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436章:落幕!國子監降為府學,外巡官齊齊返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36章:落幕!國子監降為府學,外巡官齊齊返京

第0436章:落幕!國子監降為府學,外巡官齊齊返京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4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六月初七。

時隔十二日,南京城解封。

與此同時。

南京國子監監丞許徽之違逆新法,擅行私策而導致周元自溺身亡的布告也張貼了出來。

布告中,用了一句極具貶義的話語定性許徽之的罪名。

“蠹國害民,誤人子弟,天下讀書人之恥也!”

真相一出,全城嘩然。

誰都沒想到一方大儒許徽之違逆朝廷科舉改制的新法,抱殘守缺,竟提出了“貧家子不宜為官”和“全宋變法實乃忘祖之變”的謬論。

南京國子監三千多名生員,可謂是整個應天府最優秀的一批讀書人。

卻成為了許徽之試驗的工具。

許徽之此舉。

不僅僅害了周元,更是毀掉了南京城學子們的未來。

這種官員。

雖不貪墨、不好色,但造成的破壞卻比任何貪官酷吏都要嚴重。

南京城的百姓們,無一人同情他。

全宋變法帶來的裨益,肉眼可見,他們更相信朝廷的新法。

國子監的夫子們不是不知許徽之違逆新法。

但他們或因師道,或因許徽之的權勢,或因被許徽之的思想同化。

受其驅使,皆不敢言。

這些人皆逃不掉使得數千學子誤入歧途的罪責。

當下。

整個南京國子監的學風已壞,亟需整頓。

午后,應天府府衙。

以應天府知府韓崇為首的官吏們齊聚大堂,全都站著,聳拉著腦袋。

此事,他們皆有失察之過。

韓崇拱手道:“吳相,下官作為應天府主官,竟不知許徽之違逆新法,擅行私策,實乃下官之失,我等一定迅速整改,恢復南京國子監的學風與秩序!”

“不用了!”吳育語氣冰冷。

韓崇一愣,突然明白吳育想要做什么了。

“吳相,朝廷可重罰下官甚至罷黜下官,但……南京國子監乃是整個應天府的榮耀,得之不易,不可降級啊!”

應天府書院本為私學。

后因博延眾生,講習甚盛,而被升為官學。

之后,范仲淹主持應天書院,培養了一系列優秀學子。

天圣五年狀元、三司使王堯臣便就讀于應天府書院。

后來,范仲淹主導的慶歷新政展開。

應天府書院升為南京國子監,作為科舉改制的試點,成為了大宋唯一一座由私學升級為國子監的學院。

這里。

本應是科舉改制的先鋒陣地。

沒想到卻被腐儒許徽之搞得烏煙瘴氣。

南京國子監若降級,便失去了為朝廷直接選士的資格。

應天府的省試名額、學院經費、夫子數額等都會大幅度縮減,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也會降低。

這會使得很多名家大儒羞于來此講學。

長此以往,書院定然會一蹶不振,淪為平庸的普通府學。

韓崇一開口,下面的官吏也都紛紛開始求情。

“吳相,萬萬不可將南京國子監降級啊,這對應天府的百姓不公啊!”

“吳相,南京國子監只是一時走了錯路,學子們是無辜的啊!”

“吳相,不可降級啊,南京國子監是我應天府讀書人的驕傲啊!”

“都住口!”吳育高聲說道,然后從大椅上站起身來。

“此刻,你們知道后悔了?”

“這三年,若有一人認真核查過國子監的教學學風,了解過夫子學子的狀態,也不至于釀成今日之禍!”

“本相心意已決,會向官家建議,將南京國子監降為應天府書院,重回府學之列,另特派一名監丞,主管書院所有事宜。”

依照南京國子監當下的情況,官家根本不會拒絕吳育的建議。

“你們若覺得丟臉,就再想辦法讓應天府書院升為南京國子監!”吳育厲聲道。

“至于你們,有失職者,都會受到嚴懲,本相希望你們爭口氣,不要讓南京城再降級為應天府,甚至降級為宋州!”

此話,比打這些地方官的耳光更讓他們覺得羞恥、難受。

應天府的一眾地方官不敢再辯解,紛紛躬身拱手,表示接受。

六月初八,上午。

吳育、蘇良、包拯、張茂則四人再次祭拜了周元。

其妻崔氏、其子周耀將于明日護送周元的棺木回鄉。

官家早有交代。

周元乃是為公而亡,張茂則將派遣皇城司吏員專門護送。

依照慣例,還會以五品文官的規制安葬,其妻其子都會享有朝廷的特殊補貼……

周元的護衛隊長、侍衛親軍步軍司都頭彭盛懇請整個護衛隊也護衛周元的棺木回鄉,待其安葬后再歸。

吳育當即應了下來。

汴京城,禁中,垂拱殿內。

當趙禎和諸位相公看到周元溺亡的真相后,都唏噓不已。

他們沒想到結果竟然會是這樣。

沒想到在全宋變法的大勢之下,還存在這樣的頑固腐儒與朝廷對著干,并且認為自己才是對的。

吳育、包拯、蘇良、張茂則四人匯報的甚是詳細。

將許徽之稱“變法司是小朝廷、全宋變法數典忘祖、判處士大夫死刑是忤逆祖宗之法的行徑”等話語全都如實上報。

趙禎長嘆一聲。

“唉!全宋變法,已近五載,確實變成了我們理想中的全民變法,但朕萬萬沒想到的是,百姓有的覺悟,一些官員卻沒有,此乃朕之罪也!”

趙禎一直以為變法的問題只會出在百姓身上,或是誤解,或是不相信朝廷。

沒想到大多數都是地方官的問題。

文彥博、富弼、張方平、宋庠等相公紛紛低頭拱手。

文彥博開口道:“官家,接下來中書將會對官員再次進行核查,有對新法執行意志不堅或陽奉陰違者,定重懲!”

趙禎點了點頭。

“中書下詔,將南京國子監降為府學,另任命汴京國子監直講孫復前往應天府書院擔任監丞,重塑學風秩序。至于應天府官員的懲罰,也全由中書擬定……”

“臣遵命!”眾相公紛紛拱手。

六月初十,清晨。

吳育、蘇良、包拯、張茂則齊齊返京。

應天府知府韓崇雖有失職之罪,但不至于罷職,至于會不會被降職,就看他接下來的表現了。

六月十一日深夜,蘇良回到了汴京城。

他回家后倒頭就睡,一直睡到日上三竿,然后在去禁中匯報了一番情況后,便請假三日,陪一陪家人。

他自二月初二外巡以來,連續四個月都沒有陪過家人。

這個請求,趙禎自然不會拒絕。

很快。

南京國子監之事,便經由進奏院的邸報、開封府府報,以及各類民間小報傳播到了汴京城的民間街頭。

并以極其迅疾的速度擴散著。

此事讓汴京城的讀書人都頗為震撼,一些家中孩子正在上私學的父母們還專門去調查了一些書院的夫子,以免自己的孩子也遇到那種如許徽之那般頑固且瘋狂的腐儒。

這幾日。

外巡的官員們也都陸續回到了汴京城,他們查出的問題也不少。

不過涉及全宋變法的問題并不多。

更多的是官員士紳的特權,底層百姓的無奈,以及一些狐假虎威、欺壓貧弱的民間底層瑣事。

六月十八日,清晨。

蘇良來到諫院沒多久,便收到宮中內侍的傳話。

官家欲在午后召兩府三司的相公、變法司成員、臺諫主官以及此次外巡的官員開會。

并特別交待:晚間,禁中管飯。

管飯,意味著這場會議的時間定然會很長。

蘇良推斷出,官家是要對此次外巡做總結了,此總結,將決定著大宋朝日后的發展方向。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