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仙記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死訊(感謝書友〖我是劉高興〗的五萬起點幣打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天元仙記 >>天元仙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死訊(感謝書友〖我是劉高興〗的五萬起點幣打賞)

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死訊(感謝書友〖我是劉高興〗的五萬起點幣打賞)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7日  作者:陳若濁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陳若濁 | 天元仙記 
清海大戰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死訊(感謝書友我是劉高興的五萬起點幣打賞)

清海大戰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死訊(感謝書友我是劉高興的五萬起點幣打賞)

唐寧返回洞府,遁光方落,外間等候的莊青迎了上去:“師叔,您回來了,方才師傅到了,正在府中等您。”

聽聞此言,他加快了腳步,來到主室中,內里柳茹涵已在等候,見他歸來,起身迎了上去。

“茹茹,你來了,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唐寧見她情緒有些不對,執著她手掌坐下問道。

“夫君,元雅她…”柳茹涵細聲道。

唐寧心下一沉,脫口而出:“元雅她怎么了?”

“她…坐化了。”柳茹涵拿出一紙書信:“這是她臨終前寫給你的信。”

唐寧霎時腦子一片空白,有些木訥的接到書信展開,但見其上字跡娟秀,正是顧元雅手筆。

“師傅再上,徒兒顧元雅頓首拜別。”

“師傅,當您受到這封信時,徒兒已離開人世,師傅不必為徒兒傷心,徒兒早已預見了今日。”

“徒兒本俗世庸人,囚牢之中幸遇師傅,是徒兒此生天大造化。能有今日已是心滿意足,唯一抱撼是不能報答師傅之恩”

“猶記得當年,師傅將徒兒帶往乾易宗,飛翔于高天之上,遨游于云霞之間,徒兒……”

書信滿滿三頁紙張,唐寧望著一行行文字,仿佛顧元雅音容笑貌全在眼前,他腦海中,兩人過往的一點一滴如走馬觀花般一閃而過。

在顧府初見時,那羞澀畏生的模樣。

長大后絮絮叨叨沒心沒肺的天真小姑娘。

從清海到太玄宗,一直不離不棄,跟在自己左右。

“師傅,你要帶我去哪兒?”小姑娘怯生生的問道。

“師傅,為什么這些云兒握不住呢?”小姑娘好奇的眼珠睜得大大的,手指穿過白云,那是第一次帶她飛翔于高空,穿梭與云海。

“師傅,這可是很難得的東西,是我上次出山門時在一條大河邊看到的,你看這形狀沒有任何雕琢痕跡,比玉還潤滑,乃是天地間鬼斧神工鍛造而成。師傅您可得收好了,要是哪一天我死了,您就把它葬在我身邊。要不您留著也行,就當是我陪著您了。”青春洋溢的少女一臉認真。

“我都想好了,要是找不到師傅,我就回新港去,在那里孤獨終老。”經歷清海大戰后,少女沒心沒肺毫不在意。

“對不起,師傅,徒兒連累了您。”被丁建陽設計,已至中年的顧元雅一臉愧疚。

“師傅,您終于回來了,我還以為再也見不到您了。”白發蒼蒼的老嫗眼中含淚。

往事一幕幕如昨日再現,顧元雅的舉止音容就好像躍然紙上,在和他揮手告別。

“元雅,去矣!”唐寧目中兩行清淚滾滾而出,手掌無力的垂下,手中信紙飄落于地。

明月高懸,清冷的月光透入屋室,唐寧矗立窗前,望著高空之上的滿月,手中撫摸著一塊玄黑色光滑如玉的心形鵝卵石,其上刻著兩個字,一面刻著雅字,一面刻著寧字。

正是顧元雅當年送他的禮物,這些年他一直都有帶在身邊。

撫摸著冰冷的石頭,相遙相當年情境,他黯然神傷不已。

顧元雅在他心中不是孩兒,勝似孩兒。

他在死靈界那么多年,心中唯一放不下的便是柳茹涵和顧元雅。

本想著回到青州之后,能夫妻、師徒團聚,未曾想元雅竟蒼老至此。

從他見到其蒼老模樣的那一刻,他就知曉顧元雅時日無多,頂多也就百余年壽元了,本以為在她最后時光能陪陪她,未料又被調往太玄宗山門,來了這玄門聯軍中。

他當然也想過把顧元雅弄回山門來,但最終還是沒能下決定,就算把其調到太玄宗山門,說不定哪一日自己又要前往那個州郡對抗魔族入侵,折騰來折騰去沒什么意義。

何況顧元雅已有家室,有丈夫和孩子,在最后的時光里,她理應陪伴在孩子和丈夫身邊,而不是自己這個師傅。

“夫君。”柳茹涵從后方輕步走來,手掌伏在他后背,聲音輕柔說道:“元雅身體已經火化,骨灰留在盼兒那里。”

唐寧握住她手掌,點了點頭,沒有言語,目光垂下望著手中刻有雅字和寧字的心型鵝軟石。

冰冷的石頭上依稀仿佛看見顧元雅洋溢著笑臉在他和揮手。

陽光明媚,萬里無云,雷滋船光芒大戰,飛速行駛在厚厚的云層中,其周身電弧閃耀,所過之處,厚重云層紛紛支離四散。

極目遠處,一座巍峨雄闊的巨城聳立。

雷滋船降下高度,放慢速度,緩緩接近巨城。

城廓周邊巡視的戰船亦緩緩靠近而來,接過數層檢視,雷滋船在巡衛戰船的指引護衛下逐漸接近城廓。

甲板上,眾人已能遠遠看清巍峨城廓上金光流轉的三個大字,河東郡。

此時一道身影閃爍而來,眨眼間便已到了雷滋船上,其人乃是名身形清瘦兩鬢斑白的中年男子,身著梁州聯軍服飾,大乘中期修為。

“嬴道友,久違了。”男子向為首的嬴淵稽首行禮道。

“多年不見,姬道友風采依舊,而我卻老之將至了。”嬴淵稽首回禮。

“鄧師弟,辛苦了。”男子又向鄧世元點頭致意道。

“姬師兄不必客氣,此乃本部職責之所在。”

男子又轉向伊文龐稽首道:“如果猜的不錯,閣下應該就是伊道友吧!雖未蒙面,然久仰大名,幸會幸會。”

“有勞道友在此專候。”

“此乃在下本分。”姬姓男子目光又轉向唐寧,雙目透亮似有光芒,稽首道:“那這位就是唐道友了,久仰道友大名,今日得見真人,足慰平生之幸。”

唐寧知曉,他幾百年就從合體初期晉至大乘境之事如今已傳遍整個天元,因此對其舉止言行并不驚訝,只是淡淡回應道:“在下亦是聞姬道友大名已久。”

“道友大名今已傳遍天下,初聽聞時我還不相信,今日得見道友真人,方知傳言不虛。唐道友不愧為天之驕子,果然風度不凡。”

“姬道友謬贊,在下愧不敢當。”

“貴部為支援本部戰局,不遠萬里跋涉而來,我代表梁州聯軍所有人表示誠摯歡迎和感謝。”

幾人客套閑敘之間,雷滋船已緩緩駛入了城中,停落于一個空闊的山谷間,男子領著幾人在宿處歇下。

次日,唐寧等人被請入河東郡的議事大殿,內里主位上端坐著一名國字臉中年男子,其眉頭間皺紋緊鎖,一副苦大仇深模樣,正是道德宗清玄殿主孫景元。

左右兩側各端坐著六名男女,皆是大乘級別修士。

四人自外而入,嬴淵朝主位上男子稽首道:“孫道友,本部成員皆已到達河東郡,不知下一步有何安排?”

“幾位道友先請入座。”

幾人依言而坐。

“我先給諸位介紹一下,這是本宗的姬遙師弟,昨日你們已見過了。”孫景元手掌指著左側依次介紹道:“這位是天星宗的王屏道友,這位是田家田豫道友。”

隨后他手掌指向右側:“這是月風宗馮蓉道友,這位是本宗的楊洪師弟,這位是盧家盧令元道友。”

六人中,兩人是道德宗弟子,兩人是梁州本土世家,兩人是梁州本土玄門宗派。

其中左側首位的姬遙和右側首位馮蓉皆大乘中期修士,其他等人皆大乘初期修士。

梁州聯軍當然不止這么些人,其他人有些分布在河南郡,有些則在最前線。

這里相較而言已是大后方了,是梁州聯軍總部。

“這幾位是玄門聯軍成員,為支援梁州戰局而來。”孫景元并沒有停下,繼續介紹起四人:“這位是上清宗嬴淵道友,這位是玉虛宗伊文龐道友,這位是本宗鄧世元師弟,這位是太玄宗唐寧道友。”

他話音方落,殿內其他幾人目光一時都聚集到了唐寧身上。

“閣下就是太玄宗的唐道友,聽聞道友至今修行不過三千載,從合體初期突破大乘只花了六百載,此事確否?”馮蓉直接開口問道。

不知是什么原因,或許是身體內部結構的差異,世上女子具有靈根的比例要遠低于男子,與之相應的,女修數量上要比男修少很多,頂尖修士的女修數量更是寥寥幾無,十個大乘修士都難得見到一個女修。

馮蓉可謂是他見過修為最高的女修了,其兩鬢已白,看上去有五六十歲,面龐也有些許皺紋,然一雙妙目十分晶瑩,可以看上年輕時必是貌美佳人。

“在下只是僥幸而已。”唐寧淡淡應了一聲,他也很無奈,自從突破大乘歸來后,凡是見個什么人必要被問到此類話題,他已無數次聽過類似的言語了,每次都得不厭其煩的重述一遍。

有時候他真想直接來一句關你屁事,當然了,這也只是想想而已,不可能真這么做。

若身份互換,如果他辛辛苦苦修行一輩子如履薄冰,費盡千辛萬苦才突破大乘,卻遇上一個輕輕松松幾百年就從合體至大乘境的人,恐怕也會忍不住心中好奇詢問對方事由,這都是人之常情。

“傳聞道友是在某個空間秘境中獲得古之遺跡寶物,修為才如此突飛猛進?

“是這么回事,彼處有大量的補靈丹,在下吞食了后,修為才得以暴漲。”

“就算是有大量補靈丹,可修為的突破僅僅依靠補靈丹是難以達成的,道友竟然能這么短時間內從合體突破大乘境,真讓人不可思議。”

唐寧不想在這個事情上糾纏不休,面無表情沒有接話。

其他人見他沒有深聊的興致,也就沒有繼續深問。


上一章  |  天元仙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