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們聽到我心聲后,全不淡定了第264章 徹底撕破了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反派們聽到我心聲后,全不淡定了 >>反派們聽到我心聲后,全不淡定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4章 徹底撕破了臉

第264章 徹底撕破了臉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05日  作者:冬月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女尊王朝 | 冬月間 | 反派們聽到我心聲后 | 全不淡定了 


“.鼠窩狗盜,橫征暴斂,欺壓百姓,公器私用,屈打成招,罪行發指,民情沸騰“

“.朝廷不公,苛捐雜稅,百姓凄苦,誰人得見啊”

承文廟里,以張員外為首的一眾士紳跪倒在無數的牌位跟前,痛苦流涕,見張員外聲音最大,李家老爺從口中挖了口水涂抹在了眼角,嗷的一嗓子,“朝廷命官,皇室勛貴,食國家之廩氣,當以天下百姓為重,為天下之楷模,不料竟出衣冠禽獸,視百姓為囊中物,隨意踐踏.”

“.生員愧色,宗師無光,家國不幸”

圍觀的百姓們也被這凄慘的形象、痛苦的吶喊感染,雙目猩紅很是憤慨,隨著消息的傳去,越來越多的人朝著承文廟匯集而來,而后開始大罵朝廷,大罵狗官。

就這陣仗,楊知府都心里發虛,也明白了他的上一任是怎么樣灰溜溜的離開,最后還被革職查辦的,這些士紳是真能裹挾大眾來要挾朝廷,實在可恨。

若非王妃手里有人,前期有謀算,他要是單獨遇上照樣要的折損仕途。

“錢師爺。”

錢師爺上前,“大人,已經準備妥當,王府林監理已經出門。”

楊知府深吸了一口氣,“出發吧。”

府衙的大門打開,楊知府帶著人浩浩蕩蕩的前往承文苗,到了地方見此地已經是人山人海,聲勢浩大,他這個狗官在衙役的開道下進了廟。

此番楊知府帶來的差役五十人,這五十人并沒有對百姓做什么過激行為,只是保護楊知府,百姓們見官是下意識的后退,而后又擁簇了上去。

張員外等人一副憔悴狼狽之相,見到楊知府的時候眼中迸發著憤恨,走到如今,他們算是徹底撕破了臉。

楊知府目光一掃,最后落在了張員外的身上,“看今日這陣勢,張員外你很委屈,覺得朝廷不公?”

錢師爺走到門口扯開嗓子對圍觀的百姓說了,“知府大人今日前來就是還大家一個公道,既然大家覺得有委屈,那就說出來,今日一并給解決了。“

“在此期間膽敢喧嘩鬧事者以擾亂公堂和尋釁滋事罪押送大牢。”

正兒八經的百姓自然是沒有言語,就想看看這事到最后結果如何,那些混跡在里頭的人剛要說話就聽人群有人說,“那我們就聽聽大人怎么說,張員外是好人,還希望大人要公正些。”

“對,我們只是尋常百姓,又不是刁民,只要朝廷向著我們,有我們這些百姓,好端端的我們又怎么會想著鬧事?”

這些是花管事和寧索的人,他們混跡在里面充做了正義天使,張員外等人安排的那些人一時間也沒了話說,場面當即就安靜了下來,錢管事堅持還允許一些人站在了廟里,讓他們聽的更清楚。

同時安排了人剛一會兒說的話傳出去,務必要讓今日來的人都聽到。

錢師爺讓人抬了桌子來,但沒有凳子,畢竟在一眾牌位前,坐著顯的不夠尊重。

錢師爺翻開了卷宗,開始歷數在場人所欠下的稅糧,“元啟十八年,風調雨順,雍城所屬城鎮悉數豐收,張家名下田地五千六百余畝上交糧稅五成,剩下五成打了欠條,約定來年補齊。”

“元啟十九年,遭遇蝗災,雍城所屬城鎮糧食減產五成,朝廷減免糧稅五成,張家名下田地五千六百余畝上交糧稅兩成,剩下八成打了欠條,約定來年補齊。”

“元啟二十年遇洪災,城所屬城鎮糧食減產兩成,朝廷減免糧稅兩成”

官府可能不作為,但記錄卷宗從來不會少記錄一筆,錢師爺這一念就是一炷香,在場張家趙家李家等人就沒有一念能將糧稅交全的。

張員外要反駁,錢師爺抬手,拔高了聲音,“天啟十八年,張家欠稅五成,于當年十月賣出糧食五萬斤,十一月賣出糧食三萬斤”

“天啟十九年,張家欠稅八成,于當年十月高于市場三成的價錢賣出糧食五萬斤,十一月賣出糧食五萬斤,于次年三年操控糧價,出手各類糧食二十萬斤,同年四月斷掉城中糧食供應,以至糧價飛漲,而后再次高價拋出糧食十萬斤.“

“天啟二十年“

隨著這些消息一條條被念書來,張員外等人面上閃過慌亂,不明白這些東西衙門是從哪里拿到的,幾乎是下意識就認定是楊知府在各家安插了人手。

事實上楊知府的確安插了人手,但查到的消息也沒這么詳細,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王府提供的,可見王府是早就想收拾這些人。

傳話的人以最快的速度將這些事傳了出去,圍觀的百姓頓時嘩然,有人大聲說道:“我就說這些有錢人哪里需要我們可憐?”

“有糧食賣沒糧食交糧稅?”

“蝗災那年減產嚴重,城中的糧價是一天一個價啊,這些有錢人能是真的想要為我們做主?”

有人帶頭,不少百姓開始附和,畢竟都是當初買過高價糧食的人,很快就有人開始罵張員外等人為富不仁。

有人仕途將輿論拉回來,“這都是衙門自己說的,可有證據,誰知道是不是隨口說來污蔑張員外等人的,張員外他們可是正兒八經的救過我們,給我們施粥。”

“賺了我們的錢再次給我們幾碗粥,這算盤打的好,我們還要感激他?”

雙方又開始爭吵了起來,楊知府淡定的看著張員外等人,眼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張員外等人要繼續哭廟,哭官員顛倒黑白,欺壓百姓,這個時候林尋來了。

外面的人又被安撫安靜下來,林尋的目光在無數的牌位前掃過,轉身開口,“承文廟里的先賢都是通透豁達明辨是非之人,他們若是在天有靈,得知自己死后會被人這般利用,只怕會被氣的再死一次吧”

王妃讓他來這里唇槍舌戰,用唾沫星子淹死這些人,但她覺得還是王妃太過仁善,高估了這些人,就這些角色哪里值得他.堂堂王府的六品審理正多費唇舌?


上一章  |  反派們聽到我心聲后,全不淡定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