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小說:、、、、、、、、、、、、
一屋子女人湊在一起吃熱鍋子,新鮮的棒骨,雞骨架還有海鮮吊的高湯,用來燙菜燙肉吃。
切好的羊肉片,牛肉片,還有魚片等,菜色是自家莊子送來的新鮮菜,一燙就能吃,搭配有米飯,面條,還有咸口的點心,小菜和涼拌菜,外加兩三道熱菜。
東西簡單不多,精致些,但都是原滋原味的菜色,不會過于奢靡。
“來嘗嘗,這是船運送來的鮑魚,個頭挺大,咱們也吃一回。”
“謝謝嫂子,我們在家沒少吃,學堂吃的可好了,這樣的好貨我們經常能吃到。”
“這么好呢。”
“嗯,學堂是先生說了算,先生說了,學堂的錢不分賬,也不許村民惦記,就給學生們吃好的,用好的,花在正地方。咱家不是選了好些兒郎去學武么,吃食就要跟上,這些都是先生親自安排的。”
“說的我都想回家看看了。”
許靜也撅著嘴,她對李家宗族印象也特別好,族人勤勞勇敢,熱情好客,對她們幾個媳婦很友好親近。
“學堂的賬目和產業早就分開了,現在是鋪子少莊田多,主要是給學生們提供吃,學習,以及學習用的東西,包括習武需要的藥材,但根據考核進階,混吃等死要被清出學堂的。學堂賺的錢就用來買藥材和筆墨紙硯書籍啥的,或者獎勵得了功名的學子。”
“分開是對的。”
“是呢,先生說出去的人或多或少要回饋宗族學堂,只索取不肯付出,以后不會再給與支持,包括前程都在學堂進行引薦。”
小婭和許靜等人對視一眼,嬸子越來越厲害了,學堂供養學子不是白做的,學子也要回饋學堂,包括前程的拿捏,形成完美閉環,供養了宗族出更多人才,約束了兒郎姑娘的規矩和教養,這樣的孩子出去了也不會犯大錯,還能供養宗族,讓家族蒸蒸日上。
這是把整個宗族都調動起來了,培養出能干的兒郎,父母必定感激學堂和宗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宗族凝聚力也就緊跟其后了。
再把兒郎前程拿捏到位,村民基本上指哪打哪,毫不猶豫。
“我們回去也打算再買個大莊子贈送給學堂,我和你哥哥都商量好了,就是看莊子買在哪里合適?”
“那不必買在家門口,遠點也行,江南那邊可以重點考慮,江南文人多,人才多,我也是聽先生說過一嘴,江南書院要是能收咱家學堂的孩子就好了,先生很在意江南,每回都要在江南布置產業,買在那基本不會出錯,先生肯定不會怪你,那邊有咱家族人幫著打理,也錯不到哪去。”
小梨跟隨秀娘已久,多少了解點秀娘的心思。
“我知道了,那我回來和你哥哥仔細說一說。”
“嗯呢,把兒郎送進江南書院,一直就是先生心里惦記的事,她說好不好是別人說的,咱要過去親身感受一下才行,別怕犯錯,要去試錯,才能找到正確的路,照貓畫虎行不通。”
這句話是轉述了秀娘的話,意思是,把名門望族的東西直接搬過來是不好用的,李家必須有自己的經驗和歷練才行,路只有自己闖出來的才靠得住,別人給的未必接得住,哪天不給了,你也沒轍。
“我上次回去也沒聽見咱娘跟我說起這事。”
許靜嘟嘟嘴。
小梨笑了笑,“先生怕嫂子們為難,你們能有什么辦法,還不是回娘家求肯,娘家不給呢,有些事可以回娘家求,有些事求了也沒用,尤其是涉及到兒郎前程,只能兌換不能硬要,嫂嫂們是自家媳婦,自然是我李家護著心疼,哪能讓受白眼,被人嚼舌根,先生哪里舍得。”
“這是我娘跟你說的。”
“嗯吶,嫂嫂回去的時候,我問過先生,我說嫂嫂娘家也是名門望族呢,咋不求求嫂子,江南書院他家有人啊,先生訓我了。”
小梨吐吐舌。
“說我家的媳婦我自己疼,人娘家兒郎都不夠分名額,哪有名額給你送人情,你嫂子回去也是受掛落,何必里外受氣,親戚間相處,分寸二字最為難得,還教了我很多呢。”
小梨晃晃腦袋,很是自得。
玉蘭抿著嘴,眼圈都紅了,原來嬸子什么都知道。
玉蘭早就回家探過口風,被父親拒絕了,她也沒辦法,不敢說出來,只當自己不知道這回事,以為自己裝得好,沒想到嬸子什么都知道,反而心疼自己受了委屈。
“好了,不許哭。這不算難事,咱自己想辦法,有什么的。”
“族里四哥哥要去江南任職縣令了,先生和他談了好久,我估摸有這事的影子,嫂嫂們也別著急,先生說了,這是爺們的事,從書院出去的兒郎都要替學堂想辦法,誰都不能跑,不能把責任甩給娘們,那多沒出息。”
“對,我再跟你哥哥想想辦法。”
玉蘭嘆息一聲,這事不好弄。
說說笑笑,一群人吃的肚兒滾圓,坐在一起閑聊,丫鬟給泡了些山楂茶。
三個姑娘說了學堂的趣事,引人入勝,別說三個丫頭確實是內秀的姑娘,本事學得扎實,書讀透了,說什么都能接上茬,引經據典也不是難事,腦子活絡,有眼色,說話靈巧討人喜歡。
可能比不上清兒那么厲害,但站出去絕不丟人,還能幫襯上家族,李睿選人的眼光還是沒錯的。
這樣一番交談,也讓嫂子們更了解三個族妹,心里都有數了,能給找什么樣的人家,也就有標準了。
沒過幾日有人拜訪小婭,小婭就接待了,認識她,她兒子是舉人,歲數和小梨也能和上,據說成績挺靠前的,也算是有點天賦的年輕后生,小婭不想錯過,都見見吧,這是京城本地人,已經三代了,再京城有自己的宅院田地。
“夫人,您最近可是紅光滿面,有什么好事么?”
小婭親自去門口迎接這位夫人,歲數比她要大好幾歲,比嬸子小幾歲。
“我哪有好事啊,我來是為了兒子的婚事,這不我閨女看上你家妹妹了,就是年紀最大的那個。”
她閨女嫁得好,爺們有前途腦子靈光,家里有點積累,她爺們是清流一派的,如今是五品官,她上次參加了盧家的宴會見過小梨三人。
“哦,是么?”
小婭微微一笑,并未有過多表示。
(本章完)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