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
交趾國特使以“威脅引戰罪”被皇城司處以絞刑,于大理寺獄執行。
之后,中書省親自貼出公文,告知天下。
交趾國特使陳楚經交趾國國主授意,以與宋結盟為由,要求大宋簽下數條不公平條約,并威脅大宋若不結盟,他們將掀起南境之亂,擾亂宋遼之戰,故處以極刑。
與此同時。
中書的問罪信也發向了交趾國,后者要么賠禮道歉、承認錯誤,要么便與大宋打一仗。
汴京城百姓對中書省這種強硬的做法甚是支持。
當然,這也與大宋在燕云不斷打勝仗有關。
當下的大宋,有實力不受任何宵小之人威脅。
四月初十,午后。
大宋東路軍,累計十余萬人,在距幽州城約三十里處,扎下了營寨。
深夜,中軍營帳中。
趙禎、韓琦、蘇良三人翻閱著將領們這幾日提交上來攻占幽州之策,面色甚是認真。
三人已從入夜快看到了子時。
攻幽之戰,對收復燕云尤為重要,三人需要結合將領們的策略,拿出一個可行之策,并盡快行動。
趙禎不時搖頭,顯然沒有看到中意的策略。
此刻的他,壓力甚大。
幽州城,乃是一座可容納三十余萬人生活的大城。
南北長九里,建有足足十座高大的城門。
要攻占這樣一座城,一般至少要布置三倍以上的兵力。
大宋當下的士兵雖精,又有火器助陣,但若硬攻,即使攻下,恐怕也沒有兵力收復整個燕云,更遑論整個遼國了。
故而必須要想出一套可行之策。
兩國戰事,攻城最難。
當年。
太宗皇帝曾率三十萬大軍圍攻幽州。
連攻十余日,還是難以破城且他還中了兩箭,差點兒殞命,最后只得退軍。
幽州城。
是宋代歷代皇帝的意難平,更是決定宋遼之戰局勢的最重要城池。
蘇良一邊看策略,一邊看向前方的幽州沙盤。
蘇良看策,有自己的一套方式,但凡是多名將領主張要做的,他一律放棄。
他只看一些偏門的策略有沒有可行之處。
因為大多數人都能想到的策略,遼軍肯定也能想到。
韓琦則是一邊看一邊記錄,他擅于整理與挑選將士策略中的可行之處。
半個時辰后,三人看罷了所有的文書。
趙禎命人沏來一壺濃茶,然后朝向二人道:“都講一講吧!”
今夜若討論不出一個初步結果,三人定然會熬到天亮。
韓琦站起身,走到幽州沙盤前。
“攻城有兩法,或攻之,或圍之。糧多而人少,攻而不圍;糧少而人多,圍而不攻。”
“當下,遼人在幽州早有準備,食糧恐怕能撐半年,并且在城北、西北、東北處還有三處營寨,用來接援兵、連接糧道,我們將這樣一座城池圍起來,除了徒增消耗,沒有任何價值,故而我們應集中力量,攻其一處。”
“臣建議,先拔掉遼人在城外布防的三座營寨,令遼人無援,若有順州方向的遼兵,我們就圍點打援,先將援軍干掉。”
“而后,我們便虛實結合,組織多個隊伍,數面擾之,攻其一面,一鼓作氣,破幽州城!”
幽州城除了城墻上的布防外。
城墻外有堆砌起的諸多大石抵抗大宋的火器,還有壕溝與護城河。
此外,在北面方向有依照地勢搭建的三個營寨。
每個營寨都有近萬名遼兵。
他們的任務就是,宋軍攻之,他們打防御戰,宋軍退之,他們追之,以此疲大宋之軍。
這種營寨乃是攻城之戰時最令人厭煩的,他們就像一尾尾在洞口不斷伸縮腦袋的毒蛇,稍有不慎,就會被他們圍攻。
趙禎微微點了點頭。
“確實只能攻而不能圍,然這樣打,我們的消耗還是很大啊,這場仗,難打!”
隨即,趙禎和韓琦都看向蘇良。
蘇良最擅于在平平無奇的策略上加工,然后讓人眼前一亮。
蘇良緩了緩道:“我同意主攻而非主圍的方向,但如此打,我們太累了,并且耶律良應該能猜出我們會這樣與他們硬碰硬。我建議打得復雜一些,打的讓遼將完全想不到!”
“細說。”趙禎面色激動地說道。
蘇良緩了緩。
“首先,遼軍必然知曉我們欲打快仗,因為此戰用時越短,我們的損耗越低,一旦拉長時間,雙方都會疲于戰,我們攻下幽州的可能性也會越來越低,但是這個結果是建立在我們一開始就全面攻城的前提下。”
“我建議,接下來的半個月,我們全是佯攻,疲敵之心力。”
“我們做出要攻城的模樣,擇一城門猛攻,風火雷、弓弩、拋石機全都拋出去,將聲勢做大,然后狂攻半個時辰后,立即撤軍。可夜攻,可晨起攻,可午后攻,甚至子時攻,佯攻時間無規律,以此消耗遼軍,讓他們每日每夜都睡不好,愈加焦躁!”
“如此半個月后,我們擇一個天氣好的夜晚,猛攻一道城門,這次務必要讓遼軍覺得我們是來真的,讓他們將諸多兵丁,皆調到此處,而這次,我們還是佯攻,我們的目的不是別的城門,而是那三個營寨。”
“對這三個營寨,我的想法是,一擊則潰,一鼓作氣,直接占領。”
“結合韓副帥所言,若有遼兵來援,我們便再次圍點打援。”
“之后,我們不再佯攻了,我們圍城,將幽州城圍起來。”
“圍城?”
趙禎與韓琦都是一愣,剛才蘇良說的每一步都在二人的意料之外。
而今又要圍城,二人非常不解。
蘇良接著道:“我們圍城的目的不是圍而不攻,而是讓遼兵覺得,我們在等西路軍和中路軍的援兵,不需圍數日,圍三日即可。”
“三日之后,我們開始攻城,但并非要選擇一道城門攻之,而是選擇五道。”“先攻一道,再攻其余四道城門,雙方距離要遠。先攻那一道為佯攻,其余四道皆為真攻,必須能入城,攻城,我們多用風火雷,入城之后,我們的風火槍就派上用場了。”
蘇良講完后,扭臉一看,趙禎與韓琦都在紙上寫寫畫畫。
蘇良之策確實有些復雜。
每一步設置都在意料之外,一個坑隨著一個坑。
虛虛實實,實實虛虛。
特別是最后那個“攻五道城門,一道虛,四道實”的計策。
就是要打一個時間差,讓遼人無法有效調兵。
遼人擅長騎射。
一旦打起城巷戰,那就是大宋風火槍的天下了。
“此策如何?雖然難以執行一些,但若嚴格依照此策執行,我們五月里就能攻占幽州,有時,慢就是快。”蘇良說道。
趙禎看著紙上的筆記,又捋了一遍后,喃喃道:“朕覺得可行。”
“步步都在遼軍的意料之外,尤其是最初的佯攻半個月,耗其志、疲其神,遼軍絕對想不到。他們想不到的方向,就是好方向。”
一旁,韓琦也笑著點了點頭。
“景明,你一人之心眼能抵對方十余萬人了,好策,好策!”
“我補充一點,雖是佯攻,但咱們也必須盡可能消耗和破壞掉對方的防御措施,為實攻減輕壓力。”
趙禎與蘇良都認可地點了點頭。
此策若能執行成功。
除了能占領幽州,還能大傷遼軍士氣,更能使得東路軍眾將帥,名留兵書之上。
四月十二日,入夜。
一萬余名河北禁軍沖向幽州城西南門,喊聲震天,鑼鼓聲響。
最前方的火器兵搭建好拋石機后,就朝著城門瘋狂地拋風火雷。
城門上的遼兵瞬間急了。
在宋兵還未到射程之內,便紛紛發射弓弩,還有一些巨型弓弩也紛紛投入使用,在夜空中傳來“嗖!嗖!嗖”的聲音。
城樓上。
遼國樞密使耶律良站在前方,高聲道:“速速從南門與東南門調兵,絕對不允許宋兵沖過護城河!”
耶律良知宋急于破城,但沒有想到竟然這么急。
就在兩旁的增援遼兵奔赴到西南門,進攻火力陡然增加之時。
大宋突然鳴金收兵,直接撤了。
這讓耶律良甚是憤怒,沒想到大宋竟然只是來試探。
翌日,清晨,天剛蒙蒙亮。
一萬余名大宋禁軍再次攻城,此次攻擊的目標乃是東南門。
與昨夜一樣。
風火雷四處炸開,弓弩長箭如雨般飛向對方的城墻,更有人挖掘土地,破壞遼兵的護城河。
聲勢搞得甚大。
“速速派南門與西南們的士兵前來增援,宋兵這次是真的攻城了,全力防御,不可懈怠!”耶律良扯著喉嚨喊道。
然后,待增援的遼兵到來,宋兵又鳴金撤兵了。
這番操作,氣得耶律良直罵娘。
雖然佯攻乃是兵家常事,攻城時多是“多面擾之,一面攻之,令守方難分虛實”,但宋軍演得太像了。
尤其是那令人驚懼的風火雷。
雖然扔的不算多。
但每扔一枚都令人心驚膽寒,感覺大宋真要攻城了。
接下來。
大宋禁軍的佯攻表演正式進入節奏。
或早或晚、或日中或黃昏,或南門或西門,或西北門或西南門,有時一日攻三次,有時三日攻一次。
沒有任何規律。
一眼看不出到底是真假,唯有撤退才知是佯攻。
遼軍都快被逼瘋了。
對待每一次進攻,他們都必須當作真實攻城來處理。
他們不敢賭,賭輸了,可能就是城破人亡。
而大宋軍營這邊就比較輕松了。
做事細膩的韓琦做出了一個排期表,大宋士兵們分批佯攻幽州城,其他時間都在養精蓄銳。
大宋敢如此做,一方面無懼遼國援軍,另一方面則是因糧草充足,敢這樣消耗。
眨眼間,半個月過去了。
幽州城內。
耶律良與一眾將領謀士都黑著眼圈,看著比半個月前至少老了三歲。
他們不敢睡。
每時每刻腦袋里回響的都是大宋風火雷的聲音,有人熬得已經快要承受不住了。
耶律良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耶律洪基在其來幽州城前就明確告訴他。
幽州之戰,若能占據上風,便有遼軍來援;若一直落于下風,那便會戰略性舍棄幽州,甚至整個燕云。
耶律洪基如此做,乃是想把宋軍戰線拉長的同時,縮短遼軍的作戰路線。
遼國軍糧有限,若在燕云之戰全打沒了,本土就難保了。
而此刻。
龐籍、梁適、楊文廣率領著西路軍也來到云州前。
相對于幽州,云州的防御要弱上一些。
五萬西北禁軍被提上了主力軍,各個激動興奮。
龐籍亦采用“虛實佯攻”之策,先試探云州的防御,然后逐步思索破城之策。
有五萬西北禁軍在,云州之戰將會打得簡單一些。
趙禎將指揮作戰權全給了三人,只要能攻占云州,一切都是他們說了算,怎么打都行。
五月初一,入夜。
東路軍一萬禁軍再闖幽州城南門。
此次,聲勢更大,多種大型攻城器械都用了上去。
而遼軍還是一如往常地正常防御。
轟隆!轟隆!轟隆!
風火雷在護城河上炸響,聲勢甚大。
當下的護城河,水勢已比半個月前少了一半,因宋軍或炸或挖,弄出了諸多支流。
而城門前堆放的巨石也被炸的七零八落。
高有數丈的城墻上滿目蒼夷,全都是火器與弓弩留下的痕跡。
城門樓上。
耶律良已經有些神經錯亂,正常地布置著防御。
轉眼間,一個時辰過去了,宋兵依舊在攻,并且攻勢越來越猛。
“不好,這一次,他們是真攻了!”耶律良一躍而起,立即下令從其他方向調兵。
而此刻。
大宋足足派出六萬兵,奔向幽州城北的那三處營寨。
南門依舊為佯攻。
北門的三處營寨才是宋兵今晚的目標。
趙禎下了死命令,必須一擊破之,一戰便占領這三處營寨。
宋兵們憋了這么久,各個都是精力充沛。
這些城寨的防守遠遠沒有幽州城堅固,并且里面的守軍根本沒有想到佯攻半個月都沒有攻擊他們的宋軍,突然來真的了。
宋軍就是要打這樣一個猝不及防。
很快,沖殺聲響徹云霄,大宋士兵各個如猛虎下山一般朝著遼兵殺去。
半刻鐘后。
攻擊幽州南門的大宋士兵在攻擊最猛之時,鳴金收兵。
耶律良望著周圍不斷趕來的援兵,腦袋有些懵,當他知曉城北三座城寨遭到攻擊時,就更懵了。
當下,他根本判斷不出是真是假。
此刻的他,感覺自己就像個大傻子,被大宋遛了半個月,依舊不知大宋的真正策略是什么。
(本章完)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