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109章 覺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9章 覺醒

第109章 覺醒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中午吃飯的時候,周彥跟鞏莉聊了一會兒,得知她前段時間都在拍攝《秋菊打官司》。鞏莉還給周彥說了幾句陜省的方言,口音拿捏的非常好。

不得不說,鞏莉在這方面還真是有天賦,周彥就做不到這點。

之前跟張國榮他們聊天的時候,周彥也開玩笑說要學幾句粵語,張國榮也十分認真地教了,不過周彥就是學不好。

說起自己這段時間的行程,鞏莉最終總結道,“我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幾乎就沒歇。”

這話看似在抱怨累,但是看鞏莉的狀態,還是非常有干勁的,甚至還帶著點驕傲。

這事當然值得驕傲,一個演員,越多人找你拍戲,也證明你越有價值。

像鞏莉這個年紀,正是事業極速上升的時候,自然精力旺盛,恨不得天天在片場待著。

這兩年她也確實幾乎沒歇,《秋菊打官司》之前,她在拍攝《夢醒時分》,后面是直接從《夢醒時分》劇組去往《秋菊打官司》劇組的,跟這次一樣。

鞏莉又問了周彥最近的工作,得知周彥已經參與過好幾個項目,并且手頭上還有好幾個項目在做,她忍不住感慨道,“老弟,你的效率是真高啊,從伱入這行到現在,滿打滿算也不到兩年時間,但是參與的項目一只手已經數不過來了。”

周彥笑著說道,“做配樂本來就要比演戲省事一點,而且《霸王別姬》跟《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兩部戲我都是副手。”

“但是你還拍了一部長片,很多人在你這個年紀,連個完整的短片都沒有拍出來。”說到這里,鞏莉又想起來一件事情,拍著大腿說道,“差點忘了,你現在還沒有畢業。”

“其實已經算是畢業了,我留校的流程已經走完。”周彥笑道。

聽到周彥已經留校,鞏莉笑著說道,“那以后要叫你周老師了……或者叫你周導,以后要是再拍電影,也想著點姐。”

“莉姐你現在片酬不低吧,我恐怕請不起。”

“給你打折。”

鞏莉這話有開玩笑的成分,但她也確實已經對周彥刮目相看了,不管怎么說,周彥現在也是在國外的電影節拿到過獎的導演。

剛才他們一起進食堂,制片廠里面好多人都熱情地跟周彥打招呼,一口一個“周指導”的叫著,還有人叫他“周導”,感覺跟之前在《大紅燈籠高高掛》劇組的時候完全不同了。

吃過飯之后,陳愷歌就拉著他們開會。

本來說是一場小會,但是人叫著叫著就變成了大會,各個部門都有人參加,加起來有三十多號人。

也沒去前面的會議室,所有人就圍在戲園子里面。

陳愷歌一開始大概確實是想要開個小會,主要跟鞏莉說一說現場的進度以及后續的安排,但是叫著叫著就把人給叫多了。

既然人都叫來了,不說點事情自然是不行,所以跟鞏莉說完之后,他又挑著幾個部門說了點事情。

周彥本以為,今天這場大會,應該跟他沒有關系了,不過等到大會開完之后,陳愷歌又把周彥單獨拉到一邊,開了個真正的小會。

“你知道李棕盛么?”陳愷歌問道。

周彥揚了揚眉毛,他當然知道李綜盛。

“我知道李綜盛,他挺出名的。”

這會兒的李綜盛已經挺出名了,特別是在業內,他制作的幾張專輯知名度很高。

陳愷歌點點頭,“他給我們電影寫了一首主題曲,但我不太想把它放到電影里面去。”

周彥不用問,就知道李綜盛給電影寫的那首歌應該跟林一蓮合唱的《當愛已成往事》,不過他倒是沒想到,陳愷歌竟然不想把這首歌放進去。

大概看出來周彥有疑惑,陳愷歌又繼續解釋道,“這首歌太流行了,我感覺跟《霸王別姬》不太契合。”

其實陳愷歌的想法,周彥是有一點認同的,《霸王別姬》這部電影處處都是戲劇元素。

為了讓電影更有時代感覺,周彥跟趙季平在準備配樂的時候,都是采用戲曲元素,旋律大部分都是以西皮、二黃或者四平調為主。

當然了,為了不讓觀眾感覺無聊,周彥跟趙季平又在曲子里面加入了西方的管弦樂器。

另外,周彥跟趙季平經過商量,使用了不少調性対置的創作技法,在舊的基礎上,展現了一點新。

但是不管怎樣,他跟趙季平做的所有配樂都是以戲曲元素打底的,不會脫離這個框框。

再說侯嘯賢的《戲夢人生》,周彥把《假如愛有天意》的曲子放了進去,但并沒有把它變成歌,就是因為變成歌之后,會讓音畫變得失衡。

《當愛已成往事》當然是一首好歌曲,但是對電影來說,基本沒有什么加分,把它去掉,《霸王別姬》還是《霸王別姬》,藝術上不會有任何影響。

當然了,這只是從藝術角度出發,但電影不僅僅是一件藝術,還是一件商品,是商品,就要拿出去賣的。

周彥沒有表態,而是跟陳愷歌說,“陳導,主題曲并不在我跟趙老師工作范圍之內,之前已經說過,是你們自己去找。”

之前陳愷歌他們就說過要弄一首主題曲,當時也說了要找其他人做。

《當愛已成往事》這首歌,其實也是陳愷歌自己去找李綜盛幫忙寫的,但是李綜盛寫完之后,陳愷歌又感覺太過流行,不想要了。

陳愷歌點頭說道,“這個我知道,我現在是不想要主題曲了,但是徐總不同意,她還是想讓我把歌曲放進去。我是想,你能不能跟徐總說一說這事?畢竟你在音樂方面,你是音樂專業的,你說的話,徐總應該更認可一點。”

周彥扯了扯嘴角,原來陳愷歌是來搬救兵了。

不過這事他可不想摻和,一個弄不好,沒幫陳愷歌把事情辦好,還要影響他跟徐風的關系。這種當出頭鳥的事情,周彥向來是不喜歡參與的。

而且周彥也覺得徐風的決定是對的,雖然《當愛已成往事》不會在藝術上給電影加分,但是絕對能夠增加這件商品的價值。

流行歌曲為什么叫流行歌曲,因為大眾喜歡啊。

很多不關注電影的人,最有可能了解《霸王別姬》的途徑就是《當愛已成往事》這首歌了。

如果不是張國榮現在封麥了,讓張國榮自己也唱一版,把《霸王別姬》的電影畫面放進歌曲的mv里面,宣傳效果更好。

周彥笑著說道,“陳導,你這不是跟我開玩笑么!你是誰啊,你是全天下徐總最欣賞的導演,你說的她都不聽,我說了能管用么?而且我寫曲子是專業的,但放不放主題曲,主要還是你的專業。”

陳愷歌是個順毛驢,雖然周彥拒絕了他,但是周彥說的話卻讓他感到舒服,他笑呵呵地說道,“我也知道可能性不大,不過就是想試試……嗐,我也不難為你了,回頭我跟她再聊聊吧。哎,早知道,主題曲給你寫好了,臺島那邊寫歌,都太流行了。”

周彥連忙說道,“我寫寫配樂還行,寫歌真不行。”

主要是周彥怕陳愷歌這張大嘴亂說話,他踩臺島音樂就算了,拉上自己可就沒有必要了。

“你別謙虛,不是說梅艷芳都要了你的曲子唱嘛!”陳愷歌笑著說道。

周彥揚了揚眉毛,梅艷芳唱他曲子這事,知道的人很少,陳愷歌應該是從徐風那里知道的,也可能,陳愷歌就是知道了這事,所以今天才會單獨找自己。

陳愷歌正要說什么,周彥口袋里面的傳呼機嗶嗶嗶響了起來,周彥告歉道,“陳導,我有消息。”

“好,其他也沒什么事情了,你忙吧。”陳愷歌點點頭。

等陳愷歌走后,周彥將傳呼機拿出來,上面是張健亞的名字以及一串電話號碼。

讓周彥詫異的是,這個電話號碼竟然是燕京的。

張健亞來燕京了?

周彥跑到前面主樓導演辦公室里面,照著張健亞發來的電話撥了過去。

很快電話就被接起,“是周指導么?”

聽起來,張健亞像是在電話機旁邊等著周彥的電話。

周彥笑著說道,“嗯,張導你來燕京了?”

“是啊,昨天到的。”張健亞說道。

周彥問道,“這次來燕京是有什么事情?”

“賈林他們學校有點事情,我過來處理一下。”張健亞解釋了一句,隨后又問道,“周指導你今天有沒有時間,咱們晚上聚聚?”

周彥就知道張健亞不是來找他的,不然不可能昨天就到了,今天才打電話,他想了想,笑著說道,“可以啊,要不我把陳愷歌導演也叫上,晚上咱們一起吃個飯?”

張健亞笑道,“我正說明天找他,這正好,一次見了,那晚上我來安排。”

周彥笑了起來,“來燕京就別客氣了,我去跟陳導說一聲,你等我電話吧。”

張建業聽周彥這么說,也就沒再客氣了,“那行,我等你電話。”

跟張健亞通過電話,周彥又去找了趟陳愷歌。

聽說張健亞來了燕京,陳愷歌撇嘴道,“他現在來燕京,竟然第一個找的不是我們這些同學,而是你。”

周彥笑道,“因為我們現在是有工作關系的。”

陳愷歌點點頭,周彥給張健亞新電影配樂這事他知道,說這話純屬開玩笑。

“可惜壯壯不在燕京,不然還能把他給叫上。那行,就麻煩你安排了,今天我真是離不開現場,明天他要是不走,我來安排。”

周彥沒有帶他們去其他地方,而是跟徐風學習,直接在家附近的飯店點了菜,讓他們送到家里來。

陳愷歌因為下午還有戲要拍,所以肯定要遲點。

張健亞也來得挺遲,他到的時候已經六點半了。

一見到周彥,張健亞就連聲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突然又有了點事情,給耽誤住了。”

周彥笑呵呵地將張健亞請進院子,“不急,還早著呢,陳導估計還得過好一會兒才能到,他今天下午的戲雖然不復雜,但是他一般會忙安心了才走。”

張健亞點點頭,“這個我知道,愷歌還是比較努力的。”

他跟陳愷歌是同學,自然知道陳愷歌的習慣。

周彥原本以為,張健亞來了之后,肯定要問他《三毛從軍記》的配樂,不過張健亞卻一直在聊房子的事情,他似乎對周彥住的這套四合院很感興趣。

問了四合院之后,張健亞又問了《青蛇》的事情,就是一直沒提到《三毛從軍記》的配樂。

陳愷歌來的時候,已經是七點半了。

見到陳愷歌,張健亞笑道,“愷歌,你可來遲了啊。”

陳愷歌拍了拍胸脯,“那我自罰三杯!”

張健亞翻著白眼說道,“這不叫懲罰,而是獎勵。”

“懲罰也好,獎勵也罷,三杯肯定是少不了的。”

周彥笑了笑,先給飯館打電話讓他們上菜,然后從柜子里面拿出兩瓶劍南春。

轉過身來,他還沒開口,陳愷歌就笑道,“我怎么瞅見,這柜子的二層有那個紅亮亮,黃燦燦的瓶子。”

周彥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陳愷歌說的是什么,他笑著轉身,將那兩瓶劍南春放下,又從柜子二層取了兩瓶茅臺出來。

客廳柜子里面放了不少酒,都是周彥屯的,他自己雖然平時不喝酒,但是家里來客人了,免不了要招待,就像今天一樣。

“陳導你眼是真尖,這都能看到。”

陳愷歌看著周彥手里的茅臺,竟然咽了口口水,眼睛都直了。

看到陳愷歌這樣子,周彥也很意外,之前周彥只聽說他喜歡喝酒,沒想到竟然這么喜歡。

菜還沒送過來,陳愷歌自己已經喝了一口,隨后笑著說道,“咱喝酒要那么多菜干什么,準備點花生米,就夠用了,老張你說是吧?”

張健亞調侃他,“你想吃花生米,不知道自己帶一點么?”

“你別說,聽周彥說在家吃,臨走的時候,我還真想去食堂問問,有沒有什么小菜能往這邊帶。”陳愷歌笑著說道。

“沒事,吃點瓜子下酒也行。”周彥又將茶幾上的瓜子端過來。

“嗯,這玩意也不錯。”

陳愷歌還真就嗑著瓜子喝起酒來。

菜沒讓他們等太久,很快就上齊了。

菜上來之后,陳愷歌也擺開了架勢,之前他說自罰三杯真不是開玩笑,真就先喝了三杯,不過周彥今天準備的杯子不大,一杯酒倒滿也就四五錢,三杯酒加起來一兩多點。

張健亞跟陳愷歌都挺能喝,不過張健亞喝酒跟他性格一樣,比較悶,你找他他跟你喝,但是他基本上不會主動提一杯。

陳愷歌則大不相同,他不但愛喝酒,而且喜歡勸酒,喝酒就跟打仗一樣,要分個勝負的那種。

周彥不愛喝酒,但是奈何基因太優秀,解酒快得不得了,一般酒量的人還真喝不過他。

加上陳愷歌喝酒猛,而且自恃酒量不錯,喝的比周彥多,所以周彥只是剛剛有點醉醺醺的感覺,那邊陳愷歌說話已經有些大舌頭了。

張健亞倒是見怪不怪了,他跟陳愷歌不知道喝過多少次酒。

如果讓張健亞用四個字來形容陳愷歌喝酒,那就是“十喝九醉”。

說十喝九醉都有點保守,張健亞至今還沒見過陳愷歌喝酒沒喝醉過,區別只是醉的程度。

張健亞自己,其實也有些醉醺醺的,他酒量不錯,但談不上好。

“我覺得。”這時陳愷歌端起了酒杯,“你們兩個應該一起敬我一個。”

“為什么?”張健亞問。

陳愷歌眼睛迷離地笑道,“要不是因為我,你能找到周彥給你電影配樂么?我算是你們兩個的媒人啊,敬媒人一杯酒,那不是天經地義?”

他不說這個還好,一說起這個,張健亞肚子里面的氣就上來了,“要不是你之前跟我說,周指導配樂的薪金高,我至于浪費那么長時間嗎,差點都錯過了。”

陳愷歌哈哈一笑,“我那么說,是要考驗你,如果你沒有付出的決心,能讓你輕易請到周彥給你電影配樂么?”

周彥笑了笑,這陳愷歌喝完酒之后,說話怎么還好聽一點。

陳愷歌又說道,“哦,對了,你們電影拍的怎么樣了,配樂應該開始做了吧?”

張健亞來了這么長時間,一次都沒有問到配樂,沒想到最后還是陳愷歌提的。

不過陳愷歌這么一提,張健亞也順勢說道,“之前我跟周指導約定過了,等他有時間去到拍攝現場之后,咱們再討論配樂的事情。”

聽張健亞這么說,周彥也明白為什么他之前一直沒有提配樂了,原來是記著自己當時說的話。

周彥笑了笑,說道,“其實我還真給《三毛從軍記》寫了兩首曲子。”

“真的么?”張健亞面露驚喜之色。

周彥還沒回答,陳愷歌就笑著說道,“瞧你這大驚小怪的樣子,周彥的創作效率,你是沒見識過,兩首曲子,不過是撒泡尿的功夫。”

“這下我是見識到了。”張健亞連連點頭,“周指導,我能聽聽這兩首曲子么?”

“我還沒錄出來,你如果想聽……”

周彥話沒說完,陳愷歌又搶過話頭,說道:“老張你如果想聽,那必須要敬一杯才行。”

張健亞點頭道,“這杯必須敬。”

說完,張健亞就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飲而盡,周彥看他喝了,也只能跟著喝了一杯。

其實周彥原本想說,如果張健亞想聽曲子,可以等到明天他把曲子給錄一個粗樣來,不過看到張健亞這樣子,周彥沉吟道,“我現在拉給你們聽吧。”

“這敢情好。”陳愷歌端著酒杯搖頭晃腦地說道,“一曲新詞酒一杯,一杯一杯復一杯。聽著曲兒,喝著酒,今天真是來著了啊。”

看得出來,陳愷歌已經喝嗨了,連詩詞都給整上了,而且這詩還是個串燒。

“稍等。”

周彥笑了笑,起身去對面琴房將小提琴取來,上來拉了一段《舊線程》,當時周彥在看劇本的時候,就想到了這首曲子,歡快、輕松還帶著點詼諧。

而且這首曲子的旋律重復性強,比較簡單,放在電影一開始那段黑白片是最好不過了。

當詼諧的提琴曲響起之后,張健亞眼睛就亮了起來。

這就是他一直想要的感覺。

特別是已經拍好的電影開場那段,如果配上這段音樂,簡直是完美。

陳愷歌雖然對這部電影不太了解,但是也感受到了這首曲子的輕快、詼諧,還笑著幫張健亞的酒杯端起來,做手勢勸張健亞喝酒。

張健亞推了推酒杯,又指了指正在演奏的周彥,意思是要專心聽曲子。

陳愷歌也指了指周彥,又指了指張健亞,意思是說,周彥給你的電影寫了這么好聽的曲子,你還不喝杯酒?這像話么?

兩人就在詼諧的《舊線程》曲子中,演了一段詼諧的默片。

最終張健亞還是接過了酒杯,一飲而盡,這時周彥的曲子也演奏完畢。

張健亞沒顧上吃菜,周彥一結束他就開口問道,“周指導,這首曲子是放在電影開頭那段的么?”

“沒錯,正是那一段。”周彥笑著點頭。

張健亞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周指導,你太厲害了,這首曲子就是我想象中的背景音樂,節奏太好了。”

周彥笑道,“我也可是看過劇本弄出來的,后面還是要看鏡頭的節奏,看能不能做一些調整,讓鏡頭跟曲子更加契合一些。”

“嗯。”張健亞點點頭,隨后又笑道,“我甚至感覺都不要調整,這個節奏已經非常好了,跟我拍攝的鏡頭很契合。”

這時陳愷歌又問道,“第二首曲子呢?”

周彥笑呵呵地說道,“你不是說,一曲新詞酒一杯,一杯一杯復一杯么?你不喝酒,我怎么拉?”

陳愷歌的酒很好勸,周彥說完之后,他就笑瞇瞇地端起酒杯,又拉著張健亞一起喝了一杯。

等他們一杯喝完,周彥也笑著將弓弦搭在琴弦上,開始拉第二首曲子。

張健亞以為,第二首曲子應該跟第一首曲子的風格一樣,都是詼諧的,幽默的,畢竟他們的電影主基調就是這個。

但是讓張健亞沒想到的是,第二首曲子的音符一出來,就給他一種激情澎湃的感覺,仿佛是有兩軍正在對壘。

難道是后面有反轉?

聽了一會兒,風格沒有任何變化,依舊是激情澎湃的,而且越來越澎湃。

張健亞不免有些疑惑。

這曲子好聽是真好聽,熱血也是真熱血,但問題是,他們這部電影可不是正兒八經的戰爭片,里面的戰爭場面也都跟鬧著玩兒似的,用這種熱血的音樂恐怕不太好吧?

一分多鐘之后,周彥一曲結束。

張健亞看了看周彥,欲言又止。

周彥笑著說道,“張導,有什么想法只管說,不要有所顧慮。”

陳愷歌笑呵呵地說,“這曲子多好,我聽得都熱血澎湃,恨不得多喝幾杯,你有什么意見?”

又看了看周彥,張健亞也就不忸怩了,開口說道,“周指導,你也知道,這部片子的主旋律就是詼諧幽默,戰爭場面我們準備拍的荒誕一點,如果用這曲子……”

周彥知道他要說什么,沒等他說完,便笑著說道,“張導,你知道我要把這曲子放在哪兒么?”

張健亞愣了一下,疑惑道,“不是放在打仗的鏡頭里面么?”

“是。”周彥點點頭,隨后又說道,“但是打仗的鏡頭也有很多,比如他們把炸藥包放在牛身上去炸霓虹軍隊的鏡頭……”

聽周彥說到這個鏡頭,張健亞感覺有人在他天靈蓋拍了一下,仿佛有一道電流從頭到腳流過。

“太對味了!”

張健亞大叫一聲,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不過旁邊的陳愷歌卻叫了出來,“老張,你拍我腿干什么?”

“因為疼疼的不是我。”張健亞笑了笑,又對周彥說,“周指導,把這首曲子放在牛奔那一段,簡直不要太絕,這反差感一下子就出來了。”

陳愷歌被張健亞剛才那一拍,把酒勁拍散了不少,他揉著大腿,好奇道,“是什么樣的鏡頭,讓你這樣激動?”

“你不懂——”張健亞大手一揮。

一聽這話,陳愷歌來脾氣了,你說他什么都行,就是不能說他不懂。

“我怎么不懂了?”

張健亞撇嘴道,“說你不懂就不懂,你也別較勁,你要是想懂,等我電影拍出來之后,你去買張電影票,去電影院捧場。”

“我才不去看……”陳愷歌歪了歪嘴,又端起酒杯,“來喝酒吧。”

原本比較沉默的張健亞,聽過兩首曲子之后,這會兒也是激動起來,他端著酒杯說道,“好,今晚高興,咱們好好喝一個。”

陳愷歌此時已經彈盡糧絕,哪里敵得過張健亞后程發力,沒一會兒就敗下陣來,往桌上一趴。

看著陳愷歌趴在桌上,張健亞又跟周彥喝了幾杯,隨后還是克制住了,沒有再往下喝,他還要將陳愷歌送回家。

周彥給他們送到路邊,等到出租車到了之后,張健亞拍了拍腦袋,問周彥,“周指導,光顧著喝酒,忘了問了,這兩首曲子叫什么?”

周彥笑著回道,“第一首叫《三毛》,第二首叫《覺醒》。”

“三毛,覺醒……”張健亞點點頭,“好,我記住了。”

等到張健亞他們上車走了之后,周彥縮著脖子往家走。

三月份的燕京,晚上很冷,他又剛剛喝過酒,被冷風這么一吹,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當時在給《三毛從軍記》配樂的時候,周彥就特別注意三毛他們讓牛沖鋒的那一段,后來想來想去,決定把《覺醒》配在這段上面。

《覺醒》的原名應該叫《阿綱覺醒》,出自霓虹的動畫片《家庭教師》,是一首非常熱血的曲子。

除了這兩首曲子之外,其他地方的配樂,周彥決定沿用之前的配曲思路,大量采樣古典曲目。

另外,還有一段周彥也在考慮。

師長送葬的那一段,用的曲子是《百鳥朝鳳》,而大部分情況下,《百鳥朝鳳》這首曲子都是用在紅事上面的,這是想要利用這種反差來體現詼諧感,跟周彥把《覺醒》放在牛奔那里是一個意思。

這一段,周彥在考慮,是要繼續用《百鳥朝鳳》,還是再借一首曲子過來。

不管是用《百鳥朝鳳》還是再借一首曲子,思路肯定都不會變,主打的還是一個反差。

但是兩種選擇各有優劣,用老曲子觀眾印象深刻,有既定符號。

什么叫既定符號,就是觀眾一聽到這個曲子,也不需要他們有什么音樂鑒賞能力,反正他們經常在喜事上聽到這首曲子,所以即便不知道這首曲子叫什么,也能聯想到歡慶的場面。

但是老曲子缺乏新鮮感,對觀眾的吸引力要差一點。

新曲子有新鮮感,但如果弄得不好,觀眾體會不到其中的情緒,就容易崩。

不過這事暫時不急,可以等到后續電影拍差不多了再說也行。

回到家,周彥又給飯館打了個電話,讓他們過來收拾餐具,等到都收拾完了之后,周彥也洗洗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彥還在睡夢當中,就聽到外面有人敲門。

他披著被子打著呵欠走出屋,問道,“誰呀?”

“周指導,是我。”張健亞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周彥撓了撓頭,“張導啊,你這么早就過來了?”

“給你帶了早飯。”張健亞笑道。

我更想睡覺啊……周彥暗暗嘀咕,隨后還是去給張健亞開門。

進門之后,張健亞將打包的早餐遞給周彥。

周彥原本以為就是包子油條之類的東西,但是拎到手里,卻感覺沉甸甸的。

等他打開一看,整個人都傻眼了,張健亞竟然給他帶了一份炒肝。

周彥忍不住揉了揉眉毛,誰家好人早上吃炒肝啊……

來了燕京之后,周彥最接受不了的兩個早餐,一個是豆汁,另一個是炒肝。

其實炒肝味道不差,但是周彥覺得,這玩意真不該是早上吃。

炒肝實物跟它名字干系不大,很多人以為炒肝就是炒的豬肝,事實上,它既不是炒的也不是豬肝,而是豬大腸跟淀粉做出來的渣糊,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主料是大腸的“胡辣湯”。

在燕京,不少人早上都吃這玩意,也不用筷子,端著碗順著碗沿吸溜。

那才叫一個地道!

張健亞看周彥發愣,笑道,“周指導,你趁熱吃,炒肝涼了就不好吃了。”

周彥最終還是把那份炒肝給吃了,其實味道不錯,他主要是過不了心理關,總感覺早上吃豬大腸有點不太合適。

吃完之后,張健亞笑呵呵地問他,“周指導,你能不能把昨天晚上的那兩首曲子錄出來,我想帶回去跟拍出來的片段放在一起看看,如果節奏有問題,我們可以隨時商量調整。”

這個請求很合理,周彥點點頭,又去琴房那邊取出小提琴,現場給張健亞錄了一個粗樣。

曲子錄好之后,周彥把磁帶交到張健亞的手里,“這只是獨奏的粗樣,后續等到電影拍攝結束,我會找樂團錄一版正式的給你聽聽,聽完正式版,咱們再定稿。”

張健亞笑道,“周指導你考慮的很周到,那過些天你還會去蘇市么?”

“去不去蘇市不好說,不過我肯定是要去上滬的。”周彥說道。

“去上滬也行,片子都在廠里面。”張健亞點頭道。

雖然他們的片子是在蘇市拍的,不過每天拍完的膠帶都會送回到上滬去“洗剪吹”,周彥去上滬,就能看到之前他們拍好的片子。

去不去拍攝現場,張健亞覺得沒所謂,因為拍攝現場其實也沒什么好看的。

“你在燕京還要待多久?”周彥問道。

“我今天下午就走,片場不能放假太久。”

周彥點點頭,如果不是因為有事情,沒有哪個導演會想耽誤拍攝進度。

之前周彥拍《想飛的鋼琴少年》時,如果不是中途工作人員們狀態出問題,周彥根本就不想停,他那段時間恨不得醒了就開始拍,一直拍到睡覺前。

他是導演,又年輕,所以能扛得住,但對很多工作人員來說,拍戲不過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可能一開始有點新鮮感,時間長了根本就不會有什么激情。

周彥笑道,“那我就不留你了,后面等我去上滬或者蘇市再見。”

“我也不敢再留了,昨晚喝的夠嗆。”張健亞擺擺手,然后將周彥給他的磁帶仔細地放進挎包里面,“好了,走了。”

等到張健亞走后,周彥正要出門,忽然接到了陳愷歌電話。

得知張健亞已經要走了,陳愷歌把張健亞給罵了一頓,說張健亞不給他機會。

聽得出來,陳愷歌今晚還想喝一頓。

周彥本來以為陳愷歌昨晚喝到那個程度,宿醉之后,應該會起得比較遲,沒想到他一大早就起來了,而且聽起來精神還比較足,看來陳愷歌已經習慣了。

感謝明天會發光的500打賞

計:8666

這是三合一,好幾個人提議兩更放在一起發,我就從善如流了

《多線程》跟《覺醒》已經在上一章后面的彩蛋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