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小說:、、、、、、、、、、、、
第二天一大早,二老早早就起了,換上新衣服,秀娘要帶二老去城里逛市集,吃好吃的。
難得可以出去玩,老人挺高興,拾掇利索就等著吃早飯。
早飯吃的小米粥還有油炸糖餅,肉餡小包子,還有菜蟒,絲瓜雞蛋餡的,外加熱豆漿,村里有人賣豆腐,喜歡喝豆漿可以早點去打一盆,可便宜了。
還有自家腌的小菜,咸鴨蛋,涼拌豆腐,剛出鍋的豆腐都是熱乎的,和豆漿一起打回來的,伴上熱油蒜泥和小蔥,鹵水豆腐趁熱最好,爺爺很喜歡,秀娘經常讓下人去買。
幾樣小菜就著農家飯,飯菜并不復雜也不精致,但吃的很可口,一家人吃的香噴噴的。
吃過飯公爹就去酒坊盯著了,“爹娘,您和秀兒去玩,我去酒坊了,錢夠不?”
“你甭管,秀娘給我買呢,我有錢。”
爺爺揮揮手。
“行,那我走了。”
“娘您去不?”
秀娘問婆婆。
“我不去了,前兒我才從城里回來,我去織作坊干活了。”
婆婆去干活賺錢了。
“奶奶,爺爺,我們歇一會就走,我去背個簍子。”
“好。我們買點糖和點心回來吃。”
奶奶開心的坐在板凳上等。
秀娘背了個背簍,再帶個小馬扎,爺爺奶奶累了就地坐一會,帶上二老和家丁就出門了。
還有馬車,主要是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其實走不了太遠的路,容易累,故而要帶上家丁,老人累了有人可以扶一把歇一會,秀娘是女的她扶不住兩位老人,帶上馬扎也是這個意思。
老人待在村里也挺無聊,人老了體力不支走不遠,也不可能再去京城了,身體受不了。
秀娘心疼老人,經常帶老人在家門口的市集去轉轉,或者去碼頭酒樓看熱鬧,老人特別高興,每次回來給他們買糖和點心吃,像哄小孩一樣哄著老人開心。
老人拿了糖和點心去哄村里的孩子玩,孩子們有了糖就愿意湊在老人跟前嘻嘻哈哈的玩,老人就圖個熱鬧。
他們上了市集,秀娘拽著二老的手,家丁圍成一圈,把他們圍在中間,不讓人擠老人,摔倒可要命。
爺爺在小攤上看的津津有味,拿著一個孫悟空的泥塑把玩著。
“買它做啥?”
“給淳哥留著,上回孩子來家把他的寶貝猴子給摔碎了,等他回來該不愿意了,賠他一個。”
爺爺嘿嘿笑,舉著小猴子比劃了一下。
“您搭理他干啥,我說都扔掉,你要給他留著。”
秀娘聽見了,扭頭說了一句。
“你這人莫要太嚴厲,給孩子放松些,沒耽誤讀書,孩子喜歡你非扔了干什么,管孩子也要松緊適度,不能一味勒脖子呀。”
爺爺最疼淳哥,大概他最小吧。
淳哥走的時候把自己從小到大積攢的寶貝玩具裝進箱子里,都交給爺爺保存,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要弄壞了,三五不時給拿出來曬曬擦擦,不能受潮讓蟲蛀了。
可寶貝了。
爺爺奶奶寵他,真個隔三差五給他箱子拽出來曬太陽,擦擦摸摸,好像孫子就在跟前似得。
秀娘心里嘆口氣,孫子們都奔前程了,老人心里很惦念孩子們吧。
最終還是買了個孫猴子。
又給爺爺奶奶買了些他們愛吃的軟糖,還有一些酥糖之類的,還有些不一樣的點心果子帶回去。
中午領二老吃他們喜歡的小餛飩,還有蟹黃燒餅,剛烤出來的噴香,別看爺爺奶奶老了,牙口還可以,吃飯也香甜,一頓不少吃,只要能吃身體就沒啥大問題。
吃飽喝足歇了會,奶奶還想轉,想買點布料回家納鞋底,秀娘領著去買。
逛了好一會,老人累了,就坐著馬車回來了,順道再帶點鹵肉和醬鴨子回家添個菜,二叔二嬸喜歡吃醬鴨子,她買了好幾只。
逛了一天,爺爺奶奶累了,回屋休息了。
秀娘這才有功夫做自己的事,泡了一壺好茶,坐在院子涼亭里,看本書歇一會。
悠悠哉哉的晃蕩一會,直到院子里傳來晚飯的香味,日落了,她才放下書本,回屋吃飯。
她還是喜歡這種清閑舒坦的日子,守著村落,望著稻田,心里有一種豐收的喜悅和滿足感。
京城很富貴,卻總有種禮節過于繁復的味道,拘謹小心,生怕踏錯一步,說錯一句就萬劫不復。
困在宅院里望著外面的天空,憋屈。
出了門也并不自由,反而多了爭斗和心眼,算計,很不舒服。
不如在村里自在。
晚飯吃了大米粥,炒了菜,院子里自己種的菜,還有下午買的鹵肉醬鴨子切了一盤,外加一道爺爺愛吃的冰糖燉肘子,小雞燉野蘑菇,貼的玉米餅子,烙的油滋啦餅。
今兒炸豬油了,剩了點油滋啦做成油餅吃。
小時候群哥他們最喜歡守在炤臺前等婆婆做餅吃,剛出鍋就入嘴,燙的孩子們直跳腳,就是舍不得吐出來,帶著油花的餅子非常好吃。
一直到現在幾個孩子都愛吃油餅,大概是小時候真的缺油水吧。
秀娘吃著油滋啦餅,忍不住笑道:“小時候這么一塊餅,幾個孩子搶著吃,每回都是靖哥吃的最少,讓著弟弟妹妹。”
“可是,那會家里困難些,為了讓他們都上學,吃食上就虧了些。你每回都藏一塊給靖哥吃,那幾個孩子都說你偏心。”
“呵呵呵呵!我是看靖哥每次都吃虧,就藏一塊給他吃,別讓孩子心里受屈,哄哄他。”
秀娘想起那會也忍不住笑。
“睿哥回來還要我給做油滋啦餅,他吃的噴香,這東西油大,窮的時候覺著美味,現在吃也沒那么好吃了。”
婆婆笑著搖頭,想起孫子臉上帶著驕傲的笑容。
“不會,我挺愛吃的,淳哥也喜歡吃,他那會日子都好過多了,這小子也愛吃這個,那種油炸的油餅也可喜歡了。”
“嗯,他還喜歡吃烙饃,甜口的,香酥。幾個孩子去了京城估摸吃不到家里的吃食了。”
婆婆嘆口氣。
“有得必有失,李家想要走出去,就得他們這一代在外拼搏,畢竟他們是李家第一代當官的,沒有后路。”
“是呢。”
一邊吃飯一邊聊天,秀娘吃的可口。
(本章完)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