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35章 用了金坷垃,畝產一千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章 用了金坷垃,畝產一千八

第35章 用了金坷垃,畝產一千八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到了十一月份,劇組的拍攝工作已經完成了大部分,剩下的拍攝,主要是一部分雪景戲比較麻煩,需要等到下雪才能拍,所以劇組這段時間拍攝的安排都比較松,都是三五天才拍一場戲,為的就是等下雪。

十一月八號的時候,劉清跟何胖子要去縣里面采買,周彥也跟車去了。

最近天越來越冷,鞏莉那邊瓜子消耗的速度越來越快,周彥準備跟劉清他們去趟縣里面一次性多買一點,另外他也要去看看縣里面能不能買到最新一期的《花城》,雜志社那邊寄的樣刊還沒到,估計十一月份是到不了了。

就算沒有這些事,周彥也想跟著去看看,他來片場好幾個月了,但是一次都沒有去過縣里面,這馬上電影拍攝就要結束,再不去就沒機會了。

車子到了縣里面,劉清將周彥放下。

“書店就在前面,你沿著這條路往前走,一會兒就能看到。我跟胖子去買東西,你自己逛逛,十一點鐘的時候咱們在這里匯合。”

“好嘞。”

等劉清他們走后,周彥按照劉清說的方向朝前走。

也就兩三百米的路程,周彥就看到一間新華書店。

這年頭最多的就是新華書店,其他書店很少,不過很多人買書并不會去書店,書報亭和地攤才是大部分人的首選。

這間新華書店看起來剛開張沒多久,門上還掛著紅布條,書店里面的陳設跟其他商店看起來沒有太大的區別,書架都是貼墻面擺放,前面還有老式的柜臺隔著。

想要買書的話,需要隔著柜臺跟柜員說要哪本書,然后柜員再拿給顧客,這樣大大減少了失竊的情況,但同時也增加了購書的繁瑣以及書店的人力。

當然也不是說新華書店都是這種模式,大城市里面的新華書店還是有開放書架的。

因為是這種銷售模式,所以書店里面自然也是沒有供人閱讀的區域,周彥簡單地逛了一圈,就走到柜臺跟前,跟柜員說,“大姐,給我拿一本《花城》。”

柜員是個三四十歲的女人,因為店里面客人不多,正在擺弄頭發,聽到周彥喊她大姐,老不高興了,“誰是你大姐,就亂叫。”

周彥知錯就改,立馬笑著改口,“小姐,麻煩給我拿一本《花城》。”

聽到小姐二字,柜員神色緩和一些,但語氣還是有些不耐煩,“《花城》漲價了,三塊五。”

《花城》是去年漲價的,一下子從一塊二毛錢一本漲到了三塊五毛錢一本,漲價幅度非常大。

好多人來買,一聽價格漲這么多就不樂意。

為了這事,柜員跟人吵過很多次,所以一聽有人要買《花城》,她就不耐煩。

“嗯,拿一本。”周彥掏出三塊五毛錢。

柜員收了錢,將雜志拿給周彥。

周彥沒有在書店里面多待,在他看來,這破書店絕對是中國文學發展的攔路虎之一,多待一秒頭都疼。

走出書店,周彥才打開雜志,很快就在目錄上找到了《被雨淋濕的河》,作者周產。

周彥照著目錄找過去,快速將文章看了一遍,雜志社對這篇文章并沒有進行刪減,幾乎是一字不落地刊登了。

看完《被雨淋濕的河》,周彥將雜志拿在手里掂量了一番,人家都是加量不加價,《花城》倒好,不僅僅加價,而且量還下去了,相較于之前,雜志的分量至少少了有兩成。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原先《花城》定價一塊二毛錢一本,卻足有三四百頁,這定價恐怕連工本費都賺不回去。

后來即便漲價到三塊五,《花城》也無法做到收支平衡,為了活下去,又開始為雜志招廣告,現在《花城》的內頁甚至是封面時不時會出現酒店、旅游等宣傳廣告。

或許《花城》雜志社也希望能夠讓文學世界保持單純,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抵得過物欲橫流的浪潮。

周彥對這事倒是沒什么特別感覺,只要里面的文章夠好,刊登一些廣告也無可厚非,不然誰給他們發稿費?

將雜志揣到挎包里面,周彥又沿著街道往前走,接下來他要給鞏莉買瓜子。

縣城里面炒貨鋪不少,周彥找了一家人多的,稱了三十多斤瓜子。

遇到周彥這樣的大客戶,老板也很開心,直接將裝瓜子的蛇皮袋送給了周彥,還免費給添了二兩炒花生。

因為瓜子太重,周彥先將瓜子寄存在炒貨鋪,自己輕裝上陣,在縣城里面隨意地逛起來。

祁縣縣城不大,最繁華的一條街,從街頭走到街尾,要不了十分鐘,不過在這幾百米的街道里面,煙火氣是十足的。

不論是大商販還是小商販,都會站在店門口張嘴吆喝,而且每家都有各自的節奏,既不會自亂陣腳,也不會肆意干擾別家,從街頭走到街尾,每家的吆喝聲都能聽得清楚,不至于亂哄哄的一片。

走了一段,周彥忽然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他循著味道找去。

源頭是一家肥料店,兼著賣一點農藥及種子,店家是個中年大叔,見到周彥過去,非常熱情地打招呼:“老板,要些什么?”

“看看復合肥。”

周彥揉了揉眼睛,在外面只是感覺味道刺鼻,但是到了店里面,卻感覺眼睛都被熏得睜不開,刺激的氣體不停地沖擊著他的淚腺,眼淚隨時都會流出來。

店家大叔原本說的是祁縣本地方言,聽到周彥說普通話,他也改用口音很濃的普通話,“老板要什么樣的復合肥?用在什么上面?”

周彥原本想跟老板再聊一會兒,但是這店里面他實在待不下去,就直奔主題,“老板,你們家的肥料是從哪兒進的貨?”

一聽周彥問這個,老板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警惕地說道,“你問這干什么?”

老板懷疑周彥是競爭對手,跟他打探貨源來了。

周彥大概能猜到老板的顧慮,笑著從口袋里面掏出煙給老板讓了一根,老板雖然依舊警惕,但是看到周彥掏出來的是紅塔山,還是忍不住接了過去。

“老板,你別誤會啊,我是農業公司的,最近我們公司正在推廣一款肥料添加劑,想問問你源頭是誰,看能不能給他們賣點貨。”

一聽周彥是賣貨的,老板放松了警惕,掏出火柴將煙點著,“你是什么品牌的?”

“金坷垃,老板聽過沒?”

“金坷垃?”老板搖搖頭,“沒聽過,新牌子吧。”

周彥笑道,“新牌子沒錯,不過我們產品杠杠滴,現在美國英國法國都在用金坷垃,肥料摻了金坷垃,小麥畝產一千八。”

“一千八,吹吧你!”老板撇撇嘴,隨后又給周彥透露消息,“我們這邊就城南一家大肥料廠,你要想賣貨,可以去那邊碰碰運氣。”

周彥從肥料店出來的時候,手里拿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城南肥料廠的地址跟聯系方式。

他之所以會問這個,是因為今天路上聽劉清他們在聊下雪的事情,說是這雪一時半會可能等不到。

如果真等不了下雪,那只能用其他東西代替雪了,而肥料就是代替品之一。

ps:求月票,求推薦票

感謝綠巨人佩奇的100點打賞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