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仙記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玄宗之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天元仙記 >>天元仙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玄宗之變

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玄宗之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陳若濁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陳若濁 | 天元仙記 


何以笙簫默小說小說:、、、、、、、、、、、、

彭萬里道:“你既有針對幽魅宗的計劃,這很好。只是還有一事兒,你需在意。”

“你們情報科的經費得盡可能的縮減,如今宗門財政收入是愈發的少了,像往常那般毫無節制的支出是決計不可的。”

“這些年宗門一直在逐步縮減開支,三殿三院最大的開支在戒密院這一塊,而戒密院中又屬情報科經費最高。我給你們立一個目標吧!”

“十萬,情報科以后每年的開支要控制在十萬靈石之內,你能夠完成嗎?”

唐寧默然不語,情報科往常經費一年是十五萬靈石,再加上每年平均兩三次的靈石補助,實際上每年開支不少于二十二萬,有時候甚至高達二十五萬。

這些年雖然一直在減,但要縮減到十萬,未免太多了。

“弟子會盡力而為,但情報的運作方方面面都得花靈石,如若沒有靈石,很多方面的工作都不能開展,可謂寸步難行。”

彭萬里道:“你要盡力推動部科的財務縮減,宗門會有新的法規出章,對于各部科的經費將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包括弟子的獎賞,補助等等。回去之后好好想一想今后情報科的工作開展計劃。”

“是,弟子告退。”唐寧起身行禮道,兩人出了此間洞府,又到姜明洞府處拜訪了一番。

姜明接見了兩人,但交談期間一直沒有明確表態,唐寧與之閑談了一會兒,起身告辭而去。

“看姜師叔的態度,似乎不愿參合這些事呢!”兩人離了其洞府,楊敞開口說道。

唐寧微微點頭,姜明須發皆白,面上已有深深的褶皺,顯然壽元無多,兩人交談之時,他對于此事沒有任何表態,只是說了句不錯,就將話題轉到其他地方去了。

楊敞道:“只要掌門保持中立,唐師兄擔任情報科執事想必是沒有問題的。”

唐寧道:“世事難以預料,現在就言成敗還為時過早啊!勝負往往是最后一刻才揭曉的。”

話雖如此,但他心底知曉,自己的勝面至少有八成,宗門八名金丹高層已經有三人表態明確支持他。

殷慶元雖沒有將話說滿,意思卻也是會支持他的,而姜明應會選擇棄權,這樣算下來,他有四票支持,呂光只有兩票。

除非掌門魏玄德明確表態支持呂光,這樣的話,殷慶元肯定跟著魏玄德走,那么呂光就有四票,自己只有三票。

但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且不說魏玄德此人是個老好人性子,很少插手這些事情。

單從私人感情方面說,自己在魏玄德面前至少算是混了個臉熟,印象比呂光肯定要好。

于公來說,自己這些年立了不少勛功,功勞苦勞都不小。

因此在公在私,他都不大可能支持呂光。

兩人行了一路,各自分道揚鑣而去。

唐寧回歸洞府之中,盤坐而下,靜候著宗門高層議事后的結果。

入夜,一道遁光落至乾興山魏玄德洞府前,現出一須發皆白老者身形,正是戒密院院主佟全安,他一揮手,符箓遞入濃霧內。

不多時,濃霧翻涌,內里一道遁光激射而出,現出一身高膀闊濃眉大眼男子身形,乃是魏玄德徒兒莊心乾,他躬身行禮:“師傅請佟師叔入內。”

佟全安微微點頭,兩人入了里間,來到一桃李芬芳的果園,魏玄德正在亭臺內逗弄著一只七彩鸚鵡。

“師傅,佟師叔到了。”兩人走至他身后,莊心乾行禮道。

魏玄德回身微笑道:“佟師弟來了,坐吧!”

佟全安依言入座,手中一翻,拿出幾份卷宗遞給他道:“本次軒躍山之戰,戒密院戒律科執事馬宣,情報科執事朱虛不幸身死。部科不可一日無主,我令其部科中自認為可勝任執事者參與任選,這是他們提交的卷宗。”

“本次一共四人參與執事任選,分別是戒律科的弟子韋勛和杜文元,情報科的弟子唐寧和呂光。”

魏玄德接過卷宗展開看了一眼,開口問道:“佟師弟之意如何?”

佟全安道:“戒律科韋勛和杜文元兩人都是筑基中期修士,修為是弱了一些,好在春秋尚富。魔宗雖然潰敗,此戰我玄門亦死傷非小,他們兩人就算矮個里面拔高吧!況且戒律科只管執掌宗門規章戒律,無需支赴前線,臨陣對敵。”

“他們兩人中,我意韋勛更為合適一些,一者他功勛比杜文元要高。二者,修行資質更好,且杜文元遇嘆息劫,修為數十年未進。因此韋勛更有潛力。”

“情報科唐寧與呂光二人都是筑基后期修士,論修為是足夠當任部科執事了。從此二人中選的話,當然是唐寧更適合。”

“無論是勛功,對宗門的貢獻,還是個人能力、實力、聲名,都遠超于呂光。”

“更何況他春秋極富,修行至今不過百余載而已,有機會走得更遠。自宗門變革規章,開辟勛功制以來,他曾一度高居榜首。”

“此次軒躍山一戰,他斬獲三名魔宗筑基后期修士,一名魔宗筑基中期修士,勛功只排在莊師侄和姜家那小子之下。”

“雖然他修行資質比呂光稍差,然瑕不掩瑜,從各方面比,都遠勝呂光。”

魏玄德點頭道:“待下次議事之時,再任命吧!佟師弟,有一事我考慮很久了,想與你談談。”

“未知掌門有何吩咐?”

“我壽元無多,尸餐素位已久,如今是大半個身子都埋進黃土了,我意提前退位,不知你以為如何?”

聽他此言,佟全安其實并不感到驚訝,蓋因這些年來,宗門內早有風聲,言掌教有退位之意。

實際上魏玄德也不是第一次同他談起此事,不過以前都是一些暗示而已,這么明確的表態還是首次,看來是真準備要退位了。

在玄門之中,很少有掌教會一直到壽元已盡那一日才退位,大多都會選擇提前退位。

蓋因玄門的人事制度非常復雜,要選出一個新掌門并非幾個高層說了算,是需要所有殿院部科管事共同選舉。

提前退位,一者可以保證事務有效的交接,不會發生混亂。

二者,能夠安穩人心,扶持新任掌門上馬,保持住宗門的穩定。

如果是壽元已盡才退位,還不知會發生什么亂子,搞不好會造成宗門的分裂。

老掌門畢竟威望重,不管出現什么情況,哪怕是新任掌門人選結果使很大一部分人不滿意,只要老掌門還在,就能鎮得住下面弟子,使之不敢亂來。也可調和內部各派的矛盾,只要渡過前期混亂,就不會出什么大事兒。

因宗門掌門任選而導致整個宗門分裂,這種事兒縱觀天下發生不是一兩起了。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道丙九三六零年的太玄宗叛亂,后世稱之為“殷甲之亂”。

這一場叛亂導致四大宗門之一的太玄宗分裂,而由此徹底走向衰落。

所謂的“殷甲之亂”,即太玄宗清玄殿殿主殷若拙不滿于太玄宗掌門任選結果,而叛出太玄宗,使太玄宗內部勢力分裂,相互殘殺。

無數高階弟子,名震一方的大修士在內斗之中隕落,至此太玄宗一蹶不振,實力墜崖勢滑坡,甚至失去了對兗州的控制權。

其主導者乃是清玄殿殿主殷若拙,于道丙九三六零零發動的兵變,正是甲子之年,故而稱之為殷甲之亂。

表面上這是一場攜私怨而發動的兵變,導致的太玄宗撕裂,實際里間另有隱情。

太玄宗一直對外宣稱,是因前清玄殿殿主殷若拙不滿掌門選任結果,才發起兵變。

然而紙包不住火,這場聲勢浩蕩的大戰隨著殷若拙起兵失敗,隊伍被鎮壓,真相也慢慢流散開來,這已是公開的秘密,整個天下無人不知。

“殷甲之亂”的導火索,其實是源于現太玄門掌教,前宣德殿殿主秦濟元的一場陰謀政變。

彼時殷若拙因外出未歸宗門,而太玄宗掌教丁盛源壽元已近,油盡燈枯,體內靈力壓制不住,坐化只在旦夕之間。

宣德殿殿主秦濟元趁機聯合太玄宗內部修行世家和師徒一脈的幾大巨頭,召開掌門任選議事大會,從而順利當任上太玄宗掌教。

秦濟元恐殷若拙生亂,以各種罪名迅速抓捕了殷若拙結發之妻及諸多徒子徒孫并殷家諸多子侄,設下天羅地網,只等他回到宗門,一并抓獲。

然而天下沒有不漏風的墻,雖然秦濟元布置嚴密,但還是走漏了消息,殷若拙秘密潛回兗州,兗州大小宗門并青武營,兗武營百萬修士歸附于他。

殷若拙執掌太玄宗清玄殿數千載,威望素重,門生故吏遍布太玄宗勢力上下,殷家又是太玄宗望族,已歷數十之世,殷若拙兄弟子侄并掌宗門機要,其勢力根深蒂固,盤根錯節。

上至太玄門各殿各院高層,各部各科的首腦人物,下至太玄宗控制的青州、兗州大小宗門及太玄宗下屬各武衛營都有他心腹掌握中樞。

因此他潛回兗州,振臂一呼,天下云集響應,紛紛倒戈起兵。

相關、、、、、、、、、

__仙俠小說


上一章  |  天元仙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