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413小貓釣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最新章節列表 >> 413小貓釣魚

413小貓釣魚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3日  作者:工具超人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工具超人 |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_

字體:

第414章

吃完飯,回到廂房,唐植桐點燃爐子,不出半小時,屋里暖意已經非常明顯,而且比五八型民用兩用爐效果更好。

“你的設計真好,爐子暖和。”小王同學坐在爐子跟前,新奇的拉開一旁的抽子,抽子整體用鐵條焊成,拿來烤東西非常方便。

“烤個白薯吃吧?”唐植桐看著自己的設計的作品,同樣非常滿意,今晚由于飲食水平斷崖式下降,家人吃的都不多。

“睡前還能烤熟嗎?”小王同學躍躍欲試。

“烤不熟就明天早上吃唄。你等著,我去找幾塊白薯。”說干就干,唐植桐去正屋,跟張桂芳說一聲,挑了幾塊細長的。

四九城的白薯已經大量下市,糧店開放了兌換,一斤糧票能兌換五斤,張桂芳也換了一點。

胡同里的居民對這種兌換很積極,糧店規定用糧票兌換,沒有指定用哪種糧票,所以居民都是用豎版的糧票,俗稱粗糧票。

橫版的是細糧票,比起去年的面票,今年又多了一個“米票”,專門購買大米用的。

自從供應緊張以來,糧票種類更細致了,而且每個月糧票用的顏色都不同,紙張也有區別,為的就是防止有人印假票,或者將以前存的糧票涂改后冒用。

總之,無論是面票,還是米票,都沒人舍得用來兌換白薯。

唐植桐將白薯洗好后拿到廂房,捎帶著還領來了兩個饞蟲。

因為明天是星期天,作業并不著急今天就做完。

“哥,白薯要烤多久才能熟?”唐植桐剛把白薯放進抽子,鳳芝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把小時吧。”唐植桐選的白薯都是細長型,為的就是能更快烤熟,畢竟現在已經是晚上八點鐘了。

“這么久啊。”鳳芝有些急不可耐,恨不能現在就能烤好。

“來,正好從單位給你們借了本書,先看書,看著書時間就快了。”小王同學起身拿挎包,從里面掏出來書拿回來。

唐植桐掃了一眼,嚯,大名鼎鼎的《十萬個為什么》。

由于是繁體,鳳珍看是沒問題的,但對鳳芝來說就有難度了,畢竟才是二年級的小朋友。

“那我呢?”鳳芝搶先接過來翻了一遍,里面有太多的字不認識,于是失望的問道。

“跟你姐姐互動,按照目錄找問題,你倆先給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對照書里的解答,看看對不對。”唐植桐從鳳芝手里拿過書,也翻了一遍,然后遞給了鳳珍。

“好吧。”鳳芝撇撇嘴,答應了。

鳳珍看看妹妹的模樣,再看看目錄,決定先從妹妹感興趣的章節下手:“鳳芝,咱們先從吃的開始吧,生的土豆能不能吃?”

“這個……我沒吃過。”鳳珍認真的回答道。

“好吧,那咱們一塊看看答案,第27頁。”鳳珍自然是知道不能吃的,不過哄孩子嘛。

“謝謝。”唐植桐任由兩個妹妹玩,跟小王同學道了謝,也得虧她想著,這年頭的少兒科普讀物太少太少了,像這本還是老版本的譯本,葉老參與編輯的第一版還要再等兩年才會出版。

唐植桐前世小時候也有一本《十萬個為什么》,厚厚的一本彩繪版,作用非常大,有效地擴大了他的眼界、知識面。

“一家人客氣什么。那天聽你說這爐子能做燒餅,你會做嗎?”小王同學笑笑,問道。

“這個還真會,在工地做臨時工的時候跟人學過。”唐植桐自信的回道。

“好,那就交給你做了。什么時候做?還真有點想吃了。”小王同學一聽丈夫會做,眼里都是小星星。

“工序有點繁瑣,明天來不及了,等下個星期天吧。天冷了,我想辦法搞些羊骨頭,咱煮鍋羊湯喝。羊湯配燒餅,那滋味,絕了嘿!”既然要吃,就想著最佳搭檔改善一下伙食,唐植桐說著自己不禁吞咽了一口口水,把自己給說饞了。

“哥,羊湯什么滋味,好吃嗎?比火鍋還好吃嗎?”鳳芝一聽有吃的,注意力立馬從書上轉移過來。

“羊湯是喝的,很好喝,不比火鍋差。”唐植桐摸摸鳳芝的小腦瓜,以前家庭條件不好,壓根就沒機會出去開葷,長這么大沒喝過羊湯,可憐的。

“那我星期六就不吃飯了,昨天只餓了一頓,沒吃夠。”鳳芝握起小拳頭,信誓旦旦的說道。

“星期天餓兩頓意思意思就行了,以后有的是機會吃。”唐植桐聽著都心酸,更加堅定了照顧好一家老小的決心。

盡管《十萬個為什么》里面也有提到吃的,但與唐植桐現身說法畢竟不同,這個更有說服力。

鳳芝也不看書了,央求著唐植桐給講講美食。

看小王同學、鳳珍也很感興趣,唐植桐就撿著這年頭能做的一些菜式,一點點的說給幾個人聽,頗有點望梅止渴、畫餅充饑的意思。

其他餅先不說,這個燒餅,唐植桐是真的會做,但不是在工地上學的。

唐植桐前世的爺爺會做燒餅,公私合營的時候加入了小鎮上的食品公司,大概也就在這個時候,由于糧食出現缺口,食品公司干不下去,大多職工都被勸返了,唐植桐的爺爺就是其中一個。

由于子女眾多,地里產出不多,老爺子沒有放下舊業,一直偷偷摸摸的干,起風后沒少因為這事受批評。

改開的春風吹到他的家鄉后,才光明正大的重操舊業。

按老爺子的話說,這是一門養家糊口的手藝,油條、燒餅傳給了想做的兒女,唐植桐小時候沒少在爐灶邊看怎么做燒餅。

那時候,燒餅還不是罵人的話,雖然打燒餅賺的不多,但能供得上家里的柴米油鹽。

再后來,打工的機會多了,干一個月不光賺的比打燒餅賺得多,還沒那么累,于是乎這門手藝就在唐家掛了起來。

唐植桐沒想到,來到這個年代,還有用得上的一天。

一番報菜名將小王同學和兩個妹妹饞的直咽口水,直到烤的地瓜熟了才轉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唐植桐烤了五個,鳳珍、鳳芝帶了張桂芳那份出門后,廂房終于安靜了下來。

兩個妹妹臨出門前,唐植桐特意囑咐鳳芝不能多吃。

熱門、、、、、、、、、


上一章  |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