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六,午后。
陽光躲進云團,天空被硝煙染成深灰色。
幽州城,十門破四門。
隨著一道道嘹亮的號角聲起,大宋士兵們如潮水般涌入城內。
“殺啊!”
風火雷、風火槍開道,騎兵手持長矛彎刀,步兵披著戰甲,一手持弩,一手持刀。
沖殺聲響徹云霄。
五百龍羽軍化身輕騎兵沖在最前方,如一把鋒利的匕首插入幽州城的腹部。
因遼國征兵,幽州城內的青壯男丁已很少,且很多百姓已逃到了鄉下。
有留守在城內者,也都是關門閉戶,或藏在地窖中,或集體躲在學舍、寺廟之中。
只要他們不露面,大宋士兵便不會攻擊他們。
幽州城南,一條街道上。
遼國樞密使耶律良面色陰沉,正在發號施令。
“命西北門、東北門、西南門、東南門的將士全力抵御宋軍,未接軍令,不得后撤。后撤者,斬之!”
“其余方向駐軍,有序前往牛頭街集合,布防工事!”
牛頭街,乃是一條位于幽州城南的主街道。
因北端盡頭分叉為兩處斜街延伸出去,故有此名。
此街甚是寬闊。
因臨靠北門,便于后撤,遼軍的存糧、兵器也都放置在此街朝北方向。
耶律良早期預設宋軍破城后,設置的最后一道防線便是此處。
在此處布防,宋軍只有一條路可攻,而防御者則有較大的空間排兵布陣。
若仍抵不住,耶律良還可從北門方向逃竄。
當下。
北門、西北門和東北門位置駐守的宋軍并不多,但耶律良還不能逃。
目前他手里還有數萬兵,仍有扳回一局的可能。
此刻棄城而逃,他必被重懲。
這一刻,他仍未感覺已到絕境。
他相信,只要能守住牛頭街,依舊有可能將宋軍打出去。
很快。
各路遼軍都收到了“天黑之前,不可后撤”的命令。
一個個都拼命地與宋軍戰斗。
每路遼軍的身后都有一群監軍,但凡有怯敵后撤逃竄者,立即就會被射殺,另外其家眷也會判處重罪。
這逼得遼兵們不得不停朝前沖!
雖沒有主動撤,但宋軍的攻勢遠勝于他們,他們還是被打得不斷后退。
大宋士兵們也都收到了“傾力殺敵,降者亦殺”的命令。
這種戰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仁慈相當于自殺,不能有絲毫留情。
日近黃昏。
趙禎、韓琦、蘇良三人從南門入了城。
當下,大宋士兵們正以每個時辰約三百米的的速度朝前推進著,目的地正是匯聚遼兵最多的牛頭街。
稍傾。
趙禎、韓琦、蘇良三人將城南的一處茶樓,當作了臨時的中軍大帳。
三人圍坐于桌前。
桌上放置的正是幽州城的城池地圖。
韓琦看向地圖,率先開口道:“依照我們當下的攻擊速度,待攻到牛頭街,恐怕至少要到明日正午了,將士們都有些疲乏了!”
“官家,臣建議,子時之后,五成將士后撤休息,天大亮之后再換他們進攻,以保我們進攻牛頭街時有充足的精力。”
“準!”趙禎認可地點了點頭。
這種激烈的城戰,換作任何將士,打上一天一夜也都會疲乏的沒有什么力氣了。
但是卻不能停。
大宋士兵疲乏,遼兵更加疲乏。
若歇一歇,對方也恢復了體力,將更加難攻。
趙禎看向地圖道:“西北門、東北門和北門,此三道門便不要駐守士兵了,耶律良要逃,我們恐怕攔不住他,我們能占領幽州即可。”
“官家,不可!”蘇良突然開口道。
“我們占領幽州固然可喜,但若未擒住耶律良,遼國肯定聲稱他們是主動撤退,并非不敵,但我們若能擒住耶律良,必將士氣大漲,對收復整個燕云都有巨大益處,耶律良的作用,甚大矣!”
趙禎無奈一笑。
“朕怎能不知擒下耶律良的好處!”
“但是,耶律良若守不住牛頭街,有三條路可逃,分別是西北門、東北門和北門,其至少會率近萬名士兵沖城,我們若想擒下耶律良,至少需要提前半日在這三道城門前布置六萬人,才有可能將其拿下。”
“我們抽調六萬人提前到那三道城門堵截,還如何攻下牛頭街?”
一旁的韓琦補充道:“景明,咱們能攻占幽州,便已是大勝,要擒住耶律良實在太難了!”
蘇良看向二人。
“官家,韓副帥,若抽出兩萬人堵截耶律良可有勝算?”
趙禎想了想。
“朕覺得至少有七成勝算,但前提是我們必須清楚耶律良會從三個城門中的哪個城門逃,不然若守其中一個城門去賭,根本不值得。”
韓琦認可地點了點頭。
蘇良指向西北門,道:“西北門遭風火雷轟擊后,城門已處于塌陷狀態,我們只要稍微炸一炸,城門必塌,塌陷之后,便意味著封了門,遼兵便無法從此處通過。”
這點,趙禎和韓琦皆知。
西北城門箭樓甚多,遭遇的風火雷轟擊也最嚴重,城樓搖搖欲墜,處于半塌陷狀態了。
“那還有兩道門呢!五成的概率太低了!”韓琦看向蘇良。
蘇良緩了緩,繼續道:“依照我們的戰力,應是明日午后可抵達牛頭街,牛頭街之戰必然會打到晚上,我們搏一搏,加強火力,耶律良深夜必逃。他在逃時,一定會提前命人勘察好走哪個城門最合適。”
“我建議,由官家帶兩萬兵守北門,我帶一千輕騎守東北門,我們只需將聲勢造起來,深夜里,對方根本看不出兵丁有多少。”
隨即,蘇良看向趙禎和韓琦。
“官家、韓副帥,你們若是耶律良會走哪個門?”
“東北門。”二人幾乎脫口而出。
韓琦接著道:“景明,官家親率大軍攔截,若讓敵軍逃走,必丟我大宋臉面,耶律良又不傻,肯定猜出官家所在之處,駐兵最多,也更強悍,他肯定走你守的那一路啊,你帶一千輕騎,根本攔不住他們,甚至還有危險!”
趙禎認可地點了點頭。
蘇良微微一笑,道:“正是因耶律良不傻,他結合我們一個月來虛虛實實的策略,率先下意識做下的決定,他一定是排除的。”
“他大概率會猜到,此舉乃是我們故布疑陣,讓他走我堵截的城門前過,故而會反其道而行,走官家堵截的城門,此刻他的心里,越不可能,便越有可能。”
“妙啊!”
趙禎眼前一亮,道:“照景明之言,朕覺得咱們逮到耶律良的可能性至少有七成,就這樣安排,分出兩萬人來,摟草打兔子,順帶腳的事兒。”
“臣遵命。”韓琦拱手。
入夜,宋遼城戰進入了高潮期。
街巷中、宅院內、茶館酒肆的前院后院里,皆是戰斗。
雙方全都殺紅了眼。
宋兵們越打越分散,基本都是以“都”為行動單位,攻防協作,不斷地向前沖去。
這一次,河北禁軍展現出的爆發力,令趙禎三人都感到甚是驚喜。
他們的戰斗力不次于西北禁軍,只是缺乏經驗,而今攢了一些經驗后,愈發的得心應手。
燕云兵們也殺的甚是興奮。
其中一些燕云兵本就是幽州之人,在探路,尋找敵軍糧倉、武器、輜重等方面,為大宋士兵們提供了巨大幫助。
漸漸的,到了子時。
大宋士兵的將士回撤了一部分,在后勤兵的幫助下,吃了一些食物、喝了一些熱湯,然后便就近找了一處地方休息起來。
士兵們都非常累。
有人靠在鎧甲上,有人與戰友背靠著背,還有人躺在地上枕一塊石頭,身子一縮,便閉上了眼睛。
幾乎都是躺下后不到十息,便鼾聲如雷。
后半夜。
大宋的攻擊減弱了一些,但卻沒有停。
這讓遼兵根本就不敢休息。
耶律良和身邊諸將也都甚是疲累,人人都是黑眼圈,但他們完全不敢歇。
夜很快就過去了。
當太陽升起第一縷晨曦時,大宋士兵換崗完畢。另一波睡足吃足的士兵,再次鼓起干勁,開始朝前沖鋒。
一個街道一條街道的沖,一座宅院一座宅院的搶,一片區域一片區域的奪。
諸多遼兵不得不朝著牛頭街方向后退。
此刻,西門城門已然坍塌,耶律良若逃,也就只剩下了兩條道。
近午時。
一波又一波的宋軍圍剿到了牛頭街前。
嗖!嗖!嗖!
彼此相隔不到五百米,紛紛開始放箭。
幾波箭雨過后,徐莽舉起長刀,高聲道:“輕騎沖在最前,火器軍緊隨其后,步兵從兩側包抄……”
街巷之戰,再次爆發,數萬人漸漸交疊在一起。
肉搏,抱摔,火攻,暗箭,滾木,礌石……
血肉橫飛,慘叫一片。
大宋的手持風火槍的士兵們迅速藏于周邊的屋頂、窗口,專門射殺對方的弓弩手和攻勢較強的兵卒。
而對方則是用火油,焚燒房屋,道路,逼得巷道內的宋軍無法往前推進。
兵戈馬嘶之聲,響徹云霄。
很快,來到了晚上。
耶律良站在一處房頂上,望著前方的硝煙,面色無比陰沉。
大宋士兵的戰斗力讓他感到驚駭。
他本以為,拋去火器,宋兵絕對不是遼兵的對手。
哪曾想。
無論是攻擊力還是斗志,宋兵都遠高于遼兵。
造成此番差距,與兩國的當下狀況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宋人眾志成城,而遼國則是因耶律洪基的殘暴統治,使得民心渙散。
一些遼兵都甚至盼著自己能成為宋人,享受大宋百姓能享受的待遇。
這時。
耶律良的一名親兵迅速爬上屋頂。
在他耳邊小聲道:“樞相,西北城門塌陷而不可出,北城門有大宋皇帝親守,東北城門有蘇良親守,他們手下帶著多少人,目前看不出來。”
耶律良深呼一口氣,想了想后,喃喃道:“虛者實之,我已經看出他們了的想法,就走大宋皇帝親守的城門。”
他望了望前方越來越接近這里的宋軍隊伍。
“告訴我的偏將耶律飛,半個時辰后,集結八千兵馬于北城門,破城門后撤。另向其他屬將傳我命令,堅持到子時后,全員撤兵。”
“子……子時?會不會太晚了?”其親兵疑惑地問道。
耶律良瞪眼道:“你在質疑我?”
“沒有,沒有,屬下這就去傳令!”
耶律良點了點頭,道:“慢著!傳完軍令,將我的中軍營帳再后撤八百米,然后偽裝出我一直都在的情形,你也隨我離城。”
“是,樞相。”
此親兵的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他多言一句,為自己換來了一個活命的機會。
依照當下宋軍的攻擊能力,子時前差不多就能占領整座幽州城。
不退者,只有身死。
耶律良只所以讓剩下的士兵戰死這里,也有他的考慮。
他預計,八千兵馬出北城門,至少也要傷亡一半。
他帶著三四千士兵逃走,也算是戰敗離城,若再說得慘一些,將宋軍的火器形容的厲害一些,耶律洪基大概率不會重懲他。
若他帶一兩萬士兵逃走,那就是懼戰而逃,必會遭到重懲,成為丟失幽州的替罪羊。
半個時辰后。
耶律良更換衣服,扮作一名普通的遼兵,藏身與八千兵馬中間,朝著北門攻去。
北門外,趙禎已經布下天羅地網。
只要耶律良走此門過,他便有信心能將其擒住。
就在這時,一名哨兵來報。
“稟官家,數千遼兵從北門沖出來了,有遼將耶律飛,但暫時未曾發現耶律良的身影。”
趙禎淡淡一笑。
“耶律飛乃是耶律良最信任的人,他此時棄城而逃,那耶律良必然藏于眾人之間。”
“全力阻擊,不讓一人逃出去,打著打著,我們就能發現耶律良在哪里了。”
“是,官家。”
耶律良雖有偽裝,但他若沖出去,就必須有人保護,一旦有人護,見過其畫像的士兵們就能迅速找到他。
片刻后。
耶律良等人剛出城,一道道箭雨便驟然飛來。
“舉盾!隱蔽!”耶律飛高聲道。
嗖!嗖!嗖!
箭矢入雨,密密麻麻,眨眼間便射中了數百遼兵。
與此同時。
上四軍的士兵們迅速展開,將八千遼兵圍了起來。
現在的他們,想要退回城內,已經晚了。
他們若敢將后背交給大宋士兵,傷亡將會更大。
而今的他們,只能硬拼。
耶律良望著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來的大宋士兵,有些不知所措。
“為何會有這么多宋兵?莫非他們猜到了我會走此門?”
隨后,耶律良朝著其親隨嘀咕了幾句。
后者立即拿出一道軍旗,高聲道:“突圍成功之將士,官升三級,賞百金!”
兩萬人圍攻八千人,大宋有著絕對的勝算。
不到半個時辰。
遼軍便有些撐不住,四處潰散。
而此刻,有眼尖的宋兵發現了耶律良的身影。
“耶律良在那里!”
隨著一名士兵的高喊聲,一片片大宋士兵都沖向了耶律良所在的方向。
而此刻。
有士兵繞到了城門前,直接將他們這些人包圍了。
耶律良欲哭無淚,手拿一把長刀,也開始突圍。
這時,蘇良知曉了耶律良被圍的消息。
他甚是興奮,當即朝著一旁的親兵道:“立即讓城內遼兵知曉,耶律良棄城而逃,已被我軍生擒。”
等這道消息傳到遼人耳朵中,耶律良基本也就被擒住了。
半個時辰后,耶律良棄城而逃的消息傳到遼兵耳中。
與此同時。
耶律良也被五花大綁地送到趙禎面前。
他若帶兩萬名士兵棄城而逃,很難被生擒。
可惜。
他為了一個“戰敗而撤,非棄城而逃”的名頭,將自己的性命搭上了。
遼國樞密使耶律良被擒,接下來的戰事就好打了。
五月初九,近午時。
趙禎宣布幽州之戰結束。
并命人向西路軍、中路軍和汴京城傳遞此喜訊。
除去逃走撤退的一萬多名遼兵,其他遼兵皆被大宋士兵所滅,城內一切都已歸宋軍控制。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