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68章 被遺忘的第十七首曲子(二合一7k)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章 被遺忘的第十七首曲子(二合一7k)

第68章 被遺忘的第十七首曲子(二合一7k)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學期新作品的時長是有限制的,每部作品不能超過七分鐘,但其實這樣的時長大部分學生都用不完,多數作品的時長基本上都控制在三到五分鐘之間。

再加上樂手們上臺跟下臺消耗的時間,通常一個學生的表演應該能在六七分鐘之內結束。

但是今天因為施萬春跟吳祖強在,上臺表演的學生們都格外小心,他們在搬座椅、樂器的時候就小心翼翼,搬好了之后,又不停地調整方位,生怕因為布局影響到演奏效果。

表演結束之后,學生們又會非常莊重地跟臺下致謝。

如此一來,原本六七分鐘能夠結束的表演,硬生生地被他們拖到快十分鐘。

88級作曲專業加上留級下來的周彥,總共十七個人,一個人十分鐘,就要一百七十分鐘,加上中間一些休息時間,大概三個小時出頭。

前面十六個同學表演結束的時候,已經過十二點了。

其他組在上臺的時候,還是比較簡單的,因為最多也就幾個樂器,而且基本上都是些常規樂器,樂手們拿著就上去了,架設起來也方便。

但是到周彥這兒就大不相同了,嘩啦啦一下子上了二十多號人,樂器種類比一般的多篇章交響樂用的都多,弓弦組基本上已經齊了,打擊樂里面除了尋常的幾種鼓,還加了管鐘這這類相對少見的樂器。

這么多人,這么多樂器,光是排兵布陣就要花費不少時間。

剛表演結束走下舞臺的許可朗,這會兒手心里面的汗都還沒有干,就被臺上的場面嚇了一跳。

驚到他的不僅僅是樂器的數量,還有樂手的陣容。

周彥自己就不說了,雖然不是笛子專業,但是他的竹笛在學院里面還是比較有名氣的,特別是前年冬天周彥上臺演奏自己的學期新作品《暗香浮動》,那是好一通炫技。

當時周彥作品展出的時候,許可朗也在現場,所以他對周彥的竹笛印象很深。

小提琴是于然,鋼琴是張新寧師姐,中提琴是黃甘師兄,敲鐘的是跟他們同級的梁東……整個演奏團,過半都是學校里面的知名人物。

等到所有樂手都就位之后,一個西裝革履,頭發梳的一絲不茍的男生拿著指揮棒走上了舞臺。

看到這個男生,許可朗摸了摸額頭,在心中大呼:這陣容,讓他們怎么比?

上臺的這位,是指揮系的俞鋒,他同樣也是學校的風云人物。

甚至從“風云度”上來說,他還要強于賈國屏跟周彥。

俞鋒是85指揮系的師兄,而他在88年的時候就因為成績優異,提前一年本科畢業,并且被保送研究生。

今年是俞鋒研究生在讀的最后一年,同時他也已經確定留校任教,下學期他就會去指揮系任主科老師。

此刻其他88級作曲系的學生,想法也跟許可朗一樣,他們的陣容跟周彥這個陣容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

這個陣容讓今天的演出看起來像是分為了兩個部分,其他同學的作品展示以及周彥的作品展示。

他們都知道好的樂手對演出的作用,即便是同一首曲子,換成這些人來演奏,那差距也是巨大的。

不要小看這些優秀學生,他們的專業水平就是比普通學生要高。

當然了,許可朗他們也沒想過要跟周彥比,在他們眼中,周彥就不能算是他們同學。

周彥四月份進入他們班,過去的這兩個月里面,很多時候周彥都充當著老師的角色,對周彥,他們心中充滿了尊敬跟感激。

88級作曲其實非常慘,因為他們可以說是作曲系這幾屆中最不起眼的一屆了。

在他們的前頭,87級有賈國屏周彥這樣的風云師兄,在他們的后面,又出現了郝維亞這樣的后起之秀,而他們這一屆卻沒有一個突出的學生。

主要是李冰洋太過不負責任,大大影響了他們這一屆的教學。

對88作曲的這些學生而言,周彥的到來無疑是一束光,把他們原本漸漸灰暗的學習道路給照亮了。

這兩個月里面,88級作曲的學生們學習熱情空前高漲,課業水平也都有所提升,特別是班里面年紀最小的許可朗,這段時間他的課業水平用突飛猛進來形容都不為過。

許可朗他們也都帶著期盼的眼神看著臺上,周彥師兄今天的這場演出,也是給他們88作曲系長臉了。

以后其他系的學生,再談論到作曲系時,也不至于略過他們88級。

而此時,本場演出的主角周彥,卻隱藏在樂團之中,并不醒目。

鋼琴在側,弓弦組靠前,周彥混在木管組里面,如果不仔細看,都找不到他人。

其實周彥原本也想過自己充任指揮的,但是當他得知賈國屏能找到俞峰之后,就果斷放棄了這個想法。

他的指揮水平,跟俞峰這個指揮系名人自然是不能比的,倒不如讓出指揮棒,好好吹他的笛子。

事實證明,他的這個決定是完全正確的。

自從俞鋒答應擔任《故宮的記憶》的指揮之后,就第一時間找到周彥討論總譜,然后周彥就被俞鋒的讀譜能力給驚到了,他能夠快速且準確地用眼睛從總譜中“聽”出二十多種樂器的音響效果。

讀譜能力周彥當然也有,但是跟俞鋒比還是有差距。

跟周彥探討完之后,俞鋒就開始從排練的角度研究總譜,找出每一個聲部旋律線條的行進方向,解析每個段落的和聲氣氛以及配器色彩。

最主要是全曲的基本情緒設計,哪里應該緊張,哪里又需要松弛,什么地方該遞進朝向高潮……這些排練的東西,基本都是俞鋒在掌握。

可以說,俞鋒就是在對《故宮的記憶》進行二次創作。

最讓周彥意外的是,俞鋒為了更好地理解《故宮的記憶》這一首曲子,竟然把周彥過去所作的曲子都看了一遍,試圖通過周彥以前的作品來了解周彥創作《故宮的記憶》時的動機跟情緒。

周彥本想告訴俞鋒這樣沒用,因為曲子壓根就不是一個人寫的,不過俞鋒在研究完周彥的前作之后,表示從中感受到了周彥在音樂創新上的膽魄,并在指揮的策劃中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點……

等到所有人都準備好之后,俞鋒雙手抬到胸前的高度,做了一個準備拍手勢,緊接著是預備拍以及起拍,等到起拍手勢完成,音樂聲隨之響起。

樂曲開始,先是一道洪亮的鐘聲蹦出,隨后弦樂組跟鋼琴一起進場。

沒錯,周彥并沒有采用《故宮的記憶》原本的編排,還搞什么獨奏引路,而是先聲奪人,直接將氣勢恢弘的第二段給放到了最前面。

等于是俞鋒一上來就用指揮棒把故宮大門給推開了,向聽眾們展示里面巍峨的宮殿。

臺下原本面無表情的吳祖強,忽然來了精神。

他在臺下坐了三個多小時,雖然88級作曲的其他學生表現也挺不錯的,但畢竟才三年級,作品很難有什么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但是周彥的這首曲子,第一道鐘聲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周彥的名字,吳祖強聽過很多次,作曲系的學生就這么多,突出的幾個總會受到更多的關注。

吳祖強自己就在帶研究生,他自然也希望能夠找到好苗子,所以作曲87的周彥跟賈國屏他也都關注過,只不過周彥留級,賈國屏又沒選擇繼續往上讀。

今天他過來,是施萬春邀請的。

施萬春邀請他來,只說請他看看88級作曲的學生,也沒透露具體要看什么,不過當最后一場有二十多個樂器一起上臺之后,吳祖強大概猜到,今天施萬春是要帶他來看周彥的。

吳祖強看了眼旁邊的施萬春,后者正在聚精會神地欣賞臺上的演出,他笑了笑,也繼續將注意力放在臺上。

一段恢弘大氣的段落之后,緊跟著是竹笛、簧以及小提琴等樂器演奏的一段頗為夢幻的小節,讓整首曲子蒙上了厚重的歷史記憶。

讓施萬春感到驚喜的是,這首曲子在中西方配器的運用上特別有新意,明明強烈的西方弦樂卻沒有喧賓奪主,很好地服務了鼓、鐘以及竹笛。

一直到曲子的最后段,小提琴開始變弱,中提琴登上了主場,整首曲子的調性從原本的恢弘漸漸變得有些悲寂,如此轉變,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皇朝的衰弱。

這一段本身寫的不錯,不過在與前面的銜接上顯得有些倉促,整首曲子對皇朝鼎盛的渲染還不夠。

吳祖強明白,學期新作品的規定時長是不能超過七分鐘,而想要在七分鐘之內完美地表達出所有東西,顯然是不可能的,這只不過是作曲者為了演出而做出的妥協。

當然了,瑕不掩瑜,周彥已經跳過了初級的技法展現階段,開始在作曲上表達更多的個人感悟。

他的這部作品,不僅僅在三年級的學期新作品中鶴立雞群,即便是放在畢業作品中,也是非常出色的。

六分半鐘之后,隨著整首曲子最后一個音符落下,現場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在掌聲之中,俞鋒先是向所有參與演奏的音樂家們彎腰致敬,隨后笑瞇瞇地看著混在木管組中間的周彥。

周彥心領神會,握著竹笛從木管組中走了出來。

當周彥出來的時候,現場的掌聲又變得響亮幾分,坐在第二排的許可朗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瘋狂地拍著雙手,要不是他前面坐著吳祖強跟施萬春,他都要喊一聲周彥師兄我愛你了。

走到俞鋒面前,周彥先是握著竹笛雙手合十對俞鋒表示感謝,隨后跟俞鋒一起,面對著臺下觀眾彎腰致謝。

致過謝之后,兩人都沒有再致辭,攜手一起走下了舞臺,樂手們也都開始收拾樂器準備走下舞臺。

至此,中央音樂學院88級作曲專業學期新作品音樂會的表演就全部結束了,但是所有人都不敢妄動,他們在等著施萬春跟吳祖強發話。

施萬春看向吳祖強,笑道,“吳校長,說兩句?”

吳祖強沒有推辭,直接站了起來,也沒有到臺前,就站在原地開口說道:“首先,恭喜各位,又在央音作曲系完成了一個學期的學習。”

聽到吳祖強講話,原本在臺上收拾樂器的樂手們也都停下了動作,靜靜地聽著吳祖強說話。

吳祖強簡單開了個頭,隨后拿起作品名單繼續說道,“今天諸位在臺上展示的作品,自有其中的不足,但是整體表現都很不錯,第一首弦樂四重奏《云山亂》應該是取材自蘇東坡的《過七里瀨》,整首曲子灑脫細密……”

點評完第一首,緊跟著吳祖強又開始點評第二首,“第二首《黑殼》,是一首已經預設了結果的實驗性作品,整個實驗中包含了沈懷剛同學對擴展表現視野的追求……”

所有人都以為,吳祖強站起來后會講幾句官方的話就結束,但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挨個點評起了學生們的作品。

這會兒已經是中午十二點半了,但是沒有人急著去吃飯,因為吳教授的點評可不常能聽到。

“第十六首《坐川》,是為圓號量身打造的一部作品,炫技性的泛音……”

吳祖強挨個點評,一個不落,但是點評完第十六首之后,他就停下了。

其他人都眼巴巴地看著他,等他繼續點評周彥的《故宮的記憶》,但是他好像一點沒有要點評的意思,就好像是忘了還有第十七首作品。

旁邊的施萬春笑著說道,“今天各位忙了大半天,吳校長的點評非常到位,我就不再多說什么耽誤你們時間了,快收拾收拾去吃飯吧。”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明白吳祖強這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單單留著周彥的作品不評價。

但是很快他們就知道答案了,只見吳祖強笑著對周彥說道,“周彥,你出來一趟。”

周彥點頭,“好的,吳校長。”

等到周彥跟吳祖強他們走出去,教室里面變得熱鬧起來,同學們議論紛紛。

“怪不得沒有點評,看來是要一對一輔導啊。”

“周彥師兄真的強。”

“啊,今天這陣容真是瘋了啊。”

這邊周彥跟著出門,吳祖強轉頭看向他,笑著說道,“今天表現還不錯,看來留級對你沒什么影響。”

周彥也笑著回道,“吳校長過譽了,其實我覺得,休學這一年時間,對我來說是一種沉淀和提升,我學到了一些在學校里面很少能接觸到的東西,這些在外面才能接觸到的東西,反倒讓我原本在學校接收到的知識和技得以激發出來。”

吳祖強點點頭,“創作者的歷練確實非常重要,好的作品肯定是要依賴曲作者的經驗跟體驗,學校所學到的技能知識是為這些體驗服務的。”

“您說的話,這段時間我感受頗深。”

“看來你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吳祖強笑了笑,隨即說道,“作曲系的教室還是有些簡陋,學期作品的時長限制也過短,限制了《故宮的記憶》這首曲子的發揮,我希望明年能在大音樂廳看到你的表現。”

說完之后,吳祖強又轉頭對施萬春說道,“施主任,你要交代幾句么?”

施萬春看了周彥一眼,笑道,“沒什么好交代的,時間不早了,我們去吃飯吧。”

“那好,我也餓了,今天你可要管我飯吧。”

“請你喝酒都成。”

看著施萬春跟吳祖強的背影,周彥臉上露出了輕松的笑容,他知道提前畢業的事情有希望了。

作曲系的學期作品音樂會只在作曲系教室演出,能在大音樂廳演出的就只有畢業作品,吳祖強最后那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希望周彥參加明年的畢業作品音樂會。

這時其他同學也陸續從教室里面走出來,他們紛紛向周彥表示賀喜。

周彥一一回應著,同時又將給他幫忙的樂手們留住,麻煩了人家這么多天,今天又是忙到飯點都過了,他要是不管一頓飯,那他就要成周扒皮了。

人叫到一半的時候,周彥忽然又看到孫秦從教室里面走出來,他一臉詫異道,“孫哥,你怎么來了?”

孫秦笑呵呵地說道,“今天《故宮的記憶》演出,我怎么能不來看看?”

“你什么時候來的,我一直沒看到你。”

“我早就來了,你忙著演出的事情,哪能看得到我。今天的表現很不錯,場面很牛。”孫秦豎起了大拇指。

“哈哈,過譽,過譽。一會兒我們聚餐,孫哥你跟我們一起。”周彥提出邀請。

孫秦看了眼樂手們,笑著搖頭道,“吃飯就算了,我有件事情跟你說,能不能借一步?”

“可以啊。”周彥點點頭,隨后又跟賈國屏叮囑道,“老賈,你幫我張羅著,要一個都不少地把人留下來。”

“一個都不少,是不是也一個不能多?”賈國屏笑盈盈地說道。

周彥撇嘴道,“你要是能把今天來看演出的人都叫上,我都沒問題。”

撂下這么一句,周彥就跟孫秦朝旁邊走。

走到人少的地方,周彥問道,“孫哥,有什么事情?”

“好事情。”孫秦笑瞇瞇地說道,“臺里面準備再做一個新片子,單以故宮為主題。”

周彥揚起了眉毛,“因為《故宮的記憶》么?”

“跟曲子有很大關系,當然,也因為故宮這個主題本身也很有價值,不過現在有一個問題。”

“有什么問題?”周彥問道。

“問題就是,這個新的專題片時長是三十分鐘左右,所以一首《故宮的記憶》不夠,需要更多的配樂。”

聽孫秦這么說,周彥笑了起來,“這也叫問題?”

“這難道不叫問題?”

周彥十分自信地說道,“你只管去拍,配樂的事情交給我。”

“好兄弟。”孫秦一拳擂在周彥肩膀上,“我就知道你靠譜。”

周彥揉了揉肩膀,之前胡光磊給孫秦的評價一點都沒錯,他的手是真賤啊。

不過孫秦這么激動也可以理解,他畢業也沒幾年時間,之前一直沒有獨立制作過片子,如今卻能經手制作一部三十分鐘的專題片,對他來說意義非凡。

有了這部作品之后,他在燕京電視臺也能真正地站穩腳跟了。

孫秦也感覺世事奇妙,要不是當時在午門廣場碰到周彥,大概也不會有后續一系列的事情。

兩人又簡單地聊了一句,孫秦便告辭離開了,從他輕盈的步伐能夠看得出來,他非常高興。

送走孫秦,周彥回到教室門口,此時賈國屏已經把人都召集好了,周彥大手一揮,笑道:“走,吃大餐去。”

學期新作品演出過后,周彥在學校其實也就沒什么事情了。

接下來他準備多把時間花在《天堂回信》的配樂上,其實這部電影的配樂基本上已經捋順了,也就是《夏天》這段還沒有提交過去。

把《夏天》錄出來之后,他就要等剪接車間那邊把電影完整地給剪出來,然后再根據完整地電影把全部配樂給梳理一遍。

總的來說,整個六月份他應該都是比較閑的,所以他就把主意打到了孫秦身上,想著抽點時間跟孫秦去拍他們那部《故宮:記憶》。

孫秦當然不是什么導演大師,但是他的理論知識扎實,周彥也能從他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只不過周彥雖然計劃的很美好,卻很難實行,自從學期作品音樂會結束之后,88作曲系的那些師弟師妹們就更黏他了。

特別是許可朗跟沈懷剛這兩個小子,每天就跟打卡似的,上午一定要往周彥宿舍跑一趟。

周彥也是看不得有好學的學生得不到教,所以每天也會抽出時間來給指導他們。

這倆小子還算是有點人性,每天纏著周彥的時間不會超過兩小時,只要到點,他們就讓周彥“下班”。

就這樣忙忙碌碌地過了半個月。

六月二十二號,周彥帶著錄好的《夏天》趕到了燕京制片廠。

這半年里,周彥出現在燕京制片廠的次數,可能比某些經常出外勤的導演都多,他又善于搞關系,所以制片廠上上下下的,即便跟他不熟,也都認識他。

制片廠的門衛周大爺是桿老煙槍,每次見到周彥,臉上的褶子就隨著笑容綻開了,他倒也不只是圖周彥給他讓煙,也因為周彥跟他是本家,說話又有意思,對他胃口。

見到周彥要停車給他讓煙,周大爺擺擺手,“剛抽過,抽不動了,你進去找一趟小陳,他好像找你有事,上午還問了你這兩天來沒來。”

周大爺口中的小陳指的是陳愷歌,他資歷深,喊陳愷歌一聲小陳也是正常。

陳愷歌是那種出外勤比較多的導演,尋常周彥過來很少見到他,他大概確實要找周彥,所以才跟周大爺問周彥這兩天來沒來。

“好嘞,知道了。”

周彥笑了笑,腳尖一點地,又把車子騎起來,進了廠里面。

到了辦公室,果然見到陳愷歌也在。

“王姐,貨到了。”

周彥笑盈盈地將錄了《夏天》的磁帶交給王軍正,隨后又轉頭問陳愷歌,“陳導,我聽周大爺說,你找我?”

陳愷歌笑瞇瞇地說道,“看來這周大爺倒成了咱們之間傳遞消息的橋頭堡,我確實是找你有事,我上次不是跟你說七月初《霸王別姬》劇組要開個碰頭會嘛,現在時間已經定了,就在七月四號。”

“地點呢?”周彥問道。

“地點就在廠里面,碰頭會是上午,你九點之前到就行了。”

周彥點點頭,“那行,我記住了,這次碰頭會演員都會到場么?”

“那倒也是不是,主要演員有兩個過來,鞏莉最近在其他劇組拍戲,趕不過來。”

周彥知道鞏莉最近應該挺忙,之前在祁縣的時候他就聽鞏莉說過,天氣熱起來之后就要去香江拍《夢醒時分》。

他也沒有問來的那兩個主要演員是誰,只是關心自己的工作,“碰頭會上,我要準備什么?”

陳愷歌想了想,搖頭道,“也不用準備什么,你來了主要是看看其他組怎么說,到時候我也會給各組分發跟電影相關的資料,你肯定也有一份。另外,那天編劇蘆葦老師也要過來,你可以……”

他正說著呢,忽然聽到一段輕快俏皮的鋼琴聲傳來,便轉頭去看收錄機的方向。

王軍正站在收錄機旁邊,顯然剛才的音樂就是她放的,而她放進收錄機里的磁帶,就是周彥剛才給她的。

陳愷歌看了看周彥,沒有再說話,而是認真地聽著收錄機里面播放的曲子。

跟之前那首《風箏》不同,這首曲子給人的感覺十分愜意、活潑,像是夏風輕輕吹過掛在門口上的風鈴一樣,讓人聽起來特別舒心。

如果《風箏》讓人聽到的是悲涼的雨夜,那這首曲子讓陳愷歌腦海中浮現出的就是明媚的陽光以及生機勃勃的夏日田野,令人特別想要徜徉其中。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