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430西北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最新章節列表 >> 430西北風

430西北風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21日  作者:工具超人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工具超人 |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_

字體:

第431章

粉條,一種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幾十年后的商超貨架上幾乎沒有年輕人問津的食品,在眼下卻是限售、限購的搶手貨。

在接下的幾年中,哪怕是身為四九城的居民,也只能在特定的幾個屈指可數的節日時憑票購買,每人每次12兩不等。

究其原因,是因為粉條的成分大部分為淀粉,尤其是在泡發后,能給人帶來強烈的飽腹感。

張桂芳是深知其中三昧的,所以前些日子唐植桐囑咐她趁有供應買點東西的時候,粉條、粉皮就成了她的首選。

蒸包蒸好后,鳳芝站在鍋前躍躍欲試,被張桂芳趕到了一旁。

不是疼女兒吃,而是怕燙到她。

蒸汽虛一下,得疼好幾天。

蒸好的蒸包或者饅頭,要盡快出鍋晾上,否則遇水則塌,賣相就不好了。

手鐵的可以直接上手拿,左手倒右手,快速的放在蓋簾上。

手不夠鐵的,這時候就需要準備一碗涼水,手指蘸涼水后,再去取蒸包或饅頭,依舊是快速放在蓋簾上,如此反復,取完為止。

剛出鍋的饅頭、蒸包,晾的方式不同,饅頭是圓形底面朝天,饅頭尖與蓋簾接觸,蒸包則正好相反。

唐植桐小的時候問過母親,這是為什么,母親沒有回答出來,只說是老一輩傳下來的規矩。

此刻,唐植桐又想到了這個問題,猜測可能是因為饅頭底面朝天,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更大,涼的更快吧。

“媽,這個蒸包為啥是坐著放,蒸饅頭的時候卻是倒著放?”盡管唐植桐有自己猜測,但還是問了一下張桂芳。

“哪有那么多為啥?都是老一輩教的。”張桂芳頭也沒抬,繼續忙活著撿蒸包,蒸鍋一共兩層,撿完上面的,要用筷子夾出篦子和籠布,然后拾下面的。

“得嘞。”在聽到母親的回復后,唐植桐樂了,哪怕中間隔了幾十年,當媽的回復幾乎完全一致。

“媽,熟了嗎?我能嘗嘗嗎?”鳳芝看著張桂芳將蒸包都拾出鍋,在一旁瘋狂咽口水,有抬手咬指甲的跡象。

“別吃指甲,忘了前兩天誰拉出蟲來了?先去洗手。”張桂芳打了鳳芝的手一下,提醒道。

前陣子馬大娘給的石榴,鳳芝鬧著要吃,張桂芳哄著她吃了兩塊石榴皮,打下了一點蟲。

剩下的石榴皮也沒扔,被張桂芳曬起來,準備以后和南瓜籽一道給孩子驅蟲用。

唐植桐印象里,張桂芳總是采用這種方法,隔上一陣子就給姊妹倆吃上一回。

鳳珍還好些,鳳芝屬于那種不嫌埋汰的傻大膽,排出蟲子都得用小木棍挑著玩的主,每次都被張桂芳揪著耳朵教訓。

以前的唐植桐跟木頭似的,對這些事情并不上心,反而穿過來的唐植桐,一再提醒家人飯前洗手,注意衛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所以,這大半年來,排出寄生蟲的次數越來越少,也算好事一樁。

鳳芝洗完手,迫不及待的拿起一個蒸包啃了一口,燙的吸氣,也舍不得往外吐。

唐植桐笑笑,也不勸,在小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兒時的影子。

饞,幾乎是小孩子的通病,生活優渥、沒經歷過窮日子的人,是不會懂這種感受的,更不會有共情。

在來到這年代之前,唐植桐聽母親說起一樁舊事,大概70年的樣子,她的幼弟,那時才五六歲的模樣,過生日時想吃一次面條,被二哥扭著耳朵拽出家門,耳根都裂的出血了。

唐植桐自己還沒讀小學的時候,大概90年左右,生活水平比眼下的四九城差不多的樣子,鄰居大娘每次包水餃都會扒著后窗臺喊他過去吃。

那真是一個勁的往嘴里填,撐得肚子疼,晚上睡不著覺。

當然,也有人說過他沒出息,但唐植桐的母親從來不責備自己的兒子,每次都是給他揉肚子。

唐植桐長大后,曾跟父母聊過這件事。

母親說:讓他們說去吧。誰還沒個小時候?又不是不請就過去胡吃海塞。你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小時候只有過年才有機會吃水餃吃到撐,而且水餃是素餡的。

唐植桐又問父親年幼時吃什么。

父親說:你媽那時候是富農,平時吃玉米面窩窩,過年吃水餃,我沒法比,是貧農,一年到頭地瓜面摻野菜。

父母雖然嘴上這么說,但行動上卻是把他們童年的缺失都補償到了兒子身上,力所能及的給他最好的。

唐植桐也不是忘恩負義的人,有能力后也是力所能及的回報父母,對于喊他去吃水餃的大娘,每年兩次的探望,從沒斷過。

話又說回來,饞,真的丟人嗎?

唐植桐覺得不丟人,在食不果腹的年代,饞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本能,更何況這是在自己家,又不是在外面撒潑打滾鬧著要吃的。

只有那種沒法滿足家人的口舌之欲,卻又責怪家人太饞,那才叫丟人。

張桂芳沒有偏向,在她看來無論年齡大小,都是自己的孩子,一人手里塞了一個。

大家吃的都滿意,鳳芝這會正跟蒸包較勁,也顧不上留意哥哥是不是最后一個吃。

張桂芳顧不上自己吃,麻利的將另一鍋醒好的蒸包放進鍋里。

眼下天涼快,蒸包開了口,后面吃起來就容易下嘴了,鳳芝腮幫子鼓鼓囊囊的,一個蒸包送下肚,還要再拿第二個,卻被張桂芳給攔下了。

“這些是給敬民家送過去的,你想吃再等第二鍋。”張桂芳將女兒的手撥開,說道。

“媽,嘗嘗味就行了,不用帶這么多。”王靜文聽到后,主動從蓋簾上拿起一個蒸包,塞到小姑子手里,又拿起一個遞給婆婆:“媽,忙活半天了,您也嘗嘗。”

“好,好。”張桂芳笑出的魚尾紋都成了菊花狀,接過蒸包,使喚起了兒子:“桉子,一會你給送過去,趁熱吃才香。連昨天你帶回來的葡萄干也帶過去一半。”

“葡萄干?葡萄干是什么?”鳳芝一聽,感覺像是吃的,立馬問道。

“葡萄干是葡萄風干后形成的一種小零食。”鳳珍開口,悠悠說道。

熱門、、、、、、、、、


上一章  |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