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28章 賀老師,你跟我節奏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章 賀老師,你跟我節奏來

第28章 賀老師,你跟我節奏來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雖然周彥不太能理解賀無名的想法,但是這個條件也不難,他就直接點頭答應,“沒問題,回頭我就去買一把更好的。”

“什么時候買?”

“等有時間吧,好點的笛子,至少也要縣里面才能買到。”

其實縣里面買到好笛子的可能性都比較小,笛子這玩意不稀罕,隨便弄根竹子甚至是木頭都能做,但是質量好的笛子難找。

在祁縣這個地方,你說要找玩嗩吶的那是滿大街都是,一抓一大把,但是要說玩竹笛的,那可不容易找見。沒人玩,自然也就少有賣的。

地方不同,藝術形式也不同。

賀無名自然也知道這個情況,便說道:“我托人幫你買吧,買一支梆笛,回頭叫人寄過來。”

周彥點點頭,“那也行,笛子多少錢,回頭我給你。”

“好,價錢出來跟你說。”

“那表演的事情就這樣定下了,你可不能反悔。”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周彥笑著豎起大拇指,君子好哇!他自己雖然不是君子,但是他就喜歡跟君子打交道。

第二天上午,周彥跟賀無名趁著劇組沒有拍攝,就去了四院里面排練。

周彥先是跟賀無名講了一遍戲,講完之后,他笑著說道,“賀老師你沒有演過電影,對演電影可能不太了解,不過沒關系,一會兒你就跟著我的節奏來,你只負責說臺詞就行。”

按照周彥所想,賀無名是京劇演員,跟電影演員那是天差地別,對電影的表演肯定不熟悉的。

但是周彥錯了,而且錯的離譜。

當周彥從門外走進房間,看到賀無名一副醉眼朦朧的樣子,眼睛都直了,這……賀無名竟然演出了一種醉美人的感覺,比鞏莉還要柔弱惹憐。

當然,并不是說賀無名比鞏莉演的好,頌蓮這個角色也不應該這么柔弱,顯然鞏莉對角色的理解更透徹一點。

但賀無名即便沒有演出頌蓮,他也至少演出了一個醉意朦朧的女子,他的一顰一笑,每一個眼神都證明著一件事情——他是個專業的演員,而且是個專業的旦角。

至少要比周彥專業……很多。

看到賀無名的表演,周彥有些慚愧,剛才他還質疑賀無名來著,現在看來,他就是純純的小丑。

但同時,周彥也非常欣喜,因為他找對人了,賀無名即便比不上鞏莉,那也比隨便拉一個人要好,排練這件事情,搭檔的作用還是很關鍵的。

短暫的驚愕之后,周彥迅速調整狀態,也開始進入戲中。

兩人的第一次排練雖然有不少問題,賀無名的臺詞記得還不熟,不過總體還是比較理想的。

后面兩人又排練了幾次,每次都越來越好,這也讓周彥越來越有干勁。

之后半個月里面,劇組如果有拍攝的話,周彥就湊到跟前觀摩、記錄,沒拍攝的話,他就拖著賀無名去四院排練,每天都是非常充足的。

周彥去觀摩拍攝的時候,并不只是看著,大部分時候都會給他們現場的工作人員幫忙,他畢竟是個年輕勞力,片場很多事情他搭把手都要給別人減輕不少負擔。

隨著他幫的忙多了,片場不少人開玩笑說,給周彥開一份工資都少了,應該給他再加一份工資。

加工資當然是不可能的,不過周彥樂在其中,給人幫忙的過程也是他學習電影、了解電影的過程,有時候運氣好,他還能頂班充當場記,因此了解了場記板上都寫著哪些信息,也知道了為什么要有場記板。

周彥想要多學點跟電影有關的知識,倒不是說他決心以后拍戲或者演戲,只不過他對拍電影這件事情產生了最根本的興趣,他認為演戲或者拍戲,這事挺好玩的。

旁人倒是沒覺得周彥想要學這個,只認為他可能是平時沒見過這些東西,所以覺得好奇而已,再過段時間新鮮勁過去了,就不會這樣積極熱情。

賀無名給周彥訂的笛子前些天就已經托人買好,并且正在往這邊寄。

說起笛子的事情,周彥就感到肉疼,賀無名定了笛子之后,周彥才知道一把笛子要三百六十多塊錢。

這可是九零年,大部分人月工資都沒到一百塊錢的年代,一把笛子竟然要三百六十塊錢。

周彥之前還感覺自己一部戲下來賺幾千塊錢非常多,花都花不完的那種,但是現在看來,也就能買幾根竹笛而已。

根據賀無名的說法,他還是很體貼的,沒有給周彥選太貴的,不然的話他朋友那里價格四位數的笛子都有一大堆。

這幾天周彥都在等笛子來,雖然很肉疼,但錢花出去之后,周彥也對笛子有了期待,他其實也受夠了劇組給他的笛子,確實是不太好聽。

笛子還沒有等來,周彥先等到了一份從出版社寄來的信。

還是劉清從鎮里面給他帶過來的。

這次的信非常薄,還沒拆開,周彥就面露喜色,果然,這是一份過稿的來信。

信是從粵省羊城市寄過來的,看到羊城兩個字的時候,周彥就已經知道,這應該是《花城》雜志社寄給他的。

寄信人是《花城》小說組的文學編輯呂夢萍,她在信中說,非常喜歡這篇《被雨淋濕的河》,并且雜志社已經決定將在十一月五號那期雜志刊登這篇小說。

落款的時間是七月十五號,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

周彥抄給《花城》的這篇《被雨淋濕的河》跟之前給《燕京文學》的《鎮長之死》一樣,都是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

而周彥之所以將《被雨淋濕的河》投給《花城》,是因為這篇小說的故事是圍繞改開后農民南下打工的情形展開的,而《花城》雜志社所在的羊城便是農民工南下的熱門城市。

而且《花城》現在比較提拔新人,對作者過往的履歷不是特別看重,比較適合周彥。

事實證明,周彥的選擇是對的,《花城》十分果斷地將稿子給收了。

呂夢萍在信中告訴周彥,稿費總計六十六元,需要等到稿子刊登之后再匯給周彥。

《被雨淋濕的河》總共三千多字,算下來,他們給周彥的稿費標準是千字二十二元,這個價格其實算不錯了,現在大部分雜志的稿費都在千字十元到二十元之間。

這個時候,國家對稿費的標準是有規定的,著作稿的稿酬標準是每千字10到30元,除了一部分確實具有學術價值的文稿可以將標準提高到千字40元之外,其他的都不能超過30元。

按照普通人的工資標準,六十六元自然不算少,每個月只要發出兩篇,就能比普通工人的工資高點。

但是周彥作為一個月入好幾百大洋的高薪人士,自然對這六十六元的稿費有些不太看得上,不過他知道,好日子在后面,現在沒有必要計較這點稿費。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