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曾知府前去赴宴之時,蘇眷裝成了富商小姐,帶著幾個手下前去大肆買糧,隨后又給不少百姓分發錢款,分批去買。
短短半日,米鋪就將糧價格又翻了幾翻,可買的人絡繹不絕。
不少當地手中還有些銀子的人在得知官府不會再放糧施粥,見那么多人都去買米,生怕以后沒米可買,爭先恐后去買。
眼看著原先囤的大米所剩不多,這些米商便急著差遣人到外地去,只要能最快時間買到,高價也無妨,反正只要回到了徐州,就不愁賣不出去,價格還能翻上好幾十倍!
原先還一致對外,堅決不降米價的盟友,這會兒都把對方當成了競爭對手,生怕賺得比別人少了。
在官府的刻意縱容下,米價一直上漲,百姓叫苦連天,可官府不再搭棚施粥,也不再放糧,若不買米,便真要餓死了。
這一過去,就是半個月,附近幾個縣也受到了影響,紛紛來找曾知府,想尋一個遏制這些奸商的辦法,但曾知府始終閉門不見客。
中途,曾知府出了一趟門,看見眼前的慘狀,心里頭也不忍,可一想到蘇眷離開前的叮囑,絕不能心軟,轉頭就回了府,堅決不再出門。
眼不見心不煩。
就在徐州的這些米商都買了一大批米回到徐州之時,蘇眷也帶著謝潯等人,運著糧食從江州回來了,賑災款幾乎都要花完了。
謝潯看著徐州的米價幾乎都是天價了,到現在還去買的,基本都是蘇眷事先安排的人。
他頓時更加好奇了,蘇眷到底想做什么,可不管他怎么試探去問,蘇眷都一副保密的樣子,說什么天機不可泄露。
眼看著最后一袋大米也進了糧倉,曾知府如釋重負,問蘇眷,“蘇姑娘,如今快過去一個月了,米價已經不可能再漲了,是不是該到下一步了?”
畢竟現在賑災款所剩不多,也供不起那些災民買糧了。
蘇眷笑瞇瞇,“不急,再等兩日,這兩日就不要再往外給銀子了,餓他們幾日。”
等到余下的米商也都把糧食運回來,百姓都餓瘋了,又買不起高價米的時候,才是最佳時機。
看蘇眷一副運籌帷幄的樣子,曾知府不疑有他,反正都已經到這個地步了,再等幾日也無妨了。
收整了一番,蘇眷跟著劉妙青出了門,來到了她臨時租下的鋪子,位置位于各大米鋪所在的街上最后邊的位置,從這個地方看過去,還能看見不少人去米鋪買米,那些人一邊唾罵,一邊買,幾乎都是劉妙青雇來的人。
“我想著,既然要賣米,定然是在這條街上才好。”劉妙青笑,“如此,才能讓他們更好的看見咱們把米賣出去,這心里頭才會急。”
“到時候咱們賣米,每個人就只許買一天的份,多買不賣,如此,方能維持得更久,就不怕百姓餓肚子,也不怕米賣得太快了。”
“屆時還得借幾個人來看著鋪子,要是有人來鬧事,就給他們打出去。”
蘇眷點頭,“還是你想得周到,這事讓你來辦果真就是最好。”
劉妙青心思縝密,連這些都考慮到了。
眼下災情和疫病都已經控制住了,只要將米價下調,再用賣米的錢修繕房屋和田地,徐州便能恢復往日的正常生活,還能借這事,敲打一番那些發國難財的奸商。
“蘇姑娘?”遠處走過來,瞥見熟悉的身影,余仲驚訝,“你回來了?”
蘇眷笑,“嗯,方才剛回來,把米都運到糧倉去了。”
“聽說余大人查案子有些眉目了?”
余仲頷首,“已經查到了當日劫殺的那伙盜匪,可惜去到的時候人都死了,賑災款還是下落不明。”
顯然對方知道有人在查,提前滅口,轉移了銀子。
見蘇眷和劉妙青站在這早已倒閉的鋪子前,還掛上了米鋪的牌匾,余仲驚訝,“你們這是要賣米?”
兩人對視一眼,都笑了,“對,賣米。”
跟在余仲身后的人都好奇極了,難不成蘇姑娘是故意哄抬米價,趁機賣米賺錢?
可這么一想,又覺得不太可能.畢竟這曾知府愛民如子,蘇眷真要這么做,他哪可能配合?
頓時,所有人都好奇極了,都想知道,蘇眷到底籌謀了怎樣的一場大戲。
接連過了兩日,因為蘇眷不再安排人去買米做假象,很多百姓都已經買不起高價米,怨聲和唾沫星子都快把那些米鋪給埋沒了。
一整條街上,七八家米鋪空落落的,無人光顧。
就在這時,蘇眷和劉妙青的鋪子正式開張了,安排了幾個人,大街小巷的喊,“無名米鋪開張了!一斗米僅售30文!每人每天限購一斗!”
“只要30文!?”
“別的米鋪可都賣十幾兩啊!”
“大伙兒快去無名米鋪買米!去晚可就沒了!”
消息人傳人,一時間,所有人都涌向了無名米鋪。
蘇眷和劉妙青站在一旁,雇來的幫手正在買米,嘴里頭還吆喝著,“一個人只能買一斗!只能買一斗!”
好些人都餓瘋了,但只要有得吃,哪管買多少斗,能吃一天是一天。
可也有不少鬧事的,沖幾人發火,一副要砸鋪子的樣子,“老子就要十斗!又不是買不起!憑什么不賣!?”
“大伙兒說對不對!?”
“是啊是啊!”
“既然賣米,賣多少不是賣啊,我們怎么就不能多買一些啊,又不是不給你們銀子”
人群頓時鬧哄哄,都嚷嚷著要多買些,不賣就砸鋪子。
蘇眷看了一眼旁邊的謝潯,謝潯心領神會,一把就抓住那個最先嚷嚷著要買十斗米的人,抬腳就把人踹出了幾米遠,隨后拍了拍手,十個打手整齊劃一站成一排,氣勢磅礴。
頓時,沸騰的人聲停止,沒人敢再跟著鬧。
謝潯兩手叉腰,沖著眼前的人群高喊:“愛買不買,一人一天就是一斗,不買就滾!高價米鋪就在前邊,上那買去,愛買多少就買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