幾個單元劇本,笑道,“拿到劇本之后,我也認真研究過。”

之后他又從包里面拿出一疊譜子,“至于具體的想法,我都寫在這里了。”

孫樹琣一開始沒看到是譜子,只當是心得感受之類的東西,等他拿到面前一看,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音符,兩條并不長的眉毛再次揚了起來。

“這是?”

周彥笑瞇瞇地說道,“這是我為《包青天》寫的一段配樂。”

雖然心里已有猜測,但是得到周彥親口證實,孫樹琣還是被驚掉了下巴,“是拿到劇本之后寫的?”

“嗯。”周彥點點頭。

這一聲嗯如同驚雷一樣落在孫樹琣的心中,他們是昨天下午才把《包青天》的部分劇本拿給張有安的,距離現在剛剛過去二十多個小時。

就算周彥不睡覺,看劇本加上寫曲子,也只有二十多個小時。

不過孫樹琣到底是經過風浪的人,很快就調整好心態。

他沒有多看譜子,因為他也看不懂,只是拿著譜子問周彥,“方便演奏出來么?”

“當然,我需要一把小提琴。”

旁邊的陳軍良主動起身,“小提琴是吧,沒問題,我去幫你要。”

說完,陳軍良就出去幫周彥找小提琴了。

也沒過多長時間,陳軍良就帶著一把小提琴跟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過來了。跟著過來這個人是臺里面樂器部的副主任黃昏,他自己就是主攻小提琴的,聽陳軍良說有人給《包青天》寫了首曲子,就特意過來聽聽。

陳軍良沒有介紹黃昏,直接將小提琴交到周彥手里。

周彥拿過小提琴之后,簡單地試了試,旁邊黃昏笑著說道,“不用試了,都已經調好了。”

聽他這么說,周彥點點頭,緩緩吸了口氣,隨后開始演奏《來自東方的少年》。

沒有任何的鋪墊,一段恢弘中帶著點悲涼的旋律響起。

只聽到第一段,孫樹琣就瞇起了眼睛,當他得知周彥一天之內寫出了這首曲子的時候,不但沒有輕視,反而非常期待。

而此時曲子一出來,不僅僅滿足了他的期待,甚至還有超出。

聽著曲子,孫樹琣想到了《包青天》里面的很多人物,有些人背負血海深仇,最終卻找錯了仇人,有些人一片情深,卻付錯了情郎……一個個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出現在孫樹琣的腦海中。

而這首曲子,恰似道出了他們命運的悲涼以及無奈。

如果之前他還懷疑,這首曲子可能是周彥提前寫好,然后直接拿過來的,但現在孫樹琣直接打消了這個想法。

因為這首曲子,跟《包青天》實在太適配了,總不能就有這么巧的事情,周彥手里恰巧有一首曲子適合《包青天》。

曲子演奏到中間的時候,陳軍良跟黃昏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驚訝。

黃昏的驚訝比陳軍良還要更多一點,他是懂行的人,知道寫出這樣一首曲子代表什么。

他自己平時也會寫一些曲子,古典跟實驗的他基本接觸不到,但是流行的他寫了不少,但是像這種水平的曲子,他一首也沒寫出來過。

不過黃昏跟孫樹琣的想法不太一樣。

《包青天》是什么劇情,黃昏不了解,他也不知道這首曲子是否適合《包青天》,但是他知道,這首曲子就是好聽。

他認為,不一定要是《包青天》,這首曲子放到很多電影或者電視劇里面都是可以的,特別適配那些命運多舛的角色。

當影視劇的情緒開始往下走的時候,用這首曲子都沒問題。

而黃昏跟孫樹琣之所以想法不一樣,就是因為先入為主的關系。

孫樹琣因為了解《包青天》的所有劇情,加上周彥說這首曲子是為《包青天》所寫,他在聽的時候,就把這首曲子跟《包青天》的情節緊密聯系到了一起去。

當周彥一曲演奏結束,孫樹琣忍不住拍了拍手。

孫樹琣笑道,“周指導,你今天真是給我了一個大大的驚喜,能問一下,這首曲子叫什么么?”

周彥笑道,“剛剛寫出來,還沒有寫名字,孫導還有陳導,你們不妨幫忙想想。”

孫樹琣謙讓道,“這是你的曲子,哪有我們越俎代庖的道理?”

周彥笑著擺手,“孫導此言差矣,這首曲子本來就是為《包青天》所作,換言之,就是為了你們各位所作,你們不起名字,卻要我來起名字,那才叫強人所難。”

“這……”孫樹琣沉吟片刻,隨即笑道,“周彥你還真是給我們出了個難題,陳導你也幫忙想想。”

陳軍良也是懂世故的人,他笑著擺手,“我認為這首配樂應該貫穿全劇始終,所以還是孫導你來取吧。”

兩推兩讓之后,孫樹琣也就沒有再客氣,他沉吟片刻,說道,“叫它《踏雪尋梅》怎么樣?”

踏雪尋梅是《包青天》里面的一個單元,女主白雪梅生來不幸,為了復仇,為了讓家人好好活著,她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白雪自殺的那天,漫天大雪,剛才聽曲子的時候,孫樹琣腦海中出現最多的就是白雪梅死去的那個畫面。

周彥聽過之后,點頭稱贊,“踏雪尋梅,既有宿命之悲涼,又有人生之追望,很不錯的名字。”

“還是你的曲子寫得好。”孫樹琣笑了笑,又說,“配樂這事,我雖然沒辦法跟你打保票,但是基本上也差不多了,等到明天上午梁導回來之后,我跟他說一說這事。”

(本章完)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