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中祭司說過,尚未到我夏帝后人出山之時。”
剛剛那人謹慎觀察著自家少君的臉色,一邊將族中傳來的消息與之說了,“等到時機,夏族必將舉族外出。”
“不到時機,不到時機,何時方為可?”
姒莘每次聽到這句話,心里都不自覺煩躁。
父君每次都說,天下歸夏之時,他這少君之名便能稱為帝,偏偏每次都是不到時機。
如此情況,他這少君之名何時能消?
“少君稍安勿躁,祭司所說必然有他之道理。”
“行啦,下去吧,讓孤單獨呆會兒。”
姒莘聽著這些就不耐煩,擺手將人趕出去。
他得想想,如何將時機提前,否則一輩子也只能是個少君。
也不知父君為何那般信任祭司之言,每次都要以祭司言為準。
看來孤也不能光關注外界之情況,還得暗中派人關注著父君及另外幾位兄弟們的動向。
這個少君也不是百孤不可,萬一孤真在這次外出中遇到什么意外那……
他腦海里浮現出剛剛距離自己最近的幾人,知道他們都是父君派來的,忠心的都是父君。
他們即是協助自己處理外部事件的,亦是替你君監督他的。
想要暗中派人回族里辦事,得找個即機靈又對自己忠心之人。
否則將前功盡棄。
“少君,奴才等給您送溫水洗漱。”
就在此時,一道聲音從門外傳來,隨之而來的還有敲門之聲。
“進。”
姒莘坐直身子,看著推門進來的幾名仆人,眼底閃過幾分計較。
不著急,先觀察一些時日再說。
原六國君主與姒莘之間如何各懷心思戌嫚和嬴政不關心。
只要大勢在秦,就沒人能翻了這天。
因此,秦之發展還在按部就班,黔首們安居樂業,就連幾大重要工程所需勞工,都有前線送回俘虜頂替。
這也是這些俘虜最大的作用,替換下重體力秦民之位。
自然,重要建筑,或需要技藝方可做之事依舊由秦匠來操作。
其余重勞役者則使其各歸各家,或可選入軍考核,合格者留軍入伍,不合格都依舊回歸。
真正秦百姓回歸家鄉后,可按能力考進各工廠做工,亦可在完成日常耕種之余做些小買賣貼補家用。
在不缺錢糧情況之下,秦人生育率正在逐年提升。
死亡率也正在逐年減少,尤其是凍餓而死之人更是少之又少。
也是在這種和諧美好的新生活下,宣傳部之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正在如火如荼的宣傳著。
宏揚我華夏文明,宣傳一統之優勢,大秦文化正在悄無聲息融入百姓骨子里。
前線戰事隨著戌嫚親衛軍的加入,多了極大優勢。
傷亡率也正在減少。
即便是后世知名的孔雀王朝軍隊,在面臨元嫚帶領之大秦銳士時,也顯得非常吃力。
為了避免更多傷亡,元嫚接受了戌嫚的建議,一邊以強硬手段打到對方膽寒恐懼。
再一邊派人以懷柔的手段讓孔雀王朝內部權利分化,然后再各個擊破,最終達到將整個王朝全并入大秦之目的。
南邊,百越戰爭也進入了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