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767忙的跟陀螺似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最新章節列表 >> 767忙的跟陀螺似的

767忙的跟陀螺似的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24日  作者:工具超人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工具超人 |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第768章

第768章

做好酥魚,唐植桐先用鏟子鏟出兩條,連帶著魚竿、水桶一塊給高大山送了過去。

唐植桐一走,酥魚的味道失去了壓制,慢慢悠悠的飄蕩出來,王敬民不停的抽著鼻子,口水不受控制的分泌開來。

“媽!我去盛飯!姐夫回來咱就開飯吧?”美食在前,王敬民積極得很,立馬站出來表態。

在葉志娟點頭后,王敬民屁顛屁顛的跑進廚房,一趟趟的從里面往外端著米飯,人人都有份。

等唐植桐回來的時候,不僅米飯都已端上了桌,就連魚也被王敬民盛到盤子里端了出來。

“嚯,這是用筷子夾的?忘記告訴你用鏟子了。”魚的賣相有點慘,有幾條已經首尾分家了,強迫癥看了難受。

“姐夫做的香,斷了也不影響!”敬民將盤子放在桌上,振振有詞。

“你這小嘴跟抹了蜜似的,如果也跟你姐這么說,你得少挨多少揍?”聽小舅子這么一說,唐植桐樂了,同時挨了小王同學一記白眼。

“媽!開飯吧?”敬民不待回姐夫的話,急不可耐的請示道。

“嗯,吃飯。”雖然盤里的酥魚賣相不佳,但葉志娟聞著很香,明顯比自己單位的伙食要好一個臺階。

葉志娟一說開飯,幾個小的就開動起來,沒辦法,實在是聞著太香了,就如同餓了三個月之久的人猛然間看到了一鍋煮熟的紅燒肉,能保持儀表已經是禮法的壓制了。

酥魚里面只有一條草魚,由于土腥味重,這并不是做酥魚的最佳食材,唐植桐用飯碗接著夾了起來,嘗了一口,味道還行,中規中矩。

先炸后燉的酥魚除了帶有油脂香味外,魚鱗、魚刺、魚頭那些稍硬的部位都已經酥爛如泥,真正做到了入口即化,用筷子夾的時候稍微用力就會碎成兩半,就連沒有牙齒的老漢,僅憑著舌頭與上顎的抿壓都能咽下去。

唐植桐嚼著魚,心想如果土腥味再淡一些就好了,在處理腥味這方面,最讓人佩服的是樓外樓298的西湖醋魚。

很多人說西湖醋魚不好吃,唐植桐不認同這種說法,其實這道菜認真做是很好吃的。

西湖醋魚肉嫩多汁且酸甜可口,得選用西湖產的草魚,不能太大,一斤二兩左右剛剛好。

處理起來千萬不能馬虎,放干凈血、去牙、去黑膜、去粘液、去魚鰭,然后對半剖開,用鹽、胡椒面、蔥姜、料酒腌制一刻鐘左右。

一步步來,千萬不能缺失,否則對不住這種上好的食材。

下鍋煮的時候只能小火,而且水不能煮開。

出鍋前的料汁絕對不能用普通米醋,得用鎮江產的微甜米醋,勾芡也不能用面粉,得用生粉。

上菜后拍個照,打個卡,嘗一口就算完成任務了,端起盤子將被米醋激發出來土腥味的草魚倒進西湖。

哪來的哪去,塵歸塵、土歸土,但凡猶豫一秒,都是對廚子的不尊重。

千萬注意,這中間有兩個要點,一是不能把盤子也丟了,得賠錢;二是一定要在樓外樓選個靠窗的雅座,方便往湖里倒魚。

都說四九城沒有美食,但有杭州珠玉在前,四九城還排不上號,蘇東坡跑了那么多地界,寫了那么多美食,只有到了杭州,哎,學會自己做菜了!

起碼王敬民對唐植桐做的這道改良版的酥魚很滿意,就著魚和湯汁吃了兩大碗米飯,還想盛第三碗米飯的時候,被小王同學給攔下了:“行了,不許再吃了!”

“姐夫,你管管你媳婦唄。”面對血脈壓制,敬民不敢動,但嘴巴很硬,端著碗給姐姐告狀。

唐植桐猶如入定的老僧,又聾又瞎,心中只有自己手里的米飯。

“媽,我沒吃飽!”敬民看姐夫指望不上,開始向葉主任求助。

“少吃點,等下次想吃了,再找你姐夫幫忙做。”葉志娟對兒子的飯量很清楚,今晚吃的已經超標了,不擔心家里的糧食不夠,但得操心撐壞了兒子的胃,她可是聽大閨女說了,過年的時候兒子在唐家吃撐了,女婿給他揉了半宿肚子。

看著敬民委屈吧啦的小表情,唐植桐在心里盤算了一下這次釣到魚的數量,開口道:“鍋里應該還有魚吧?給你留著,明兒再吃一頓。”

“不行,咱媽說那是讓你帶著回去給鳳芝的。”敬民雖然饞魚,但待小伙伴沒得說,回答的不假思索。

“不行。你好不容易做次魚,不能不帶點回去。”葉志娟也不同意唐植桐的提議,說完又教育兒子道:“敬民,今天再告訴你一個道理,以后想成大事,就不能有太大的口舌之欲。”

敬民似懂非懂,但唐植桐明白,這不是普通父母能有的見識,丈母娘對小舅子的期望很高。

不過以丈母娘的標準,貌似自己這個半吊廚子以后也成不了大事?

敬民最終也沒能吃上第三碗飯,飯后,唐植桐向葉主任匯報了一下丁建輝給自己寫信的事情,這是葉主任給拉的線,動態很有必要讓她知曉。

由于上午被小舅子發現兩口子種草莓的事情,唐植桐當時光忙著緊張尷尬了,把這一茬給忘了。

葉志娟對女婿的處事方式很滿意,不僅給了丁建輝臺階,還把關系搭起來了,當然,這里面肯定是有自己的面子在,否則就不會跟自己說這事了。

在接受了葉主任表揚后,小兩口帶著葉志娟特意留出來的幾條酥魚,又去婦聯取了貓爬架,往東市趕。

街上沒有幾個人,路燈散發著昏暗的燈光,仿佛黑夜中一盞微不足道的螢火,只能照亮燈桿周圍的路面,即便如此,隔上幾根燈桿就會有一盞甚至兩盞路燈不亮,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燈泡產量受限的緣故,還是維護人員嫌爬上爬下麻煩沒有更換。

如果是后者的話,貌似腳扣在這方面也有用武之地了。

好在今兒有月光,能比較清晰的看清路面。

出了王府井大街,唐植桐左右瞅了瞅,這條東西方向的大道就好了很多,視野可及的范圍內沒有一盞路燈是熄滅的。

出了崇文門,路上的行人愈發的少了,就連住戶家里的燈光也稀疏起來,小王同學憋了一天,終于在此時忍不住了,埋怨丈夫道:“你以后不要再那樣了,害我被咱媽一頓好說。”

“行,行。那以后我再往下一點,這樣咱媽總歸看不到了吧?”唐植桐不想就此放棄,閨房之樂嘛,如果沒有互動,樂趣將少一大半。

“討厭”小王同學接受了丈夫的提議,丈夫日理萬機的同時還要通過一些動作讓自己感受更加愉悅,這種感覺即便主觀上想戒掉,身體卻會無聲抗議。第768章

等兩人到家的時候,已經八點多,唐植桐放下自行車想看一下燕子筑巢的進展來著,但門洞里黑漆漆的,壓根看不清楚。

進屋把酥魚交給張桂芳后,唐植桐想今晚將貓爬架安起來,但打開看了兩眼就放棄了。

當初畫圖紙的時候,唐植桐只畫了幾個不同樣式貓爬架的成品圖,沒有一個部件一個部件的畫,一來是對這種木工活不夠熟悉,二來也不想費那個腦子。

可唐植桐輕視了這年頭大家伙對創匯的熱情,對于面向出口的貓爬架,師傅們選用的木材是上好的,工藝也不馬虎,好木材加好工藝用的自然是榫卯結構。

榫卯結構做起來不僅費工費時,安裝也需要技巧。

唐植桐撓撓頭,將一堆木頭放在屋檐下,打算明天下班后再安裝。

回到廂房,唐植桐拿出小本本,記下來對貓爬架的第一條建議:將榫卯改為鐵釘或螺絲加固模式。

并在下方簡單寫明了理由,貓爬架要讓鏟屎官有參與感,但不能人為的增加這種參與感的難度。

第二條則是建議改用普通松木,理由自然是便宜,便宜的木料加便宜的人工,才會有競爭力,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競品的快速出現。

至于木料質量可能帶來的客戶擔憂,唐植桐也想好了理由:松木軟硬適中,對貓主子的爪子友好,不傷爪!

反正貓主子不會說話,還不是人說不傷就不傷?

可能由于昨晚開車時間太長,休息時間太短,唐植桐寫完就開始打哈欠,早早就睡了。

睡醒一覺已是4月18日,唐植桐神清氣爽,起床后先去大門口看了一眼燕子夫婦的自建房。

自建房雖然沒有經過主家的審批,但建筑速度很快,唐植桐覺得今兒一天差不多就能達到能住的級別,就是不知道燕子會不會通風干燥后再住進去。

早飯依舊是窩頭,但配菜換成了小兩口昨晚帶回的酥魚,現在氣溫慢慢回升,炒菜開始放不住了,為了避免變質,還是放進肚子里最讓人放心。

早上出門前,唐植桐特意包了兩大包香椿芽咸菜。

這些咸菜是要送張金波和孔一勤的,張桂芳一聽是兒子單位同事為了幫自家從安東往回帶大醬塊私下里給了照顧,恨不能再多包上兩包,但被唐植桐給攔下了,細水長流嘛。

跟小王同學在北圖門口分別后,唐植桐將兩包咸菜薅進空間,才去了郵電學院。

“唐老師,又有你的一封信。”一進教室,羅志平就把信遞了過來,同時擠眉弄眼的調侃道:“你最近信夠多的,是不是你的傾慕者給你來的信啊?”

“去去,一天到晚的思想不健康,我這都是工作信件。”盡管剛因“種草莓”的事情遭了小王同學埋怨,但都不影響唐植桐義正言辭的笑罵羅志平。

“哦懂了,工作信件中不分男女,都是自己同志。”羅志平明顯荷爾蒙有些失衡,賊眉鼠眼的繼續調侃唐植桐。

“老師來了,上課了上課了。”唐植桐趁著老師進教室的機會,捅了捅羅志平的肩膀,讓他把頭扭了過去。

有這么位活寶同學,唐植桐打算后面著重注意一下,看看羅志平的脖子有沒有草莓印。

不過這種事情關起門來在宿舍里打趣一下就行了,范圍不宜擴大,尤其還牽扯到了本班的女同學。

羅志平的話倒真給唐植桐提了一個醒,這年頭的青年是很苦悶的,不僅電話不自由,就連通信也不自由,想找個人說說心里話,卻不知道寄給誰,因為眼下沒有“筆友”的說法。

唐植桐琢摸著,這事是不是可以給郝仁提提?郵政除了靠上面撥款外,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郵資,只要把筆友發展起來,郵政的資金就會更充盈,估計災年里面能更好過一點吧?

老師在上面講課,唐植桐把信打開瞅了一眼。

信是丁建輝給回的,滿口答應了唐植桐拉他驗證發明的事情,并一再保證肯定完成任務,同時還倒了一番苦水。

倒不是說線路檢修的活難干,而是這工作不被人理解。

有人給他介紹了兩個對象,一聽是干這個的,人家姑娘就給回絕了。

按照媒人的說法,人家姑娘是嫌這工作危險性高,不想以后面對個缺胳膊少腿的男人,或者當寡婦。

唐植桐看后笑笑,如果媒人句句屬實的話,那人家姑娘也還算坦誠,起碼沒想著到時候離婚。

放下信,唐植桐開始琢磨腳扣的事情,圖紙已經都畫完了,但該找哪家單位去加工呢?

自己做了半年的投遞員,攢下的那點臉面幾乎沒有為自己辦事的,大多用在了實現發明上。

唐植桐撓撓頭,自己一天到晚忙的跟陀螺一般,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啊!

課間的時候,唐植桐去找了周正一趟,主要是想托周老師幫忙參詳一下唐蓉的高考志愿問題,專業事情還是得找專業的人才靠譜。

“你妹妹模考的成績和名次分別是多少?”唐植桐有事相求,周正沒含糊,擰開筆帽,打開筆記本就準備記錄。

唐植桐將唐蓉信中說的成績和排名都說給周老師聽,還不忘暗示道:“周老師,我想讓她來四九城讀大學,學校差一點沒關系,最重要的是穩妥。”

能選個合適的學校,唐植桐就知足了,至于專業嘛,個人意向在這幾年內都沒有太大的選擇余地,變數很大。

“行,我聯系一下朋友,打聽一下往年的情況,盡快給你列幾個選擇。”周正記下來后,鄭重的跟唐植桐承諾道。

“好嘞,謝謝周老師。”

自打有高考起,志愿填報就慢慢成了一門學問,有的人利用信息差靠這個賺的盆滿缽滿,有的人明明考的分數很高,最終卻只能滑檔或復讀。

這個信息差關系著唐蓉一輩子的幸福,唐植桐自然不會只口頭表達感謝,但也沒打算現在就給東西。

周正老師是耿直的讀書人性格,若是現在就明晃晃的掏出錢、糧票亦或其他東西,都會讓他感覺是在做交易。

再等幾天,借著過節或者打到野味的名義上門,則成了師生之誼,傳出去又是一段佳話……

(本章完)


上一章  |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